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医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人文传播与理论祭奠,从医学历史上看,虽然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有的学科基本还是一片空白,比如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那么在近代我国的医学在西医方面有哪些发展呢?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吧。
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中国医生对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已有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中医学体系的成熟,医生仍更注重辨证施治、取类比象的方法,加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思想的影响,解剖实证被忽视了。中国的解剖学是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医学的大量传入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一、教会医院的解剖教学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教会医院的发展,各地教会医院陆续开办了医学班,讲授解剖、生理等西医课程。1845年,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医生麦高恩(MaegowanDJ.)在他宁波的一所医院开办了一个医学班。招收了几位学生和当地开业医生教授解剖、生理学等课程。他还借用月湖学院(MoonLake College)的讲堂,举办过一次“解剖学和治疗艺术的科学”的讲座,但听众却多为凑趣者,影响不大。
1866年,博济医院附设医学校,由嘉约翰和黄宽主持。学校开设了解剖学课程,由黄宽执教。当时解剖工作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死亡病人的家属不愿意让死者被解剖。因此,尸体解剖的机会很少,解剖教学主要利用动物标本和解剖模型。1 867年,博济医院进行了首例尸体解剖,由黄宽执刀剖验,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解剖记载。
19世纪中叶以后,上海、苏州、北京、天津、厦门、奉天(今沈阳)、登州、高雄等地的教会医院部办有各种形式的医学校或医学班,开设了解剖学课程,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教学者多为传教医师兼任,也无完整的教材、教具,其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尸体解剖的开展更是寥寥无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教会医院附设的医学校和医学班已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于是各教会团体出资兴办独立的医学院校。如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杭州广济医学专门学校、广州夏葛女子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校等20余所。这些医学院校的建立使零散、不系统的解剖教学活动转变为系统、正规的解剖教学,无疑对解剖学的教学给予了很大的促进。
二、解剖教科书的编译
1850年,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编译出版了《全体新论》。该书出版后影响颇大,曾数度再版。1875年,同文馆教习德贞出版了一本《解剖学图谱》。1886年,他又出版了一本系统的解剖书《全体通考》。1878年,柯为良(OsgoodD.)翻译了《格雷氏系统解剖学》,曾多次再版,是我国早期影响很大的解剖学教科书,为多数医学校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