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题归纳总结
高二物理实验总结(汇总5篇)
![高二物理实验总结(汇总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b5520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8.png)
高二物理实验总结第1篇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验证的表达式:2.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实验条件:(高考常考点)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 >m2)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4.主要测量:(高考常考点)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高二物理实验总结第2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原理: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1/2mV2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米尺,铁架台,烧瓶夹、低压交流电源、导线。
3.实验条件:a.打点计时器应该竖直固定在铁架台b.在手释放纸带的瞬间,打点计时器刚好打下一个点子,纸带上最初两点间的距离约为2mm。
4.测量的量:a.从起始点到某一研究点之间的距离,就是重锤下落的高度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1;测多个点到起始点的高h1、h2、h3、h4(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要远一些好)b.不必测重锤的质量5.误差分析:由于重锤克服阻力作切,所以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6.易错点a.选择纸带的条件:打点清淅;第1、2两点距离约为2mm。
b.打点计时器应竖直固定,纸带应竖直,先开启打点计时器,再放纸带高二物理实验总结第3篇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实验汇总(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全册实验汇总(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f905535195f312b3069a575.png)
人教版必修第三册实验实验一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 1 - 实验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12 - 实验三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 20 -实验一导体电阻率的测量1.螺旋测微器的使用(1)构造:如图所示,B为固定刻度,E为可动刻度。
(2)原理: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D每旋转一周,F前进或后退0.5 mm,而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前进或后退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
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 (mm)。
如图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 mm,半毫米刻度线未露出,可动刻度上的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为2.0 mm+15.0×0.01 mm=2.150 mm。
2.游标卡尺游标卡尺的读数应注意以下几点(1)第一看→看清精确度刻度格数(分度)刻度总长度每小格与1 mm的差值精确度(可精确到)109 mm0.1 mm0.1 mm2019 mm0.05 mm0.05 mm5049 mm0.02 mm0.02 mm易错读成11 mm+4×0.1 mm=11.40 mm正确的读数应为11.4 mm,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后面不能随意加0或去0。
物理高中实验题总结归纳
![物理高中实验题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5b8a1b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5.png)
物理高中实验题总结归纳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观察现象、验证理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很多物理实验,并从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物理高中实验题进行总结归纳。
1. 电流与电阻实验在电流与电阻实验中,我们通常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测量,然后通过计算电阻的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相等,而电压的大小则根据电阻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并联电路中,则是电压相同,而电流则根据电阻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欧姆定律。
2. 光的折射实验在光的折射实验中,我们使用光箱和折射角的测量仪器,观察光线经过不同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我们发现光线在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会向法线方向弯曲,并且折射角会小于入射角;而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则会离开法线方向,折射角则大于入射角。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认识到了光线在介质之间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并深入学习了折射定律。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是通过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来确定声音传播的速度。
实验中,我们利用定距离测量声音的传播时间,并用公式v=d/t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并学习到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压力、温度以及密度等因素的关系。
4. 重力加速度实验重力加速度实验是通过利用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规律来测量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通常选择较重的物体,并通过连续测量物体的下落时间,并用公式g=2h/t²计算重力加速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学习到了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规律。
总结而言,物理高中实验题的学习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不断进行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来验证理论,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9f4b30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6.png)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大全(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大全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
高中物理实验题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题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36928510661ed9ad51f3c9.png)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题集实验复习要求:一、仪器的使用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条件、读数(有效数字)1、游标卡尺(10分尺、20分尺、50分尺)(1)读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cm.(2)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是1 mm,游标尺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如下图所示。
这个工件的长度是______mm。
2、螺旋测微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矩形小零件的长和宽时,螺旋测微器上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左图的读数是_______cm,右图的读数是cm 。
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 理想实验法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D. 建立物理模型法(1) F'; (2) B;三、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1、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纲丝、钢筋)受到的拉力会伸长,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着名的胡克定律.这个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横截面积为0. 8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1/1 000,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就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1)根据测试结果,推导出线材伸长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为。
