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接收机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可将二个频率集成在 一起,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易于制 造。 缺点:增益较低
GPS天线发展
四馈源天线:天线相位中心为零 带抑制板天线:扼流圈天线
可扼制地面和建筑物反射波信号
3.2 接收射频信道
接收射频信道由 低噪声预选放大器、 下变频器、滤波器组成, 对天线馈送来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下 变频,最终输出较低的中频信号并经过 ADC转换成数字中频,并送到信号处理 部分
跟踪
跟踪是对伪码相位的精确跟踪过程。本地伪码 精确跟踪输入伪码的相位变化,使得伪码相位 误差在允许的小范围内。 跟踪是对伪码相位的精确跟踪过程。本地伪码 精确跟踪输入伪码的相位变化,使得伪码相位 误差在允许的小范围内。 获得各种导航定位计算所需的原始数据,如载 波多普勒频移,码相位偏移等等。
•
D(t )
6.3.5 导航电文的解码
导航电文
3.6 GPS接收机接收信号
导航电文 C/A码伪距 C / A,P码伪距 P L1载波相位 1 、L2载波相位 2 L1多普勒频移D1,L2多普勒频移D2。
射频器(RF)——是将高频1575M通过混频、滤波降 到中频。 信号通道(基带)——完成信号捕获、跟踪、解扩、 解调及伪距测量,载波相位测量 数据处理(CPU)---------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解算出定 位结果,物体运动速度等。
1575.42MHz B1: LNA 875.58MHz 滤波 一变频 滤波 放大
VGA 检波
RSSI 控制电压输入 46.42MHz AD量 化 二变频 滤波 放大
2451MHz PLL
10M Hz
Lo2:922M Hz
PLL RSSI
LNA
B2:1227.6MHz
检波
控制电压输入 AD量 化
天线类型
适合作为圆极化天线的类型包括了四线螺旋天线、 交叉倾斜振子天线和微带贴片天线等多种形式。
四螺旋天线
左旋园极化
优点:天线频带宽,全园极化性好,可捕获低角卫星 缺点:不能进行双频接收,抗震性差
GPS天线
典型的微带贴片天线是在一块厚度远小于工 作波长的介质基片上,用微波集成技术覆盖在 基片两面上的辐射片所构成的。在实际应用中, 贴片辐射器的典型形状是矩形和圆形,然而, 这种微带天线带宽很窄(一般不超过1%)。 微带天线
ts(t- )=6Z(n)+0.02B(n)+0.001M(n)+(c(n)+R(n))/1023000
精度讨论
采用伪随机码测距技术,测量精度决 定码元分辨率。当码的比特率越高,码 元宽度越小,分辨率越高。
接收机通道
通道:能完成对卫星的捕获、跟踪、测量、 解扩的装置称为通道。 单通道接收机:每次只能捕获一颗卫星,通 过变换时序,跟踪卫星进行 测量。 多通道接收机:具有多个通道,可以同时捕 获多颗卫星进行测量。
在传统接收机中, 天线模块和射频模块这两个模拟信号处理部分均 用模拟硬件来实现,通常是一片专用芯片, 而信号处理、应用处理部分用数字硬件来实现, 通常也是一个专用芯片, 用户界面部分则用一个微处理器来实现,也只有 这一部分是用软件来实现的。
6.4 GPS接收机OEM
Passive antenna Active antennas
C/A码和P码的捕获
相关探测法——每次移动本地码半个码元进行相关 比较 。 C/A码捕获:因为C/A码短,用1.5min可完成捕获。 P码捕获:P码X1,X2 12位移位截短寄存器在每周六零 时置成初始状态。 C/A码捕获后,在导航电文中转换码中给出Z 计数,该计数按1.5秒计算,从星期六零时开 始。有了Z计数就可以计算出X1X2状态,即可 预先将P码本地码移到应有的状态,所以只需 很短时间即可完成对P码捕获。 捕获——通过检测伪随机码和本地码相关输出为最 大,即可捕获卫星。
天线设计要求
