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凤凰山银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凤凰山银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黄君振
(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南宁 530031)
【摘 要】对凤凰山银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银矿成矿主要受层位及断裂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地层提供了矿源,构造提供了进一步富集的动力条件和成矿空间,在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寻找银矿体的勘查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银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方向;凤凰山
【中图分类号】P618.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08)06-0129-02
广西凤凰山银矿属断裂破碎带充填交代脉型单银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破碎带及层位控制。
自1987年至1995年经过广西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队的曲折探索,探明银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
1995年组建“广西凤凰银业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采选能力为300t/d,经历年开采、扩产,矿山银矿资源日渐减少,公司发展面临压力,寻找外围及深部矿体,扩大银矿资源储量的任务日益紧迫。
本文从地质成矿特征为起点,对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寻找银矿体的勘查方向。
(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凤凰山银矿床地处广西隆安县与扶绥县交界的凤凰山北东侧。
所属构造单元为华南准地台之西大明山—大瑶山隆起,是一个由加里东褶皱形成的弧形背斜区。
矿区处于西大明山凸起的北东部。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和泥盆系。
其中寒武系为一套海相类复理石建造,构成西大明山复式背斜的基底。
自下而上分为小内冲组(Єx)、黄洞口组(Єh),进一步可根据旋回或岩性组合各细分为三个岩性段即小内冲组第一段(Єx1)、第二段(Єx2)、第三段(Єx3);黄洞口组第一段(Єh1)、第二段(Єh2)、第三段(Єh3)。
泥盆系构成西大明山复式背斜的围翼,自下而上分为莲花山组(D1l)那高岭组(D1n)及郁江组(D1y),在矿区,主要分布于北部边缘。
西大明山地区岩浆岩出露甚少,仅有少量酸性岩脉和基性岩脉沿裂隙或断层侵入,分布零星。
区内褶皱构造以小明山复背斜为主,次级褶皱不太发育,较大的有渌郁山背斜,为小明山复背斜的次一级褶皱。
其北翼,在凤凰山矿区F1、F4断层的北盘及北部的黄洞口组第二段(Єh2)中稀疏发育一些近东西向次级褶皱。
断裂构造发育,矿区西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有区域性断层罗维北西向断裂、马村北东向和小明山—新六厘北东向断裂通过。
(二)矿区地质
1.地层
矿区范围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地层为寒武系黄洞口组。
其北面与泥盆系莲花山组为不整合接触,而南西与小内冲组整合接触。
根据沉积旋回及岩性组合将其分为两个岩性段。
第一段又分为下部和上部两个岩性层。
各岩性段、岩性层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关系(见图1)。
第一段下部(∈h1-1):分布于矿区南部,从下往上可细分两个沉积旋回,下部旋回由含泥中- 细粒砂岩、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少许泥岩,逐步过渡为砂岩泥岩互层到泥岩夹砂岩。
上部旋回由含泥中- 细粒砂岩逐步过渡为砂岩、不等粒砂岩夹泥岩到泥岩夹砂岩。
厚度480.39m。
第一段上部(∈h1-2):是矿区赋矿层位,分布于矿区中偏北部,下部以含泥中-细粒砂岩为主夹泥岩,中及上部则以泥岩夹砂岩和砂岩夹泥岩韵律性交互产出。
厚度267.48m。
第二段(∈h2)分布于矿区北部。
底部有一层长石质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泥岩和粉砂质泥岩。
下部、中部为含泥中-细粒砂岩、细砂岩夹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或互层,未见顶,厚度>442.75mm。
2.构造
矿区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不甚发育,仅见一些小褶曲。
矿区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数量较多,方向各异,规模大小不等,且多次活动,力学性质十分复杂。
其方向有近东西—北西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和近南北向(图1),其中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层较发育,而北东、南北向则不很发育且规模较小。
矿区内的EW向断层为主要容矿断层,由F1、F2、F3、F4、F A、F10组成一长约3200m,宽约800m近EW向的断裂破碎带,其间尚发育多条EW、NE、NW向次级小断层。
其中F1规模最大,西起31线,东至40线,延长2km,总体走向108°,由数条次级断层构成破碎带,宽度最小4.5m,最大89.85m,是矿区内的主要容矿断层,产I-①、I-②及若干小矿体,倾向SSW,局部可见反倾现象。
下断面倾角48~83°,平均64.5°;上断面倾角55~89°,平均71.2°。
破碎带内部陡缓不一,方向各异的次级断裂结构面普遍可见。
属逆冲性质断层,经历多次活动叠加改造,具早期压裂,中期伸张和晚期压扭几个演化过程。
【收稿日期】2008-04-20
【作者简介】黄君振(1971-),男,广西南宁人,广西第四地质队地质工程师,从事地质找矿工作。
- 129 -
- 130 -
3.岩浆岩
矿区内无岩浆岩出露。
