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V光致抗蚀剂研究进展

EUV光致抗蚀剂研究进展
EUV光致抗蚀剂研究进展

专论与综述

E UV光致抗蚀剂研究进展

贾越1,刘永富2

(1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100875;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摘要:波长1315n m的极紫外(EUV)光刻技术可以刻画线幅<32n m的图像,能满足信息技术对于光致抗蚀剂高分辨率的要求,即将成为下一代纳米成像技术,利用EUV成像技术,可以实现集成电路的超小型化。本文调研了近几年来EUV抗蚀剂的研究进展,指出影响抗蚀剂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分辨率、L WR、L ER、成像灵敏度、产气作用、成像侧面角度等,对近几年来有关E UV光致抗蚀剂的研究开发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EUV;抗蚀剂;L WR;产气作用

R esearch P rogress on EUV Photor esist

J I A Y ue1,LI U Y ong-fu2

(1Che m ica l I nstitute of Be ijing Nor m alUn i v ersity,Beiji n g100875;

2Be iji n g R esearch I nstitute of Che m ica l I ndustry,SI N OPEC,Beiji n g100013,Ch i n a) Abstr act:The extre me ultraviolet(EUV,wave length=1315nm)lithography technol o gy can etch the i m ages of fine patterns of less than32nm li n e w idt h,it is ab le to meet t h e require men ts of i n f or m ation technology f or h i g h-resol u tion photoresist,and it w ill beco m 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nano-i m agi n g techniques1The E UV lithography technology can real2 ize the ultra s mall i n tegrated c ircu its1The study of EUV resist progress i n recent years was re f erenced1The ma i n i m pact f actors of the resist perf o r m ance were i n dicated as f oll o ws:the transparency,L WR,LER,i m agi n g sensiti v ity,outgassing, si d e wall profiles e tc.The research and deve l o pment progress of EUV photoresist in recent years were su mmarized1 K ey w ord s:E UV;resis;t L WR;outgassing

为了能在一枚芯片上安装更多晶体管,半导体制造商必须不断缩小部件的尺寸。那么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集成度的加大,线条的微细化对光刻技术的分辨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光刻胶的极限分辨率与曝光机曝光波长成正比,因此缩短曝光波长是提高分辨率的主要途径。

目前之所以开发EUV光刻技术,是因为预计当前的芯片印刷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达到极限。具有波长1315n m的E UV射线被认为是生产下一代光刻技术特征尺寸<32n m的首选。为了满足日益减小的尺寸和增长的集成电路密度的要求,极紫外光刻成像技术(EUVL)将会在2011年大展用途。

光致抗蚀剂的开发作为对EUVL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与光源的制造和掩模缺陷的改善同时对E UV的开发起着很重要的影响。

为了适应EUV光刻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对光致抗蚀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抗蚀剂透明度是这个技术结点下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这个波长下,原子的组成决定吸光度,而且所有的元素在这个波长下吸收都很高。使研究更具挑战性的是,氧和氟是在吸收最强的几种元素之列,那么对于当前现有的化学增幅型光致抗蚀剂是普遍不能应用于EUVL的。除了透明度,敏感度、抗蚀刻性和线边缘粗糙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在设计新抗蚀剂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可以应用于E UV光刻技术的光致抗蚀剂的上述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现在研究出的主要几种用于EUV光刻技术的光致抗蚀剂体系进行了介绍。

1应用于EUV抗蚀剂的特性

2009年英特尔公司对EUV抗蚀剂提出的要求简要介绍如表1[1]。研发符合英特尔公司图形要求的EUV抗蚀剂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表12009年产业化E UV抗蚀剂成像目标

2009

resol u tion-gate/nm15

resol uti on-1/2p itch/nm50

L WR-3R/nm115

sensiti vit y/(m J/c m2)2~5

ab s orban ce/L m-1111

DOF/L m>=012

outgassi ng li m ited 研发符合英特尔公司图形要求的EUV抗蚀剂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因此应用于EUV的化学增幅型抗蚀剂需要具备如下的特征[2-3]:

1低吸光率,高透明度;

o高的抗蚀刻性;

?高分辨率;

?高感度,曝光剂量小于10m J/c m2;

?高的环境稳定性;

?低的产气作用,产气材料能在光学元件上沉积减少原件的反射率和寿命;

?低的线边缘粗糙度;

à侧壁角度不小于85b。

2应用于EUV的常见抗蚀材料

211聚对羟基苯乙烯(PH S)系列[4]

几乎所有的抗蚀剂材料在1315n m波长处都有很高的吸收系数。对于决定抗蚀剂的分辨率和灵敏度,线性吸光系数是很重要的。为此,经过对150种聚合物线性吸光系数的计算得出[4],在抗蚀剂聚合物中引入苯环可以减小在1315n m处的吸收,同时也可以提高聚合物的抗蚀刻能力。所以KrF抗蚀剂中基于对羟基苯乙烯结构的抗蚀剂可以应用于EUVL的单层抗蚀剂材料。

以聚对羟基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抗蚀剂应用于EUV通常带有各种取代基团(乙缩醛二乙醇,叔丁基羰基丁醚,叔丁基等),但是因为这些保护基团是脂肪结构,所以他们的抗蚀刻能力很差。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可酸分解的酯环族取代基,像2-甲基-2-金刚烷基可以克服这个问题。

K1E1Gonsa l ves[5]等人合成了以对羟基苯乙烯为主链同金刚烷基保护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P(HOST-co-MBA MA)来提高分辨率、灵敏度、抗蚀刻性等。

Poly(HOStyco-MBA MA)是poly(AcOSty-co-MBA MA)在氢氧化铵的甲醇溶液中水解制得,具体的合成路线如图1[5]。

图1Pol y(HOS T-co-MB AMA)的合成路线

Poly(HOS T-co-M B A MA)的平均分子重量(Mw)范围是2000~33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大约在145e,P(HOS T-co-M B A MA)组成的负性光致抗蚀剂时,在EUV光刻下曝光,灵敏度为9m J/c m2,对比度为210,在传统的2138wt%T MA H中显影,可得到35n mL/S的图形。P(HOST-co-MBA MA)作为正性光致抗蚀剂时灵敏度为512m J/c m2,经曝光得到50n m的图形。212含有机元素抗蚀剂

由于EUV下的高的吸光性,J unyan Da i等人设计合成了几类新型抗蚀剂,尽量减少氧含量来提高透明度,加入硅或硼这类低吸光系数的元素,这样得到的含硅或硼的共聚物抗蚀剂既可以提高抗蚀刻性又可以提高透明度[6-7]。

21211含硅抗蚀剂

F ranco Cerrina[8]等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以下具有不同分子重量和组成的两种共聚物PT MSS-co-C M S和PP MDSS-co-C MS(图2),硅含量的计算方法是依据75mo%l含硅基团。

他们显示出有很高的透明性和抗氧等离子蚀刻能力,在E UV光刻后可得到2215n m L/S的图形。

图2PT M SS-co-C MS和PP MDSS-co-C M S

光致抗蚀剂材料对E UV波长的吸收只决定于其原子结构,如果给出抗蚀剂材料的化学组成、膜层厚度和密度,可以计算材料的透光率。在前几种抗蚀剂像聚羟基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由于有氧原子这样高吸收原子的存在降低了透光性。而这种只含硅的聚合物则显示了更高的透光性。

对于抗蚀刻剂是否可用,抗氧等离子蚀刻速率是一个决定性的参数,实验数据表明:聚合物中硅原子的加入显著地增加了抗氧等离子蚀刻速率(小于015n m/s),而其他酚醛类抗蚀剂的抗氧蚀刻速率是518n m/s。

21212含硼抗蚀剂

含硼抗蚀剂具有很高的EUV透过率,可以通过一种可控制的方式把羧酸碳硼烷粘附到共聚物的骨架上从而引入硼元素[8]。改变吸附比例来调节硼浓度,基础研究表明:少量硼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抗蚀剂性能。含硼共聚物通过含硼基团的硼氢化反应和酯化反应来制备,其结构式如图3所示。

图3含硼聚合物PSI-B

大多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稳定性很差,很容易被氧化和水解。所以进一步的工作就是提高这种抗蚀剂的硼原子在聚合物中的稳定性,使其作为抗蚀剂可以在常态下保存。二异丙基硼烷作为硼氢化反应的试剂,反应后得到的硼烷中的异丙基基团的原子空间障碍可以使硼原子稳定。这种聚合物表现高的稳定性可以在空气中短时间曝光,可以在干燥的氮气保护下稳定几个月,在100e下没有分解,这种共聚物具有很窄的分子量分布。

213无机聚合物抗蚀剂

由于使用薄膜成像的方法可以消除低吸光性的要求,开始大家简单的认为传统的D UV抗蚀剂可以应用于EUVL,然而现在普遍认为只有低吸收性才能实现好的侧面成像图形,因此需要制备透明度高的聚合物。通过使用对紫外X光吸收低的元素