(2)在寻找上述关系中,你运用哪种科学研究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题目的常见解题思路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题目的常见解题思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9d8c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1.png)
高中物理实验题目的常见解题思路总结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然而,面对各种各样的物理实验题目,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本文将总结常见实验题目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物理实验。
一、测量实验测量实验常见于物理实验中,要求学生通过合适的实验方法和仪器测量某种物理量。
在解答此类实验题目时,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方式。
然后,根据给定的实验条件和所用仪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在实验中,要注意仪器的使用规范,精确读数并及时记录数据。
最后,依据所得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二、定性实验定性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此类实验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实验要观察的现象,然后根据实验规律和物理原理进行分析。
在观察实验现象时,要细心、耐心,并留意可能存在的微小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应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结合物理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在解答时,可适当使用实验数据和实测结果进行支持,增加解析的可信度。
三、探究实验探究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某种物理规律或现象之间的关系。
在解答此类实验题目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
首先,要明确实验的探究目标以及需要回答的问题。
然后,根据实验目的和所学物理知识,提出合理的假设并设计实验。
在实验中,注意操作方法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并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并对实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
四、验证实验验证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个已有的物理理论或公式。
在解答此类实验题目时,首先要明确需要验证的理论或公式,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理解。
然后,根据给定的实验条件和原理,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通过实验数据的比对和分析,对所验证的理论或公式进行结论,判断其准确性和适用性。
高中物理实验题目的常见解题思路总结与指导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题目的常见解题思路总结与指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a244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4.png)
高中物理实验题目的常见解题思路总结与指导方法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观察现象、验证理论,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学生常常遇到各种题目,如何有效解题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题目解题思路,并提供一些指导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题目。
一、测量实验题目的解题思路总结测量实验题目是高中物理实验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它要求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和方法对某个物理量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回答相应的问题。
解题思路如下:1. 确定所测量的物理量:阅读题目,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是什么,例如长度、质量、电流等。
2. 确定测量仪器和方法:根据物理量的性质,在已知的测量仪器中选择适合的仪器,并结合物理原理确定测量方法。
例如,要测量长度可以选择使用游标卡尺,并遵循游标卡尺的使用原则进行测量。
3. 进行实验测量:按照所选的测量仪器和方法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4. 处理测量数据: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平均值的计算以及数据的精度和误差估计。
5. 回答问题并总结结论:根据测量结果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并结合实验原理和数据分析给出合理的解释和结论。
指导方法:在进行测量实验时,学生应先理解题目要求,确定物理量并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尽量减小测量误差。
在处理测量数据时,要仔细分析数据并注意数据的有效数字和单位。
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回答问题时,要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解释,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全面回答问题。
二、探究实验题目的解题思路总结探究实验题目要求学生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等方法,探究某一现象或验证某一规律。
解题思路如下:1. 理解实验现象和规律:阅读题目,理解实验的目的、条件和要探究的现象或规律。
例如,探究光的折射现象,要了解光的传播、折射定律和实验条件等。
2. 确定实验步骤和记录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设计实验步骤,并确定记录实验数据的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58e5c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f.png)
高中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篇一:高中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实验题通常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实验操作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1. 测量技巧:实验中常常需要进行测量,例如测量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
学生需要熟悉使用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等,并掌握正确的读数、记录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2. 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经常要观察和研究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例如,在弹簧振子实验中,学生需要观察振幅、周期和弹簧常数之间的关系。
掌握这些变化规律对于解决实验题非常重要。
3. 物理实验的原理和方法:高中物理实验题常常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和方法。
例如,在电阻实验中,学生需要了解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熟悉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验题。
4. 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实验中常常存在各种误差,如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等。
学生需要了解误差来源和影响,学会合理评估和处理误差。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5. 实验设计和分析:有些高中物理实验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合理选择实验装置和参数,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总之,高中物理实验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巧和物理基础知识。
通过理解和掌握上述知识点,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高中物理实验题。
篇二:高中物理实验题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实验题目。
1. 实验室常规操作技巧:- 使用量筒或烧杯进行液体的定量转移;- 使用电子天平进行固体的准确称量;- 使用容量瓶进行溶液的配制;- 使用滴定管进行酸碱滴定等。
2. 测量与数据处理:- 使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进行长度的测量;- 使用千分尺或毫升尺进行容积的测量;- 使用天平进行质量的测量;- 使用计时器或秒表进行时间的测量;- 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等。
3. 物理量的关系与实验验证:-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如惯性定律、动量定理、作用反作用定律); -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与浮力的关系;- 验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验证电磁感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电容与电阻的关系等。
高中物理实验全归纳!知识总结+例题讲解!
