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3.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经济-----政治 政治 经济 经济-----文化 经济 文化
区 域 经 济 和 重 心 的 南 移
四大经济区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过程 影响 原因
山东、 山东、山西 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
三次
中原人口南迁
原因 影响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
地主 土地兼并 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2、租佃关系的产生: 战国时期 租佃关系的产生: 3、发展: 发展:
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或耕豪民之
田, 见税什五” 见税什五”
依 附 性 逐 渐 减 弱
东汉:豪强地主经营 经营田庄经济 东汉:豪强地主经营田庄经济 宋代: 宋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
3. 中原人口南迁的影响
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 (1).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 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和技术, 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和技术,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 的发展。 的发展。 使人口资源的分布趋向合理, (2).使人口资源的分布趋向合理,有利于江南 的开发,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的开发,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人口南迁,带去了新的风俗习惯, (3).人口南迁,带去了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 南北文化及民族融合, 南北文化及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的发展
孙吴、东晋、南朝-----------------基础 孙吴、东晋、南朝 基础
中唐以后-------- 南逐渐超过北 逐渐超过北 超过北-------经济重心 中唐以后 经济重心 开始南移
南宋----------南大大超过北 南大大超过北 超过北--------南移最终完成 南宋 南移最终完成 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井田制
井田制是一种耕作制度, 井田制是一种耕作制度,井田制下的 土地被划分为“ 字形状, 土地被划分为“井”字形状,由于当时社 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奴隶们在土地上集体 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奴隶们在土地上集体 耕作; 耕作; 其次, 其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 名义上国家的一切土地归周天子所有 国家的一切土地归周天子所有, 制,名义上国家的一切土地归周天子所有, 实际上由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层层分封 分封给诸 实际上由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层层分封给诸 侯臣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侯臣下,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莫非王臣” 滨,莫非王臣”。后者可世代享用但不可转 让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让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第2课
中国古代 的土地制度
废井田, 废井田,开阡陌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租佃关系普遍化
预习提纲
(10分钟) (10分钟) 分钟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存在哪些形式? 2、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存在哪些形式? 中国历代的土地兼并问题及其危害。 3、中国历代的土地兼并问题及其危害。 中国古代租佃关系演化的历程, 4、中国古代租佃关系演化的历程,呈 现什么特点? 现什么特点?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封建土地私有制形式
a、君主私有土地 b、地主私有土地 C、自耕农私有土地
主体部分
2、土地兼并问题
承认土地私有 土地买卖频繁 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3、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状况:(重点汉、宋、 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状况:(重点汉、 :(重点汉 明清四代) 明清四代) 土地兼并的危害: 4、土地兼并的危害:
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自耕农 地主
国家赋税 中央集权 王朝统治
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6、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北魏: 北魏:均田令 隋唐: 隋唐:均田制 明清:减免赋役,鼓励小农垦荒。 明清:减免赋役,鼓励小农垦荒。
中国历代各朝几乎都采取了抑制 土地兼并的措施,只能一时奏效, 土地兼并的措施,只能一时奏效,但 为什么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什么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 原因
(1).中原人口的南迁 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统治者采取一系列 奖励农耕、发展生产、 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的政策措施 (3).南方本来蕴含着的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4).气候变迁的影响 劳动力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重要经营方式。 重要经营方式。
明清:租佃制普及全国, 明清: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
中的主要形式。 中的主要形式。
3、契约纳租方式确立的影响
整体结构感知: 整体结构感知:
社会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制确立 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失去土地 租佃关系普遍化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 南移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中原人口的南迁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同步例题: 同步例题:
古代许多开明的政治家都试图改革土 地制度,以缓和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矛盾, 地制度,以缓和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矛盾, 但他们最终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有( 但他们最终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有( )
c
(1)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私有制 (2)封建经济发展导致土地买卖频繁 (3)统治集团腐败 农民人数少,是弱势群体。 (4)农民人数少,是弱势群体。 A、(1)(2)(3)(4) 、(1)(2)(3)(4 、(1)(2)(3 C、(1)(2)(3) B、(1)(2)(4) 、(1)(2)(4 、(1)(3)(4 D、(1)(3)(4)
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 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 在于 买卖制度的存在, 买卖制度的存在,而封建国家政权是建立 在地主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 在地主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国家只能 在不根本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 在不根本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 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 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是无法从根 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 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
预习提纲: 预习提纲:
1.我国汉代四大经济区及其特点 1.Biblioteka Baidu国汉代四大经济区及其特点 2.黄河流域长期居于我国经济重心的原因 2.黄河流域长期居于我国经济重心的原因 3.我国古代人口迁徙的三次高潮, 3.我国古代人口迁徙的三次高潮,分析其 我国古代人口迁徙的三次高潮 原因、 原因、影响 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进程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进程、 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进程、 原因及影响
3. 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 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两晋之际
1.三次南迁 1.三次南迁
唐安史之乱以后
两宋之际
2. 中原人口南迁的原因? 中原人口南迁的原因?
1.中原地区战乱频繁, 1.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中原地区战乱频繁 ---最主要原因 ---最主要原因 2.少数民族内迁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 2.少数民族内迁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 a.两晋之际的 五胡内迁” 两晋之际的“ a.两晋之际的“五胡内迁”;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鲜卑人南迁;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鲜卑人南迁;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 c.元朝统一后蒙古族人的内迁南迁 元朝统一后蒙古族人的内迁南迁; c.元朝统一后蒙古族人的内迁南迁; 3.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 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3.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 战争破坏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山东
(中原) 中原)
黄河流域------传统农业区 黄河流域------传统农业区 ------
山西
(关中) 关中)
江南
---传统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龙门碣石以北 传统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黄河流域长期居于经济重心地位的原因? 黄河流域长期居于经济重心地位的原因?
自然条件优越(地理、气候、自然生态), 1. 自然条件优越(地理、气候、自然生态), 开发较早,人烟稠密, 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劳动力相对充裕 2.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春秋战国时期,
废井田, 一、废井田,开阡陌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归氏族公社公有
土 地 公 有 制
国家( 商周时期:井田制:名义上国家(周王)公有, 商周时期:井田制:名义上国家 周王)公有, 实际上贵族占有 实际上贵族占有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 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战国时期: 废除井田制, 战国时期: 废除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形成 土 地 私 有 制
西周时期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西周时期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井田制是经济制度(经济基础) 井田制是经济制度(经济基础),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上层建筑)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上层建筑); 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 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 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两种制度在西周之初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的发展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综合探讨: 综合探讨: 井田制究竟是怎样瓦解的呢? 井田制究竟是怎样瓦解的呢?谁是 促成井田制瓦解的主导力量呢? 促成井田制瓦解的主导力量呢?
根本原因是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 根本原因是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 器和牛耕的出现使私田的开垦增多,建立在“ 器和牛耕的出现使私田的开垦增多,建立在“千 耦其耘”基础上的井田制必然走向瓦解) 耦其耘”基础上的井田制必然走向瓦解)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的税制改革 税制改革, 2.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的税制改革,在客 观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加速了井田制的瓦 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观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加速了井田制的瓦 。(如 管仲改革、鲁国实行“初税亩” 解。(如:管仲改革、鲁国实行“初税亩”)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3.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力 日益减少,缺乏安全的生产环境。 日益减少,缺乏安全的生产环境。 4.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战国时期, 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4.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 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