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理——四重二谛
佛教基本理论
佛教基本理论1.四圣谛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
四圣谛是佛教理论的总纲,佛教的其余说法都是围绕着它而发挥、推演出来的。
苦谛认为生存就是痛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八苦。
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住胎十月,如同关在黑暗的地狱中,母亲喝热汤,要受热烧之苦。
婴儿出生,冷风刮到身上,如同刀刮一样。
从婴儿成长为少年、青年、壮年、中年,种种痛苦连绵不断。
老苦:进入老年,须发变白,牙齿脱落,眼花耳聋,肌肉松弛,神志不清,接近死亡。
病苦:包括里里外外的身病和忧愁悲伤的心病。
死苦:有生命无常最终死亡和遭遇偶然事故或灾难而死亡。
这四种是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痛苦。
怨憎会:想躲开憎恨的人和厌恶的环境,却不得不会合在一起。
爱别离:想同喜爱和人和环境永远相处,却不得不分离。
求不得:想得到喜爱的东西,却偏偏得不到。
这三种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痛苦。
五取蕴:五蕴又译为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佛教认为人体由此五种因素构成,故特指人身。
取是执著贪爱的意思。
五蕴与取结合,就产生各种贪欲,招致各种痛苦。
这一种是说人的肉体精神存在就是痛苦。
中国僧人为了说明人生痛苦,就说人的面容是个苦字,眉毛是草字头,眼睛和鼻子合成十字,嘴是口字。
集谛说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苦也是这样,从十二因缘说、轮回说分析产生人生各种痛苦的理由和依据。
灭谛阐述断灭贪欲、痛苦,达到最终解脱境界涅槃的道理。
道即道路、方法,道谛阐述达到涅槃境界所应遵循的正确途径,即八正道。
2.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是佛教对人生现象的解释,认为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产生和发展依赖条件,分为十二个互为因果联系的环节。
"无明"缘"行":由前世因缘带来的愚痴无知(无明)产生(缘)种种世俗意志活动(行)。
"行"缘"识":世俗意志形成心识,在相应处所投胎。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一、四谛说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
“谛”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是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
四谛也称为“四圣谛”,意为“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
四谛又分为两部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或者说,前者侧重于解释世间因果,后者侧重与创造出世间因果。
1、苦谛把社会人生的本质断定为“苦”。
分为“四苦”和“八苦”。
“四苦”指生、老、病、死。
“八苦”是在生老病死外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盛。
怨憎会,即不愿相见的敌对的人偏偏在一起;爱别离,即亲爱的人愿在一起又往往要分离;求不得,即物质生活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五阴盛,即“五蕴”,“蕴”是“集合”的意思,佛教认为世界和人生都是由五种生灭变化的元素(色、受、想、行、识)所组成。
人一旦有五蕴,就会生苦。
2、集谛指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或根据,内容相当丰富。
大体可以以“五蕴”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加以概括。
五蕴:构成凡夫世间的要素,即色、受、想、行、识。
色蕴——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引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
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即自我存在的主管的身体及客观的环境;受蕴——此为对于五境的接触所引起心理上的感受作用,即是身体的五根(五种官能)和其所在环境中的事物,发生了感触的心理活动;想蕴——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如与顺境接触所感到的欣乐,与逆境接触所感受到的悲苦,即是心理上的受取作用;行蕴——此为长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着引起的贪欲、嗔恶,或与之不相关涉的其他心理活动。
通常情况下,总是对于可悦的事物,起了贪欲心;对于不可悦的事物,起嗔恶心,但是也有觉得无关痛痒的,或因甲境而想到乙境上去的;识蕴——此为更进一步,对于所接触的境物,了别识知,即意念或意识的活动。
凡夫众生的生生死死,生来死去的主体,就是识蕴藏。
一般人称之为灵魂,但是,佛教不称为灵魂,而称为识。
佛教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说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
佛教经籍繁多,其实不超出“四谛”,即“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
佛教宣称:人的一生充满痛苦,有生、老、病、死、别离、怨憎、求欲、烦恼等八苦(即苦谛)。
造成人生苦的原因(即集谛),是不懂佛教真理的缘故,若懂得佛教真理,按照佛的教导修行,就能脱离苦海,达到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境界(即灭谛)。
但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一定的宗教修行(即道谛)通俗的讲:佛教的基本教义之核心就是一个“苦”字,即人世间充满着苦难,从出生到死,就离不开苦。
佛教说,人生有八种苦,人们都好象浸溺在痛苦的海洋里,真所谓“苦海无边”。
