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九课知识点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ace657f6172ded630b1cb63a.png)
xiaycn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
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手段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
市场价格机制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
市场经济的弱点与缺陷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
规范市场秩序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
树立诚信观念的意义和要求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
现代市场经济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Leabharlann 自觉遵循经济生活中的各项原则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
思维导图——高考政治
高三政治总复习经济生活第9课
![高三政治总复习经济生活第9课](https://img.taocdn.com/s3/m/0aa5afe319e8b8f67c1cb92e.png)
(3)如何区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与盲目性: 自发性 盲目性 市场主体在价值规律支 市场主体不可能完全掌握社会 含义 配下自发追求自身的利 各方面的信息而无法控制经济 益而导致的 变化的趋势导致的 表现 通过市场主体的不正当 通过市场主体经营决策的失误 形式 经济行为来表现 来表现 区 导致 市场秩序混乱和收入差 经济波动和资源的浪费,资源 别 后果 距扩大 不能合理配置 解决 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 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手段 政手段
【答案】D
【解析】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 地方“补位”,把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说明市场调节与宏观 调控应有机结合,故选 D。
经济手段
4.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调节 区 别
宏观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是指在资源配 是指国家运用各 含义 置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 种手段对国民经 不同 用,实际上就是价值规 济进行的调节和 律在起作用 控制
市场调节 市场调节通过市场上价 格、 供求、 竞争的变化和 区 实现方 相互作用, 支配人们的经 别 式不同 济活动,调节人、财、物 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 区 别
【思维拓展】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不仅仅是促进经济增长。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 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主要任 务和目标。但是,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还包括其他三个方面。这 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综合 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统筹安排,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 发展。
【思维拓展】 社会信用制度不等于道德建设。 社会信用制度是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规范市场 经济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既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又 需要加强道德建设,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
经济生活9
![经济生活9](https://img.taocdn.com/s3/m/ef971e795f0e7cd1842536f1.png)
①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 ②企业和社会组织均以营利为经营目标 ③法律是解决市场 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 ④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甲公司和五家出版社涉嫌合谋操纵电 子书价格,这表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而非 滞后性,①不当选;企业的目的是营利,社 会组织并非企业,其目的非营利,②错误; 法院就此开出罚单,是通过法律手段弥补市 场弊端,规范市场秩序,答案为D。答案 D
3
6.× 有些公共资源的配置市场不能发挥作用。
@《创新设计》
目录
核心考点一
市场调节与市场秩序
4
@《创新设计》
目录
真题探究
考向一 市场调节弊端、规范市场秩序
1.(2016·全国Ⅱ卷,14)2012年,某国司法部起诉甲公司和五家出版社,指控其涉嫌合 谋操纵电子书价格,违反了《反垄断法》,令消费者遭受了数千万美元的损失。2015 年,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开出了4.5亿美元的罚单。该案例说明( )
2
@《创新设计》
目录
疑点排查
1.国家相关部门开展反垄断调查,旨在消除市场自发性的弊端。( )(2015·江苏卷,9④) 2.中央政府定价范围大幅缩减,这一举措的目的是消除政府对价格的干预。( )(2016·海南卷,6③) 3.针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等问题,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 )
(2015·全国Ⅰ卷,14①) 4.为治理空气污染,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
(2014·全国Ⅱ卷,14B) 5.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表明政府有责任更多地介入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 )(2016·海南卷,9③) 6.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 )(2017·全国Ⅰ卷,13③)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https://img.taocdn.com/s3/m/b784a75aa26925c52cc5bf66.png)
市场配置资源
一、市场调节 二、市场秩序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重点:
1.市场调节如何配置资源及其优点 2.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和措施
假设只有一份KFC桶餐,面对全班同学,请问该如 何分配?
电荒?不只存在于夏天!