(如碳、氢和硅)来代替或减少高吸收元素的原子浓度(如氧和氟)可以实现高透明度。对于EUV 抗蚀剂的另一个重要的要求是,要有非常低的产气水平,挥发性的有机物和硅碎片可能沉积在反射掩模上面,潜在地减少了它们的光反射性,由于EUV 工具是高真空环境而且价格昂贵,所以这种现象是很不期望的。

为了减小聚合物的吸光性,曾引入了一些低吸光性的元素作为支链。但是这些含硅有机物仅仅作为苯环的取代基对产气作用不好,所以寻找更好的硅聚合物作为抗蚀剂来满足E UV 的需要,包括聚碳硅烷抗蚀剂、聚硅烷、聚硅氮烷。

J 1Pablo B ravo-Vasquez 等人用硅烷合成一系列的无机聚合物抗蚀剂,硅烷包括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和环己基三氯硅烷。21311 聚碳硅烷抗蚀剂

利用P t 催化剂对烯丙基二氯硅烷进行氢化硅烷化反应(图4),产物分子量很低,仅为650左右,将其应用于抗蚀剂Tg 偏低[9-10]

图4 氢化硅烷化反应制备聚碳硅烷抗蚀剂

21312 聚硅烷抗蚀剂

可酸分解取代基的加入能使聚硅烷作为一种抗蚀剂来应用,为了提高水溶性,J 1Pablo B ravo-Vasquez [11]等人把醋酸正丁酯加入到聚合物中,合成路线示于图5

图5 醋酸正丁酯改性的聚硅烷抗蚀剂合成路线

在引入醋酸正丁酯后,能观察到抗蚀剂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有显著的增加。之前不溶于PG MEA ,现在变得可溶。尽管此种抗蚀剂在248n m 处有吸收,但是这种在主体骨架上由S i-S i 键组成的聚合物可以在13nm 的光照射下没有小分子气体出现。

21312 聚硅氮烷(PSS QZ)抗蚀剂

聚硅氮烷与聚硅氧烷相似,只是其中的氧原子被氮原子取代。在合成过程中,氯硅烷同氨水反应生成有支链的聚合物,PSSQZ 的一个问题是湿度灵敏性和热稳定性,为了控制PSSQZ 热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性,制备了一系列含甲基和苯基取代基的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增加苯基取代的氯硅烷会显著的提高PSSQZ 的水解稳定性,PSSQZ 的Tg 也随着苯基的增加而提高,桥形骨架密度也影响Tg ,在合成中开始时三氯甲基硅烷比二氯甲烷硅烷高[8]。

PSSQZ 主要合成路线如图6。

图6 聚硅氮烷抗蚀剂合成路线

PSSQZ 的关键问题主要是湿度灵敏性和热稳定性,为了控制PSSQZ 热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活性,制备了一系列含甲基和苯基取代基的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增加苯基取代的氯硅烷会显著的提高PSSQZ 的水解稳定性,PSS QZ 的Tg 也随着苯基的增加而提高。

214 产酸剂作为侧链的抗蚀剂

在E UV 光刻技术中光学元件的污染问题是很受关注的,在产气作用中针对的对象,最主要的是产酸剂的保护基团和分解产物。正性化学增幅型抗蚀剂产气作用小于负性化学增幅型抗蚀剂和非化学增幅型抗蚀剂,高能量活性和非离子型产酸剂的抗蚀剂表现出更低的产气作用。所以为了提高抗蚀剂的性能,减少产气作用,包括边缘粗糙度和灵敏度在聚合物骨架上引入产酸剂,同时控制酸分布和分散。

酸分散不均匀会影响LER,所以Takeo W atanabe [12]等人设计了一种将PAG 连接到支链上的抗蚀剂,明显改善了敏感度和满足在E UV 光源下的LER 要求。

用对羟基苯乙烯与三氟甲磺酸的硫鎓盐在1,3-二氧六环的保护下合成如下产物,此聚合物在E UV 曝光后得到019m J /

c m 2的敏感度,如图8。

在聚合物主体中引入可酸解的大型酯环取代基(如2-甲基,2-金刚烷基)可以提高溶解度、灵敏度和抗干法蚀刻能力。UNCC 研究表明产酸剂连接在聚合物上的体系poly (HOST -co -EA MA -co-PAG)(a)、(c)比产酸剂混合在聚合物中的体系

poly (HOST-co-EA MA)混合PAG(三氟甲磺酸)(b)和pol y (HOST-co-EA MA)混合PAG4(全氟丁基磺酸)(d)表现出更快的曝光速度和更低的边缘粗糙度。产酸剂连接在聚合物中的抗蚀剂的主链由45%的HOST ,50%E AMA 和5%的产酸剂组成。产酸剂混合在聚合物中的抗蚀剂也是45%的HOST ,50%EA MA 和5%的产酸剂组成[13],结构如图9

图9 四种聚合物结构式

215 分子玻璃体抗蚀剂

分子玻璃体抗蚀剂是单分散性的、无定形的、小尺寸(分子量不高于1000)和不会链纠缠的分子组织,同时具有高分辨率、低边缘粗糙度的特性。并且与许多抗蚀剂添加剂大小接近,如光产酸剂,有更好的相容性,添加剂可在分子玻璃中有更均匀的分布。

Anu ja De S ilva 等人[14]报道了几种低分子量小分子玻璃的有机材料,这些小分子玻璃具有高的Tg 温度和较低的结晶趋势。为了减少结晶、增加Tg 温度,可以加入一些低吸收的元素,如C 、H 和S i 。通过简易的合成方法能够获得收率较高的羟苯基硅烷化合物,这些无定型材料由溶剂蒸发或真空干燥来获取,其特性可以通过测试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 和形成无定型薄膜的能力来评价。这些小分子玻璃与四羟基硅烷不同,由于极性的羟基基团的加入给这些小分子玻璃赋予了一些无定型的特征。D rew For m an [13]等人通过羟基取代基的不同位置研究了Tg 温度是如何随其变化而变化的,如图10所示。结果表明,当取代基在邻位和间位时阻碍了分子的有序性并且产生了足够的自由体积从而将Tg 温度降到室温。1相比而言当取代基在对位时,小分子玻璃便有更高的

熔点。

图10 四酚羟基硅烷衍生物

这些酚羟基小分子玻璃体抗蚀剂表现出了很好的成像灵敏度,高的灵敏度是由于酚基抗蚀剂和交联剂之间发生了高效的邻甲烷化反应。评价了硅基分子玻璃体抗蚀剂的成像性能,可以得到200n mL /S 、LER =1111n m 的图形。

3 结 语

EUVL 是制造出<32n m 线宽图像的最有效的技术,EUVL 具有其明显的优势,如光刻分辨力相当高,分离无需采用分辨力增强技术,生产率也相当高,光刻工艺相对简单等。经过前人的努力在各个方面提高了抗蚀剂的性能,但是目前没有抗蚀剂可以同时满足溶解度、灵敏度和L WR 等特性和减小产气作用等方面的抗蚀剂,所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 H ei d iCao ,J eanette Roberts ,J anelDali n 1Intel .s EUV Res i st Devel op 2

m ent 1

[2] Sh i geo Iri e ,Sh i geru Sh irayone ,Sh i geyasu M ori 1Developm ent of Res i s t

M aterial s for EUVL 1

[3] W ang Yueh,H e i d i Cao ,M an i sh Chandhok 1Patt ern i ng capab ilities of

EUV resists 1

[4] H ideo H ada ,TakeoW atanabe 1Eval uati on of resists outgassi ng by EUV

i rrad iati on 1

[5] K 1E 1Gon s a l ves ,M 1Th i yagaraj an,J 1H 1Choi 1H i gh perfor m ance res i s t

f or EUV li thography 1

[6] Anu j a D e Silva ,Dre w For m an and Christopher K 1M olecu l ar G lass Re 2

s i sts for EUV L i thography 1

[7] Junyan D a,i Ch ri stopher K Ob er 1Syn t h es i s and Eval uation of NovelOr 2

ganoele m ent Resists f or EUVL it hography 1

[8]J unyan Da,i Christ opher K Ob er,L i n W ang1Organoel e m en tResists for

EUV Lithography1

[9]J1Pab l o Bravo-Vas quez,Young-Je Kwark1Inorgan ic Pol ym er Resists

for EUVL1

[10]Y oung-J e Kwark,J1Pab l o Bravo-Vasquez,and Christ opher

K1Ober1Novel Silicon Con tai n i ng Poly m ers as Photores i st M ateri als

forExtre m e UV L i thography1

[11]J1Pab l o Bravo-Vas quez,Young-Je Kwark1Sili con Backbone Pol y2

m ers as EUV Resists1

[12]Tak eoW atanabe,Y asuyuk i Fukush i m a1CA Resistw it h si d e chai n PAG

group for EUV resist[J]j ou rnal of phot opol y m er science and technolo2 gy1

[13]K i m R1Dean1,K enneth E1Gonsal ves1E ff ects ofm aterial des i gn on ex2

tre m e u ltravi olet(EUV)resistOu t gas s i ng1

[14]Anu j a De S il va,D re w For m an and Christ oph er K1Ober1M olecu l ar Glas s

Resists for EUV Lithography1

(上接第6页)

参考文献

[1]Iiji m a S.H elicalm icrotubes of graph itic carbon[J].Nat u re,1991,354

(6348):56-58.

