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综述 朱惠娟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与调控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与调控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与调控技术研究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性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质量至关重要。

而电压稳定性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指标之一,对于保障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与调控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关键和必要。

一、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是指在各种紊乱和异常情况下,系统中的电压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而不会出现严重偏离额定值的情况。

电压稳定性分析的目标是通过对系统的电压变化进行研究,提早预判潜在的电压紊乱,并进行相应的调控措施,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电压稳定性分析中,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

系统模型包括输电线路、变压器、发电机以及各种负荷等元件,以及这些元件之间的电气关系。

通过使用仿真软件,可以模拟系统在不同负荷和故障条件下的电压响应,从而确定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电压稳定性分析主要包括静态稳定分析和动态稳定分析两个方面。

静态稳定分析主要关注系统在不同负荷和故障情况下的电压是否能够稳定在合理范围内,通过计算各个节点的功率平衡以及潮流分布,确定系统是否存在电压偏差或过大的情况。

动态稳定分析则重点研究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电压是否能够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以及系统是否存在振荡或失稳的风险。

二、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调控技术研究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调控措施。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调控技术研究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1. 无功补偿技术:无功补偿采用牵引变压器、电容器、STATCOM等装置在不同节点进行无功功率的注入或吸收,以调节系统的电压水平。

通过优化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取和调度策略,可以有效改善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2. 发电机励磁控制技术:发电机励磁系统的控制是影响系统电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调节励磁系统的参数和控制策略,可以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确保系统的电压稳定。

3. 优化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配置: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合理配置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性的分析

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性的分析

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性的分析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而电压稳定性作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电能的质量和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电压稳定性,简单来说,就是电力系统在给定的运行条件下,维持负荷节点电压在允许范围内的能力。

当系统中的电压失去稳定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设备损坏、大面积停电等,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多个环节组成。

在这个系统中,电压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负荷特性是影响电压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负荷,如恒功率负荷、恒电流负荷和恒阻抗负荷,对电压变化的响应各不相同。

当负荷需求突然增加,而系统的供电能力无法及时跟上时,就容易出现电压下降的情况。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恶化,可能会引发电压崩溃。

其次,电源的分布和特性也对电压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发电设备的容量、类型以及它们在电网中的位置,都会影响到电力的供应和电压的支撑能力。

例如,远离负荷中心的电源,在输电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线路阻抗而导致电压损耗增大,从而影响负荷端的电压稳定性。

再者,电网的结构和参数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输电线路的长度、电阻、电抗等参数,决定了电能传输过程中的电压降。

电网的拓扑结构,包括线路的连接方式和变电站的布局,也会影响电压的分布和稳定性。

此外,无功功率的平衡对于维持电压稳定至关重要。

无功功率不像有功功率那样直接用于做功,但它对维持电压水平起着关键作用。

当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不足时,电压会下降;而无功功率过剩,则可能导致电压升高。

为了分析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采用了多种方法。

静态分析方法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其中,潮流计算是基础。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得到系统在给定运行方式下的节点电压、功率分布等信息,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处于电压稳定的状态。

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动态分析。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综述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综述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综述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wer system, power system voltage stability probl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restricting the safe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s.This article elaborate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voltage stability, voltage instability mechanism and the factors of voltage stability, and focuses on analysis at this stage the voltage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s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improve power system voltage stability.KEY WORDS:power systems;voltage stability;instability mechanism;static analysis method;dynamic analysis method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电压稳定的概念及分类、电压失稳机理及电压稳定问题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介绍、分析了现阶段电压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失稳机理;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0 引言随着用电规模的逐渐增加,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变得更加重要。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改进策略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改进策略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改进策略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改进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以及改进策略。

一、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一)静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是一种简化了电力系统模型的静态平衡法,通过忽略短期动态响应和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来分析电压稳定性。

静态分析法可以使用功率流分析进行电压稳定性分析,主要包括节点电压法、导纳阻抗法和调整阻抗法等,通过计算得到系统的节点电压和功率偏差,从而判断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二)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是一种考虑了电力系统的瞬态响应和非线性特性的分析方法,通过考虑负载变化、故障和控制器动态响应等因素对系统进行动态模拟和仿真,计算系统响应过程中的电压波动情况。

常用的动态分析方法有振荡等效法、自衔接法、以及时域和频域模拟方法等。

动态分析法能够全面考虑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和瞬态响应,对电压稳定性的评估更准确。

二、电压稳定性的改进策略(一)发电侧的控制策略1.发电机调整控制:通过调整发电机励磁系统使得电压保持稳定。

2.AVR和无功补偿:采用自动电压调节器(AVR)和无功补偿装置来调节系统电压,并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变化率减小电压波动。