释迪牟尼和他的高僧门徒,把佛教思想当做一只大海里的船,称为“慈航”,把人们从苦海里救出来,叫做“普渡众生”。
人们要领悟佛教的真理,做到“自我净化”,才能被“解脱”,永远脱离人世,不再“生”,也不再“死”,即“脱离苦海”,达到幸福的彼岸(即西方极乐世界)。
人们怎样才能通过“慈航”“超登彼岸”呢?那就要信仰佛教,皈依释教,刻苦修行。
怎样修行呢?要求教徒必须遵守许许多多的“清规戒律”,不能有“七情六欲”,虔诚的信仰,佛经所述的“一切皆空”、“无我”、“无常”及“因果报应”┅┅等等的观点。
(例如西游记里的唐僧就是代表克制“情欲”的化身,孙悟空就是代表“心情”的化身,猪八戒就是代表“欲念”的化身)这就叫做“修行”。
一个人也许一辈子也修不好,也许一时间大彻大悟,便可以“立地成佛”对佛教教义”苦”的误解说人都是苦的,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也有很多快乐事情,听到不悦耳的声音固然讨厌,可是听了美妙的音调,不就是欢喜吗!身体有病,家境困苦,亲人别离,当言是痛苦,然而身体健康,经济富裕,合家团圆,不是很快乐吗!无论什么事,苦乐都是相对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说人生是苦,岂非偏见了。
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的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世界三大宗教》答辩问题及解析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世界三大宗教》答辩问题及解析一、请简述早期佛教的主要教义。
【参考答案】早期佛教的主要教义是“四谛”,即四个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是关于苦的真理,指出人生是多苦的。
集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原因在于人有“欲爱”。
灭谛是讲消灭苦因即为消灭“欲爱”。
道谛是讲修道的途径和方法。
早期佛教还主张“众生平等”。
佛教不承认神的主宰地位,把神、人和其他生物都列入“众生之列”,在人中四个种姓阶层都是平等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压迫的低级种姓要求平等的愿望,也为他们参与宗教生活提供了方便,比婆罗门教禁止首陀罗参加宗教活动是一种进步。
但“众生平等”仅限于宗教领域,在世俗领域中,人实际上是不平等的。
二、请谈谈基督教是如何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参考答案】1.基督教兴起后,教徒增加,阶级成分变化,教义也随之变化,逐渐适应统治阶级的需求。
(1)基督教兴起的社会基础是穷人和被压迫者。
公元1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散居在地中海东岸的犹太下层人民中间。
它是犹太人民反抗罗马统治的群众运动的产物。
(2)教徒人数增加,成分发生变化。
基督教产生后,迅速广泛传播,社会势力上升。
同时不少大地主、大商人以及达官贵人等有产者皈依基督教,并逐渐在教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3)教义和思想发生转变。
随着教徒成分变化,基督教内部出现以下层犹太人为主体的彼得派和以中产阶级为中坚的保罗派。
保罗派劝人驯服忍让、忍受现实苦难和绝对服从,相信君权神授。
保罗派逐渐占据上风,其思想观点成为正统,使基督教的反抗意识淡化,容忍色彩增加。
2.基督教的演变,使罗马统治者逐渐改变了对它的政策,由最初的镇压转为镇压与宽容并行,再转为扶植和利用。
(1)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返还教堂和财产。
这是基督教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的政策从镇压与宽容并行转变为扶植和利用。
(2)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召开尼西亚会议,规定三位—体为正统基督教的信条,使基督教有了统一的教义和组织,并确立了皇帝对教会的最高领导权。
4-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
• 摆脱因缘关系需要“断集”。
6 五蕴、苦、集
灭谛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苦:人生苦
灭:修正目标
集:人生苦的原因
道:修正方法
1 灭谛
• 十二有支缘生法:消除苦的方法——灭谛 • 一切行无常,是则生灭法。生者既复灭,
俱寂灭为乐。
l ——《杂阿含经》
l 从轮回中解脱
3业
• 婆罗门教的观念 •业
l “作为”之义 l 有所作为就不会消失,总要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4 缘起法
• 基本内容
l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l 因果关系:一切作为都有它的作用,这就是业
,业就要产生后果; l 条件关系:事物存在是有条件的,人我的存在
依靠五蕴和合,五蕴解散则人我空。 l “人我空”,没有一个常存不变的精神主体如
《阿含》
l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 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 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 迹圣谛。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 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 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名阿罗汉 。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 。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佛说此经已。诸比 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
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 寂灭:从因缘轮回中超脱出来,解脱,涅槃。
2 涅槃
• 涅槃
l 意译为寂灭、灭度等。 l 古印度诸宗教通用的观念,在婆罗门教、耆那教
中也使用。 l 本义一般认为是“把火吹熄”的意思。 l 在佛教里,它被当成是获得解脱的目标。就是说