[2]Tash i ro K,Kob ayas h iM,Tadokoro H.Cal cu lati on of Th ree-D i m en2

si onalE l astic Constan ts of Poly m er Crystal s.1.M et hod of Cal cu lati on [J].M acro m olecu l es,1978,11(5):908-913.

[3]陈自力,赵祥臻,于俊荣,等.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光敏交联

改性[J].合成纤维工业,1997,20(6):22-24.

[4]吴越,张洪生,薛志云,等.等离子接枝处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1,14(1):76-801

[5]Wang X,L iH,Ji n R.Synchronous t oughen i ng and re i nforci ng of pol y2

p ropylene w it h u ltrah i gh mo l ecular wei gh t pol yethylene via m elt b lend2

i ng:m ech an i cal properti es,morphology and rheo l ogy.J A pp l Pol ym

Sc,i2006,100(5):3498-3509.

[6]S m it h P,Le m stra P J.U ltra-dra w i ng of h i gh m ol ecu l ar wei gh t pol y2

ethylene cast fro m sol u ti on[J].Colloi d Poly m Sc,i1980,258(7):891 -894.

[7]Ogit a T,Kawahara Y,N aka m ura R et a.l D ra wab ility ofU ltrah i gh Mo2

lecu l ar Weight Pol yet hylene Si ngle-Crystal M ats[J].M acro m ole2 cules,1993,26(17):4646-4651.

[8]Zhu Q R,H ong K L,Q iR R et a.l M i crophas e s tructure and13C NMR

relaxati on para m eters i n UHMW PE[J].Science i n Ch i na Ser.B,

1995,25(4):350-357.

[9]Bi n Y,K itanakaM,Zhu D et a.l Devel op m en t ofH i ghly Oriented Po2

l yet hy l ene F ill ed w i th A li gn ed Carbon N anot ubes by G el ation/Crystalli2 z ati on Sol u tions[J].M acro mo l ecules,2003,36(16):6213-6219. [10]Chen Q,Bi n Y,M ats uoM.Ch aract eristics of E t hy l ene-M et hylMeth2

acryl ate Copol ym er and U ltrah i gh Mo l ecularW ei gh t Polyet hy l en e Co m2 posite Filled w i th Mu lti w all Carbon Nanot ub es Prepared by Gelati on/ Crystalli zati on f ro m Sol uti on s[J].M acro m olecu les,2006,39(19):

6528-6536.[11]Bi n Y,Y a manaka A,Chen Q et a.l M orpho l og i ca,l E l ectrical and M e2

chan ical Properti es of U ltrah i gh M ol ecu l ar W ei gh t Pol yethylene and M u lti w all Carbon Nanot ub eCo m pos ites P repared i n Decali n and Paraffi n [J].Pol y m J,2007,39(6):598-609.

[12]X iY,Y a manaka A,Bi n Y et a.l E l ectri cal Properties of Segregated U l2

trah i gh Mo l ecular W ei ght Po l yethylene/M u lti w all ed Carbon Nanotube Co m pos ites[J].J Appl Pol ym Sc,i2007,105(5):2868-2876.

[13]Ruan S L,G ao P,Y ang X G et a.l Tough en i ng h i gh perf or m ance u ltra2

h i gh m ol ecu l ar wei gh t polyet hy l ene using mu lti w alled carbon nanotubes

[J].Pol y m er,2003,44(19):5643-5654.

[14]Ruan S L,Gao P,Yu T X.U ltra-strong gel-spun UHMWPE fi b ers

rei nforced u si ng m u l ti w alled carbon nanotubes[J].Poly m er,2006,47

(5):1604-1611.

[15]Zhang Q,L i ppits D R,Rastog i S.Dispersion and RheologicalA s p ects

of S WNT s i n U l trah i gh M olecu l arW ei gh t Po l yethyl en e[J].M acromo l e2 cu l es,2006,39(2):658-666.

[16]X i e XL,A loys K,Zhou X P,et al.U ltrah igh m ol ecular mass po l y2

et hylene/carbon nanot ube co m pos i tes-Crystallizati on and m elti ng properti es[J].J.Ther m.Anal.Cal ori m,2003,74(1):317-323.

[17]胡平,范守善,万建伟.碳纳米管/UHMWPE复合材料的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1998,26(1):1-3.

[18]Xu Guoyong,W u W ei-Ta,i Wang Yusong,et a.l Fun cti on ali zed car2

bon nanot ubes w i th polys t yren e-b l ock-po l y(N-i sop ropylacryla m2

i de)by i n sit u RAFT po l y m eri zation[J].N anotechnology,2007,18

(14),145606(7pp).

[19]Xu Guoyong,W ang Yusong,PangW enm in,et a.l Fab ri cati on ofMu l2

ti w alled Carbon Nanotub es w it h Pol ym er Shells through Surface RAFT Poly m erizati on[J].Poly m er Internati ona,l2007,56(7):847-852.

[20]Xu Guoyong,W u W ei-Ta,i Wang Yusong,et a.l Constru cti ng po l y2

m er bru s hes on mu lti wall ed carbon nanotubes by i n s it u revers i b l e add i2 ti on frag m en tati on ch ai n tran sfer poly m erizati on[J].Pol ym er,2006,47

(16):5909-5918.

光致抗蚀剂[应用]

光致抗蚀剂[应用] 光致抗蚀剂 一. 光致抗蚀剂分类及其机理 光致抗蚀剂(简称光刻胶或抗蚀剂)是一种用于光加工工艺中对加工材料表面起临时选择 [1]则性保护的涂料,是现代加工工业的重要功能材料之一。光致抗蚀剂分为两大类:?正性光致抗蚀剂:受光照部分发生降解反应而能为显影液所溶解,留下的非曝光部分的图形与掩模版一致。正性抗蚀剂具有分辨率高、对驻波效应不敏感、曝光容限大、针孔密度低和无毒性等优点,适合于高集成度器件的生产。它主要包括:聚乙烯醇肉桂酸酯、聚乙烯氧肉桂酸乙酯、环氧树脂、环化橡胶等等。 ?负性光致抗蚀剂:受光照部分产生交链反应而成为不溶物,非曝光部分被显影液溶解,获得的图形与掩模版图形互补。负性抗蚀剂的附着力强、灵敏度高、显影条件要求不严,适于低集成度的器件的生产。它主要包括:线性酚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等。 二(光致抗蚀剂的起源 光致抗蚀剂的历史可追溯至照相的起源,1826年人类第一张照片诞生就是采用了光致抗蚀剂材料--感光沥青。在19世纪中期,又发现将重铭酸盐与明胶混合,经曝光、显影后能得到非常好的图形,并使当时的印刷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二次大战以后,East—man--Kodak公司的Minsk等人研究成功的聚乙烯醇肉桂酸酯(KPR)为代表的新型感光高分子用于照相制版,从而开创了微电于工业用的光刻胶历史。1944年德国Kalle公司发表了重氮萘醌的光重排反应,在此基础上,1949年开发了重氮萘醌——线性酚醛树脂系感光材料,即紫外正性光刻胶,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光致抗蚀剂的主流。1958年East(man--Kodak的Mu9plot

和J(J(Sagura等开发了环化橡胶一双叠氮系负性光刻胶取代了。1954年该公司开发的聚乙烯醇肉桂酸酯负性光刻胶,现在它仍为负性光致抗蚀剂的主流。1980年IBM首先发现使用光致产酸剂可使聚合物分子上的特丁氧基脱落,脱悬挂基团反应使憎水聚合物变成亲水性聚合物,这种极性的变化使这种光刻胶可以成正型和负型的两型图像,且光致产酸的量 [2]并不随反应的进行而减少,对反应具有加速的作用,故称之为化学增幅型光刻胶。 三. 光致抗蚀剂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国外发展情况 随着电子器件不断向高集成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对微细图形加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亚微米微细图形加工的要求,国外先后开发了g线(436nm)、i 线(365nm)、深紫外、准分子激光、化学增幅、电子束、X射线、离子束抗蚀剂等一系列新型光刻胶。这些品种较有代表性的负性胶如美国柯达(Kodak)公司的KPR、KMER、KLER、KMR、KMPR等;联合碳化学(UCC)公司的KTI系列;日本东京应化(Tok)公司的TPR、SVR、OSR、OMR;合 成橡胶(JSR)公司的CIR、CBR系列;瑞翁(Zeon)公司的ZPN系列;德国依默克(E.Merk)公司的Solect等。正性胶如:美国西帕来(Shipely)公司的AZ系列、DuPont公司的Waycot系列、日本合成橡胶公司的PFR等等。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光刻胶产品是分辨率在0。25μm,0。18μm的深紫外正型光刻胶,主要的厂商包括美国Shipley、日本东京应化和瑞士的克莱恩等公司。中国专利CN1272637A2000年公开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发明的193nm光刻胶组合物,在无需相传递掩膜的情况下能够分辨尺寸小于150nm,更优选尺寸小于约115nm。2003年美国专利US2003/0082480又公开了Christian Eschbaumer等发明的157nm 光刻胶。预计2004年全