3.机组统一调度:通过合理的机组出力分配和协调运行,减少机组负荷波动,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二)负荷侧的控制策略1.合理负荷预测和管理:对负荷进行准确预测,并采取合理的负荷管理措施,控制负荷波动范围,减小对系统电压的影响。

2.负荷调度和优化:通过负荷调度和优化方法,将考虑削峰填谷,均衡负荷和降低电压尖峰,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3.过载保护和限流:对负载过载和瞬态故障采取保护措施,如及时切除过载负荷,限制故障电流对电压的影响。

(三)系统拓扑优化和规划策略1.线路规划和交叉调度:通过合理规划系统线路布局和交叉调度,减小线路阻抗和负载不平衡,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

2.变电站布置和优化:根据负荷分布和功率流向情况,合理布置变电站和选择变电站参数,以降低系统的电压损耗和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

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

而电压稳定性作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电能的质量。

因此,深入研究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理解电压稳定性,首先得明白电压是什么。

简单来说,电压就是推动电荷流动的“力量”。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需要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才能让各种电器设备正常运转。

如果电压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或者降低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停电等问题,这就是电压不稳定的表现。

那么,如何分析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静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主要通过研究电力系统在某一特定运行状态下的潮流方程来评估电压稳定性。

潮流计算就是根据给定的网络结构、参数和负荷情况,计算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分布。

通过对潮流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水平以及功率传输的情况。

如果在增加负荷的过程中,某些节点的电压持续下降,甚至达到崩溃的临界值,那么就说明系统在该运行状态下电压稳定性较差。

静态分析方法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PV 曲线”。

它描绘了节点电压随着注入有功功率的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 PV 曲线的形状和特征,可以直观地了解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当 PV 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并趋近于零时,就意味着系统接近电压崩溃的临界点。

除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方法在电压稳定性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动态分析考虑了系统中各种动态元件的特性,比如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系统、负荷的动态特性等。

与静态分析不同,动态分析能够捕捉到系统在受到扰动后的暂态过程中的电压变化情况。

在动态分析中,常用的工具包括时域仿真和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时域仿真可以详细地模拟系统在各种故障或扰动下的动态响应,通过观察电压的变化轨迹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则是通过建立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分析系统在受到小扰动后的稳定性。

研究电力系统电压动态稳定性的一种新方法(上)——分析方法

研究电力系统电压动态稳定性的一种新方法(上)——分析方法

研究电力系统电压动态稳定性的一种新方法(上)——分析方法胡国根;彭志炜
【期刊名称】《电力系统自动化》
【年(卷),期】1999(23)21
【摘要】为研究电力系统电压动态稳定性,应用分叉理论,基于电力系统动态模型,提出了一种寻求平衡解流形上动、静分叉点的新方法。

将系统雅可比矩阵特征复平面进行特定的映射变换,从而只需了解映射后特征复平面上的最大模特征值的表现,即可确定系统动态稳定性性态。

此方法具有计算量小、适用面广以及物理、几何意义明确的特点。

运用这种方法对电力系统电压动态稳定性进行研究。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胡国根;彭志炜
【作者单位】贵州工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12
【相关文献】
1.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快速实用计算新方法
2.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动态分析方法综述
3.基于混和逻辑动态模型的混杂电力系统及其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4.电力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5.研究电力系统电压动态稳定性的一种新方法(下)──实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压稳定性分析

电压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报告关于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其中电压稳定的静态分析方法的核心是电力系统潮流方程,本质上是研究潮流方程是否存在可行解的问题,动态分析方法主要电压崩溃的机理和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本质的方面进行分析的,以便能提出有效措施,避免电压崩溃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分别介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

1、静态稳定分析方法电压稳定的静态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连续潮流法、非线性规划法、奇异值分解法、特征值分析法、灵敏度分析法等。

(1)连续潮流法[1] [2] [3]常规潮流计算方法可以大致画出P-Q曲线的上半支和Q-V曲线的右半支,可以确定网络中不同点的电压稳定水平,但是其在电压崩溃点无解和在电压崩溃点附近不能可靠收敛,然而对于调度人员来说,最实用的电压稳定安全指标是功率裕度指标,即电压失稳临界点,因此,文献[1][2][3]中给出另一种潮流技术方法—连续潮流法。

连续潮流法是求取PV曲线的有力工具,它通过不断更新潮流方程,使得所以可能的负荷状态下,无论在稳定平衡点还是不稳定平衡点潮流方程都有解,克服了接近稳定极限运行状态时的潮流的收敛性差的问题。

连续潮流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灵活性,是解决临界点附近的收敛问题的理想方法。

但由于该方法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因此提出将常规潮流的计算方法和连续潮流法结合起来,以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