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矛盾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决定 合理配置资源 计划
三鹿奶粉事件
温总理:企业家身上应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苏丹红饲料“喂出”红心鸭蛋(组图)
理解自发性
价值规律(市场)的作用
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生产扩大 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
生产缩小 生产
获利减少
价格下跌
利润多
不正当的经济行为 利润少 不生产
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逐利益,为了自己 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
随堂练习 1、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 种作用表现在:( B )
①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 们的经济活动;
②像“看不见的手”引导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和 经营;
③要求生产者必须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和经营;
④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⑤自发调节着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A、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的缺陷
B、市场经济秩序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
C、必须用道德和法律规范市场秩序
D、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的缺陷
随堂练习
1、(2010杭州模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市场经济中, 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 A 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B、凡不符合市场准入原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2876cd8bb0717fd5360cdcb6.png)
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 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 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 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 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际必须国际必须宏观调控职能。 10.宏观调控的含义 11.宏观调控的目标 12.宏观调控的手段。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资源。
2.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 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主要是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 和竞争机制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配置的。 3.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 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 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 推动科技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4.市场交易必须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 5.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6.如何规范市场秩序:①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以及自 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市场交易规则。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 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7.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 端。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 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
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归纳+课时作业)
![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归纳+课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e1f2870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1.png)
《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问点归纳(一)市场经济根本原理1>市场与打算: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根本手段。
2、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根底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调整的形式:价格的涨落、供求关系、竞争。
因此,我们把市场的调整称之为“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整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4、市场配置资源(优点):(1)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准时、准确、机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2)通过竞争,使生产者和经营者乐观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治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5、市场秩序(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靠市场规章来维护(2)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标准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视和失信惩戒制度。
(3)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需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6、市场调整的局限性(1)市场不能调整的范围: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红颜薄命及危急品、麻醉品等(2)市场调整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3)市场调整的后果: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资源铺张;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安排不公正,导致严峻的两极分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根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根本标志)(2)以共同富有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2、宏观调控(1)缘由:弥补市场调整的缺乏,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打算的。
(2)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展的调整和把握。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4. 9.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L漫画《不留空白》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不留空白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有为根本目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为根底配置资源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进展市场经济的同时,留意社会公正,通过安排政策来促进社会公正, 防止两极分化。
经济生活第九课
![经济生活第九课](https://img.taocdn.com/s3/m/a736212943323968011c92dc.png)
2. 科学的宏观调控 (1)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 行调节和控制。 (2)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学 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3)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 支平衡。 (4)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③进行行为约束: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 用法,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具体说来,企 业要遵守市场规则,依法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 形象;消费者应增强权利意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既保证 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
考向 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015· 高考全国卷Ⅰ,T13)2014 年 11 月,国务院召 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 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B ) ①破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④以市场价格为信号,
1.正确理解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调节 手段 宏观调控
主要通过价格、供 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 求、竞争来实现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定性作用 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重要的资源配置手段
地位
市场调节 优 点
宏观调控
价格及时反映供求变化, 宏观调控具有自觉性、 市场信息灵敏,生产要素 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 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③市场机制能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本题以某地政府的做法为背景材料, 考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清理涉企权力,严肃查处涉企审批、收费中的违法违纪 问题,就是要规范政府的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决定性作用。
2020 届复习经济生活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易混易错知识点
![2020 届复习经济生活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易混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4116c6f2af90242a895e567.png)
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资源配置必要性: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尽量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本质上是价值规律(无形手)的调节。