金属缓蚀剂及其研究进展

金属缓蚀剂及其研究进展 课程:腐蚀与材料保护 主讲老师: 陈存华 院系:化学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学号: 2010214131 姓名:张伟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2012年12月

金属缓蚀剂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金属的缓蚀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综合近十年来文献简述了缓蚀剂的机理,常见的分类,重点叙述了金属缓蚀剂的前沿发展和技术缓蚀剂的应用,总结了缓蚀剂的研究意义,并对未来缓蚀剂的发展方向做展望。 关键词:金属缓蚀剂分类前沿应用意义 一、前言: 金属腐蚀,就是指金属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或变质。它不仅影响了原有金属的光泽,而且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2000年美国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300 多亿美元,在2005年我国由于腐蚀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4%,而间接损失几乎无法估量。金属腐蚀不但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破坏了工艺过程和生产节奏,而且污染环境,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怎样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缓蚀剂(Corrosion Inhibitor)是一种无机物或有机物,加到腐蚀介质中,借助于这种物质在金属和腐蚀介质的界面上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可以防止或降低金属的腐蚀速度,减少金属在所在介质中的腐蚀。缓蚀剂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是腐蚀科学与表面工程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成就。百余年来,缓蚀剂的开发、应用在化工、石油、电力、机械、金属加工、交通运输、核能及航天等领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缓蚀剂的品种、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提高。30年代以前,缓蚀剂的品种只有百余种。到80年代中期,仅酸性介质缓蚀剂的品种就已超过5000 余种。这种发展速度是其他化学助剂、添加剂类无以伦比的。当前,世界各国相关的科技界、企业界对它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极为关注。 二、缓蚀剂的机理研究简述 金属的缓蚀有多种机理,其中主要的作用有:(1) 屏蔽效应。这主要是由于缓蚀剂的存在阻碍了金属颜料与腐蚀介质的接触,降低了腐蚀速度,同时也可能因为缓蚀剂分子上的基团与腐蚀介质的分子基团形成了螯合作用,减低了腐蚀介质对金属颜料的侵害。(2) 电化学防护:当缓蚀剂、金属颜料与腐蚀介质之间由于电化学反应形成了一层保护膜,这层膜的形成减少了介质对颜料的腐蚀,从而保护了金属颜料。大多数的有效保护作用都是这些效应相互结合得到的。 三、金属缓蚀剂的分类 1.按化学组成分类 (1)无机缓蚀剂—无机化合物。多用于氧作为腐蚀物质的中性水介质体系中,也叫中性缓蚀剂。如铬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硅酸盐等。无机缓蚀剂的特征是能是金属表面氧化,并是金属的腐蚀电位向高电位方向移动,即具有是金属钝化的作用。 (2)有机缓蚀剂—有机化合物。多用于酸性腐蚀介质中,化合物种类很多。有机缓蚀剂对腐蚀电位几乎无影响,主要是以分子状态在金属表面进行吸附,从

干膜光致抗蚀剂的技术条件

干膜光致抗蚀剂的技术 条件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干膜光致抗蚀剂的技术条件 印制电路制造者都希望选用性能良好的干膜,以保证印制板质量,稳定生产,提高效益。生产干膜的厂家也需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产品质量。为此在电子部、化工部的支持下,1983年在大连召开了光致抗蚀干膜技术协调会议,制定了国产水溶性光致抗蚀干膜的总技术要求。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印制板的精度密度不断提高,为满足印制板生产的需要,不断推出新的干膜产品系列,性能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至今国产干膜的技术要求还没有修订。现将83年制定的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虽具体数字指标已与现今干膜产品及应用工艺技术有差距,但作为评价干膜 产品的技术内容仍有参考价值。 外观 使用干膜时,首先应进行外观检查。质量好的干膜必须无气泡、颗粒、杂质;抗蚀膜厚度均匀;颜色均匀一致;无胶层流动。如果干膜存在上述要求中的缺陷,就会增加图像转移后的修版量,严重者

根本无法使用。膜卷必须卷绕紧密、整齐,层间对准误差应小于1m m,这是为了防止在贴膜时因卷绕误差而弄脏热压辊,也不会因卷绕不紧而出现连续贴膜的故障。聚酯薄膜应尽可能薄,聚酯膜太厚会造成曝光时光线严重散射,而使图像失真,降低干膜分辨率。聚酯薄膜必须透明度高,否则会增加曝光时间。聚乙烯保护膜厚度应均匀,如厚度不均匀将造成光致抗蚀层胶层流动,严重影响干膜的质量。 干膜外观具体技术指标如表7—1所述: 表7—1 干膜外观的技术指标

◎光致抗蚀层厚度 一般在产品包装单或产品说明书上都标出光致抗蚀层的厚度,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厚度的干膜。如印制蚀刻工艺可选光致抗蚀层厚度为25μm的干膜,图形电镀工艺则需选光致抗蚀层厚度为3 8μm的干膜。如用于掩孔,光致抗蚀层厚度应达到50μm。干膜厚度及尺寸公差技术要求如表7—2。 表7—2 干膜的厚度及尺寸公差

新型PCB用油墨 液态光致抗蚀油墨

新型PCB用油墨 液态光致抗蚀油墨2009/7/16/09:18 来源:中国油墨网 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印制电路板(PCB)的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往热固化和紫外光固化抗蚀剂都是用丝网图形版印刷的。但从线条的完全覆盖性、尺寸精度等方面考虑,采用丝印图形的方法已经不相适应,因而研究人员开发了干膜抗蚀剂。但是干膜抗蚀剂由于其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PCB的性能要求,其分辨能力在技术上虽能达到近25μm,但规模生产实际只能做到75~100μm。而电子技术的发展,已要求高密度PCB对分辨能力的前沿为≤75μm,而且将发展到50μm,甚至更细的线条。因此,迫切需要有新型的光致抗蚀剂,把分辨能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尤其是多板的内层板制造。此外,PCB价格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迫使PCB制造商在确保PCB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千方百计降低PCB的制造成本。根据干膜抗蚀剂本身的结构特点,其成本很难降低。另外,高密度PCB要求尽量减小焊盘面积,甚至采用“无”焊盘,干膜抗蚀剂很难适应这种要求。因此,许多PCB制造者把目光转移到液态光致抗蚀剂[1~5]。 目前新一代液态光致抗蚀剂的杰出代表是液态感光成像型油墨(又称湿膜抗蚀剂)和电沉积液态光致抗蚀剂(ED抗蚀剂)。采用这些新型抗蚀剂,容易得到高的分辨率。例如,用通常的非准直光源和标准显影装置,显影后可得到50μm的分辨率。若采用准直光源,只要保证相应的清洁环境及底图条件,其分辨能力可以达到25μm。在随后的外层或内层的蚀刻过程中,同干膜相比,液态光致抗蚀剂可给出优异的蚀刻效果。这种高分辨率使得细线条PCB制造者可以生产出缺陷密度很低的产品,且成品率高。 液态感光型抗蚀油墨是解决精细导线图形制作而研制的一种油墨,俗称湿膜。它克服了热固型抗蚀油墨和干膜生产工艺中的一些难题,适合细导线和超细导线的生产。最细线宽可达在2。54mm为中心的两焊盘之间形成三根导线(0。125mm)或四根导线(0。075mm),也可用于高精度的工艺品、镂空模板、移印凹版制作之用,还可用于多层板内层精细导线的制作。它由感光树脂、感光剂、填料、助剂、颜料和溶剂组成。油墨的解像度达50~100μm,和覆铜箔板的附着力良好,不存在干膜生产中出现界面性气泡而引发边缘渗镀从而造成的导线毛刺、缺口、短路等疵病。油墨通常在安全黄色光区域范围内操作,贮存期约为一年。液态感光抗电镀油墨的简要工艺操作流程如下: 涂布→预烘→冷却→曝光→显像→固化→电镀→去除油墨→蚀刻→后处理 液态感光抗蚀剂可采用丝网漏印,喷涂或幕帘式涂布等方式对印制板作整版涂覆,无需定位,经预加热,表面干燥后,应用照相底版定位紫外曝光、显影而获得精确的抗蚀图形。与传统的热固、光固及抗蚀干膜相比,首先图形精度高,可很容易地制得40~50μm 的焊点图形;另外与基板和铜导线的结合良好,耐热性高,在导线间隙内充填性好,次品率低;还有,因其使用环氧树脂作热固成分,故耐化学品性、耐镀金、耐湿、耐热及电气绝缘性均很优良。鉴于以上优点,国内外在生产高精密电路板及多层电路板上都已使用液态感光抗蚀剂。 1 液态感光抗蚀剂组份 1.1 感光性树脂 1.1.1 碱溶性光固树脂种类[6~8]为了大幅度提高布线的密度,就要缩小焊盘,这就要求有高解像能力的高敏感度感光性树脂。目前,较常用的碱溶性光固树脂有以下数种: (1)酚醛缩合型丙烯酸环氧树脂与酸酐的反应生成物。此类树脂的主要特点是制作方便,价格低廉,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目前使用最普遍。 (2)丙烯酸环氧树脂与酸酐、不饱和异氰酸酯反应的混合生成物。与1相比,可以看出它的不饱和烯烃官能团个数较多,因而它具有光固化速度快的特点。 (3)丙烯酸环氧树脂与酸酐、烷基双烯酮反应的混合生成物。此类树脂因羧基数量较少,酸价低,显影速度较慢。但由于COCH2CO基团的存在,此树脂与铜箔的结合强度相当高,适合于对结合强度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缓蚀剂研究进展

