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理——四重二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教理——四重二谛

四重二谛四重二谛,是将真俗二谛开显为四重,在中土各宗中,三论宗和慈恩宗都有

四重二谛说。三论宗的四重二谛,是就真俗二谛所含有空、二不二、非二非不二

等意义互相对比而立论,从粗到细,立为四重。慈恩宗的四重二谛,则是于胜义

(真)、世俗(俗)二谛各分四种,从浅到深,合为八谛。此外,天台宗对真俗

二谛,依藏、通、别、圆四教来说,也可以说是四重二谛。

一、三论宗的四重二谛。三论宗僧诠、法朗一系所说二谛,是就能说的言教

建立。真、俗二谛只是言教上的差别,完全属于说法化导的方法形式,为破空见

用俗谛说有,为破有见用真谛说空。随后嘉祥大师吉藏(549~623)为把

这个意义阐明得更彻底,在《大乘玄论》(卷一)及《中观论疏》(卷二末)等

中将二谛开作四重:第一重:有是俗谛、空是真谛。这一重是对毗昙师的事、理二谛所立。毗昙

师立实有实空的二谛,即空之外实有有,有之外实有空;今

为显示俗谛之有由于

真谛之空,真谛之空由于俗谛之有,以对破他。既然有是由空之有,就不是实有,

而是不有之有;空是由有之空,就不是实空,而是不空之空。第二重:有、空都

是俗谛,非空非有才叫作真谛。这一重是对成论师所立。成论师以有、空为真、

俗二谛,今为对治他,阐明把有、空分作两种来看还是俗谛。既然是不有之有,

同时是不空之空,那就有、空原来不二无别,所以非有非空,叫它作真谛。第三重:空、有是二、非空非有是不二,二和不二都是俗谛,非二非不二才

叫作真谛。这一重是对地论师、摄论师等以依他(依他起性)、分别(遍计所执

性)二为俗谛,以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不二真实性(圆成实性)为真谛所立。今阐

明把二和不二分作两种来看还是俗谛,非二非不二,即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才是

真谛。第四重:前三重的二、不二、非二非不二三种二谛都是教门,从而都是俗谛,

亡虑绝言才是真谛。这一重是对地论师、摄论师以三性为俗谛,以三无性非安立

谛为真谛所立。即前三重都是言语上的戏论,都是从凡夫相对的心念所发,还是

俗谛。所以地论师、摄论师虽然说依他、分别二真实不二是安立谛,非二非不二、

三无性非安立谛,然而都是俗谛。言语道断、心行处天才是真谛。《中论疏》(卷二)说为破四病所以说这四重:第一重明于凡夫是有,叫作

世(俗)谛;于圣人是空,叫作第一义(真)谛。第二重明为破有,所以说空;

诸法不曾是有,也不曾是空,空有都出于世俗的情虑,所以都是世谛;了知不曾

是空,也不曾是有,叫作真谛。第三重明为破空有所以说非空非有,既不曾是空

是有,又何曾是非空非有,所以空有非空非有、二不二都是世谛;非空非有、非

不空非不有,才是真谛。第四重明说四句是俗谛,非四句才是真谛。二、慈恩宗的四重二谛。慈恩宗窥基法师(632~682)综合《瑜伽师

地论》(卷六十四)、《显扬圣教论》(卷六)所说四种世俗及《成唯识论》

(卷九)所说四种胜义的义理,在所撰《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二谛义”

中,依世俗、胜义二谛有无、事理、浅深、诠旨等义的分别,把它各开作四重,

其中世俗谛四重是:(一)世间世俗谛,(二)道理世俗谛,(三)证得世俗谛,

(四)胜义世俗谛。胜义谛四重是:(一)世间胜义谛,(二)道理胜义谛,

(三)证得胜义谛,(四)胜义胜义谛。世俗谛,据窥基说应作“隐显谛”,隐是“隐覆空(真)理”,显是“有相显现”,如同把手巾结扎作兔子等物,本来的手巾的相状掩覆,而兔子的相貌显

现。在这里,有无不虚,即称为谛。就中:(一)世间世俗谛,是说瓶衣、车乘、

舍宅、军众等,我、有情等。此等假法,只是迷情上所生的妄相,堕在虚伪之中,

所以叫作世间;世人都说是实有,依俗情安立名字,所以叫作世俗。只有假名,

无其实体,所以也叫作有名无实谛。(二)道理世俗谛,是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依主观、客观诸法的义

理把它汇类而区别作蕴、处、界等,所以叫作道理;事相差别易知,所以叫作世

俗。也叫作随事差别谛。(三)证得世俗谛,是说苦、集、灭、道四圣谛等,佛以方便安立知、断、

证、修的苦等四谛,阐明迷、悟、染净的因果差别,令行人依此趣入而证得圣果,

所以叫作证得。有因果的相状可知,所以叫作世俗。也叫作方便安立谛。(四)

胜义世俗谛,是说二空真如,这是圣者的智慧自内所证,为欲随顺引生这种智解,

依世俗安立,所以叫作胜义世俗。又二空真如不是作为解脱的方便而施设的法门,

所以也叫作假名非安立谛。胜义谛,旧名第一义谛,也叫作真谛,胜义有境界和道理两种意义。前三种

胜义,依境界义立,即殊特胜妙的智慧的对境,亦即由殊胜的智慧认识真理的境

界。第四种胜义是废诠谈旨的一真法界,是依道理立义。在这里,理事不谬,即

称为谛。就中:(一)世间胜义谛,即道理世俗谛,亦即三科等法,事相粗显,

犹可破坏,所以叫作世间;是圣者后得智所知,超越世间世俗谛,有体有用,不

同于那只有名无体无用的假法,所以叫作胜义。也叫作体用显现谛。(二)道理胜义谛,即证得世俗谛,亦即苦集灭道四谛,这是依知、断、证、

修因果差别等义而安立的,所以叫作道理;是殊胜无漏智的

境界,超越前二重世

俗谛。也叫作因果差别谛。(三)证得胜义谛,即胜义世俗谛,亦即二空真如,依诠门显了二空真如理,

所以叫作证得;凡愚不能够测知,超越前三重世俗谛。也叫作依门显实谛。(四)胜义胜义谛,即一真法界。前面的二空真如,还是由言诠说明的,所

以说依门显实。这里的胜义胜义谛,即指真如,真如体是超绝言诠的不可安立法,

是圣者无分别智自内所证,超越前四重世俗谛,所以重复叫作胜义胜义谛。也叫

作废诠谈旨谛。《法苑义林章》“三乘深浅门”中还分别阐明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四重

二谛。其中声闻乘的四重二谛中:第一,世间世俗谛,是说瓶、军、林、及我、

有情等假法;第二,道理世俗谛,是说二科等法;第三,证得世俗谛,是说四圣

谛理;第四,胜义世俗谛,是说生空真如。第一,世间胜义谛,是说三科等法;

第二,道理胜义谛,是说四圣谛理;第三,证得胜义谛,是说生空真如;第四,

胜义胜义谛,是说非安立的生空无我一真法界。缘觉乘的四重二谛中:第一,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