具体做法是先从基本工况开始,逐步增加负荷,采用常规潮流方法如牛顿-拉夫逊法或快速解耦法(PQ分解法)等,计算潮流解,直至计算不收敛点。

然后,从该点后采用连续潮流法求解潮流。

(2)非线性规划法[1]汤涌.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周双喜,朱凌志,郭锡玖,王小海.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及其控制.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3]Venkataramana Ajjarapu,Colin Christy.THE CONTINUATION POWER FLOW :A TOOL FOR SIEADY STATE VOLTAGE STABILITY ANALYSIS.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1992,7(1):416-423[2]配电网中对电压稳定性影响较大的负荷主要是有载调压变压器和补偿电容。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电所、输电线路、负荷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能源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保持稳定的电压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电压的不稳定将会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甚至失去供电,引发重大事故。

因此,电压稳定性分析是电力系统调度和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电压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电压稳定性指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或变化的程度,通常以电压的净波动指数(NSI)描述。

NSI是电压波动的数量与系统额定电压的比值。

当NSI大于5%时,说明电网电压变化不稳定。

二、电压稳定性的原因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电力负荷,其次是输电线路和发电机。

1. 电力负荷:电力系统中的负荷是不断变化的。

当负荷超过一定范围时,电压将出现波动甚至暂时停电,造成电网不稳定。

2.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电能输送的重要部分。

输电线路的阻抗会引起电压波动。

3. 发电机:发电机的负载变化和电压调节引起的电压波动是影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三、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种。

1. 静态分析:通过计算得出电力系统的状态,对电网的电压稳定性进行分析。

静态分析方法主要有潮流计算、潮流灵敏度分析、潮流约束方法等。

2. 动态分析:电压稳定性的动态分析是指对电力系统的电压-功角特性进行分析,寻找系统中临界支路或节点,以及电气机械暂态过程的动态稳定性。

动态分析方法主要有转子运动方程、应用李雅普诺夫定理、频域分析等。

四、提高电压稳定性的措施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分析,可以提出一些措施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1. 选用适当的控制模式和调节参数。

2. 加强智能化的电力监控系统,及时监测电网的各种参数。

3. 增加电容器补偿以提高输电线路的功率因数,减少系统的阻抗。

4. 优化电网结构,调整负荷分布,并加强对发电机的调节。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综述朱惠娟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综述朱惠娟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综述朱惠娟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综述朱惠娟摘要:超高压、大电网、远距离和重负荷输电等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使得系统稳定问题愈益突出,电网运行电压的调控变得愈益困难。

与此同时,新近大量增加的空调负荷、现代电力电子整流设备以及配电网上广泛使用的无功电压综合自动控制装置在改善用户供电质量的同时,也给系统稳定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保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与功角静态稳定性是发展和运行现代电力系统时应予特别重视的技术课题。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1引言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规模非线性动态系统,其稳定性分析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任务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电力系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例如,电网电压等级的升高,电力系统的互联,大容量发电机组的普遍应用等。

这些变化对于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2电网稳定的定义和分类2.1电压稳定的定义电力系统稳定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可能发生的失稳形式有:功角失稳、频率失稳以及电压失稳。

在年提出的新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定义和分类报告中,联合工作组指出:电压稳定性是指系统在给定的初始运行点受到扰动之后,所有母线能够维持稳定电压的能力,它依赖于负荷需求和系统向负荷供电之间保持或恢复平衡的能力[1]。

2.2电压稳定分类根据扰动的大小,电压稳定分为小扰动电压稳定和大扰动电压稳定。

小扰动电压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注入负荷增加等小扰动后系统维持稳定电压的能力[2]。

可以在给定的运行点对系统方程进行线性化,用静态方法研究。

大扰动电压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后系统维持稳定电压的能力,如失去发电机、输电线路开断等。

这种能力是由系统和负荷特性、连续和离散控制与保护的共同作用所决定的。

大扰动电压稳定的研究时段可以从几秒一直到几十分钟,一般可用时域仿真来研究。

根据负荷恢复速度,电压稳定分为短期电压稳定和长期电压稳定。

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性分析在现代社会,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各个领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而电压稳定性作为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关键方面,直接影响着电能的质量和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电压稳定性。

简单来说,电压稳定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给定的运行条件下,维持负荷节点电压在允许范围内的能力。

当电力系统受到各种扰动,如负荷增加、线路故障等,如果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和控制机制,保持电压在可接受的水平,那么就认为系统具有良好的电压稳定性;反之,如果电压出现大幅度下降或者波动,甚至导致部分负荷失去供电,那就表明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出现了问题。

那么,影响电压稳定性的因素都有哪些呢?负荷特性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的负荷,比如恒功率负荷、恒电流负荷和恒阻抗负荷,对电压变化的响应各不相同。