缓蚀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经历了不同阶段。最初, 由于冶金工业的发展, 为钢铁材料酸洗除锈和设备的除垢, 研制了酸洗缓蚀剂。随后, 因石油工业油井酸化技术的需要, 研究开发了油井酸化缓蚀剂和油气田缓蚀剂。此后, 随着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运输工业的发展, 海水、工业用水等冷却系统用的中性介质无机缓蚀剂迅速发展。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 由于武器军械的防锈, 促进了气相和油溶性缓蚀剂的迅猛发展。19 43 年美国S hel lDev el o pmen t C o . 研制生产了亚硝酸二环己胺, 次年又推出亚硝酸二异丙胺产品, 用于军事工业, 取得很好的防锈效果。5 0 年代初, 苯三唑( BT A ) 对铜及其合金的优异防锈性能, 引起科技界和企业人员广泛重视, 缓蚀剂研究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和关心。随着工业技术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缓蚀剂得到较快发展。 6 0 年代是腐蚀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时期, 重要的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 世界金属腐蚀会议、欧洲缓蚀剂会议等) 均在6 0 年代初举行首届会议; 一批腐蚀专业刊物( M at er i alPer f or man ce ( 美) , C or r os i o n S ci en ce ( 英) , Br i t i s h C o rr os i o nJ ou rn al ( 英) , !? # ?? % %& ?( 俄) , 材料保护( 中) , C o rr os i o nA bs t r act s ( 美) , ! ?# ?% & ?() ! % ?+ . ! ?# . 66 . ! ?# ! ? # ??# % % # & !! ( 俄) ) 亦均于60 年代创刊发行。这些学术活动及专业刊物的出版发行, 对促进缓蚀剂学科的学术交流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Hacker man . N 在第一届欧洲缓蚀剂会议( 1 96 1) 上宣读了关于“软硬酸碱( HS A B ) 原则”的论文, 对缓蚀剂分子设计、筛选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引起参会各国代表的重视和兴趣。日本荒牧国次等人对软硬酸碱理论在缓蚀剂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系统的工作, 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推动了缓蚀剂理论发展。 Br oo k M于19 62 年, 收集整理了3 0 ~5 0 年代期间, 海外期刊、专利上发表的约15 0 种缓蚀剂的名称、组成及应用范围( 金属及腐蚀介质) 等资料, 其中大部分为单一组分。 同年, M err i ck . R . D 等人在美国国家腐蚀工程师协会( N A C E ) 主办的学术年会上, 详尽地介绍了美国投放市场的一批商品缓蚀剂( 如: Ro di n e- 93 、Ro di n e- 1 15、Ro di ne- 21 3、Ar mo hi t -25 、Ar moh i b - 28 、DoW el l - A 1 2、DoW el l - A 73 、……) 的牌号、组成、物化性质及在几种酸溶液( H2S O 4、HC l 、HN O 3、H3PO 4、……) 中的缓蚀剂效果。 吉野努于1 96 3 年采用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复配, 有效地解决了盐酸、硫酸、氨基磺酸等对低碳钢的腐蚀问题。这种复合型缓蚀剂由硫脲- 乌洛托品- C u2+三组分组成。 加藤正义于196 4 年研究了阿拉伯胶、可溶性淀粉、琼脂等高分子多糖类化合物作为碱液中铝用缓蚀剂的问题, 试验结果表明, 大多数试样的缓蚀效率在80 % 以上。但多糖类一旦水解为单糖类时, 则会促进铝的腐蚀。 60 ~70 年代, 印度的Des ai . M . N 教授等先后在A nt i c o r ro si on 及其他专业刊物上, 连续发表数十篇论文, 阐述有关铜、铝及其合金在工业冷却水、盐酸、硫酸、硝酸、碱液及盐类溶液中, 各种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的研究结果。缓蚀剂的品种涉及广泛, 有硫脲、苯胺、苯甲酸、苯酚、醛类及其各种衍生物。此外,还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等。 Wal k er . R指出苯三唑( BT A ) 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作为铜在盐酸、硝酸、硫酸、磷酸及盐类溶液中的缓蚀剂。J . V os t a对氢氟酸用缓蚀剂进行了试验研究, 提出苄基亚砜、二苯基硫脲、二苯胍等 1 0 余种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氢氟酸用缓蚀剂的有效成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为引进的大型电厂锅炉氢氟酸酸洗缓蚀剂提

紫外正型光刻胶及配套试剂

紫外正型光刻胶及配套试剂 一.紫外正型光刻胶开发及应用 微细加工技术实际上就是实现图形转移整个过程中的处理技术,也就是将掩膜母版上的几何图形先转移到基片表面的光刻胶胶膜上,然后再通过从曝光到蚀刻等一系列处理技术把光刻胶膜上的图像复制到衬底基片表面并形成永久性图形的工艺处理过程。在此过程中光刻工艺是IC生产的关键工艺,光刻胶涂覆在半导体、导体和绝缘体上,经曝光、显影后留下的部分对底层起保护作用,然后采用超净高纯试剂进行蚀刻并最终获得永久性的图形。在图形转移中需要10多次光刻才能完成。蚀刻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湿法蚀刻是应用最广、最简便的方法。而且超净高纯试剂、紫外光刻胶在电子工业的实际生产中应用最广。而光刻胶及蚀刻技术是实现微电子微细加工技术的关键。 所谓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Photoresist),是指通过紫外光、电子束、离子束、X—射线等的照射或辐射,其溶解度发生变化的耐蚀刻薄膜材料,经曝光和显影而使溶解度增加的是正型光刻胶,溶解度减小的是负型光刻胶。按曝光光源和辐射源的不同,又分为紫外光刻胶(包括紫外正型光刻胶、紫外负型光刻胶)、深紫外光刻胶、电子束胶、X—射线胶、离子束胶等。光刻胶与IC发展的关系见下表:

试剂所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从事紫外正、负型光刻胶及配套试剂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自“六五”以来,一直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紫外光刻胶研究项目的组长承担单位。到目前为止,已经研制成功适用于5μm、2~3μm、0.8~1.2μm工艺技术用的系列紫外正、负型光刻胶及配套试剂。其中的BN-302、BN-303、BN-308、BN-310系列紫外负型光刻胶均获得了化工部的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BN-303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BP-212、BP-213紫外正型光刻胶获得了化工部科技进步二

光致抗蚀干膜的结构和种类

光致抗蚀干膜的结构和种类: (1)光致抗蚀干膜制造印制电路的优点分辨率高,能制造线宽0.1mm的图形,在干膜厚度范围以内都能获得边缘垂直的线条,保证线条精度;干膜的厚度和组成基本稳定,避免成像时的不连续性,可靠性高;便于掌握。应用干膜可大大简化印制板制造工序,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2)光致抗蚀干膜结构干膜由保护膜聚乙烯、光致抗蚀剂膜和载体聚酯薄膜三部分组成,三者厚度分别是25μm几十至100μm和25μm。干膜结构示意如图5-1所示。 (3)光致抗蚀干膜种类依照干膜显影和去膜方法的不同,将干膜分成三类:溶剂型干膜、水溶性干膜和剥离型干膜。 根据干膜的用途,也将干膜分成三类:抗蚀干膜、掩孔干膜和阻焊干膜。 (4)光致抗蚀干膜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1 胶黏剂主要是使胶膜具有一定的化学、物理及机械性能,通常是酯化或酰胺化的聚苯丁树脂。胶黏剂不含感光基团,属于光惰性物质,它与组分的混溶性、成膜性、显影性和去膜性良好。 2 光聚合单体是胶膜的主要成分,在光引发剂的存在下,经紫外光照射发生聚合反应,而不溶于显影液,未感光部分被显影掉,形成抗蚀干膜图像。光聚合单体还是增塑剂,直接影响干膜的韧性、抗蚀性及贴膜性。它主要采用高沸点、易混溶的多官能团不饱和酯类,如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季四醇三烯酸酯等。 3 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分解成游离基,引发聚合和交联反应的物质常用安息醚,叔丁基蒽、醌等。 4 增塑剂用于增加干膜的韧性,降低贴膜温度,常用的是三缩乙二醇二乙酸酯。

