世界经典电影赏析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度,男,居于意大利的――犹太人。

个子不高,身高不壮,无钱,无势,长得也不帅。

胆子很大,机灵聪明,意志坚定,幽默的行动中,不差浪漫。

这是二战时期发生在意大利与德国之间的故事,他的故事,一个家庭英雄的故事,是悲剧,却美丽。

“我的公主!你没事吧?”在草堆中相撞,他遇到了这个陪伴自己一生的女人,他的公主――朵拉。

几次的巧遇让基度与朵拉相识,而基度勇敢地付出和表白,让他们相爱。

“带我离开。

”放弃富贵,放弃权威,朵拉上了基度那匹特别的马,不理会世人的目光,来到了自己的幸福世界。

有了家庭,还有了他们的孩子――约舒亚。

这是二战,他是犹太人,被德国法西斯与狗并称,当成奴隶的――犹太人。

那天是基度的儿子约舒亚的生日,不幸的父子进了德国人的车,可怜的约舒亚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阴暗的车厢内,沮丧、失落。

“好孩子,你不是一直想去长途旅行吗?现在爸爸不正带你去了!非常好玩!”基度笑着,笑得如此勉强。

他是个好父亲,有基度这样的一个父亲,约舒亚是幸运的。

父亲引导着他,过了数年快乐的牢狱生活。

不管多苦多累,基度总是笑着对自己的儿子,“我们在做游戏,积满1000分,就会有一辆真正的坦克车当做奖励,送给我们。

”心是酸的,如此的环境,随时都可能滴血丧生,他只求能给儿子带来欢乐。

朵拉是个好妻子,她自愿去受奴隶般的苦只是为了与她的丈夫和孩子近一点。

而即使这样,却依旧分离。

怀旧的乐曲在空中响起,是爱的呼唤。

基度对妻子的爱,全在乐声中释放出来,他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朵拉。

心依旧酸,爱情,夫妻,还能有什么比他们真诚。

在艰难的日子中,幸福一直都是隐隐约约地存在着。

一个男人,他的举动并不是那么优雅,并不像一个英雄人物那么伟大,而他的死也并不是那么的悲裂,甚至他的死让人觉得……伪装成一个女人,被枪杀在阴暗的角落,那么的丑陋。

但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会在乎这些?为爱,为家,付出全部,乃至生命。

法西斯的残酷抹灭不了爱,阻挡不了爱情,爱情的蔓延。

再艰难,有爱在,还怕什么?
《美丽人生》———最初看到片名,我以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人快乐、幸福、充实的一生,毕竟,这样的一生才算美丽。

影片的前半部分的确如此。

影片主人公是一个风趣幽默且幸福的人,他用自己的幽默给他的妻子与儿子带来了快乐。

然而,影片的后半部却是讲述他们一家在纳粹集中营的生活。

主人公为了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打击与伤害,用各种谎言善意地欺骗儿子,并告诉他:“一切只是个游戏,游戏结束后,我们便可以回家。

”最后,主人公为了寻找自己的妻子而送命,但他给儿子留下的并不是集中营灰暗的回忆,而是个美丽的“游戏”。

在这部电影中,让我感受颇多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面对逆境
面对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做?有些人会像基督一样笑着迎接挑战,始终相信“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些人则会手足无措,犹如大难临头,失去斗志。

没有哪个人一生走来是一帆风顺的,那些功成名就的艺人、作家、运动员无一不经历风雨。

贝多芬失聪,却成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张海迪残疾,却成为了一名伟大的作家……他们并不幸运,只是面对逆境时,他们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铸就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

我们不妨按照基度所说的,把逆境看作是一场游戏,扮演好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个角色。

游戏是会结束的,风雨过后,我们会见到彩虹。

人的一生难免坎坷与挫折,有时甚至遭遇“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尴尬境地,经受“雪上加霜”的磨难考验,关键是如何面对逆境,是消极对待还是积极应对,是怨天尤人还是勇于挑战,这是不言而喻的。

别对自己说“不可能”。

每一种经历对于我们都是一种体验,都是人生中的一朵美丽之花。

我们把希望交给远方,把生存的体验交给自己。

二、保卫童心
影片虽然是以二战为背景,却提出了一个永恒的教育话题:保卫童年和保卫童心。

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教育属于有心人,一件看似普通的小事,高明的教育者也能将它作为一次教育的良机。