![高中物理实验全归纳!知识总结+例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c0e2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e.png)
一、概述高中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在高中阶段,物理实验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和理解物理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并结合具体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实验的要点和技巧。
二、高中物理实验分类1.力学实验力学实验是物理实验的基础,包括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的研究等内容。
力学实验主要涉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测量摩擦力、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等内容。
2.光学实验光学实验涉及光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主要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成像、棱镜分光等实验内容。
3.电学实验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点,主要包括安培定则的验证、欧姆定律的验证、串、并联电路的研究等内容。
4.热学实验热学实验主要研究物质的热性质,包括热膨胀、比热容等内容。
5.波动实验波动实验主要研究波动现象,包括弹簧振子周期的研究、声波的传播等内容。
三、高中物理实验知识总结1.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必须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实验仪器设备完好,进行调校和检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要熟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
要注意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做好实验台的摆放和实验用具的摆放,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2. 实验操作的技巧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实验操作的技巧,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仪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损坏;在观察测量时要保持专注和稳定,尽量减小误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注意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虚假数据的产生。
3. 实验数据的处理在进行物理实验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和总结。
在处理数据时,要注意对数据的合理处理,去除异常值和误差值,使得数据更加可靠和准确。
在分析数据时,要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归纳,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和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题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3431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3.png)
高中物理实验题总结高中物理实验题总结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下面将总结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题。
1. 测量光的速度实验:实验仪器:一个长直导线、一个接线板、一个干电池、一个开关、一个计时器、一个直尺。
实验原理和步骤:通过改变导线的长度,使得光在导线和计时器之间来回传播的时间相等。
根据光传播的速度和所用时间可以计算出光速的近似值。
2. 确定光准直的实验:实验仪器:一个光源、一个狭缝、一个白色屏幕。
实验原理和步骤:通过调节狭缝的宽度,使得出射的光通过狭缝后能够在屏幕上形成明显的光斑。
通过改变狭缝和屏幕的距离,可以观察到光的准直性。
3. 确定凸透镜焦距的实验:实验仪器:一个凸透镜、一个物体、一个屏幕。
实验原理和步骤:通过调节凸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使得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物体像。
通过测量凸透镜和屏幕的距离,可以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
4. 确定薄凸透镜焦距的实验:实验仪器:一个平面镜、一个凸透镜、一个光源、一个屏幕。
实验原理和步骤:在平面镜上放置光源,调节凸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使得在屏幕上观察到平面镜的倒立像。
通过测量凸透镜和屏幕的距离,可以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
5. 研究力在斜面上的分解实验:实验仪器:一个斜面、一根轻杆、一个绳子、一个滑块。
实验原理和步骤:通过调整斜面的角度,使得滑块在斜面上平衡,然后使用轻杆测量滑块沿斜面方向的力和垂直斜面方向的力,从而研究力在斜面上的分解情况。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实验题涵盖了光学、力学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所学的物理知识,培养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对于学生来说,参与实验是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物理现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因此,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应认真对待,遵守实验操作规范,注重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达到实验的预期目标。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含动量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含动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3564f857f1922791688e8af.png)
(1)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2)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
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T=0.1 s.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实验器材:
碰撞实验器(斜槽、重锤线),两个半径相等而质量不等的小球;白纸;复写纸;天平和砝码;刻度尺,游标卡尺(选用),圆规。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2、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并使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
3、在水平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
4、在白纸上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它表示入射球m1碰前的位置。
6、改变F1和F2的夹角和大小,再做两次。
注意事项:
1、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它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力方向应与轴线方向相同。
2、实验时应该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内
3、结点的位置和线方向要准确
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
研究在弹性碰撞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动量守恒。
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定量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的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4abe27e10661ed9ad51f3cb.png)
【最新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知识结构:方法指导: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物理高考历来重视考查实验能力。