,无明烦恼之火熄灭了,从因缘轮回中解脱出来 了,从而达到了最高的寂静,最大的安乐。
四重二谛的理解
四重二谛的理解1. 引言四重二谛(Fourfold Negation)是一种哲学思想,最早由印度佛教中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提出。
它强调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通过否定、超越和综合来达到对事物真实本质的认识。
本文将深入探讨四重二谛的概念、内涵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四重二谛的概念四重二谛是指“非有非无、非恒非灭、非一非多、非来非去”这四个命题。
它们分别表达了对存在与虚无、恒常与灭亡、统一与多样、起源与消亡等方面的否定。
这种否定并不是简单地排除或拒绝,而是通过超越二元对立,寻求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首先,“非有非无”意味着存在并不是简单地有或者没有,而是处于一种复杂而多变的状态中。
事物既不是完全存在也不是完全不存在,而是在变化和转化之中。
其次,“非恒非灭”表示事物并不是永恒存在或者永远消失的,而是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中不断演化。
事物既不是永恒不变也不是完全灭亡,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
第三,“非一非多”强调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事物既不是简单的一种形态也不是无限多种形态,而是具有丰富多样性的。
最后,“非来非去”指出了事物并非从无到有或者从有到无,而是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
事物既不是简单地来自某个起源也不是简单地消失于某个终点,而是在一个持续变化和循环的过程中。
3. 四重二谛的内涵四重二谛所表达的思想并不仅仅停留在对现实世界的描述,更涉及到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和理解方式的转变。
它提出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综合矛盾、开放思维的观念。
首先,四重二谛强调了对现实世界真实本质的追求。
通过否定常规观念和二元对立,我们可以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到事物背后隐藏的本质中去。
这种追求真实本质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四重二谛提倡了对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
事物往往并不是简单的黑白对立,而是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和属性。
通过超越二元对立,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看待事物,并从中发现更多可能性和机遇。
四真谛是什么意思
四真谛是什么意思四真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苦谛,指世间一切皆苦。
人的生、老、病、死,乃至求不得、爱别离等都是苦的体现。
就像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努力追求某些东西,可总是得不到,那种失落感如同在黑暗中迷失方向般痛苦。
集谛,主要解释苦的根源。
它认为苦是由人的欲望和烦恼积聚而成。
人们无尽的贪嗔痴等烦恼,如同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从而带来无尽的苦。
灭谛,是说灭尽烦恼与痛苦,达到解脱的涅槃境界。
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如同从浑浊的泥沼中挣脱出来,进入到一片宁静、纯净之地。
道谛,则是通向灭谛的方法和途径,包括八正道等修行方法,如正见、正思维等。
通过这些正确的修行途径,就像沿着一条光明大道前行,逐步走向解脱的彼岸。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感悟到四真谛等佛法教义,旨在引导众生认识痛苦、探寻痛苦根源、追求解脱痛苦的境界,并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达成。
例子1例子2“我跟你们讲哦,四真谛可有意思了。
苦谛就像一个大网把我们罩住。
你看,每天上班累成狗,这是不是苦?生病的时候难受得要死,这也是苦。
集谛就像是这张大网的丝线,是我们自己的那些毛病把这苦织起来的。
比如说我总是嫉妒别人,嫉妒的时候心里就像有只虫子在咬,这种嫉妒就是集谛里说的烦恼。
灭谛就像远方的一道光,想象一下,所有的痛苦和烦恼都没有了,那得多爽啊。
道谛就是通往那道光的桥梁,要是我能像那些高僧一样,秉持正见,正思维,那我是不是也能慢慢走到那没苦的地方去呢?我觉得四真谛就像一个宝藏地图,只要我们能按照这个地图走,就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例子3“你们听说过四真谛不?我给你们唠唠。
苦谛啊,就好像是生活给我们的下马威。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在苦海里划船,怎么划都划不到岸。
就拿我失恋来说吧,那感觉就像天塌了一样,这就是苦谛里说的爱别离苦。
集谛呢,就像是在这苦海里给我添乱的风。
我为啥会失恋?还不是因为我自己的一些毛病,比如太自我了,不懂得关心对方。
佛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佛家四圣谛说四圣谛,也称四真谛,简称四谛。
“谛”是梵文的意译,具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
“四谛”即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者。
1,苦谛。
苦谛,是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佛教对现实世界最基本的价值判断。
它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众生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一个“苦”字,生命所包含的其实是无尽的烦恼、不安、困惑、痛苦。
