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瓷器和日本漆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漆器成为日本民族的象征
08视传B班桂少珏摘要:漆文化的植根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漆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漆器工艺在中国不断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但历经千年之后,在我们的生活中却缺少漆文化,在普通人家漆器已经很难寻觅,更常见的是瓷器。漆器在公元7世纪传入日本,却逐渐成为日本民族的象征。我们的传统文化又一次在中华大地上流失,为什么我们的漆文化在日本如此受重视,甚至代表了大和民族的象征?对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保护?
漆是什么?漆是树木的眼泪?血液?这种只生长在亚洲的漆树,当漆离开母体开始另一段生命历程,漆是活的。漆是东方的皮肤,是视觉艺术的古汉语,是和陶瓷、水墨、丝绸一样的中国独有的元素。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历史,留下了无数瑰宝,漆工艺便是这古老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漆文化的根在中国。当中华文明在青铜的凝重中逐渐褪去,瓷器的光芒尚未来临之际,在华夏历史上,漆曾一度风光。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第三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件漆碗和一件缠藤篾朱漆木筒。便昭示天下:中国是漆的故乡。无论是在湖南的曾侯乙墓还是湖南的马王堆墓中,漆器的丰富和瑰丽令人屏息凝望。漆是活着的人能给予逝去生命的体面和尊严。
但在欧洲人眼中,英文“China”既是“中国”,又是“瓷器”。“Japan”既是“日本”,又是“漆器”。由此可见,瓷器和漆器是中国和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经典工艺。深深刺痛我们的是,不知从何时起,漆碗、漆箸、漆茶具都代表了日本的尊贵,华夏大地上,无所不在的漆无处可寻了。而漆器也成为了日本名族的一种象征。这个在中国古代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的工艺发展到现在已江河日下,风光不再,漆器业日渐凋零,普通百姓购买漆器的更是风毛麟角。相反的是,日本民族对漆器的感情非常深,保护漆器及其工艺一直是他们的传统。为什么漆器起源于我们中国,却被日本人发扬光大,甚至成为大和民族的象征?首先不得不说的便是日本这个民族。日本人生性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既顽固又能适应,既驯服又恼怒与被人推来推去,既忠诚又背叛,既勇敢又懦怯,既保守又好新。这是一个矛盾集一体的民族。日本在变化,
但是却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尽管现代化的电视、空调、汽车、电脑、出国度假等已深深地渗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变得无可辨认了。但日本仍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他们依旧爱吃生冷的食物,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颜色和天然情趣;他们有着很强的家族意识和集团意识等。
对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而言,日本民族始终是一个伴随在左右的邻居和参照系,现今世界上,很难找出两个国家人种,地理与文化传统如此接近,心理距离却如此之远的例子。日本是一个熟悉却陌生的邻居。他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从7世纪的“大化革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也就是从公元七世纪开始,漆开启了另一段传奇。漆器传入日本,大放光彩。日本漆器精湛,纹饰精美,独创莳绘术和描金漆,逐渐被世界所知,日本用漆过程没有中断过,而在中国这门艺术中断了,取而代之的是瓷器。我们的日程生活用具的领域早已让位给瓷器。漆器由实用器物转向了装饰物。这便直接导致今天中国民众对漆的疏隔与轻慢,审美上严重滞后。在日本,漆器自传入的那天起,边融入了大和民族的生活,可以说他们将漆器生活化,是对漆器工艺最好的发展与传承。这个国家有太多值得中国学习的东西,从历史到现实都是如此。
其次一门艺术要传承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人才(创作者),一是市场(消费者)。中国许多的传统工艺都是靠师傅代代口传述传给自己的徒弟。而漆艺是一种极耗工费时、重做工、精技巧的手工艺艺术。现在的青年人很少有人深入学习这门艺术,一件作品的完成需要花费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面,人们越来越浮躁,能静下心来完成一件漆器作品实属不易。漆艺的技术传承也是步履维艰。在中国,开设真正意义上的漆艺专业课程的学校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公共艺术学院壁画系漆艺专业里有一群人在为了复兴漆艺艺术努力着。修复了漆器,就等于修复了中国文化的完整性。中国的三大传媒:水墨,陶瓷,漆器才得以完整。
再谈一下漆器的市场。首先要从漆树说起。漆树往往生长在原始森林,取漆时先把藤蔓除清留出道路,再把竹子捆在漆树上,为割漆时的攀登做好准备。三
伏天的上午十点到下午三、四点钟是割漆质量最好的时间,这时水分少,漆酚含量高。漆得来不易,一棵漆树一年的产量在半斤到一斤之间,理想的状况下,割一年漆,让树休息一年,割漆时的刀口不要超过十刀。但现在人们急着赚钱,连续割两年的有,一棵树上割十二刀、十三刀的也有,漆树的寿命将因此缩短。漆收得越来越困难。和外出打工相比,年轻人不愿再去割漆了。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漆造假的现象。有些贪图利益的商人,把野芭蕉拔出来倒挂,让芭蕉汁充当漆。
在青铜器之后,瓷器出现之前,漆器是社会的宠儿,当瓷器兴起时,漆器便走上了重装饰的小众路线,他服务于贵族,文人和宗教。再到近代,随着科技发展,塑料制品充斥着生活,漆器的市场更加萎缩,我们已经很难在百姓人家看到漆器了。扬州曾经的作为全国漆器制作中心,盛极一时。鸦片战争后,扬州漆器业渐趋萧条,一些漆器工艺相继失传。解放后扬州漆器才逐步发展。但是高速的经济发展却没有促成了漆器在中国的大众化使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缺少属于本民族特有的东西。但是要知道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还有多少本民族的传统在流失。漆器或许只是这其中一小部分。相对于这一点不得不惭愧的是漆器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论是他们的建筑装饰用漆器、陈设品用漆器、家具用漆器、礼品用漆器,还是餐具都离不开离不开漆器。
在保护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我们做的远远落后于我们的邻国日本,中国人常常把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口号挂在嘴边,但是真正用实际行动去实践的人屈指可数。只能说我们有这个意识,但是意识变为实践,却又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日本不仅在文化保护意识或是实践都走在中国之前。
拯救漆文化,就是拯救中华文化的完整。路漫漫,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