一、基本实验的复习要应对各类实验试题,包括高层次的实验试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把要求必做的学生实验真正做懂、做会,特别是在实验原理上要认真钻研,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即不但要记住怎样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基本的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实验原理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究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gh≈(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实验仪器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
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非常详细)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内附例题与答案)
![(非常详细)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内附例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067a08cc17552706220803.png)
电学实验一、内容概述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原理,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解法,并能够分析测量误差。
2、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两种用法。
3、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和读数方法。
二、重点知识讲解(一)电表的改装1、电流表:把表头G改装成电流表,即把表头的量程I g扩大到电流表的量程I,这时应并联一个电阻R,起分流作用。
若电流表的扩大倍数为,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得:电流表的内阻:2、电压表:把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即把表头的量程U g扩大到量程U,应串联一个电阻起分压作用。
若电压表的扩大倍数为,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得:电压表的内阻为:R V=R+R g=nR g量程:U=nU g=I g R V例1、有一块满偏电流Ig=1mA、线圈电阻Rg=1kΩ的小量程电流表;(1)把它改装成满偏电压U=10V的电压表;(2)把它改装成满偏电流I=10mA的电流表。
要求画出电路图,算出有关数据。
(二)电阻的测量1、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形式(如图所示)2、实验电路(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测量未知电阻的原理是R=,由于测量所需的电表实际上是非理想的,所以在测量未知电阻两端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时,必然存在误差,即系统误差,要在实际测量中有效地减少这种由于电表测量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必须依照以下原则:(1)若>,一般选电流表的内接法。
如图(a)所示。
由于该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U表示被测电阻R x与电流表A串联后的总电压,电流表的读数I表示通过本身和R x的电流,所以使用该电路所测电阻R测==R x+R A,比真实值R x大了R A,相对误差a=(2)若<,一般选电流表外接法。
如图(b)所示。
由于该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U表示R x两端电压,电流表的读数I表示通过R x与R V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所以使用该电流所测电阻R测=也比真实值R x略小些,相对误差a=.例2、某电流表的内阻在0.1Ω~0.2Ω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如下:A.待测电流表A1(量程0.6A);B.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2kΩ)C.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10kΩ);D.滑动变阻器R1(最大电阻10Ω)E.定值电阻R2(阻值5Ω)F.电源E(电动势4V)G.电键S及导线若干(1)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_____;(2)画出实验电路图;(3)如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V,电流表的读数为I,则电流表A1内阻的表达式为:R A=__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981ac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7.png)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一、力的平衡实验力的平衡实验是力学实验中的基础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合成等概念。
知识点总结:1. 力的平衡条件: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相互平衡,使得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这些力的合力为零,称为力的平衡条件。
2. 力的合成:通过力的平衡实验可以了解多个力的合成。
当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合成力来代替这些力,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平衡条件来确定。
3. 杆的平衡:在力的平衡实验中常使用杆的平衡来说明力的平衡条件。
当一根杆平衡时,可以通过转矩的平衡条件来确定杆两端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是力学实验的重要内容,通过该实验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并了解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总结:1.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和受到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2. 实验方法:通过在水平面上放置实验装置,使物体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并随着不同的质量增加拉力,然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当受到的合外力增加时,物体的加速度会增加;相反,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加速度会减小。
三、摩擦力实验摩擦力实验是研究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摩擦力的特性和大小。
知识点总结:1.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当物体相对运动前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当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
2. 摩擦力的特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跟物体的接触面积、表面材质和受力大小有关。
通过摩擦力实验可以了解这些特性,例如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积以及表面材质可以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3. 弹簧测力计的应用:在摩擦力实验中,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知识点总结(超全)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知识点总结(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cda2ab8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3.png)
(每日一练)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摆线长度为L,小球直径为d,实验中测出摆球完成5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应尽量大些B.应从摆球处于最高点开始计时C.实验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104π2Lt2D.误把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全振动会导致g的测量值偏大答案:D解析:A.为了保证单摆做简谐振动,则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应该超过5°,选项A错误;B.应从摆球处于最低点开始计时,选项B错误;C.单摆振动的周期T=t50根据T=2π√lg 其中的l=L+d 2解得实验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104π2(L+d2)t2选项C错误;D.根据g=4π2l T2误把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全振动,则周期测量值偏小,则会导致g的测量值偏大,选项D正确。