这里“苦”的涵义,主要不是指生理上和感情上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心理意识上的逼迫恼忧的意思。
佛教认为,世俗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变迁不息的、没有恒常的,众生对自我不能主宰,而常为生命的无常患累所逼,因此没有安乐,只有痛苦。
可以说,对于众生来说,生命的无常,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和基本标志。
2,集谛集谛的“集”,本意是“招聚”或“集合”,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一问题,集谛主要从十二因缘和业报轮回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不断生死轮回过程之中,在轮回过程中遭受着痛苦。
而众生之所以在十二因缘中轮回不断,原因在于众生自身所造的业力。
“业”就是行为或行动,佛教一般将业分为三种,即身业、语业、意业,涵盖了众生一切身心活动。
佛教认为,众生身心不断进行造作活动,就是在不停地造业,而所造之业作为一种原因,必然会招致相应的业果。
随业因的善恶性质不同,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
如此因果不绝,循环往复,故使众生生死不断,轮回不已,痛苦不止。
3,灭谛灭谛的“灭”,是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
灭谛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
灭谛也称为“爱灭苦灭圣谛”和“苦尽谛”。
“爱”,即贪欲。
灭尽贪欲就是灭除痛苦的根源,而灭尽贪欲也就灭除了痛苦。
灭谛阐述的正是灭尽贪欲,灭除痛苦,令其不再生起的道理。
佛教常以“涅槃”概念来标明灭寂的最高境界。
4,道谛道谛的“道”,指道路、途径、方法。
佛教教理之四谛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 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 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 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 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 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 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 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 界为目的。 界为目的。
涅槃: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 涅槃: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 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 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圆 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 ),当智 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当智 慧和修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 慧和修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生死和烦恼都超 杜绝了,就是“涅槃” 越 、杜绝了,就是“涅槃” 。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 不生不灭、超越时空、了脱生死、 不生不灭、超越时空、了脱生死、跳出三界轮回的真 如境界。 如境界。
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 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 解除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 解除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谓 解脱” 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 之“解脱”。离缚而得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 苦果也。 苦果也。 注维摩经一曰: 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 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 唯识述记一本曰: 解谓离缚,脱谓自在。 华严大疏五曰: 唯识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华严大疏五曰: 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 涅槃之别称。 “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又】涅槃之别称。以涅槃之 离一切之系缚故也。唯识述记一本曰: 言解脱者, 体,离一切之系缚故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言解脱者,体 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 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 立解脱名。 立解脱名。”
宗教文化(二)
3.灭谛
指灭尽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 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入无苦的涅 槃境界。它要人们相信,造成世俗诸苦 的一切原因可以断灭,从而超脱生死轮 回,达到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境界— —“涅槃”。
/sougou/113/113008/19441365.html史上第一宠婚:慕少的娇妻第863章 兄妹之情(一)(加更2)