恒功率负荷在电压下降时会要求更大的电流,从而进一步加重系统的负担,可能导致电压崩溃。

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也起着关键作用。

线路的阻抗、变压器的参数等都会影响电压的分布和传输。

较长的输电线路往往具有较大的阻抗,会导致电压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增加,从而影响末端电压的稳定性。

无功功率的平衡也是至关重要的。

无功功率不足会导致系统电压下降,而无功功率过剩则可能引起电压过高。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包括发电机、电容器和电抗器等,它们的合理配置和运行对于维持电压稳定至关重要。

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同样会影响电压稳定性。

例如,高峰负荷时段和低谷负荷时段的系统运行状态差异较大,对电压稳定性的要求也不同。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中,常用的有潮流计算法。

通过对给定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分布,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处于电压稳定的边界。

动态电压稳定性分析则需要考虑系统中各种动态元件的特性,如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系统、负荷的动态特性等。

这种方法通常采用时域仿真来研究系统在受到扰动后的电压动态变化过程。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分析方法综述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分析方法综述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分析方法综述电力系统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问题综述王永智,袁越(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摘要:稳定性问题是电力系统中一个复杂的问题。

随着大系统互联方兴未艾,同时市场化之后的电力系统在经济性的驱动下常常在稳定极限边缘运行,系统稳定性成为日益严峻的实际问题,尤其近年屡次出现大系统的稳定破坏事故,更使它成为研究的焦点问题。

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展示了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一个整体上的掠影。

关键词:稳定性;电压稳定;功角稳定0引言稳定性问题是电力系统中一个及其复杂的问题,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就被作为一个课题正式提出[1,2]。

如今,由于大系统互联已成为电力事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加上大系统稳定性破坏事故的屡次发生,使得稳定性问题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基于此现状,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研究的方方面面。

从宏观上,根据研究着眼点不同划分,稳定性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结为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两个大的方向。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两者分别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首先对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破坏的现象和机理进行了描述,然后对稳定性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与归纳,进而讨论了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途径。

最后叙述了稳定性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1稳定性破坏的现象和机理1.1电压失稳的现象和机理电压稳定性,是指正常运行情况下或遭受干扰后电力系统维持所有母线电压在可以接受的稳态值的能力[2]。

运行着的电力系统在遭受干扰后的几秒或几分钟内,系统中一些母线电压可能经历大幅度、持续性的降低,从而使得系统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功率不能正常地传给用户。

这种情况称为系统电压不稳定[3]。

电压不稳定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电压崩溃。

电压崩溃是指系统发生一系列事故后导致一些母线电压持续降低,而功角稳定性有可能并没有破坏的迹象,从而很难预先察觉[3]。

电压崩溃会导致大量负荷的丢失,严重时会造成系统解列。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综述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综述

1 电力 系统 电压稳 定 的定义 和分类
电压稳 定 是指 电力 系统受 到小 的或 大 的扰动 后 , 系统 电压 能够保 持或 恢复 到允许 的范 围内 , 不 发生
电压崩溃的能力 。1 9 9 3 年, 国际大 电网会议 ( C I G R E ) 报告 中首先提 出的电力系统稳定 的定义 和分 类 , 国际 电气 与 电子 工程 师学 会 电力工 程分 会 ( I E E E ) 也 曾给过 系统稳 定 的定义 。后 随着 电 网互联 的 发展 , I E E E / C I G R E稳 定定 义联合 工 作组 又给 出新 的 电压稳 定定 义和分 类 , 报告 将 电 压稳 定分 为 大干 扰 稳定 和小 干 扰稳定 。 在 以往 定 义 的基 础 , 我 国制 定 出 《 电力 系统 安 全 稳 定 导则 》 ( D L 7 5 5—2 0 0 1 ) 作 为 电力行 业 的标 准 , 如图 1 所 示 。电压 稳定 的基 础是 无 功 功率 的分 层 分 区供需 平 衡 。 电 压 失 稳 可 表 现 在 静 态 小 扰 动 失 稳 , 暂态 大扰 动 失 稳 及 大 扰 动 动 态 失 稳 或 长 过程 失 稳 。 图1 D L 7 5 5 — 2 0 0 1 电压 稳定的 分类示意图 目前 电压 稳定 的分类 还 不统 一 , 也从侧 面 反映 出 电压稳定 的研 究 尚未走 向成 熟 。
2 电力 系统 电压 稳 定 的研 究 现状
本文将 电压稳 定 问题分 为静 态 电压稳 定 问题和 动 态 电压 稳定 问题 , 他 们研 究 的角 度不 同。静 态 电 压稳 定 问题是 基 于潮流 方程 进行 分析 的 , 而动态 电压稳 定 问题 是 基 于微 分 方 程进 行 分 析 的 。下 面 分 别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一、简介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各种内外部扰动时,能够维持在合理范围内的电压水平。

