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的三个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别康桥》的三个意象
金柳:
读出了柳树在夕阳下金灿灿的,就像新娘一样美丽,还仅仅是读到了七八分。何以是新娘,而不是姑娘,女郎?想象一下迎新的场面吧,新郎见到穿着新嫁衣的新娘,是何等新异惊喜!诗人此番虽是再别,却睹旧如新,心中有一种初见乍逢的甜蜜的感觉,这一层感受,多半很快就能读得出来。但是,这一诗节的重点是在三四两句,诗的意象,准确地说,不是金柳,而是金柳在“波光里的艳影”,她已经不是实物,不是客体,而是投影,是幻象,或者不如说,是时光流逝后遗留在诗人心头的幻影。然而她依旧美丽、浓艳,似幻亦真,往往复复,抹之不去。波光,既是康河的水,又是时间的流,时光带不走的,值得忆念的,何止是一草一木?新娘的艳影,也许更容易联想到人事,人物。比如,有一个曾在康桥和诗人几乎朝夕相伴的人,此时已经离去,而且远嫁了;也许还有无数的离去、逝去、失去的,……那么,在睹无思旧,触景伤怀时,在康河的波光里,就不会叠印出她或他的影子吗?“波光”二字,融进了岁月流迁的无限怀想,“荡漾”一词,又是何等的柔情婉转、温馨缠绵啊!
是的,在七个诗节里,写到水的就有四个诗节,这就不能不使人想起一个常见的比喻:“柔情似水”。那么,朗读这一首诗就一定要“柔读”,要读得很温情,很轻柔,很浪漫才是。
彩虹:
课堂上,不知为什么,竟很少听到师生一起品味那个“彩虹似的梦”。多半是平平带过,仅只说到这是诗人昔日美好理想和对康桥美好回忆的比喻或象征,却没有注意到这个“梦”是如何呈现在诗人笔下的。“梦”原是“天上虹”,是“天上虹”的“沉淀”。“虹”是美丽的,然而短暂,虽然短暂,却也能幻化为永久,因为她会在“潭”(融入清泉)中“沉淀”。在“水”中沉淀,也就是在“时光”中永存,哪怕已经“揉碎”。为什么会“揉碎”?大概因为有“浮藻”,但我们最好不要把诗当作科学说明文来读,宁可多往“揉碎的梦”方面去联想想象。那么,这样碎了的“梦”,该不该去重温?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因为在“寻梦”的后面,很意外出现一个“?”,不是逗号或冒号,是问号。这是很值得寻味的,可惜很多人视而不见,忽略了。显然,诗人这回再别康桥,原是寻梦而来,到了就要重温旧梦时,他却似乎犹豫了。美丽的梦,为什么不能或不敢去重温?有学生说,就如同诗人轻轻地来,生怕破坏校园的宁静一般,这时是不愿破坏美好的梦境。这个感觉比较贴近诗心。但似乎还可以进一步想,“重拾或重温旧梦”是不是一定很愉快?记得鲁迅曾经说过,如果梦,也就是回忆,使得“精神的丝缕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那又有什么意味呢?”从诗人决定“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看来,那可是一趟让人心动的精神之旅,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多少师友,仿佛就在眼前,所以他觉得满天星辉都落到了船上,禁不住兴奋得要放歌。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已沉醉于旧梦之中,可是他竟又忽然警觉:“但我不能放歌”。为什么不能放歌?一个学生说得好:是怕惊醒了那个美梦。“惊醒”两个字比“破坏”好!因为“醒”了之后,就要面对现实。这么说,前面的要不要“寻梦”,该不该再去重拾重温昔日那美丽(也可能已经破碎却依然美丽)的梦,诗人是有过短暂的犹疑不决的,这也许是他心中的一段隐秘,是只有他——徐志摩才会遇到和处理的一个感情难题,我们当然不妨进行多元的“解密”,不过却未必要强求出个明确的答案。关键是,下面的诗节,已经告诉我们,诗人已找到了最好的办法:悄悄的离别。此时心中最美的音乐(笙箫),不是放歌,是无语。我们仿佛听到诗人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就要走了,总是要走的,还是和昔日的梦静静地多呆一会儿吧。一切的一切,都让它无声地留下,完好地封存吧。他甚至能感受到今夜的整个时空,都认可了他的沉默无语。在这里,诗人用诗的形式,又一次生动表明他所
喜欢的是“甜蜜的单独”(《我所知道的康桥》),如果说,过去,在康河边上度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今天又何尝不是这样?在康河单独度过最后一个夜晚,再一次让“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你的心灵”,不正是诗人在此时此刻对此情此景的最好的体验么?
如果不是早已思维定势,总是习惯性地被诸如“依依惜别”、“离愁别恨”之类装满一脑子,我们还能从诗中的哪些字句,读出哪怕一点的哀伤、落寞与惆怅?
在读一首诗之前,清空一下脑子,确实很必要。
云彩:
这恐怕是这一首诗里最难把握的意象了。欲破译,必须紧密联系两个“轻轻”和“悄悄”。云的特点就是一轻二悄——当然像高尔基写的那样“愤怒的乌云”应该除外。这是一。
其二,云彩并不是独属于康桥校园里的景物,假如把这一首诗简单地看做是诗人前来与母校道别,就应该写“我轻轻地招手,告别园中的楼台”什么的,可他偏偏选择了“云彩”,为什么?除了黄昏时的西天,有夕阳与彩霞,随手拈来,可以入诗,我们似乎更应该把云彩看做是一种象征。象征什么?前面说过,诗人是为寻梦而来,别梦而去,说“云彩”象征着“梦”,象征着一段美好的回忆,大概是可以接受的吧。可见诗人一开始就暗示读者,我这回轻轻地来了又去,就是想默默无声地告别,是独自深藏于心中的一次私秘的回首与重温。如果套用一句歌词“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里也可以说是“云彩代表我的梦”。
其三,诗的最后一节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当然也就是不想把“梦”带走。我们通常喜欢说,把什么什么永远留在记忆中,也就是把过去的一切都装在心中带走,其实在记忆中留下太多,很可能成为不能承受之“重”或不能承受之“轻”。时时都带着记忆走路,人生未必轻松。一则俄罗斯谚语也这么说:“谁记得一切,谁就感到沉重。”“梦”既然已经“沉淀”,那就让她永远留在康桥吧。从“寻梦而来”再到“遗梦而去”,(我倒很想把诗的题目改为《康桥遗梦》,就是不够含蓄。)是何等的从容、优雅与洒脱!当然其中也带有一些“决绝”,从前面要不要“寻梦”就已经多少透露出感情的波澜,可这时完全平复了,澹定了,这才是徐志摩,才是“新月”诗人徐志摩!这样解读,可以叫做“貌其神韵,探得心源”吧。
其四,以上的解读如果稍嫌“理性”,那么让我们再回到诗的美妙的意境中吧。西天黄昏的云彩是轻盈的,正如诗人的步履,招手也是轻轻的,心情一点也不沉重,似有意也似无意,无意也就是并不在意什么,仰首西天,偶见云彩,不是“云无心以出岫”吗?那就和他道个别吧,——这又多么像我们读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一份悠闲自在!这么说来,“云彩”是不是也可看做是诗人轻松心情的一种意象?无论是“招手”还是“挥手”,都是与自己对话的“手语”呀。这么说,“云”是“梦”的化身,也是“心”影象,是“情”的精灵,可以吗?
值得与之告别的云彩——真个不可思议的云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