5 增黏剂可增强干膜与铜表面之间的结合力,克服干膜固化后与铜表面之间产生应力而黏附不牢引起胶膜起皮翘起、渗镀。常用增黏剂有苯并三氮,苯并咪唑等,是氮杂环化合物,与铜表面形成配价键结构而提高黏附力。 6 热阻聚剂在干膜的制造、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热聚合,影响干膜的解像力和显影性能。为阻止热能引发的干膜聚合,可在干膜抗蚀剂中加入了对苯二酚,对甲氧基酚等物质。 7色料为使干膜抗蚀剂感光显影后形成良好的视觉反差,在干膜中加入了孔雀石绿、甲基紫、亚甲基蓝等颜料。 8 溶剂干膜中常用溶剂是丙酮和乙醇。

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高效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展望了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发展趋势。从对环境友好型缓性剂制备方法的改进和开发该类缓蚀, 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指出运用绿色化学的思想研究和制备环况友好型缓饮是未来缓性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腐蚀环境友好缓蚀剂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orrosion Inhibitors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Abstract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ummarized Efficient Environment Friendly Corrosion Inhibitors Research Progress,The Prospect Of New And High Efficient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orrosion Inhibitors Trend Of Development.Corrosion Inhibition From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Friendly Sexual Relief Agent Preparation Method Such,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ointed Out That The Idea Of Using Green Chemical Research And Preparation Ring In Friendly Slow Drink Is The Future Of Slow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Agent. Key Words: Corrsosion Environment Friendly Corrosion Inhibitors

缓蚀剂及其发展现状

缓蚀剂及其发展现状 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往腐蚀介质中添加少到不至于改变介质性质的某化学物质能够明显抑制腐蚀的发生。这就是缓蚀剂(英文:Corrosioninhibitor)。按照其应用的环境,缓蚀剂可分为酸性介质缓蚀剂、中性介质缓蚀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中性盐水介质中的缓蚀剂,故仅对中性介质用缓蚀剂的发展作以回顾和展望。中性介质中使用的缓蚀剂又分为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聚合物缓蚀剂等。 1.3.1无机缓蚀剂 较早应用的无机缓蚀剂有铬酸盐、重铬酸盐、硅酸盐、亚硝酸盐、钼酸盐、锌盐、磷酸盐。这些无机缓蚀剂在应用中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今有的仍被广泛的应用,后来又发展应用了聚磷酸盐。但是,无机缓蚀剂的应用有很多缺点。例如,无机缓蚀剂的用量一般较大,这就增加了应用的成本。并且,多数无机缓蚀剂对环境是不友好的,其应用从而受到制约。目前,无机缓蚀剂的使用多数是与有机缓蚀剂复配。这样,不但大大减少了其用量,而且由于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也提高了其缓蚀效果。 1.3.2有机缓蚀剂 有机缓蚀剂是含N 、P 、S 等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根据所含杂原子的不同有机缓蚀剂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含氮类有机缓蚀剂 这类缓蚀剂应用最早,最广。盐水体系中常用的是有机胺类吸附型缓蚀剂,该类缓蚀剂是通过氮原子吸附到钢铁表面而疏水基团伸展于水相形成一种致密的物理膜,阻挡介质与钢铁表面的接触,从而降低腐蚀速度。正是由于起作用的是物理膜,其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高温会发生物理膜脱附而失去缓蚀效果,它也阻挡不了氯离子的穿透。这类缓蚀剂的代表是季 铵盐、胺类、酰胺类。包括直链及环状化合物。 (2)含硫类缓蚀剂 作为盐水体系用的含硫类缓蚀剂的发展是近十几年的事情。这类缓蚀剂的代表是硫氰酸盐及硫脲类化合物。据资料介绍,该类缓蚀剂主要应用在高温环境中,而在低温(低于120"C)盐水中,其缓蚀效果不超过50%。该类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硫原子在一定的温度下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是腐蚀过程)。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这层保护膜较致密,在高温条件下稳定性很好,所以,在高温下才能显示其优良的缓蚀效果。但是,硫的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用忽视的问题。例如,含硫的化合物排放到土壤中,能使土壤酸化结块影响植物的生长。

常用光引发剂种类以及特性介绍

常用光引发剂种类以及特性介绍 常用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 化学名称: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CA索引名称: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oxid(https://www.360docs.net/doc/a614137635.html,) CASNO.:[75980-60-8] 分子式:C22H21P02 分子量:348.4 外观:淡黄色粉末 熔点:91.0-94℃ 吸收波长:299,366nm 产品应用:固化速度非常快的光引发剂;TPO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I)型光引发剂,特别适用于有色体系和膜层厚固化领域;TPO由于其具有很宽的吸收范围,可广泛用于各种涂层,因其优秀的吸收性能,使得它特别适用于丝印油墨、平版印刷、柔印油墨、木材涂层,与184一同使用在胶粘剂产品,本品的使用应根据实际实验的结果,建议添加量为0.5-4%w/w. 常用光引发剂-TPO-L光引发剂 化学名称:2,4,6一三甲基苯甲酰基膦酸乙酯 CA索引名称: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ate CASNO.:[84434-11-7] 分子式:C22H21P02 分子量:316.3 外观:淡黄色液体 吸收波长:273,370nm 产品应用:TPO-L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I)型液体光引发剂,主要用于对相应的树脂,如不饱和丙烯酸酯的UV固化。特别使用于白色体系和膜层厚的UV固化;固化速度非常快的光引发剂;TPO-L是一种液体的光引发剂,适宜用于低黄变性、低气味的配方体系。因为TPO-L具有较为广泛的吸收范围也可用于含有白色涂料的固化。为提高表面的固化效果,TPO-L经常与其它光引发剂共同使用,例如:184,1173以及二苯甲酮等。TPO-L的建议使用浓度0.3一5%。 常用光引发剂-907光引发剂 化学名称: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琳基-1-丙酮 CA索引名称:2-Methyl-1-[4-(methylthio)phenyl]-2-Morpholino-Propane-l-one CASNO.:[71868-10-5] 分子式:C15H17SO2N 分子量:279.4 外观:白色至微黄色结晶粉末

气相缓蚀剂及其特点

?相缓蚀剂及其特点 目前,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使用涂料、电镀、电化 学保护、使用缓蚀剂等。缓蚀剂是一种防腐蚀化学品,将其少量物质加 入到腐蚀介质中,借助其该物质在金属表面上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能 够显著降低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许多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均可以用来作 为缓蚀剂。缓蚀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 吸附型缓蚀剂和沉淀膜型缓蚀剂。缓蚀剂按其作用的物理状态可分为非 挥发性和挥发性缓蚀剂两种。前者主要用于液体介质中,与金属表面直 接接触而发挥作用,包括油溶性缓蚀剂和水溶性缓蚀剂;后者又称气相 缓蚀剂,具有良好的挥发性,使用时不用接触金属表面,其有效的缓蚀 成分在常温下自动挥发至金属表面而起到保护作用。气相缓蚀剂 (vaporphase inhibitor,VPI),又叫挥发性缓蚀剂(volatile corrosion inhibitor,VCI),或气相缓蚀剂。在金属储运过程的一定时间

和空间里,只需加量的这种物质,依靠它所挥发的缓蚀分子或缓蚀基团在金属表面的作用,就能使金属免受大气腐蚀或降低腐蚀速度。 气相缓蚀剂及气相防锈包装材料的成功应用,对于金属制品、器械、工序间半成品的储存、包装、运输和保管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行步,它具有下列一些技术特性: 1:在被气相缓蚀剂挥发的气体充满了的整个 包装空间,对裸露的金属表面均有良好的防锈作 用,因而无须考虑金属的形状和结构,有着广泛的 适用性; 2:采用气相缓蚀剂保护的金属构件,其表面 无需其它防锈处理,且包装工艺简单、可靠、使用 方便; 3:气相缓蚀剂的使用无需特殊设备,生产占 地面积小,包装成本较低;