/sougou/113/113008/史上第一宠婚:慕少的娇妻
(四)业报轮回说
“十二因缘说”同“因果报应”、“生死轮 回”、“三世说”相结合,可用以解释社会 中的不平等、人间的不公道。当十二因缘与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轮回说联系在一起, 就构成了三世两重因果业报轮回。
/sougou/113/113008/19441364.html史上第一宠婚:慕少的娇妻第862章 情意?(四)
2.集谛
亦名习谛,又名因谛。是说明造成世间人生痛 苦的原因的。它是早期佛教的理论基础。认 为世间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由“无明”(愚 昧无知,不明佛理)和“渴爱”所引起的各 种贪欲,即佛教通常所说的“业”与“惑”, 依业受报便会有生死轮回之苦。 佛教认为,一切的苦是“三业”(身业——行 动;语业——言语;意业——思想活动)、 “两惑”(见惑——一切妄见;思惑——贪、 瞋、痴等妄情)所造成的。
老死 生 有 取 爱 受 触 六入 名色 识 行 无明 未来两果 现在的三因 现在的五果 过去两因
三世两重因果
(五)三法印
“三法印”是对佛教基本教义的一种概括。 “三”是数目,“法”是使学者、闻者能了 悟而得到解脱的道理;“印”有印信、印证 之意。三法印即三种印证是否真正佛法的标 准或标记。凡符合这三条者,为真正佛法, 反之则为外道。其具体内容是诸行无常,诸 法无我,涅槃寂静。
法相宗唯识四重二谛义之探究
法相宗唯識四重二諦義之探究張印(釋覺雲)1摘要本文以略述瑜伽二諦思想發展譜系為前提,提出本文討論之重點,即法相宗四重二諦義之探討。
本文以思想依據作為砌入,基於其在承襲瑜伽學派二諦義的基礎上,所提出的法相宗四重二諦是否別於三論宗四重二諦、天臺七重二諦,內容特色為何?為筆者本文的關懷重點,為什麼法相宗四重二諦少被重視,其是否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意義,亦是問題之所在。
因此本文針對《瑜伽師地論》「四俗一真」和《成唯識論》「四種勝義諦」,進行內涵的釐淸,主要通過對法相宗唯識中二諦義之理論進行分析,並探討其解脫原理之內涵及修學次第。
思考二諦義在唯識中是如何施設安立?這樣的安立有何特色及善巧?同時又如何開演其解脫原理。
1姓名:張印,(字:覺雲,名:超常,號:明熙。
)慈濟大學宗教學碩士,佛光大學佛學博士在讀。
本文由碩士畢業論文中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一節融合整理而成文期刊,特別感謝成就末學完成畢業論文的眾因緣,感恩眾恩成就;以及感謝《華慧》期刊所提供的論文比賽和論壇交流的因緣。
最後,望僅以此文廣結清淨法緣,愿此文能提供讀者對唯識學的修學實踐有所助益。
亦期待有學之士,針對本文不足及錯誤不吝賜教。
關鍵字:唯識四重二諦解脫原理法相宗《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一、前言:略述瑜伽二諦之思想譜系唯識家的精神正是要安立世俗諦,說明現象及概念之所以產生的原因。
唯識家認為:只有修行實踐以迄無分別智起,把一向套在存有自身的能取、所取的糾結解開,它纔能如實展露。
2換言之唯識施教的展開,在某種意義上是針對將中觀空思想誤解為可能的虛無主義傾向的一種救濟。
3或從另一角度來說,般思想與如來藏思想立足於聖者證悟的立場而說。
相對於此,唯識經論是由「迷惑的現實」進行考察。
4瑜伽行派典籍中《解深密經》之二諦說強調識現及三性,《瑜伽師地論》之二諦說安立四種世俗,《顯揚論》之二諦說以二諦攝四聖諦,《辯中邊論》中以詮法相顯宗和以粗細真實辯「世俗諦」與「勝義諦」,彰顯了以三性為用,闡二諦之理,顯中道空義。
四谛
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作者:转载发布时间:2011-04-23 来源:慧灯之光一四谛与二谛(世俗谛及胜义谛)有什么不同呢?二谛是见解的对境,四谛虽然也有见解对境的成分,但主要是以修持方法为重点,始终围绕着如何修持才能获得解脱的主题而宣讲的。
所以二谛与四谛在佛教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常识,如果能够了解,就会对自己的修行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如果不广学二谛或四谛等佛教的太多理论,而只是在学到适当的理论后便专修也可以,但除了一些极利根的人以外,就很容易出差错。
譬如,如果只知道人身难得、轮回痛苦的道理,往往在修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疑问:我修这些到底能不能得解脱?如何得解脱?修的是不是正法?这些疑问一旦出来,由于没有闻思的智慧,自己就无法解决并由此产生困扰,从而成为修行的违缘。
但是,智慧却可以帮助和鼓励我们,所以,作为修行人,还是应该有一些应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实修的人来说也不但是需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常识。
一、概述四谛的修法就是从出离心、菩提心开始。
出离心让我们超越轮回,菩提心让我们在超越轮回后却不离轮回。
这二者之间是否矛盾呢?并不矛盾。
如果没有出离心、不能超越轮回,我们就与六道众生无异,谁也没有能力去度化他人。
如果要超越轮回,就必须断除贪欲轮回的念头,但在超越之后,却不能脱离这个轮回世界。
所谓“脱离”的意思,就是得到涅槃后不度众生,只追求自己的解脱。
声闻缘觉就是不但超越而且脱离了轮回,他们安住在灭定中,因定力有限,所以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愿望度化众生。
但大乘佛法则要求超越却不能脱离轮回。
因为大乘菩萨不论是修空性、无我或大悲心,其目的并不是要逃避轮回的痛苦,而是为了具有更强大的能力,能够更有效、更完整地去利益众生,能够更无私地付出。
凡夫因为没有超越轮回,所以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他们身不由己地要流转轮回。
而大乘菩萨虽然超越了轮回,却自愿不离轮回,因为他们深知,要度化众生就必须身处其中,因为在涅槃中并没有众生,所以大乘菩萨不能脱离轮回。
佛说二谛:一为真谛,二为俗谛
俗谛之说,是为了方便摄引世俗众生,令得渐渐长养善根,故随顺世俗而说,例如佛亦教在家人修五戒、十善、修福等生天、人之法,生天,或继续转世成人,令离三恶道。
真谛中又分为了义(第一义谛)以及不了义(权教)。
真谛是为了真正发心修行的人而说的。但发心修行之人,根智有大小。