电压稳定性的分析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以及影响电压稳定性的因素。

二、影响电压稳定性的因素1. 负荷变化:电力系统负荷的突然变化可能导致电压的波动,特别是负荷突然减少时,容易导致电压过高。

2. 发电机控制: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和自动电压调节系统对于维持电压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3. 输电线路电阻:输电线路的电阻会导致线路电压降低,并可能引发电压稳定性问题。

4. 远方电网状况:远方电网的电压波动、频率变化等都会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产生影响。

三、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1. 潮流计算:通过对电网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系统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数据,为后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2. 暂态稳定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暂态稳定分析,可以模拟各种故障情况下的电压稳定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系统崩溃。

3. 跨频分析:考虑到电压稳定性与频率的相互关系,跨频分析可以帮助预测在不同频率下系统的电压响应情况。

4. 灵敏度分析:灵敏度分析用于评估不同因素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找出影响电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四、电压稳定性改进措施1. 增强发电机控制系统:优化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和自动电压调节系统,提高对电压的调节能力。

2. 调整负荷:合理规划负荷分布,避免过大的负荷突变,减少电压的波动。

3. 提高输电线路的电容性:增加电容补偿装置,减小输电线路的电阻,提高线路的电容性,有利于降低线路的电压降低。

4. 配电自动化技术:引入配电自动化技术,提高对系统电压的监测和调节能力,快速响应电压异常情况。

五、结论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

通过合理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确保系统能够应对各种内外部扰动,保障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电力系统是一个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受到各种干扰后,系统能够保持同步运行、维持正常供电的能力。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采用有效的分析方法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稳定性。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电力系统失去稳定,可能会导致大面积停电,给工业生产、交通运输、通信等各个领域带来严重的影响。

例如,工厂的生产线可能会突然停止,造成产品损失和设备损坏;医院的医疗设备可能会失效,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交通信号灯可能会熄灭,引发交通混乱。

因此,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准确分析和评估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和控制的重要任务。

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可以分为静态稳定性分析和暂态稳定性分析两大类。

静态稳定性分析主要关注系统在稳态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

其中,小干扰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它通过对系统线性化模型进行特征值分析,来判断系统在受到小干扰后的稳定性。

具体来说,就是将系统的非线性方程在工作点附近线性化,得到一组线性化的状态方程,然后求解其特征值。

如果所有特征值的实部均为负数,系统就是稳定的;如果存在实部为正数的特征值,系统就是不稳定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相对简单,可以快速评估系统的稳定性,但它只能处理小干扰情况,对于大干扰可能不准确。

另一种静态稳定性分析方法是潮流计算法。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得到系统在给定运行条件下的节点电压、支路功率等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过载的线路或变压器,从而评估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例如,如果某条线路的传输功率超过了其热稳定极限,那么系统在这种运行方式下就是不稳定的。

暂态稳定性分析则主要关注系统在受到大干扰(如短路故障、机组突然跳闸等)后的稳定性。

时域仿真法是暂态稳定性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一、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而电压稳定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指标之一。

为了保障电网的可靠运行,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分析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进行深入探讨。

二、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概述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外部干扰、内部故障或负荷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扰动下,电压能不断恢复并维持在额定值范围内的能力。

电压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网的运行安全和供电质量。

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主要与发电机、输电线路、变电站和负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当系统负荷增加或线路传输能力减弱时,电压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电压崩溃的情况。

因此,进行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确保电网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1. 静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是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

它将电力系统的各个部件抽象为特定的等值模型,通过对潮流计算和电压裕度分析,来评估电压稳定性。

静态分析法可以提前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电压稳定性问题,为发电机和负荷之间的功率调节提供参考。

2. 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是指对电力系统在瞬态或暂态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判断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它主要包括对系统阻尼和系统振荡特性的研究。

动态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力系统在故障或切换等突发事件下的动态响应情况,对于运行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3. 灵敏度分析法灵敏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计算不同因素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的方法。

通过调整各个敏感变量,如负荷、传输功率等,以评估其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灵敏度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影响电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调控策略。

四、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的工具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常用的电压稳定性分析工具包括:PSASP、PSS/E、PSCAD等。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综述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综述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综述摘要: 电力需求的快速发展对电压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对电压稳定性的研究为基础,综述电压稳定性的本质和机理, 以及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研究用于防止系统电压失稳的控制策略及电力系统优化理论。