矿区外围小明山主峰北侧见三条200~300 m长的石英斑岩脉。
据地表角岩化及物探、化探和遥感资料推测,在凤凰山地区存在隐伏岩体,且与成矿关系密切。
(三)矿床特征
1.矿体形态、规模及产状
已发现的Ⅰ、Ⅱ、Ⅲ、Ⅳ四个矿带(体)分别赋存在彼此平行或尖灭侧现的F 1、F 2、F 3、F 4断裂带内。
矿体形态、产状、规模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图1)(表1)。
其中Ⅰ、Ⅳ矿体规模较大。
表1 矿体特征
规 模
矿带 编号 矿体
编号 长(m) 厚(m) 延深(m)走 向
形 态
银品位(g/t)
Ⅰ Ⅰ-① >640 4.06 >500110° 脉状 58~891Ⅰ Ⅰ-② >350 4.39 >270148° 脉状、透镜状58~1948Ⅱ >100 2.0 100° 脉状、透镜状200~300Ⅲ >100 2.0 100° 脉状、透镜状200~300Ⅳ
500
4.74
100
104°
脉状、透镜状
45~227
矿体形态以脉状为主,沿走向、倾向有膨大缩小现象。
矿体自地表垂深40~120m为氧化矿,以下为原生矿。
现矿山开采的是Ⅰ号矿体,为F 1所控制,在其上下断面附近分布有I-①、I-②两个主矿体。
I-①矿体:是全矿区的主矿体,储量占全矿区70%左右,赋存在F 1断裂破碎带底板附近,受走向近EW的次级断层f 1控制,呈较规则大脉状,在走向、倾向上均有分叉或分叉复合现象。
走向稳定,总体为110°,倾向SSW,倾角51.5~79.5°。
总体上430m标高以上矿体厚度薄,2~12线430~370m标高间矿体变厚,200m标高以下矿体明显变薄,450m标高以上银品位相对较贫,450~350m标高间银品位最富,250m标高以下矿化变差。
I-②矿体:赋存于F 1断裂破碎带顶板附近,受走向NW的次级断层f 2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走向稳定,总体走向为148°,倾向SSW,倾角51~75°。
f 2与上述f 1在西侧交汇且往西侧伏。
在倾向上,400m、300m标高矿体厚度大,250m标高以下矿体厚度明显变小,而银品位变化规律不显著。
2.矿石特征及围岩蚀变 (1)矿石类型。
按氧化程度可分为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
氧化矿石呈角砾状、蜂窝状、肾状等;原生矿石属裂隙充填交代型矿石,按矿石结构不同,可分为条带(纹)状、脉(网脉)状、角砾状及浸染状等四种矿石。
(2)矿石矿物。
主要矿石矿物为银矿物、含银矿物。
银矿物有深红银矿、银黝铜矿、辉锑铅银矿、捷辉锑铅银矿、柱硫锑铅银矿、辉锑银矿、菲辉锑锡银矿、脆银矿、捷辉硫银锡矿;含银矿物主要有:硫锰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黄铁矿、黄铜矿。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锰方解石、
菱锰矿等。
(3)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具自形—他形结晶结构、胶状结构、乳浊状结构、交代结构和压碎结构;具条带(纹)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等。
(4)围岩蚀变。
矿区内围岩蚀变较强烈,种类较多,常以叠加组合形式出现,主要有硅化、角岩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硫锰矿化。
具中硫锰矿化与银矿化关系最密切,有硫锰矿分布,必有银矿化,它是找矿的直接标志。
(四)主要控矿因素
1.层位控矿。
矿区所有银矿体均产于寒武系黄洞口组第一段上部(∈h 1-2)地层中。
2.构造控矿。
近EW向断裂带是矿区银矿发生工业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目前发现的所有银矿体均无一例外地产于近EW向构造带中,尤其是F 1断裂破碎带。
3.主要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认为层位和构造二者属于联合控矿条件,前者提供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后者提供了成矿动力学因素,是矿质迁移的通道,并在有利构造部位形成工业富集。
据广西西大明山地区1∶5万化探普查成果报告,寒武系和泥盆系地层银背景值很高,据统计,寒武系地层Ag含量为
197×10-9
,是地壳丰度值3倍以上,这就为矿床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此外,隐伏岩体在成矿系统中作为热液起着热引擎的作用,并可提供部分成矿物质。
在区域地质演化史中,本区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形成了丰富的物源区。
西大明山褶皱基底形成后,受加里东期和印支-燕山期构造活动及岩浆活动作用,岩层产生褶皱和断裂,形成西大明山复式背斜,产生了EW、NE、NW向断裂,形成有利的成矿空间,并提供了热液循环、运移的通道。
来自大气降水的渗入水、深部热卤水和岩浆水在构造应力、地层压力、重力等的综合作用下,沿裂隙、断裂通道发生热循环流动,使分散于地层中的银发生活化、迁移,于EW、NW、NE向构造内或它们的交汇部位中富集成银矿体。
(五)找矿方向
通过上述主要控矿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矿区银矿找矿
工作应侧重在EW向断裂带分布区,并优先考虑大断裂内之次级断层的交汇部位的找矿工作。
据此原则,提出具体找矿方向如下:
1.Ⅰ号矿体(带):本矿体(带)控制程度很高,虽然总体上矿体250m标高以下有变薄变贫的趋势,考虑到断层交汇部位往往有富矿产出,因而F 1内之次级断层f 1与f 2之交汇部位是勘查突破口,具体是250m标高以下2号勘探线以西可定为重要的找矿靶区。
其他EW、NE、NW向次级断层及其交汇部位倘若发现矿(矿化)体,均值得考虑追踪探查。
2.Ⅳ号矿体(带):其浅部矿体已基本控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可确定,是发现银矿体的有望地段。
其中深部宜作为今后的勘查重点。
3.Ⅱ、Ⅲ号矿体(带):地表仅有个别槽探工程,中深部有两三个钻孔控制到银矿体,矿体沿倾向、走向均控制不足,故仍有扩大规模的潜力。
总之,为了完成“攻深找盲”“摸边探底”的找矿工作,必须先明确技术工作思路,充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深化对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找出其控矿主要因素,确定勘查方向,然后再实施工程验证,做到有的放矢,则有望实现深部及边部找矿工作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