天线与前置放大器一体化以减少信号损失 天线对整个上半球各方向信号不产生死角 --全园极化 有适当防护屏蔽措施以清除多路径效应 天线相位中心与天线几何中心一致,并稳 定
பைடு நூலகம்
GPS接收天线技术指标
工作频率及带宽: L1:1575.42±1.023MHz L2:1227.6±1.023MHz 极化方式: 右旋圆极化 波束宽度: E(俯仰):5°~ 90° (水平):0°~ 360° 天线增益: ≥-5dB(在整个波束范围内, 天线 顶部增益大于3dB) 圆极化轴比:≤2 输出驻波: ≤2
L1 1575.42MHz
限幅器
f0时钟
P(Y)码 产生器
÷10
C/A码 产生器 f0/10时钟
数据
50bps
3.3卫星信号处理流程图
IF信号 信号捕获 信号跟踪 导航数据解调 用户PVT解算 用户界面
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是导航信号接收处理通道的 核心部分,这个部分包括信号 捕获、跟踪、解调、 比特同步、子帧同步、 测量值的计算,
多频接收天线; 多频射频接收通道; 伪码的捕获与跟踪技术; 比特同步、子帧同步技术; 伪距、Δ伪距和载波相位估计; 用户位置、速度和时间(PVT)的计算, 授时处理;
3.1 GPS天线
接收天线部分完成射频信号的接收, 即把卫星播发的电磁波转换成便于处理 电信号。
具有优良指标的天线对提高整机的接收灵敏度、 减小地形、地貌以及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天线单元的设 计中,除保证宽波束、高增益和宽轴比带宽 外,天线单元在整个波束带宽内还应该提供 均匀的幅度响应和均匀的相位响应。
875.4MHz 滤波 一变频 滤波放 大
VGA
46.6MHz 二变频 滤波 放大
2103MHz PLL
10M Hz
Lo2
C/A码信号的相位调制
在L1载频上由数据流和两种伪随机码分别以同相 和正交方式进行调制,
f0 10.23MHz
BPSK调制器
-3dB
154 f0
X154 ∑
90°
BPSK调制器
伪距提取
信号接收时间是由接收机按本地时钟排定的一系列时刻来决定。 例如:一个20ms的连续计数器可以给定接收机的接收时间。同时 在每个相隔20ms的接收时间点上,需要确定卫星信号的发射时刻。 发射时刻的确定需要导航电文所包含的时间信息来辅助 在GPS接收机中,卫星的发射时间由Z-记录,并且写在导航电文 的每个子帧里。Z计数间隔为1.5秒,而导航电文每4个Z(即6秒) 开始一个新的子帧。由于Z确立了每一子帧开始时的卫星时刻, 则信号的发射时间应为Z时间Z(n),加上从信号所在子帧的开头 算起至接收时间点上所对应的接收信号之间所间隔的时间. 这一时间分为如下几个部分:对应导航电文的整比特数B(n),从 当前比特数开始算起的C/A码整周期数M(n),从当前C/A码开始 算起的C/A码码片数C(n),以及当前码片的分数部分R(n)。整比 特数和整周期数可以依靠跟踪环设置两个专门的计数器提供;码 片数和码片分数可以由伪码发生器和码环的NCO给出
伪随机码跟踪环路图
载波跟踪环路图
相关通道电路原理图
延迟锁定环的工作原理
跟踪环原理图
搜索方法
传统的串行搜索方法是在一个频率格内进行所 有码元的串行时域相关,搜索所有的码相位。 如果没有捕获到信号,则进入下一个多普勒频 率格继续搜索 串行捕获方法实现简单,但其捕获时间过长, 对微弱信号环境、干扰环境、较高动态环境的 适应性较差等,实用性较差。 新型的伪码捕获方案,基于块处理和FFT的软件 GPS接收机
GPS接收机工作原理
1伪随机码测距原理
利用接收机产生复制码(本地码)与 卫星发播的伪随机码进行相关运算,通 过测量相关函数最大值的位置来测定卫 星信号传播延迟,从而求得卫星到接收 机的距离观测值。
卫星产生伪随时码,发出时信号
s 接收机收到信号延迟 , • (t ) 接收机本地码发生器产生本地码 s(t t ) 经码移位电路本地码延迟 ' s • (t t ' ) 相在器相关运算,积分器
采用价格低、耐低温、功耗低的单
片微处理器做系统管理和数据处理
6.5.1 高精度单频接收机研制