所以,四依止里面讲: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这个就是告诉你:修学佛道要依大乘最究竟了义之教,才能成佛。——慧律法师指示化城,此等诸法虽不了义,然而根智不足,亦不堪能摄受如来真实大法。(中根人若不解的时候,一闻譬喻便得开悟。上根人就是直下便了,不需要比喻。下根人因为没有智慧,再多的比喻,仍然难解。这里的开悟是指“解悟”,而不是指“证悟”。)
若为大根众生,如来即为之开示第一义谛了义之法,令达究竟。
吉藏对印度佛教“二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吉藏对印度佛教“二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吉藏对印度佛教“二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佛教理论的核心内涵之一便是“四谛”,其中分别为苦谛、集谛、灭谛与道谛。
然而,在佛教发展的过程中,有一派学派主张简化这四谛,将其进一步缩减至两谛。
“二谛”思想即便是由印度的吉藏学派倡导与继承,并且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理论。
吉藏学派是印度佛教中重要的学派之一,其在继承与发展佛教哲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个学派强调对思想的开发,试图以一种更加简洁和直接的方式传递佛教的核心思想,进而使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的教义。
吉藏学派认为,苦谛和集谛是佛教理论的核心,它们是佛教中对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与反思。
苦谛意味着人类存在的痛苦与矛盾,而集谛则是指人类快乐与幸福的追求。
吉藏学派强调,这两个谛是佛教教义中最重要的,因为它们涵盖了人类在世上所面临的所有困境和问题。
吉藏学派对苦谛的思考着重于对人类存在的痛苦与困境的认识与理解。
学派中的哲学家认为,人类一生中的痛苦来自于欲望与错觉,只有通过理智和智慧的发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并达到真正的解脱。
吉藏学派以其深远的思想和对人类心灵痛苦的关切而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集谛是吉藏学派关注的另一个中心概念。
集谛强调人类对快乐与幸福的追求。
学派认为,快乐来自于内心的调和与平衡,只有在心灵的和谐中,人类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吉藏学派的哲学家通过对人类心灵与意识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实践方法和修行法门,以帮助人们达到内外和谐的状态。
吉藏学派对佛教“二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不仅在于对“苦谛”和“集谛”的理解与阐释,更在于学派本身独创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方式。
吉藏学派通过对佛教经典的研究与分析,开展了大量的哲学思考和修行实践,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吉藏学派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对当代世界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繁忙的生活与巨大的压力,对自己与他人的理解和关爱成为了当务之急。
吉藏学派对苦谛和集谛的解释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刻的思考方式,通过对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和谐,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谛
谛不能确当辨别,即对于佛法也不能了解。
《十二门论》说︰‘若不知二谛,则不知自利、他利及共利。
’修学佛法,不外为了自利、利他、俱利,这可见修学佛法,应该对二谛彻底理解一番!二谛即世俗谛、胜义谛,或译作世谛、第一义谛,俗谛、真谛。
佛依二谛说法,二谛中最主要的,为凡圣二谛──或可名情智二谛、有空二谛。
凡夫因迷情妄执,不悟真理,凡情的境界,即常识的世界,是世俗有的,名为世俗谛。
世,是迁流义,俗,是浮虚不实义。
依梵语,有覆障义,即凡情乱现虚妄不真而障于真相的。
胜义谛,是圣人智见体悟诸法本相,而非一般的认识所认识的。
这是特胜的真智界,故名胜义,即第一义谛。
佛法教化众生使它从迷启悟,从凡入圣,主要以此二谛为立教的根本方式。
对二谛虽有各样的解说,然主要是使众生从迷执境界转入圣觉的境界。
众生因无届糊执,计一切法为真实有的,由此引起生死流转。
要使众生解脱,即必要了悟诸法是非实有的,悟得法性本空为胜义谛。
所以,《青目论释》说︰‘世俗谛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
诸贤圣真知颠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
’谛,有不颠倒而确实如此的意思。
世俗是浮虚不实的,何以也称为谛?世俗虽是虚妄颠倒,但在世俗共许的认识上,仍有其相对的确实性、妥当性。
一切世俗法,从世间的立场,也可以分别错误与不错误,世俗谛是世间的真实。
究竟的真实,当然是不二的,然因凡夫圣者的境地不同,观点不同,所以佛随此差别,说有二种真实。
如以凡情的立场,说色等法是真实的,空性是理想的、不现实的。
空性,不是凡情的认识所及,不是一般所能理解的,也就因此名为第一义的,即特殊的。
但不是凡情所能理解的,决不能因此而可以否定它。
因为这在圣者,也还是真知灼见的,圣者间也还是共证无别的。
其实,一般常识所认为如此如此的,在科学界,已每每不以为然,科学的许多事理,也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如此的。
但科学所证明为如何如何,决非一般的境界所能否认。
如科学者说太阳是恒星,不动的,地球是行星,绕太阳而行(或说日与地球是俱动俱静的),这显然与一般所见不合。
四重二谛的名词解释
四重二谛的名词解释四重二谛是一种思维方式,旨在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它的核心理念是,事物不仅在表面上有“外壳”,而且在内部也有“核心”。
了解这一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事物及其起源,也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本质。