关键词: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电压稳定性中途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E文章编号:2095-2104(2011)12-015—01近十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量急剧增加,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大型电力系统相继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网络建设速度跟不上用电量的增长速度,网架建设的薄弱也给电压稳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电力市场竞争机制使各种电源竞价上网, 给庞大的极限运行的网络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使电压稳定性问题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的一大因素。

迫切要求对电压稳定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 电压稳定性的本质1.1 电压稳定性机理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系统越来越朝极限方式运行,电压稳定性面临新的挑战,此时其本质开始受到重视。

有学者从线路和负荷的关系出发,认为电压稳定性的本质不仅跟无功功率有关,而且跟有功功率有关,特别是当系统在极限附近运行时,有功功率和负荷性质均对电压有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压稳定性就是负荷稳定性。

另外一部分学者从非线性系统理论出发,以分岔及中心流形理论来描述电压稳定性的本质,把电压稳定性划分为短期和中长期稳定性。

1.2 近期研究动态由于电压稳定性与功角稳定性之间并不是孤立作用的,近期对电压稳定性的研究开始围绕短期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相互作用的机理展开。

用微分代数方程的奇异性研究暂态电压崩溃的机理过程,动态负荷在时间常数、负荷功率、负荷成分等方面对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

结论为: 对于时间常数小、有功负荷重、恒功率负荷比重大的动态负荷,一般由于其电压失稳而导致功角失稳。

这种分析方法对暂态电压稳定和功角稳定之间的机理联系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而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电压的稳定性。

电压稳定性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探讨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压稳定性的定义。

电压稳定性是指系统中的电压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够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不产生过大的波动或者失稳。

电压稳定性的分析主要包括稳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

稳态稳定性是指系统在稳态下的电压波动,主要包括电压的稳定边界和压降分布情况。

为了分析稳态稳定性,我们可以采用潮流计算、节点电压灵敏度分析等方法。

潮流计算可以计算出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的分布情况,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电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节点电压灵敏度分析可以通过计算节点电压对输电线路的参数变化的敏感度,从而确定电压稳定边界。

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系统中电压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持电压的稳定。

动态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发生负载变化或外部干扰时,电压恢复到稳态需要的时间和稳态的质量。

动态稳定性分析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常用的方法包括暂态稳定分析和频域分析。

暂态稳定分析主要研究系统在发生故障或负载变化时的电压响应,通过模拟系统的动态过程来判断系统是否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到稳态。

频域分析则是通过频谱分析来判断系统在不同频率干扰下的响应情况,从而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这些方法对于预测系统的稳定性变化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此外,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问题还可以采用仿真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仿真方法可以基于电力系统的模型进行试验和模拟,从而得出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电压稳定性情况。

实验方法则通过搭建实际的电力系统实验平台,进行真实的测试和观测,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电压稳定性。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

通过稳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的分析,以及仿真和实验方法的应用,我们能够全面而准确地评估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策略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维持社会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而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则是电力系统运行稳定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一、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是指在外界条件变化或负荷变化的情况下,系统电压的恢复速度以及电压波动范围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对于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1. 静态稳定性分析静态稳定性分析是指在负荷变化以及故障条件下,分析系统电压的稳定性。

静态稳定性分析常采用电力系统计算软件进行模拟,以确保系统在负荷变化或故障发生时,电压仍能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2. 动态稳定性分析动态稳定性分析是指在短路故障或大负荷变化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分析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动态稳定性分析通常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模拟系统的动态响应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二、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控制策略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来控制电压的恢复范围和速度。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控制策略:1. 发电机励磁控制发电机励磁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压来控制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当系统负荷变化时,通过合理调节发电机励磁电压,可以使系统电压保持在稳定范围内。

2. 无功功率补偿无功功率补偿是一种通过补偿无功功率来控制电压稳定性的控制策略。

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增加合适的无功功率,可以调节电网的电压,保持电压在合理范围内。

3. 直流输电直流输电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控制策略。

通过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输送,可以减小电力系统的输电损耗,提高电网的电压稳定性。

4. 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监控、控制和保护设备,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精确而快速的监测和调整。

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系统电压的稳定。

三、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控制的挑战与展望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度的增加,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控制面临着一些挑战。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承担着能源供应和电力传输的重要职责。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压稳定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电压稳定性指的是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稳定程度,对于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保护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源的波动、负载变化、输电线路的阻抗、断路器的开关等。

因此,为了准确分析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需要使用一种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方法。

目前,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静态稳定性分析和动态稳定性分析两种。

静态稳定性分析是一种基于电力系统静态数据的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评估系统在负载变化等静态条件下的稳定性。

常用的静态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潮流计算、敏感性分析和最大负荷能力评估等。

潮流计算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用于计算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分布。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得到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稳定性情况,从而评估整个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敏感性分析是评估系统中各个元件(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参数变化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确定系统中关键元件,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电压稳定性。