绿色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举例

绿色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举例 总结国内外缓蚀剂的发展不难发现,虽然各种介质中缓蚀剂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其在实际运用中却不够完善和成熟。尤其是绿色环保型缓蚀剂研究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在该领域仍需要在提高缓蚀作用效果、机理研究和低成本低污染等方面做得更深入的研究。 我国近10年对各类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很快,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但总体水平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研究人员认为今后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绿色缓蚀剂的发展: 1从天然植物、海产植物中,提取、分离、加工新型绿色缓蚀剂有效成分的方法。 2利用医药、食品、工农业副产品提取有效缓蚀剂组成,并进行复配或改性处理,开发新型绿色缓蚀剂。 3运用量子化学理论、灰色关联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等科学技术合成高效低毒多功能新工艺型绿色缓蚀剂和低聚体新型绿色缓蚀剂。 4对钼酸盐、钨酸盐、稀土元素金属等无机缓蚀剂深入进行研究,研制出新型高效绿色缓蚀剂。 5利用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和新的研究方法,研究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及协同作用机理,指导新型绿色缓蚀剂的开发。 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材料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 (1)根据产品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聚合物类缓蚀剂。 ①无机缓蚀剂无机缓蚀剂主要包括铬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钼酸盐、钨酸盐、聚磷酸盐、锌盐等。 ②有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主要包括膦酸(盐)、膦羧酸、琉基苯并噻唑、苯并三唑、磺化木质素等一些含氮氧化合物的杂环化合物。 ③聚合物类缓蚀剂聚合物类缓蚀剂只要包括聚乙烯类,POCA,聚天冬氨酸等一些低聚物的高分子化学物。 (2)根据缓蚀剂对电化学腐蚀的控制部位分类,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和混合型缓蚀剂。 ①阳极型缓蚀剂阳极型缓蚀剂多为无机强氧化剂,如铬酸盐、钼酸盐、钨酸盐、钒酸盐、亚硝酸盐、硼酸盐等。它们的作用是在金属表面阳极区与金属离子作用,生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氧化膜覆盖在阳极上形成保护膜。这样就抑制了金属向水中溶解。阳极反应被控制,阳极被钝化。硅酸盐也可归到此类,它也是通过抑制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来达到缓蚀目的的。阳极型缓蚀剂要求有较高的浓度,以使全部阳极都被钝化,一旦剂量不足,将在未被钝化的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_7942.docx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1缓蚀剂概述 在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关于腐蚀和腐蚀试验术语的标准定义》中,缓蚀剂 是“一种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 化学物质或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 。 缓浊剂是具有抑制金属锈蚀性质的一类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总称。某些有 机物质,被有效地吸附在金属的表面上,从而明显地影响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其作用机理有抑制表面的阳极反应和抑制阴极反应两种,结果都是使腐蚀电流降 低。 缓蚀剂的作用不仅如此,它作为金属的溶解抑制剂还有许多实用价值。如用 在化学研磨、电解研磨、电镀和电解冶炼中的阳极解、刻蚀等。总之,在同时发 生金属溶解的工业方面,或县为了抑制过度溶解或是为了防止局部浸蚀使之均匀 溶解。缓蚀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电镀中的整平剂,从其本来的定义备不 属于缓蚀剂的畴;但是,其作用机理( 吸附 ) 和缓蚀剂的机理类似。具有整平作 用的物质,同时有效地作为该金属的缓蚀剂的情况也是常的。下图给出了有无缓 蚀剂的不同效果:

图 1 缓蚀剂的效果 2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 2.1阳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 阳极型缓蚀剂也称阳极抑制型缓蚀剂,主要是抑制阳极过程而使腐蚀速度减缓。如中性介质中的亚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苯甲酸钠等,它们能 增加阳极极化,从而使腐蚀电位正移。通常是缓蚀剂的阴离子移向金属阳极使金属钝化。该类缓蚀剂属于“危险型”缓蚀剂,用量不足会加快腐蚀。 作用过程:(a)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缓蚀剂,使金属钝化(亚硝酸钠,高铬酸等);(b)具有阴极去极化性的钝化剂,在阴极被还原,加大阴极电流,使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向正方移动,超过钝化电位,而使腐蚀电流达到很低的值。(亚硝酸盐、硝酸盐与高价金属盐属于此类;铬酸盐、磷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等在 酸性溶液中也属于此类。) 图 2 阳极型缓蚀剂作用原理 2.2阴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 阴极型缓蚀剂也称阴极型抑制,其主要包括:酸式碳酸钙、聚磷酸盐、硫酸

干膜技术性能应用全方位分析与介绍

干膜技术性能应用全方位分析与介绍 印制电路制造者都希望选用性能良好的干膜,以保证印制板质量,稳定生产,提高效益。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印制板的精度密度不断提高,为满足印制板生产的需要,不断有推出新的干膜产品,性能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使用干膜时,首先应进行外观检查。质量好的干膜必须无气泡、颗粒、杂质;抗蚀膜厚度均匀;颜色均匀一致;无胶层流动。如果干膜存在上述要求中的缺陷,就会增加图像转移后的修版量,严重者根本无法使用。膜卷必须卷绕紧密、整齐,层间对准误差应小于1mm,这是为了防止在贴膜时因卷绕误差而弄脏热压辊,也不会因卷绕不紧而出现连续贴膜的故障。聚酯薄膜应尽可能薄,聚酯膜太厚会造成曝光时光线严重散射,而使图像失真,降低干膜分辨率。聚酯薄膜必须透明度高,否则会增加曝光时间。聚乙烯保护膜厚度应均匀,如厚度不均匀将造成光致抗蚀层胶层流动,严重影响干膜的质量。一般在产品包装单或产品说明书上都标出光致抗蚀层的厚度,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厚度的干膜。如印制蚀刻工艺可选光致抗蚀层厚度为25m 的干膜,图形电镀工艺则需选光致抗蚀层厚度为38m 的干膜。如用于掩孔,光致抗蚀层厚度应达到50 m。 当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将干膜贴在覆铜箔板表面上时,贴膜机热压辊的温度105土10℃,传送速度0.9~1.8米/分,线压力0.54公斤/cm,干膜应能贴牢。 感光性包括感光速度、曝光时间宽容度和深度曝光性等。感光速度是指光致抗蚀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光聚合单体产生聚合反应形成具有一定抗蚀能力的聚合物所需光能量的多少。在光源强度及灯距固定的情况下,感光速度表现为曝光时间的长短,曝光时间短即为感光速度快,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印制板精度方面考虑,应选用感光速度快的干膜。 干膜曝光一段时间后,经显影,光致抗蚀层已全部或大部分聚合,一般来说所形成的图像可以使用,该时间称为最小曝光时间。将曝光时间继续加长,使光致抗蚀剂聚合得更彻底,且经显影后得到的图像尺寸仍与底版图像尺寸相符,该时间称为最大曝光时间。通常干膜的最佳曝光时间选择在最小曝光时间与最大曝光时间之间。最大曝光时间与最小曝光时间之比称为曝光时间宽容度。

常见光引发剂

持 常用光引发剂种类及特性介绍 TPO光引发剂 化学名称: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CA索引名称: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oxid CAS NO.:[75980-60-8] 分子式:C22H21P02 分子量:348.4 外观:淡黄色粉末 熔点:91.0-94℃ 吸收波长:299,366nm 产品应用:固化速度非常快的光引发剂;TPO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I)型光引发剂,特别适用于有色体系和膜层厚固化领域;TPO由于其具有很宽的吸收范围,可广泛用于各种涂层,因其优秀的吸收性能,使得它特别适用于丝印油墨、平版印刷、柔印油墨、木材涂层,与184一同使用在胶粘剂产品,本品的使用应根据实际实验的结果,建议添加量为0.5-4%w/w. TPO-L光引发剂 化学名称:2,4,6一三甲基苯甲酰基膦酸乙酯 CA索引名称: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ate CAS NO.:[84434-11-7] 分子式:C22H21P02 分子量:316.3 外观:淡黄色液体 吸收波长:273,370nm 产品应用:TPO-L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I)型液体光引发剂,主要用于对相应的树脂,如不饱和丙烯酸酯的UV固化。特别使用于白色体系和膜层厚的UV固化;固化速度非常快的光引发剂;TPO-L是一种液体的光引发剂,适宜用于低黄变性、低气味的配方体系。因为TPO- L 具有较为广泛的吸收范围也可用于含有白色涂料的固化。为提高表面的固化效果,TPO-L经常与其它光引发剂共同使用,例如:184 ,1173以及二苯甲酮等。TPO-L的建议使用浓度0.3一5%。 907光引发剂 化学名称: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琳基-1-丙酮 CA索引名称:2-Methyl-1-[4-(methylthio)phenyl]-2-Morpholino-Propane-l-one CAS NO.:[71868-10-5] 分子式:C15H17SO2N 分子量:279.4 外观:白色至微黄色结晶粉末