故选D。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B.利用公式v=√2gℎ计算重物速度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答案:C解析:AB.利用AB方法计算,已经认为机械能守恒,所以两者应该没有误差,故AB错误;C.由于纸带在下落过程中,重物和空气之间存在阻力,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力,所以减小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还有一部分要克服空气阻力和摩擦力阻力做功,故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故C正确;D.采用多次实验的数据取平均值,是实验中常见的减小误差的方法,但题目中说大多数学生得到的实验结果相同,大多数学生都未采用取平均值的方法的可能性较低,所以结果应该由其他原因导致,故D错误。
故选C。
3、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像如图乙中的直线Ⅰ所示,乙同学画出的a-F图像如图乙中的直线Ⅱ所示。
高中物理常考的电学实验满分知识点总结+例题精讲
![高中物理常考的电学实验满分知识点总结+例题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923626d631126edb6e1a1027.png)
高中物理常考的电学实验满分知识点总结+例题精讲电学实验最全知识点总结一、实验的考查内容(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2)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3)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4)练习使用多用电表;(5)传感器的简单使用;(6)设计型实验。
二、电学实验命题走向(1)给定条件,进行实验设计;(2)给定测量数据,选择处理方法;(3)给定原理、器材,设计实验方案;(4)给出实验过程情景,判断过程、方法的合理性。
三、电学实验的基础和核心(1)伏安法测电阻“外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电阻测量值总小于真实值,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可记为“外小小”。
“内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电阻测量值总大于真实值,大电阻应采用内接法,可记为“内大大”(2)滑动变阻器的连接(限流法/分压法)分压接法时,题中常出现这样的字眼: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或是要求测量尽可能精确等被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围大。
用分压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小的;用限流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
(3)其他常用测电阻方法①内阻已知的电流表、电压表可看成能读出它们电流、电压大小的电阻来使用;②电流表可通过串联定值电阻来扩大量程,当成大量程电流表来使用;也可以并联定值小电阻来当成电压表来使用。
③替代法测电阻④半偏法测电阻四、选取电学仪器和实验电路(1)安全: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值不超量程,滑动变阻器、电源中通过的电流小于额定电流。
解决方法是依据欧姆定律算出实验电路调节中过程的电流范围,再和某器材的最大电压和给定值进行选择。
(2)方便:便于操作。
主要是对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的选择。
解决方法是要根据用电器分流、分压、限流等不同用途,采用正确的连接,能够既得到满足实验要求的电压范围,同时调节时电压表现为线性稳定变化。
(3)准确:选择的仪器使实验误差尽量小,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原则是使指针指在满刻度的2/3以上,欧姆表量程的选择的原则是应使指针指在中心刻度附近。
高中物理实验题的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题的答题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750a7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e.png)
高中物理实验题的答题技巧总结近年来高中物理创新实验题在高考题和平时的训练中频繁出现,因此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答题技巧。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实验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实验题的答题技巧(1)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
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
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
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2)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
(3)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
要求同学们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
一定要强调四性(科学性、安全性、准确性、简便性),如在设计电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小实验的误差,避免出现大量程测量小数值的情况。
高中物理实验解题技巧(1)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
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
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
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2)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书实验汇总(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含必修选修6本书共15个实验)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书实验汇总(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含必修选修6本书共15个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fe39ef16edb6f1afe001fb1.png)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实验必修第一册 ............................................................................................................................. - 1 - 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1 - 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 8 - 实验三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 14 - 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20 - 必修第二册 ........................................................................................................................... - 29 - 实验一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 29 - 实验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35 - 必修第三册 ........................................................................................................................... - 41 - 实验一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 41 - 实验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52 - 实验三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 60 -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67 - 实验一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67 - 实验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 75 - 实验三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 80 - 实验四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 85 -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89 - 实验十四探究传感器元件特性及简单应用............................................................ - 89 -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94 - 实验十五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 94 -必修第一册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平行:纸带和细线要和木板平行。