如果说幼儿宛如一棵幼苗,那么儿童的成长需要阳光雨露,教育者(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的爱心就如这样的阳光雨露。

每一位教育者要时刻准备用一颗爱心,去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使他们能茁壮成长。

孩子的心是纯正的,透明的,烂漫的,稚嫩的。

在孩子的烂漫童心中,一棵狗尾巴草和一个电动小汽车等价;一块蒙垢的石子比一块金子更有光泽,对一辆坦克的期待可以使他在集中营中坚强的生活下去……
《美丽人生》这部电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法西斯电影,它不是要向孩子灌输我们习惯的那一套:“孩子,记住这一刻,记住爸爸妈妈是怎么死的,以后有机会出去一定给爸爸妈妈报仇!”有这样一个情节值得我们关注:一家商店的橱窗上贴着“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语,约舒亚好奇地问父亲那是什么意思。

基度的解释是:个人爱好不同,就像有一家五金店门口挂着“西班牙人和马请止步”的牌子,而另一家蛋糕房就是不欢迎“中国人和袋鼠”孩子说:“我们的书店什么都可以进去。

”父亲就找了两样不喜欢的东西:生番和蜘蛛不准入内。

同样的事情曾经发生在中国,这一片段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在上海租界出现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在中国,我们的大人又是如何教导孩子们的呢?霍元甲飞起一脚把这个代表殖民耻辱的牌子给踢飞了,至今我都还可以回忆起这令人感到痛快淋漓一幕。

但是,就是这一脚,要么是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形成狭隘的“爱国主义”;要么拳脚加武力,把对生命的杀戮转化复仇和胜利的快感。

最终都使孩子的心荒漠化,暴力和复仇占领了他们的心灵,爱的力量荡然无存。

我们都受过那样的“爱国主义电影”的教育,这种说教的电影传统在中国经常重复。

是“血淋淋”地“直面现实”来教育后代,还是换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温情脉脉的“欺骗”方式来表达对后代的希望?或许两者都有各自的价值,国度不同、文化不同,两者很难评价,但在考虑民族发展的角度看,无疑贝尼尼走得比我们要远。

我们不用评判,但可以比较:在平衡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时候,我们通常选择成人的眼光来展示“血淋淋的现实”,而贝尼尼选择了后者,他有远见地考虑到了民族的未来属于儿童,所以即使是在集中营里,基度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只是在给儿子演戏,没有发自内心对生活热爱的人,是不会有这种灿烂的、让人喜悦而充满力量的笑容!基度知道噩梦是暂时的,相信美丽的人生才是永远的,所以才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儿子纯洁幼小的心灵,也正是因为相信所有的一切只是暂时的一场疯狂游戏,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他们,基度才会以“欺骗”的方式来使儿子的心灵不受伤害。

曾经有评论批评这部电影,说贝尼尼对大屠杀故事喜剧式的处理,他们认为贝尼尼对于那场惨绝人寰杀戮的态度实在是太过于轻松了,甚至有人认为他采取的是一种好莱坞式的商业化的手法。

而我则认为,贝尼尼的电影风格的确过于大胆和独特,但其风格与其说是来自好莱坞,还不如说是意大利电影喜剧风格的传承。

提起意大利,很容易使人想到海滩、阳光、草地、威尼斯的小船,这是一个充满浪漫情调的国度。

意大利的浪漫中多少掺杂一些凄美,我们能做的只是靠近她,欣赏她,把心盛满浪漫而深沉的感受后再离开。

或许正是这种情调的陶醉,使贝尼尼构置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而是使他的喜剧童话成为一个感人的寓言。

贝尼尼肯定相信所有的一切只是暂时的一场疯狂游戏,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他们:乐观的、热爱生活的人们。

就算在集中营里,基度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只是在给儿子演戏,没有发自内心对生活热爱的人,是不会有这种灿烂的、让人喜悦而充满力量的笑容!基度知道噩梦是暂时的,相信美丽的人生才是永远的,所以才缔造了如此一部感人至深又不失幽默的《美丽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