四重二谛的名称,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他认为,人们可以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事物:法律、自然、伦理和艺术。
从这四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用两个概念去解释事物:实质和形式。
实质是指事物的实质,即事物本身就带有的性质,而形式则是指这种性质对外部环境产生的影响。
因此,四重二谛可以理解为“四重实质,二种形式”。
为了充分理解四重二谛,我们可以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实践性讨论。
假设有一把刀,我们可以从下面四个角度来理解它:1.律:刀有着司法的特性,可以作为武器或工具使用,可能会被治罪或对他人造成伤害。
2.然: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刀是一种固体,是由金属等物质组成的复合体。
3. 伦理:刀可以用来保护敬畏上帝之人的生命和财产,也可以用来伤害他人。
4.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刀是一件非常有美感的作品,可以通过它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以上就是四重二谛的四个角度,也就是四重实质。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二种形式:古老的形式和现代的形式。
古老的形式,指的是刀的原始概念,以及它所代表的心理意义和文化含义。
在中国古代,刀是一种军事武器,它代表勇气、勤勉和礼仪,也代表古代武士的精神。
现代的形式,指的是刀作为现代工具的定义,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现在,刀不仅用于烹饪,还可以用来修剪锯木头,做装饰品,等等。
同样,它也可以用来犯罪,但在这种情况下,它要承担反面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四重二谛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某一事物的本质,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它所处的环境(无论是古老的还是现代的),及其对外界的影响。
四重二谛为人们探索更多关于事物的种种奥秘和起源,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思维方法和框架。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佛教教义与术语素材 新人教版
佛教教义与术语一、谛佛教教义。
意谓真理或实在。
主要有四谛、二谛、三谛等不同说法。
1、四谛①苦谛。
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苦恼。
有三苦、八苦的不同。
三苦,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苦恼;二为坏苦,是享受快乐结束时的苦恼;三为行苦,谓不苦不乐时,为无常变化的自然规律所支配的苦恼,包括生、老、病、死在内。
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盛苦。
佛教认为,三苦、八苦有的是社会原因造成的,有的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②集谛。
亦名习谛。
集是积聚感招之意。
说一切众生,常时以来,由于贪嗔愚痴的行动,造成的善恶行为的业因,能感招将来的生死苦果。
③灭谛。
亦名尽谛,为息灭、灭尽之意,灭尽三界内之烦恼业因以及生死果报,称为灭,也称了脱生死,从此不再受三界内的生死苦恼,达到涅磐寂灭境界,即为解脱。
④道谛。
道为通达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
这种道路是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原始佛教认为道谛是指八正道。
以后大、小乘又各有发展。
佛教认为依道谛去修行,就能达到寂灭解脱的灭谛。
由此途径确实可以达到解脱生死的目的。
2、二谛即真谛和俗谛。
又称第一义谛、世俗谛,或名胜义谛与名言谛。
真俗二谛,中观派的基本思想是缘起性空论,认为世间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众多因素相依相持而形成的,是有,称假有,这就是世俗谛,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是空,称性空,这就是真谛,所以真俗二谛,就是空、有二谛。
这是就外在的物境而言。
假设以主观认识而论,谓世俗谛是有,这是世间一般人的常识见解;言真谛为空,是二乘圣者特有的超世见解。
实际上,说有不住有,谈空不落空,空有无碍,才是真俗二谛的正观。
又世俗谛的有,是世间万事万物的现象;真谛的空,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性。
缘起才能性空,性空才能缘起,缘起与性空实际是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对立而统一。
所以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
如《般假设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二而二,二而不二。
大乘佛教各宗,因为传承或立论方法不同,对二谛的解释也各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教理——四重二谛
四重二谛四重二谛,是将真俗二谛开显为四重,在中土各宗中,三论宗和慈恩宗都有
四重二谛说。
三论宗的四重二谛,是就真俗二谛所含有空、二不二、非二非不二
等意义互相对比而立论,从粗到细,立为四重。
慈恩宗的四重二谛,则是于胜义
(真)、世俗(俗)二谛各分四种,从浅到深,合为八谛。
此外,天台宗对真俗
二谛,依藏、通、别、圆四教来说,也可以说是四重二谛。
一、三论宗的四重二谛。
三论宗僧诠、法朗一系所说二谛,是就能说的言教
建立。
真、俗二谛只是言教上的差别,完全属于说法化导的方法形式,为破空见
用俗谛说有,为破有见用真谛说空。
随后嘉祥大师吉藏(549~623)为把
这个意义阐明得更彻底,在《大乘玄论》(卷一)及《中观论疏》(卷二末)等
中将二谛开作四重:第一重:有是俗谛、空是真谛。
这一重是对毗昙师的事、理二谛所立。
毗昙
师立实有实空的二谛,即空之外实有有,有之外实有空;今
为显示俗谛之有由于
真谛之空,真谛之空由于俗谛之有,以对破他。
既然有是由空之有,就不是实有,
而是不有之有;空是由有之空,就不是实空,而是不空之空。