解惑1①政府、财政都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计划只是辅助手段。
(1)方式:市场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来进行资源配置。
(2)优点(2)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就是从主要由政府定价逐步转向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这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是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
为此,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定价领域,必须严格规范政府定价行为,使价格既要反映价值,也要反映供求关系。
目前,超过97%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
解惑1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
(1)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所以价值决定价格。
(2)由于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3)市场形成价格后,价格反过来又影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
当某种产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时,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竞相参与或扩大此产品的生产。
价格的上下波动,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于价值。
解惑2市场配置资源的第一个优点,是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第二个优点,是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
归结起来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调节实质是价值规律在调节。
解惑3不能认为只要有市场竞争,就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竞争虽然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竞争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盲目的竞争可能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竞争会导致垄断,从而不利于市场经济有效运行。
经济生活第九课复习课件
![经济生活第九课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9fa2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a.png)
RJ版 ·政治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例2 (2011·重庆文综)2009年,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汽车信 贷政策,助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800 万辆,位居世界第一。由材料可知( )
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汽车的生产与消费 B.汽车消费增长是汽车生产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C.汽车信贷政策的变化影响汽车的销售和生产 D.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 [解析] 宽松的汽车信贷政策刺激了汽车的消费需求,需求旺 盛又带动了汽车行业的生产和销售,C体现了这一过程,故选C。信贷 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A错;生产决定消费,消 费反作用于生产,B错;D对贷款买车定性错误,排除。 [答案] C [点拨] 本题易错选B。不能准确把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容 易错选失分。
[答案] C [点拨] 本题易错选B。学生可能认为治理污染只是政府的责任, 与企·江西南昌)2010年11月3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
部委发出通知,全面叫停第三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并将第二套住房公积
金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提至五成,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首套住房公积金
RJ版 ·政治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2.宏观调控 (1)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 制。 (2)必要性:①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③内在要求, 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④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②市 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 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能够弥补⑤市场调节的不足。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⑥稳定物价,保持国 际收支平衡。 (4)手段:国家运用⑦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⑧法律手段为 主,辅之以必要的⑨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经济生活第九课复习
![经济生活第九课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bbe820bd1f34693daef3ef4.png)
盲目性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各自独立、分散的地位
掌握 信息 不全 面
决策 盲目
资源浪 费和经 济波动
滞 后 性
闻价而行、事后调节 (从价格形成、价格 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 的调整存在时间差)
→供求 →资源浪费、 失衡 经济波动。
有一段时间,苹果的价格很高,于是一些果农为了 使自己的苹果能早点上市卖上好价钱,使用不该用的生长 激素催熟苹果。这些苹果外表颜色鲜艳,但果质很差,坑 害顾客。还有不少地方的农民砍掉其他果树,改种苹果。 没过几年,苹果大量积压,价格直线下降,甜苹果变成了
越长越小,全身浮肿
CCTV消息:辣椒是一种普通 的天然调味品。然而,河北 省望都县不法分子竟然从制 药厂购买玉米皮等下脚料, 用一种国家严厉禁止的有毒 的工业染色添加剂进行染色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后,性摇身一变就成了老百姓 餐桌上的“辣椒”。 河北:医疗垃圾变食用器皿 浙江:敌敌畏加工金华火腿
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市场 调节的什么弊端?
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表现 形式是多样的,除了传统的土地(包含地上地下)、 劳动力(人才)、资本——之外,还包括技术、信息 、文化、环境、信用等资源。
【思维拓展】 学习时要注意几种重要的资源:
• 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过程必不 可少的条件。
• 劳动者(人才)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者素质的 提高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产业发展。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 获 ,资利源增流加入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 资获 , 源利流减出少
考点二 市场调节及其优缺点
1.市场调节(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
--价格、供求、竞争等
wan 经济生活第九课
![wan 经济生活第九课](https://img.taocdn.com/s3/m/8a870e68168884868762d6b5.png)
段的长处A.(1)(2)(3) B.(1)(2)(3)(4)C.(1)(3)(5) D.(1)(2)(3)(4)(5)答案:C3“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增加投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C.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在下列关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互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有()A.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前提B.加强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C.两者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不能割裂和对立D.宏观调控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2.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显著特点。
表现在()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自主经营权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市场和计划有机结合起来3.针对商品价格违法事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12358”。
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是政府运用()进行宏观调控。
A、经济手段B、舆论手段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2.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下列选项中符合这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明间融资健康发展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的管好。
这说明()A.市场经济应该完全由市场自由调节B.市场经济应弱化政府的宏观调控C.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具有基础性作用D.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应有机结合5、为了鼓励居民和单位采用节能灯,国家财政对居民购买节能灯补助50%,对单位大宗采购节能灯补助30%,这是国家运用调节经济,这种手段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A.经济手段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B、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C、行政手段以政府的强制力为坚实后盾D、财政手段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探究2:材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的调节有两只手:一只是“看得见的手”,另一只是“看不见的手”。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第九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9a13c2c9dd3383c4bb4cd2dd.png)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情考向分析
考点一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课前自评
× 1.判断: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 2.判断:推进价格改革旨在降低商品价格,增加销量。( ) × 3.判断:有市场存在就是市场经济。( )
