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第1课时(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尺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尺子、格子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复兴中华,我的中国梦”这个主题活动,个人的梦想应该与国家的梦想联系起来,请问有没有梦想今后当一名设计师的同学?
2.揭示课题。
教师:当一名设计师必然就要设计图纸,将心目中的物品的样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做成设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设计有关的知识——比例尺,想学习吗?(板书:比例尺)
二、动手操作,感知比例尺
1.教学例1.算一算,画一画。
一间教室长9米,宽6米,请你想办法把教室的示意图画在方格纸上。
要求:分组练习。要求:男生用一个方格的边长表示2米,女生用一个方格的边长表示3米。
流程:学生自己试着在方格纸中画图——抽生展示——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弄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师:设计的示意图长、宽就是画在方格纸上的距离,即图上距离。(板书)
3.引导学生分别用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组成一个比,并化简。
3.认识比例尺。
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构成的最简比就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评析:教师选择的材料是学生身边的事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合作交流完成教室平面图设计,再研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得出比例尺的概念。这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得出的知识,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勾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三、结合图例,理解比例尺
1.教学例2:看一看,议一议。
课件出示例2(1)主题图:这张三峡库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1)同桌互相说一说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2)学生回答。
(3)小练习:说一说比例尺1:46000000、1∶25000000、1::300有什么相同点?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和200∶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2个比例尺又有什么区别?
明确:1∶5000000是缩小比例尺,10∶1是扩大比例尺,缩小比例尺前项是1,扩大比例尺后项是1,
图距与实距的单位是相同的。
(4)介绍数字比例尺。
教师:1∶5000000,10∶1,1∶25000000和200∶1这些比例尺都是用数字表示的,我们把它叫做数字比例尺。
2.认识线段比例尺。
课件出示例2(2)主题图:图中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1)同桌互议。
(2)学生回答。
(3)介绍线段比例尺及表示的意思。
教师:象这样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cm,相当于实际的10m。如果我们量出了图上小红家到学校的长度是11厘米,怎样算出实际距离呢?怎么想的?
3.线段比例尺与数字比例尺的相互转化。
[评析:学生在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以后,接着出示具体事例进行拓展,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生认识放大比例尺,线段比例尺。这样设计使学生灵活的理解各图比例尺的意义,不但为了弄清了概念的内涵,也是为了弄清概念的外延,以达到全面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堂活动: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1~3题。
五、总结全课
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是一把尺子吗?
2、常见的比例尺有哪几种?
3、什么是扩大比例尺?什么是缩小比例尺?
六、教学板书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4.5厘米∶9米=4.5∶900=1∶200
3厘米∶6米=3∶600=1∶200
[评析: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自参与知识获取的全过程,知道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的学习与探索是有用的,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