高中物理实验题最全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题最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857fe8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e.png)
高中物理实验题最全总结实验题最全总结,很实用!贤从智中取,XXX中求。
物理实验考的就是同学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最详细的实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长度的测量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其中T=5×0.02s=0.1s);⑵利用“逐差法”求a;⑶利用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注意事项:1、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2、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3、探讨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讨性实验利用右图装置,改变钩码个数,测出弹簧总长度和所受拉力(钩码总重量)的多组对应值,填入表中。
算出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
在坐标系中描点,根据点的分布作出弹力F随伸长量x而变的图象,从而发确定F-x间的函数关系。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
该实验要注意区分弹簧总长度和弹簧伸长量。
对探索性实验,要根据描出的点的走向,尝试判定函数关系。
(这一点和验证性实验不同。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章目的: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事项:1、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别的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力偏向应与轴线偏向相同。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题总结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题总结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80960fb52acfc789ebc953.png)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题总结一、选择题I=300μA,内阻R g=100 Ω,可1. 图示为简单欧姆表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偏电流R变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10 kΩ,电池的电动势E=1.5 V,内阻r=0.5 Ω,图中与接线柱A相连的表笔颜色应是色,接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 x的阻值时,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R x= kΩ.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再测上述R x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较(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
该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r,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科当标准电阻用)一只电流表(量程R I=0.6A,内r=Ω)和若干导线阻0.1g①请根据测定电动势E内电阻r的要求,设计图4中器件的连接方式,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靠他网网址:靠他网微信号:kaotawangdayi 咨询电话:4000-498-809②接通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读处与R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作记录当电阻箱的阻值 2.6R=Ω时,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的倒数1 I ;数如图5所示。
处理实验数据时首先计算出每个电流值I再制作R-1I坐标图,如图6所示,图中已标注出了(1,RI)的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将与图5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也标注在图6中上。
③在图6上把描绘出的坐标点练成图线④根据图6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Ω。
)3. 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做了以下实验:(1)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选择开关扳到“×100”的欧姆挡上;②把表笔插入测试插孔中,先把两根表笔相接触,旋转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③把两根表笔分别与某一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发现这时指针偏转较小;④换用“×10”的欧姆档,随即记下欧姆数值;⑤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中拔出后,就把多用表放回桌上原处,实验完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题集实验复习要求:一、仪器的使用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条件、读数(有效数字)1、游标卡尺(10分尺、20分尺、50分尺)(1)读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cm.(2)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是1 mm,游标尺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如下图所示。
这个工件的长度是______mm。
2、螺旋测微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矩形小零件的长和宽时,螺旋测微器上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左图的读数是_______cm,右图的读数是cm。
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 理想实验法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D. 建立物理模型法(1) F'; (2) B;三、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1、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纲丝、钢筋)受到的拉力会伸长,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个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横截面积为0. 8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1/1 000,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就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1)根据测试结果,推导出线材伸长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为。
(2)在寻找上述关系中,你运用哪种科学研究方法?。
(3)通过对样品的测试,求出新材料制成的金属细杆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
答案:(1)sFLkx (其中k为比例系数);(2)控制条件法(或控制变量法、单因子法、归纳法);(3)104 N2、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答案:200 N/m 弹簧有自重3、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