知识精讲 1.市场配置资源 (1)资源: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的生产要 素,如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人才等。 (2)资源配置 ①原因:资源有限性与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要 求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②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3)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 是市场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矫正训练2] [2017·安徽师大附中期中]中国人民银行 决定,自 2016 年 3 月 1 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 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下面与这一宏观调控手段具有 一致性的是( )
①适时适度地调整海洋污染资源费的征收幅度 ②物价 部门核准养老服务价格 ③国家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 三五”规划 ④政府规范食药企业生产行为
比较
经济手段
最符合经济规
律,调控比较
特点 温和,但调控
区
结果带有一定
别
的不确定性
主体 行政机关 地位 主要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比较权威、强 具有直接、迅速
制,但有时法律 和强制性的特
会滞后于经济 点,但必须遵循
发展形势,调控 经济规律,否则
因缺乏法律依 会产生消极的
据而难以实施 后果
高中政治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维导图
![高中政治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2562042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5.png)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加强宏观调控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市场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的优势 能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应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平等性 开放性 竞争性法制性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人需求的无限性市场规则含义 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使肠道的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内容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哪些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交易规则对交易方式和行为做出规定 诚实守信 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治本之策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无法调节的领域国防 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固有弊端 自发性 盲目性滞后性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原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含义 指的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得调节和控制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含义 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 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措施类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含义 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含义 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第九课)课件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第九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225c25a6c30c2259019e61.png)
ABD
2、我国税收的种类 (1)我国税收的划分 特定纳税人 ◆税种结构 征税对象 计税标准 ◆我国税收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等五 大类。 ①流转税:是以商品交换中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税 种。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等。 ②所得税:是以各种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如(企业所得税和 个人所得税)。
◆固定性 A、含义:征税前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 家批准不得随意改变。
辨析: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所以税法一经制定实施就不得更改。
B、税收固定性的意义: ———税收固定性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对国家 约束表现在国家只能按照法律规定征税,不能无限度地征税。对纳 税人约束,表现在纳税人只要取得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发生应税 行为都得按照标准纳税,不得自行降低标准或存在任何违反税法行 为。(注意多选题和简答题) C、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国家职能 的需要,具体的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
(2)税收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 A、含义: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强制征税。 B、表现: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征税必须有法律依据, 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拒不纳税要受法律制裁。 辨析:税收具有强制性特征,所以我国的任何国家机关有向纳税人 征税的权力。 C 、税收强制性的意义 ——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依法纳税是公民的 义务。因为税收有强制性特点,所以它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可 靠形式。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9-11课)基础知识梳理(框架式)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9-11课)基础知识梳理(框架式)](https://img.taocdn.com/s3/m/603b632fa8114431b90dd868.png)
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原因:资源有限____________资源手_________——宏观调控——_________配置段_________——市场调节——_________市场调节:______________这三大市场运行机制,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拓展:资源配置图2 优点:通过______涨落,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调市场节_________在全社会的配置调节弊端自发性→_________(固有) 盲目性→_________滞后性→_________市场经济:让_________在资源配置中发挥_________作用。
3 市场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场目标: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市场规则秩序治本之策:形成以________为支撑,以_______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4 原因:_________宏观目标:促进________,增加______,稳定______,保持_______调控手经济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法律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政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区:市场调节市场经济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1 _________十八大经济建设成就:以来的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成果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_需要 _____________的发展3新第一阶段:基本实现_____________征程第二阶段:建成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新创新解决_____________问题发协调发展_____________问题展绿色解决_____________问题理开放发展解决_____________问题念共享发展解决_____________问题5建设(1)以_____________为主线现代化(2)要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经济(3)实施_____________体系(4)实施区域_____________战略拓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征税与纳税1、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分别是什么?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税收基本特征:①强制性;②无偿性;③固定性;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①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2、我国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我国的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五大类。
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属于流转税) 和个人所得税(属于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3、增值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基本税率是17%。
增值税不仅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4、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5、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判断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是纳税人的标准是什么?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判断标准: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注意:纳税人不一定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即纳税人不一定就是负税人。
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
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在我国现有税法规定
的范围内,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都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因而都是实际的负税人,都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5、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在经济生活中有哪些违反税法的行为?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违法行为:①偷税;②欠税(纳税期限);③骗税(税收优惠政策,集中在出口退税);
④抗税(用暴力或威胁)6、公民怎样增强“自觉纳税”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