Single Frequency High accuracy GPS receiver
GJS100、GJS101接收机 整机图
主要技术指标
The main technology index
精度(Accuracy):±5mm+1ppm· D 采样间隔(Sampling interval):1~99秒可选 工作范围(Working temperature):-20~+55OC 功耗 (Power wastage): <3.5W 汉化显示、电池电量显示、背光照明 GJS100:内存(Memory)4M,可存31个文件 GJS101:内存(Memory) 8M,可存63个文件 下载数据可转成RINEX2.0格式
s (t )
相关输出达到最大值即•
R( ) s(t ) s(t t ' )dt
•
nT
• c t n '
2GPS接收机工作原理
GPS接收机工作分为四步 1. 对卫星信号捕获——牵引 2. 跟踪卫星信号,保证连续测距——锁定、跟踪 3. 解调导航电文,测量伪距,载波相位 4. 定位计算
GPS接收射频通道技术指标
载波频率: L1: 1575.42 MHz L2:1227.6 MHz 接收信号功率范围:-133dBm~-110dBm 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系数:≤1.5dB(带选择滤波器) 低噪声放大器增益:≥37dB 镜频噪声抑制:≥40dB 输出中频频率: L1: 46.42 MHz L2:46.6 MHz 3dB带宽 1.023MHz 带外杂波抑制:≥40dB 输出信号电平:4dBm±1dB 阻抗:50Ω AGC动态范围:55dB 本振相位噪声:100Hz -65 dBc/Hz 1KHz -75 dBc/Hz 10KHz -85 dBc/Hz 100KHz -100 dBc/Hz 本振信号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优于5×10-7
Antenna
RF
ASIC
Digital
Firmware
GPS接收机组成
GPS天线 GPS主板 GPS显示 GPS电源
6.5 GJS100、GJS101型接收机特点
The features of GJS100、GJS101 Receiver
高清晰度、低功耗、反射式宽温特
性、平板液晶显示器:STNLCD (超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
码的馈定
码的锁定也称跟踪——由于卫星在运动, 只有锁定卫星才能保证捕获码的最大相 关输出,即不断完成伪距测量。
3 GPS接收机原理框图
完整的导航接收机接收处理通道
接收天线、 接收射频、 信号处理、 应用处理(导航处理和授时处理) 用户界面。
导航信号接收处理的主要关键技 术包括下面的几项:
信号的捕获是一个码相位和载波多普勒的二维搜索过程, 本质上是一个粗同步过程,其任务是估计出伪码的偏移 和载波多普勒,用来初始化跟踪环路。 捕获方法有传统的串行捕获、基于FFT的并行捕获等多 种,无论是那种捕获方式,关键是搜索空间的定义,信 号检测准则的建立,以及不同信号电平下算法的性能等。 信号的跟踪由跟踪环路来实现,主要作用是根据捕获环 路能够给出的输入信号粗略估计,进一步精确估计信号 的载波多普勒和伪码偏移,同时,将导航数据从输入的 接收信号中解调出来。 被跟踪后的信号已经实现了解调,因此,经过比特同步、 子帧同步后就可以获得导航数据。利用导航数据和跟踪 环路的载波多普勒和伪码偏移,进一步可以导出信号的 测量值,即伪距、Δ伪距和载波相位。最后根据这些信 息计算出用户的位置、速度和时间(PVT)。
捕获
数字中频信号 BD-2 1/B2 GPS L1/L2C
1 2 跟踪 跟踪环 跟踪环
12
比特同步
子帧同步
测量值导出
PVT解算
内部时钟生成
接收机控制管理
3.4 导航电文的解扩
卫星信号的扩频: s(t ) p(t ) D(t ) 信号解扩 : s(t ) p(t ) p(t ) D(t ) 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