(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弹力(F/N)0.5 1.0 1.5 2.0 2.5弹簧原来长度(L0/cm)15 15 15 15 15弹簧后来长度(L/cm)16.2 17.3 18.5 19.6 20.8弹簧伸长量(x/cm)①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②在图6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
③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x用cm作单位):④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5 10 5 6图63、(1)实验步骤排列: C B D A E F(2.1)请计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长度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弹力(F/N ) 0.5 1.0 1.5 2.0 2.5 弹簧伸长量(x/cm )1.22.33.54.65.8(2.2)请你在下图坐标上作出F-x 图线。
(2.3)曲线的函数式。
(x 用cm 作单位)。
F = 0.43x(2.4) 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表示使弹簧每伸长或压缩0.01m (1cm )所需的拉力,大小为0.43N 。
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 、 B 、 C 、 D 、 E 、F 、G 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 s 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 、 C 、 D 、 E 、F 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1)计算F v 的公式为F v =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 点对应的时刻为t=0,作出v -t 图象,并求物体的加速度a= m/s 2 ;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 Hz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 Td d v F 1046-= (2) 2/005.0425.0s m a ±=,图略 (3)偏小2、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放着带有最小分度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 “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 2 =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20 5.40 12.00 v 2 =0.21 m/s a =0.60 m/s 23、为了测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A 和板B 上贴上待测的纸,B 木板水平固定,砂桶通过细线与木块A 相连,调节砂桶中砂的多少,使木块A 匀速向左运动.测出数Mm =μ. 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 ,以及贴纸木块A 的质量M ,则两纸间的动摩擦因(1)该同学为什么要把纸贴在木块A 和木板B 上,而不直接测量两张纸间的滑动摩擦力? (2)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A 做匀速运动较困难,请你对这个实验作一改进来克服这一困难.①你设计的改进方案是 ;②根据你的方案,结果动摩擦因数μ的表达式是 ;③根据你的方案要添加的器材有 。
答案:(1)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便于测量; (2)①使木块A 做匀加速运动,测出其加速度a; ②a Mgm M M m +-=μ;③打点计时器、低压电源 4、图是运用运动传感器测定小车A 刹车时加速度大小的实验中的简易装置图.(1)若信号发射器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信号发射器接受到,从而可以测量物体运动的一些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是一种电磁波B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2)这组传感器所测量的物理量是 。
(3)图是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再经计算机所绘制的小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v —t 图线,根据图线中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a= m/ s 2.答案:(1)B (2)位移、时间 (3)1. 35 m/s 2 5、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9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现利用图10所示装置测量滑块和长lm 左右的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 是水平桌面,Q 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设有画出。
此外在木板顶端的P 点还悬挂着一个铅锤,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l 、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2100.5-⨯s 和2100.2-⨯s 。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 ,卡尺数如图图11所示。
11567cm0 5 10 15 20光电计时器光电门显示屏00.0 ab 图9N12LdP QM 10m1(1)读出滑块的宽度d = cm 。
(2)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 1 = 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 2 = m/s 。
(3)若仅提供一把米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为完成测量,除了研究v 1、v 2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 外,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说明各量的物理意义,同时指明代表物理量的字母)。
(4)用(3)中各量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 (用字母表示)。
5、(1)5.015 (2)1.0 2.5(3)P 点到桌面高度h ;重锤在桌面上所指的点与Q 点的距离a ;斜面的长度b (4)Lgab v v a h 2)(2122-- 6、一位同学进行“用打点器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实验。
(1)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电火花计时器及碳粉纸、电磁打点器及复写纸、纸带若干、220V 交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导线、电键。
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缺少的器材是 .(2)这位同学从打出的几条纸带中,挑出较为理想的一条纸带。
把开始打的第一个点标为A ,随后连续的几个点依次标记为点B 、C 、D 、E 和F ,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7所示。
请你在这位同学工作的基础上,思考求纸带加速度的方法,写出你所依据的公式:(3)根据你的计算公式,设计表格记录需要的数据,计算纸带下落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估计你的计算结果的误差有多大?试分析误差的来源及其减少误差的方法。
6、答案1: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电火花计时器及碳粉纸、220V 交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缺少的器材是: 低压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重锤 .答案2: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电磁打点器及复写纸、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缺少的器材是: 毫米刻度尺、重锤 .答案1:(2)依据的公式:22221ts g ,gt s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平均 s(m) (AF)0.048 (AE)0.0307(AD)0.0173/ t(s)0.10 0.08 0.06 / g (m/s 2)9.6009.5949.6119.60(4)实验结果纸带的加速度9.60m/s 2与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9.8 m/s 2有偏差,误差大小为Δg =|9.8-9.60| m/s 2=0.20 m/s 2。
误差的来源主要是空气的阻力和纸带的摩擦,可以用增大重锤重量的方法,减少摩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