最大负荷能力评估是评估系统在最大负载情况下的电压稳定性。

通过最大负荷能力评估可以确定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调整系统的运行方式,以保证系统在最大负载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

动态稳定性分析是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动态数据的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评估系统在各种电压暂态和动态情况下的稳定性。

常用的动态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短路分析、暂态稳定分析和频率稳定分析等。

短路分析是评估系统在短路故障情况下的稳定性。

通过短路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短路电流、短路电压和短路功率等参数,以确定系统在短路故障情况下的电压稳定性。

暂态稳定分析是评估系统在电源故障或负载扰动等暂态情况下的稳定性。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性分析在当今社会,电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而电压稳定性,作为电力系统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

电压稳定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给定的初始运行状态下,遭受一定的扰动后,系统中所有母线维持稳定电压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在各种情况下,电力系统中的电压能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既不过高也不过低。

要理解电压稳定性,首先得明白电压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电压就像是电力传输的“动力”,它决定了电能能否有效地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终端。

如果电压不稳定,电器设备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损坏,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

影响电压稳定性的因素众多。

其中,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是一个关键因素。

负荷的大小和变化规律会对电压产生直接影响。

当负荷突然大幅增加时,如果电力供应不能及时跟上,就会导致电压下降。

此外,负荷的功率因数也很重要,功率因数过低会加大无功功率的需求,从而影响电压稳定性。

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也对电压稳定性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输电线路的阻抗、变压器的参数等都会影响电压的分布和变化。

如果网络结构不合理,比如线路过长、电阻过大,就容易在传输过程中造成电压损失,影响末端用户的电压质量。

发电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方式同样会影响电压稳定性。

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控制着输出电压,如果励磁系统出现故障或者调节不当,就可能导致电压波动。

而且,不同类型的发电机在应对系统扰动时的表现也有所差异。

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压失稳的情况时有发生。

电压失稳可以分为短期电压失稳和长期电压失稳。

短期电压失稳通常发生在几秒到几分钟内,可能是由于突然的短路故障、大型电动机的启动等引起的。

长期电压失稳则是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发展的,往往与负荷的持续增长、系统运行方式的不合理等因素有关。

为了分析电压稳定性,工程师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工具。

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综述朱惠娟
发表时间:2017-12-28T21:25:01.9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作者:朱惠娟[导读] 摘要:超高压、大电网、远距离和重负荷输电等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使得系统稳定问题愈益突出,电网运行电压的调控变得愈益困难。

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 528200 摘要:超高压、大电网、远距离和重负荷输电等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使得系统稳定问题愈益突出,电网运行电压的调控变得愈益困难。

与此同时,新近大量增加的空调负荷、现代电力电子整流设备以及配电网上广泛使用的无功电压综合自动控制装置在改善用户供电质量的同时,也给系统稳定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保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与功角静态稳定性是发展和运行现代电力系统时应予
特别重视的技术课题。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 1引言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规模非线性动态系统,其稳定性分析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任务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电力系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例如,电网电压等级的升高,电力系统的互联,大容量发电机组的普遍应用等。

这些变化对于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2电网稳定的定义和分类
2.1电压稳定的定义
电力系统稳定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可能发生的失稳形式有:功角失稳、频率失稳以及电压失稳。

在年提出的新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定义和分类报告中,联合工作组指出:电压稳定性是指系统在给定的初始运行点受到扰动之后,所有母线能够维持稳定电压的能力,它依赖于负荷需求和系统向负荷供电之间保持或恢复平衡的能力[1]。

2.2电压稳定分类
根据扰动的大小,电压稳定分为小扰动电压稳定和大扰动电压稳定。

小扰动电压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注入负荷增加等小扰动后系统维持稳定电压的能力[2]。

可以在给定的运行点对系统方程进行线性化,用静态方法研究。

大扰动电压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后系统维持稳定电压的能力,如失去发电机、输电线路开断等。

这种能力是由系统和负荷特性、连续和离散控制与保护的共同作用所决定的。

大扰动电压稳定的研究时段可以从几秒一直到几十分钟,一般可用时域仿真来研究。

根据负荷恢复速度,电压稳定分为短期电压稳定和长期电压稳定。

短期电压稳定涉及快速动作的负荷设备的动态过程,如感应电动机、电力电子控制负荷等。

研究时间框架在数秒之间,需要求解适当的微分方程进行分析。

这与功角稳定的分析相似,通常需要负荷的动态模型。

长期电压稳定涉及慢动作的设备,如OLTC、温控负荷、发电机励磁电流限制器等。

研究时间框架为几分钟或更长时间。

系统电压稳定与否通常是由连锁的设备停运而不是初始扰动的严重性所决定的。

在许多情况下,可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估计稳定裕度和确定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若要选择控制动作的时间,可采用准稳态时域仿真[3]。

