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生命 感受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生命感受美好

今年,本人执教了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动物、植物和我们》一课。在备课和执教的过程中,有许多环节的设置和推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逐层推进,突破难点。

在备课时,我发现动物的生命现象比较明显,通过观察实物,学生能够发现它们“会动”、“会生长”、“会叫”等生命现象。但是,植物的生命现象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却是个难点。因为植物的生长比较缓慢,一堂课的时间里是看不出什么变化的。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我设计了三个环节,逐层突破。

首先,我想到很多孩子的家里都种过植物,如果能够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回忆起阳台上的植物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应该能发现其中的生命现象。于是在课前谈话的时候,我就和孩子们聊起了家里的动植物。果然,大部分孩子家里都有植物,他们开心地说出了家中种了什么植物,这些植物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打开了思路。有了第一层次来自生活的观察,课堂上,我又借助视频画面,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生命现象不仅仅是长高、发芽,它们还会开花、结果、凋谢、枯萎、播种繁衍……视频的补充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知识的扩容。而第三层次的教学则是要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奇妙。我准备了含羞草和碰碰香两种植物,前者在触碰后收枝合叶,有明显的变化;后者在触碰后,手指会留有浓郁的香味。这两种植物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刺激,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现象的存在和奇妙。

而只有22人的小班教学更是为难点的突破降低了难度。几乎每个小朋友都发了言,阐述了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的生命现象。原本只能给一两个组体验的碰碰香和含羞草,现在也能让每个小朋友切身感受一把了。这种“一个都不能少”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2、解读生命,尊重科学。

教材中要求学生寻找动物和植物的生命现象。我想,小朋友们一定会说:“动物会动。”“植物会长叶子。”这是小学生眼中看到的生命现象,很直观,很具体。但是会动的就是有生命的吗?长叶子的就是植物吗?

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求教师有科学的态度。在查阅资料后,我发现要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有生命,主要看它是否会生长发育,是否会生殖遗传,是否会根据环境进化,生命是否有开始和结束。有了科学的理论支撑,我在教学中就有了底气。当四人小组观察动物,寻找生命现象时,我就在一旁加以指点:“你看小兔子为什么吃那么多东西啊?因为它要长大。”“你看金鱼的肚子鼓鼓的,你猜它要干什么了?可能要生宝宝了。”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互相启发,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生命现象,不仅仅是表面的会动,还有看不到的会睡觉,会生宝宝等。

3、和谐共生,感受美好。

这节课不仅要引导学生寻找动物、植物的生命现象,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每个生命都值得珍惜。动物和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呵护生命,爱护动植物,让我们的世界温馨、和谐。

为了营造这份和谐的美丽,我设计了一个动手贴一贴的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在拼拼贴贴的过程中,创造美丽,感受和谐。我请一个小组到黑板上拼贴图画,另外四个小组在小组合作台上拼贴。为他们提供的材料有树干、树叶、红花、绿草,小兔、燕子,还有小朋友。同样的材料,但是拼成的却是不同的画面。不同的画面,却一样的美丽。尤其是黑板上的大拼图,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真是色彩纷呈,美不胜收。这个环节直接把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而在此时,我却话锋一转,提出了“我们应该怎样呵护这份美好呢?”接着我摒弃了教材中的那首小诗,因为猎枪离孩子们太遥远。选择了孩子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直击心灵的教学,那就是漠视弱小的生命。比如,孩子们喜欢小鸟,却选择绑住小鸟的脚来留住它们。孩子们喜欢花,却选择摘下花朵戴在头上。通过情景的创设,我让学生说说被绑的小鸟会说些什么?你们想对伤害花草的人们说些什么?

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把小朋友最容易犯的错误展现出来,辨清道理,才能让学生以后不再犯错。教学到这里又回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我用了一首小诗《动物、植物真奇妙》来总结课堂,边读边演,活跃气氛,总结教学,整堂课完美收官。

张弛有度的环节设计,科学严谨的知识支撑,面向个体的小班特色,以及留下遗憾的教学细节,无不是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次考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