缓蚀剂研究新进展

缓蚀剂研究新进展 摘要:近年来缓蚀剂的发展做了概况,并对缓蚀剂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阐述,提出发展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及完善缓蚀剂快速、准确、原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国际上缓蚀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印度等国家。其中,中国是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缓蚀剂论文最多的国家,研究水平与世界基本保持同步。欧洲对缓蚀剂的研究也非常重视,但其重点在混凝土缓蚀剂和铝合金缓蚀剂的研究。目前,绿色天然缓蚀剂、多功能缓蚀剂以及基于分子设计的缓蚀剂开发是研究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缓蚀剂硬和软酸和碱吸附型缓蚀剂抑制效率 正文: 最新进展 环境友好型缓蚀剃的开发 年来,国内外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开发主要通过合成有机化合物和从天然植物中提取两种方式。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种类包括:咪唑啉系列、氨基酸系列、曼尼烯碱和硫代磷酸酯类等。咪唑啉系列环境友好型缓蚀剂仍然是目前的开发热点之一。氨基酸系列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研究已开发出了全有机多元复合水处理缓蚀剂、高效的酸洗缓蚀剂。曼尼烯碱系列和硫代磷酸酯类缓蚀也剂逐步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兴趣。 从植物中提取缓蚀剂是近年来缓蚀剂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开展了对白酒糟、滇润楠叶、麻竹叶、木薯、云南甜龙竹叶等的提取物对金属的缓蚀行为研究。国外一些学者研究了特定树叶提取物在硫酸介质中对低碳钢的缓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植物提取物对低碳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另外,米糠、无花果树叶、酒耶树汁等提取物也对金属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钢筋混凝土缓蚀剂 引起混凝土内钢筋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碳化作用和氯离子渗透。钢筋缓蚀剂的主要功能是抑制、阻止、延缓钢筋腐蚀的电化学过程。缓蚀剂通常可作为外加剂掺加到混凝土中或涂敷在钢筋表面,优先参与并阻止腐蚀反应的阴阳极过程,从而有效地阻止钢筋的腐蚀。早期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缓蚀剂有亚硝酸盐、铬酸盐、苯甲酸盐等,但由于它们存在有毒或者对混凝土性能有负面影响等缺点,逐渐被淘汰。近年来新提出的迁移性缓蚀剂是含有各种胺和醇胺以及它们的盐与其它有机和无机物的复合型阻锈剂,能对钢筋表面的阴极和阳极同时产生保

重氮萘醌磺酸酯-酚醛树脂——正性光致抗蚀剂的制备与性质

重氮萘醌磺酸酯-酚醛树脂 正性光致抗蚀剂的制备与性质 摘要:本实验采用2,3,4-三羟基二苯甲酮作为接枝化母体,与2,1,5-重氮萘醌磺酰氯进行酯化,合成感光化合物。之后再与线性酚醛树脂—BTB24配合,溶于乙二醇乙醚,再加入少量添加剂,制得酚醛树脂-重氮萘醌磺酸酯正性抗蚀剂。将其涂布于铝版基上,烘干,曝光,显影。结果表明,最佳曝光时间为90S,分辨率为12um,网点保留下限为10%,上限为90%。 关键词:光致抗蚀剂化学增幅感光度重氮萘醌磺酸酯-酚醛树脂 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制造中,要在硅片等材料上获得一定几何图形的抗蚀保护层,是运用感光性树脂材料在控制光照(主要是UV光)下,短时间内发生化学反应,使得这类材料的溶解性、熔融性和附着力在曝光后发生明显的变化;再经各种不同的方法显影后获得的。这种方法称为“光化学腐蚀法”,也称为“光刻法”。这种作为抗蚀涂层用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称为“光致抗蚀剂”(又称光刻胶)。 按成像机理不同,光致抗蚀剂可分为负性光致抗蚀剂和正性光致抗蚀剂:(1)负性光致抗蚀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光刻胶中光照部分发生交联反应,溶解度变小,用适当溶剂即可把未曝光的部分显影除去,在被加工表面形成与曝光掩膜相反的图像,因此称为负性光致抗蚀剂。(2)正性光致抗蚀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光刻胶的光照部分发生分解,溶解度增大,用适当溶剂可以把光照部分显影除去,即形成与掩膜一致的图像,因此称为正性光致抗蚀剂。如图1所示。 图1 光致抗蚀剂成像过程 20世纪30年代, 德国卡勒公司的Oskar Süss首先发现了重氮萘醌系感光化合物。它是以2,1,5或2,1,4重氮萘醌磺酰氯为代表的重氮萘醌化合物与含羟基的高分子或小分子进行酯化后得到的感光化合物。由于其具有感光范围宽, 从i-线(感光波长: 365nm)到g-线(感光波长: 436nm) 都有较高的分光感度,尤其是与线形酚醛树脂或酚树脂配合, 具有稀碱水显影, 显影宽容度高, 操作方便,储存稳定性好等优点,使得重氮萘醌系感光材料在20世纪60年代后广泛应用于印刷PS版感光剂及集成电路加工光致抗蚀剂。至今仍普遍使用的g-线和i-线光致抗蚀剂都主要采用重氮萘醌系感光体系。 重氮萘醌磺酸酯-酚醛树脂体系正性光致抗蚀剂的成像原理:感光涂层受紫外光照射后,曝光区的重氮萘醌磺酸酯发生光解,放出N2形成烯酮,烯酮遇水形成茚酸而易溶于稀碱水。由此通过稀碱水显影便得到了在未曝光区抗蚀膜保留的正型图形。以2,1,4-重氮萘醌磺酸酯为例,其成像原理如图2所示: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与发展(精)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与发展 肖怀斌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的气相缓蚀剂技术发展概况,阐述了气相缓蚀剂技术的应用形式,展望了该技术领域内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气相缓蚀剂;防锈技术;展望 分类号:TG174.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560(200001-0026-02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Vapor Phase Inhibitor XIAO Huai-bing Abstract:Comprehensive survey of vapor phase inhibito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s given. The application of VPI and the research trend are discussed.▲气相缓蚀剂作为一种挥发性缓蚀剂,在常温下自动挥发出的气体能起到抑制 金属大气腐蚀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气相缓蚀剂时,可在不必直接接触金属表面的情况下使金属制品的表面、内腔、管道、沟槽甚至缝隙部位都能得到保护。由于其防锈期长、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特点,近年来气相缓蚀剂和气相缓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有较快的发展。 1 多效能通用气相缓蚀剂 气相缓蚀剂在近20年时间中,几乎都是用于钢铁类金属材料和制品的保护。但对多种非铁金属则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或不相容,以至于对多种金属组合件机械制品中的铜、锌、镉等有色金属部件,往往需采取隔离保护措施或放弃使用气相缓蚀剂技术。对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同时具有缓蚀作用的多效能气相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气相缓蚀剂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1]。

60年代初,苯骈三氮唑对黄铜防变色作用得到证实,从而打开了气相缓蚀剂保护铜基材料的大门。各种实验结果表明,苯三唑除了对铜及铜合金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外,对银、镀银层、锌、镀锌层、镀镉层等金属也有较好的缓蚀效果。此外,近年来国内外还对苯三唑的多种衍生物如甲基苯三唑、3氨基-1.2.4苯三唑、双苯三唑、四氮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上缓蚀剂均对锌、镉、铅、镍、锡、铜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对钢铁、镁、铝也有一定缓蚀效果[2]。湖南大学研制的1-羟基苯三唑(一种新型的水溶性高效气相缓蚀剂,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不仅对黄铜、紫铜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对钢、铸铁也有较好的缓蚀作用。该缓蚀剂毒性低、污染少,其水溶液浓度在0.05%以上即有很好的缓蚀和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当其与磷酸盐等其他缓蚀剂配合使用时,防锈性能还可进一步提高。除了苯三唑及其衍生物以外,铬酸盐类化合物(如铬酸环已胺、铬酸二环已胺、铬酸叔丁酯、邻硝基化合物如邻硝基酚二环已胺、邻硝基酚三乙醇胺、邻硝基酚四乙烯五胺、邻硝基苯甲酸的有机胺盐、肉桂酸盐、硼酸盐、硫脲类、噻唑、味唑类化合物对多种有色金属和镀层均有一定的缓蚀作用[3]。 目前在美日等国报道的气相缓蚀剂材料中,约有1/3以上为通用型多效能的气相缓蚀剂材料。 2 高效低毒气相缓蚀剂 在气相缓蚀剂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亚硝酸盐曾占据着主导的位置,以致于世界各国在介绍气相缓蚀剂的文献中,仍常常以亚硝酸二环已胺为代表。由于它对钢铁制品的有效长期防锈能力和优良的抗盐雾性,使之在军械器材和外贸出口机电产品的防锈包装材料中必不可少。1990年8月我国对1964年采用亚硝酸二环已胺封存的枪械产品进行了开箱检查,长达26年仍然光亮无锈,封存地点包括温度、湿度和盐雾气氛相对较高的四川地区。 但是,对亚硝酸盐的毒性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重视。进入21世纪,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开发低公害,无污染的气相缓蚀剂将是当务之急。国际环境系列标准ISO 14000于1996年起陆续颁布实施,现在许多国家规定在采购气相缓蚀剂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