电压稳定和功角稳定的区别并不是基于无功功率电压幅值和有功功率功角变化之间的弱耦合关系。

对于重负荷状态下的电力系统,这种耦合关系很强,电压稳定和功角稳定都受到扰动前有功和无功潮流的影响。

两种稳定的区别应该基于历经持续不平衡的特定的一组独立作用因素,以及随后发生不稳定时主要的系统变量。

2.3电压失稳分类
根据引起电力系统电压失稳主要原因的不同,把系统中可能发生的电压失稳分为两种类型:(1)电压调控能力丧失型失稳:这种类型的电压失稳是由于系统中的无功储备(包括发电机、同步调相机和SVC等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已经被耗尽引起,此刻在系统中发生故障或受到其他扰动时,由于系统已经丧失了对电压的控制能力,因而会导致电压失稳的出现。

(2)阻塞型电压失稳:发生这种类型电压失稳的起因包括在传输线路中的无功损耗I2X过大、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到达调节极限以及由于节点电压不断降低导致并联补偿电容器无功出力下降等,这些原因使需要无功支撑的区域得不到无功供应,从而造成的电压稳定问题,称为阻塞型电压失稳。

发生这种电压失稳时,系统中的无功储备可能还没有耗尽。

3电网稳定性分析方法
3.1 静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线性化方法和裕度方法。

线性化方法包括灵敏度法、特征值奇异值分析法、模态分析法和潮流多解法等,它们是将潮流方程或扩展潮流方程在当前运行点处线性化以后计算得到的。

裕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把网络输送功率的极限作为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将该点和系统当前运行点的功率差值作为电压稳定的裕度。

3.2 动态分析方法
电压稳定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动态问题。

系统中的诸多动态因素对电压稳定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发电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负荷动态特性、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特性等。

电压稳定动态分析对于深入了解电压崩溃的机理,了解分析系统的一些固有特性和某些控制器的作用,以及检验静态分析的结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电压稳定分析新方法(1)非线性动力学方法
电力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电压稳定性态的改变,实质上是从稳态走向分岔的过程。

属于静分岔,对应于单调失稳模式,可用从现有运行状态直接搜索出静分岔点的直接法和追踪平衡解流形的延拓法进行分析。

分岔属于动分岔,对应于周期性的振荡发散失稳模式。

在负荷增长的情况下,电力系统无功需求也在逐渐增长,当发电机或者其他电压调节装置达到无功极限时,将导致极限诱导分岔。

系统将会突然减少稳定的负荷裕度,甚至有可能失去稳定而引起电压崩溃。

分岔理论沟通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为静态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保证了静态电压稳定安全指标的合理性,确立了静态方法求出的预防校正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电力稳定的概率评估方法
为了弥补确定性方法不能体现系统状态、参数随机性的不足,国内外学者已开始进行电压稳定性的概率评估研究。

概率电压稳定可以分为概率静态电压稳定和概率动态电压稳定。

概率静态电压稳定主要研究在系统元件故障和负荷增长时,系统在较长时间能否保持静态电压稳定,以及采取维持静态电压稳定的有效控制措施;考虑在元件随机故障和可调范围内,系统能否保持无功平衡,母线电压偏差能否维持在允许范围内,研究安全控制措施。

概率动态电压稳定主要研究在系统元件随机停运时,系统在短时间内能否保持动态电压稳定,是否可能发生电压崩溃或振荡。

(3)复杂系统暂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对于规模庞大的复杂电力系统而言,当同时考虑系统各个元件的动态特性时,会使系统求解方程的阶次过高,导致用解析法分析时的严重困难。

因而对于复杂系统,时域仿真是主要的研究手段。

时域仿真法不仅适用于暂态电压稳定分析,同时也适用于小扰动下的动态稳定分析以及功角稳定分析。

由于时域仿真法存在求解时间过长的缺点,同时其计算结果难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

因而如何在复杂系统中进行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实时、快速判断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4电压稳定分析指标
一个好的指标应能度量出系统现在的运行点离电压崩溃点还有多远,并且能找出最容易发生电压崩溃的区域或节点,以帮助调度运行人员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防止电压崩溃事故的发生。

己提出的比较重要的电压稳定性指标有:基于常规潮流解的电压稳定性指标;基于潮流解对的邻近电压崩溃指标;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电压稳定性指标;以及基于潮流雅可比矩阵最小奇异值的电压稳定性指标。

5 结论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分析电力系统中众多参数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电力系统电压崩溃的后果严重,电压稳定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畹君.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 李兴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和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周双喜,朱凌志,郭锡玖,王小海.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及其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