第二重:有、空都
是俗谛,非空非有才叫作真谛。
这一重是对成论师所立。
成论师以有、空为真、
俗二谛,今为对治他,阐明把有、空分作两种来看还是俗谛。
既然是不有之有,
同时是不空之空,那就有、空原来不二无别,所以非有非空,叫它作真谛。
第三重:空、有是二、非空非有是不二,二和不二都是俗谛,非二非不二才
叫作真谛。
这一重是对地论师、摄论师等以依他(依他起性)、分别(遍计所执
性)二为俗谛,以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不二真实性(圆成实性)为真谛所立。
今阐
明把二和不二分作两种来看还是俗谛,非二非不二,即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才是
真谛。
第四重:前三重的二、不二、非二非不二三种二谛都是教门,从而都是俗谛,
亡虑绝言才是真谛。
这一重是对地论师、摄论师以三性为俗谛,以三无性非安立
谛为真谛所立。
即前三重都是言语上的戏论,都是从凡夫相对的心念所发,还是
俗谛。
所以地论师、摄论师虽然说依他、分别二真实不二是安立谛,非二非不二、
三无性非安立谛,然而都是俗谛。
言语道断、心行处天才是真谛。
《中论疏》(卷二)说为破四病所以说这四重:第一重明于凡夫是有,叫作
世(俗)谛;于圣人是空,叫作第一义(真)谛。
第二重明为破有,所以说空;
诸法不曾是有,也不曾是空,空有都出于世俗的情虑,所以都是世谛;了知不曾
是空,也不曾是有,叫作真谛。
第三重明为破空有所以说非空非有,既不曾是空
是有,又何曾是非空非有,所以空有非空非有、二不二都是世谛;非空非有、非
不空非不有,才是真谛。
第四重明说四句是俗谛,非四句才是真谛。
二、慈恩宗的四重二谛。
慈恩宗窥基法师(632~682)综合《瑜伽师
地论》(卷六十四)、《显扬圣教论》(卷六)所说四种世俗及《成唯识论》
(卷九)所说四种胜义的义理,在所撰《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二谛义”
中,依世俗、胜义二谛有无、事理、浅深、诠旨等义的分别,把它各开作四重,
其中世俗谛四重是:(一)世间世俗谛,(二)道理世俗谛,(三)证得世俗谛,
(四)胜义世俗谛。
胜义谛四重是:(一)世间胜义谛,(二)道理胜义谛,
(三)证得胜义谛,(四)胜义胜义谛。
世俗谛,据窥基说应作“隐显谛”,隐是“隐覆空(真)理”,显是“有相显现”,如同把手巾结扎作兔子等物,本来的手巾的相状掩覆,而兔子的相貌显
现。
在这里,有无不虚,即称为谛。
就中:(一)世间世俗谛,是说瓶衣、车乘、
舍宅、军众等,我、有情等。
此等假法,只是迷情上所生的妄相,堕在虚伪之中,
所以叫作世间;世人都说是实有,依俗情安立名字,所以叫作世俗。
只有假名,
无其实体,所以也叫作有名无实谛。
(二)道理世俗谛,是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依主观、客观诸法的义
理把它汇类而区别作蕴、处、界等,所以叫作道理;事相差别易知,所以叫作世
俗。
也叫作随事差别谛。
(三)证得世俗谛,是说苦、集、灭、道四圣谛等,佛以方便安立知、断、
证、修的苦等四谛,阐明迷、悟、染净的因果差别,令行人依此趣入而证得圣果,
所以叫作证得。
有因果的相状可知,所以叫作世俗。
也叫作方便安立谛。
(四)
胜义世俗谛,是说二空真如,这是圣者的智慧自内所证,为欲随顺引生这种智解,
依世俗安立,所以叫作胜义世俗。
又二空真如不是作为解脱的方便而施设的法门,
所以也叫作假名非安立谛。
胜义谛,旧名第一义谛,也叫作真谛,胜义有境界和道理两种意义。
前三种
胜义,依境界义立,即殊特胜妙的智慧的对境,亦即由殊胜的智慧认识真理的境
界。
第四种胜义是废诠谈旨的一真法界,是依道理立义。
在这里,理事不谬,即
称为谛。
就中:(一)世间胜义谛,即道理世俗谛,亦即三科等法,事相粗显,
犹可破坏,所以叫作世间;是圣者后得智所知,超越世间世俗谛,有体有用,不
同于那只有名无体无用的假法,所以叫作胜义。
也叫作体用显现谛。
(二)道理胜义谛,即证得世俗谛,亦即苦集灭道四谛,这是依知、断、证、
修因果差别等义而安立的,所以叫作道理;是殊胜无漏智的
境界,超越前二重世
俗谛。
也叫作因果差别谛。
(三)证得胜义谛,即胜义世俗谛,亦即二空真如,依诠门显了二空真如理,
所以叫作证得;凡愚不能够测知,超越前三重世俗谛。
也叫作依门显实谛。
(四)胜义胜义谛,即一真法界。
前面的二空真如,还是由言诠说明的,所
以说依门显实。
这里的胜义胜义谛,即指真如,真如体是超绝言诠的不可安立法,
是圣者无分别智自内所证,超越前四重世俗谛,所以重复叫作胜义胜义谛。
也叫
作废诠谈旨谛。
《法苑义林章》“三乘深浅门”中还分别阐明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四重
二谛。
其中声闻乘的四重二谛中:第一,世间世俗谛,是说瓶、军、林、及我、
有情等假法;第二,道理世俗谛,是说二科等法;第三,证得世俗谛,是说四圣
谛理;第四,胜义世俗谛,是说生空真如。
第一,世间胜义谛,是说三科等法;
第二,道理胜义谛,是说四圣谛理;第三,证得胜义谛,是说生空真如;第四,
胜义胜义谛,是说非安立的生空无我一真法界。
缘觉乘的四重二谛中:第一,世
间世俗谛,是说瓶、军、林、及我、有情等假法;第二,道理世俗谛,是说十二
有支等法;第三,证得世俗谛,是说七十七智、四十四智等法;第四,胜义世俗
谛,是说生空真如。
第一,世间胜义谛,是说十二有支等法;第二,道理胜义谛,
是说七十七智、四十四智等法;第三,证得胜义谛,是说生空真如;第四,胜义
胜义谛,是说非安立的生空无我一真法界。
菩萨乘的四重二谛中:第一,世间世
俗谛,是说瓶、军、林及我、有情等假法;第二,道理世俗谛,是说十善巧(蕴、
界、处、缘起、处非处、根、世、谛、乘、有为无为、或大善巧(十善巧中的前
六种);第三,证得世俗谛,是说三性、三无性等唯识妙理,第四,胜义世俗谛,
是说二空真如。
第一,世间胜义谛,是说十善巧等;第二,道理胜义谛,是说三
性三无性等理;第三,证得胜义谛,是说二空真如;第四,胜义胜义谛,是说非
安立的二空无我一真法界。
以上的三乘四重二谛中:四种世俗都是安立谛,四种
胜义中前三种是安立胜义谛,第四种是非安立胜义谛。
三、天台宗的四种二谛。
天台宗智顗(538~597)说二谛有二种:
(一)理外二谛,(二)理内二谛。
如说“真谛非佛性”,即是理外二谛;说
“真谛即佛性”,即是理内二谛。
理外二谛又有二种:(一)不即二谛,又称生
灭二谛;(二)相即二谛,又称无生二谛。
理内二谛也有二种:(一)不即二谛,
又称无量二谛;(二)相即二谛,又称无作二谛。
如说“色灭方空”这是生灭二
谛。
说:“即色是空”,这是无生二谛。
说“分别世谛有无量相,第一义谛亦有
无量相”,这是无量二谛。
说“无作苦集灭道名为世谛,即一实谛故名第一义谛”,
这是无作二谛。
就能诠的四教说,就藏教诠理外不即二谛,通教诠理外相即二谛,
别教诠理内不即二谛,圆教诠理内相即二谛。
又为阐明这四种二谛的发展关系,
还又扩充为七重二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