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词语教学 别样的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教学别样的精彩
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目的。自新课改以来,很多教师已经摈弃了那种从内容到内容、繁琐分析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在有些教学环节中,有些教师往往还是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学到方法、提高能力。
比如词语的教学,在新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的同时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满足于学生能用词典上的解释作答,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会背词语解释,但怎样去理解字词的意思,却不教给学生方法。这样孤立地去理解词语,学生或许也能记住很多词语的意思,但是如果遇到从未见过的呢?学生只好望文生义了。这样的教学除了影响到学生头脑中词汇的积累,更将导致学生不会灵活运用,语言表达不畅,说话、作文水平不高,甚至给思维造成障碍。
新修订的小语大纲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因此,词语的教学应该脱离为学词而教,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修养。学生掌握词语,理解是第一步。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对有关词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积累的多少,根据词在课文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词性的不同,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将词语的理解与课文内容相结合
有人担心,过于注重词语教学,可能会打破语文教学的完整性,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相悖的。这种观念恰恰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肤浅甚至误解所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将词语教学作为指导阅读的突破口,只是为理解句意、段意服务,孤立地进行词语解释,再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解,这种脱离语境的理解并不能达到词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师生之间展开语文活动的首要凭借。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更应该有着浓浓的“语文味”。因此,在进行词语教学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走进文本,结合文本品味词语,理解文字蕴藏的含义,体会文字里流淌着的情感。
[案例]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九册《黄河的主人》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如履平地?
生:好象走在平地上一样。
师:要理解这个词语,关键要理解哪个字的意思?
生:关键是理解“履”的意思。
师:这个字的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是通过查字典知道的,意思是“踩、踏”。
师:请你读读课文中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对“如履平地”这个词你会有更加具体的感受。
生:(朗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了黄河的主人。
师:对“如履平地”这个词,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
生:这是在滚滚的黄河上撑船,他能做到如履平地,说明他太勇敢了。
生:他战胜了惊涛骇浪,在黄河上如履平地,说明他非常镇静和机敏。
教师在这个教学片段的处理上,没有满足于学生简单地记住词语的解释,而是让学生回归文本,通过朗读和词语相关的句子,使学生不但了解了如履平地的本义,更重要的是能从词语中品出了更深一层的内涵。可见,教学只有立足于文本,才能把教材中的文化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二、将词语的理解与图象的再现相结合
传统的观念认为,词语教学跟当前提倡的感悟互不相干,因为词语教学相对比较理性,即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联系上下问理解意思。其实,词语的理解,应该与文联系,要和图象,事件,情境联系起来,否则就没有了活力,便不能进入思维。真正的语言文字的教学,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当学生在看到语言文字的时候,他的头脑能再现出画面;当学生的眼前出现某一幅画面的时候,他的头脑中能显现出相应的文字。因此,在词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追求这种文字与图象的互现,运用感性的手法,启动想象,丰富每个词语在学生头脑中的视像。[案例]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册《二泉映月》教学片段:
师:这里“饱经风霜”的意思你理解吗?
生:形容人非常老。
生:形容一个人生活中遭受了很大的磨难。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饱经风霜”呢?
生;我在登黄山时遇到了一位挑山工。
师:他长什么样子呢?
生:这位挑山工大约五十来岁,脸黝黑黝黑的,皮肤特别粗糙,肩上的重物把他的腰都压弯了。
师:你有一双慧眼,看来你已经体会到“饱经风霜”的含义了。
生:我家对门有个修车的老爷爷,他两鬓斑白,一张古铜色的脸,颧骨高高突起,额头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同学们,你们的发言真棒,这些发言就是对“饱经风霜”最好的解释。那么,你能想象“饱经风霜”的阿炳又是怎样的吗?
……
如果此时,教师只是把“饱经风霜”的含义直接讲给学生听,学生可能会理解它的意思,但是不一定能深刻领悟到词语内在的深刻含义。因此,教师没有急着解释成语,而是进行了拓展,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显出了深度,又显现出了宽度。
《黄河的主人》一课中,教师对“艄公”这一词语的处理也显得别有新意。师:什么是艄公?
生:撑船的人,指撑者羊皮筏子渡乘客的人。
师:你能想象一下艄公会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艄公会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生:艄公的皮肤一定会是黝黑黝黑的,因为他常年经受着黄河上的风吹雨打。生:艄公有着强健的身体,胳膊特别粗壮有力。
师:大家看,这就是黄河上的艄公。(课件呈现艄公的特写)
在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想象,然后再借助媒体加以对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想象是如此得准确,甚至更加丰满。这种超越文本,链接生活的设计大大丰富了课堂的内涵,使课堂教学流溢着鲜活的动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理解词语的意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将词语的理解与创设情境相结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诱人的魅力在于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那种恰如其分的情境。教师要从调动学生主体情感的角度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感悟的情境,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角色活动即是一个体验情境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设计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充当一定的角色去体验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张扬他们的鲜明个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久前的一次优质课评比中,苏教版(第十二册)《船长》一课,教师对“不可开交”这个词语的教学也颇令人欣赏。教师在指导学生准备朗读的时候,突然有学生问什么是“不可开交”?不知道当时教师对这个词语的教学有没有预设。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他先问在座的学生谁想读这段话,陆陆续续站起来了好几位学生,教师让一个学生先读,紧接着不久让另一个学生也开始读,第三个,第四个……接着全班都在吵吵嚷嚷地读,教室里的读书声显得有点混乱不堪,教师这时候问:“知道什么是不可开交了吗?”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心领神会。
一位老师在教学“脱口而出”一词时,他是这样设计环节的。他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走上前问了学生三个问题,“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你几年级了?”学生均迅速报出了答案。这时,教师就引导说:“刚才回答问题的时候你思考了吗?那么,现在你知道‘脱口而出’的意思了吗?你能用‘脱口而出’来说句话吗?”教师运用学生已有的体验和情感,辅助学生理解了词语,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这样的词语教学,脱离了传统词语教学中学生读字典解释,背字典解释却不会用的尴尬境地,用一种别样的方式演绎了词语教学的精彩。四、词语的理解与学科的基本技能相结合
自课改以来,人文性被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在大力提倡“体验”、“感悟”的同时,我们亦不能忽视对学生基本学科技能的培养,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知识技能更完善、更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词语教学与学科的基本技能相结合,即要在词语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语文学科的基本技能,强化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记录、倾听、表达、分析、概括等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王文丽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中有一个很具典型性的小片段。
师:对于“静影沉璧”,你又是怎样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