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 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揭题存疑

1、出示橡树的图片

问: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高大、粗壮、挺拔)这棵橡树就生长在路旁。

2、直接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3、引导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吗?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橡树呢……)(“疑”是“研”之源。围绕学生质疑的问题来开展阅读研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阅读研究更有意义,也更有情趣。)

二、初读课文释疑

1、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难理解的词语。

2、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先自己试着划划找找答案。

3、交流:

(1)提出难懂的词语,互相交流理解。(如:平坦,延伸、沉重、楔子、责备、不约而同等

(2)交流读文后对刚才所提问题的思考,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环节的设计是第一层次的质疑和解疑,其实已经实现了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从整体上解读了课文的脉络和主要元素。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来说,粗知是自主深入阅读的基础。)

三、引发质疑

1、人们打算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城市之间修一条怎样的公路?

(平坦、宽阔又漂亮)

2、后来这条公路修好了,修成了什么样子?为什么“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为什么修成的路与起初设计的有这么大的差别?究竟在修路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这一环节,抓课文解读的“矛盾点”切入,用问题推进学生的阅读思辨,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以便更多角度开拓学生的认知空间)

四、自主研读,提示文旨,分六步设计:

1、确定研读目标。

为什么“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它像箭一样笔直,但中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交流研读体会

(1)为什么工人们突然停了下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2)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这个句子是个什么句?(比喻句)

(3)你喜欢这棵树吗?有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3、片断品读4-7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品味语感。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活也没对工人们说。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

(1)你看到他们的表情了吗?什么是沉默不语?

(2)为什么都沉默不语?虽然他们沉默不语,但是此刻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正波澜起伏,你猜想一下他们此刻正在想些什么?

说话训练:此时此刻,工程师左右为难:砍吧,();不砍吧,()。

(3)工程师为什么叹气?工人们又为什么叹气?(因为没有想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4)朗读指导:工程师看看筑路计划,看看橡树,想不出两全的办法,心里好着急好无奈啊!(生读)

4、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1)出示楔子:什么是楔子?干什么用的?

(2)工程师的行动其实给工人们一个什么样的决定?(保护橡树,把公路弯曲成马蹄形)这样做好吗?(既保护了橡树,又不改变计划)

(3)工程师为什么要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打进去呢?(不影响橡树的成长,让橡树的根部都不受到伤害)

五、感悟筑路人的高尚之心

1、引读:几年过去了,公路建成了,这是一条怎样的公路呢?看插图,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找一对反义词:(笔直——弯曲)

2、行驶在这条宽阔的公路上,看到这道亮丽的风景线,难怪——课件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

想象说话训练:

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它像箭一样(),因为这里挺立着(),()过往这里的人看到(),()地赞叹:()。

现在,你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赞叹吗?筑路人的高尚表现在哪些地方?

3、倾诉:现在,这棵挺立在路旁的高高的橡树,成了这条宽阔的公路旁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它似乎在说些什么……

4、小练笔:你听到橡树说的话了吗?让我们写下来吧。

(这一环节着力于激活表态的文本,促进师生的创造和拓展,从切入点引出“空白点”,发展点,在比较品味、想像、朗读中实现,从解读文本到超越文本,实现语言文字情怀的共同构建。)

“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说。

引导从这些表情动作的词语中,体会工程师保护橡树的坚决和义无反顾。

4、创设情境,换位体验

导入:工程师明明知道计划是不可修改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那么做?他想到了些什么呢?你能来真实这个“空白”吗?

出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1)、讨论铺垫(想到了橡树的作用,橡树的生命力,想到了……)

2)、交流:工人们看到工程师的做法,他们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得怎样?

5、有感情地朗读4-7自然段。

6、小结:作者这样写:“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突出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赞扬了人们为树让路的决心。

(这一环节着力于激活表态的文本,促进师生的创造和拓展,从切入点引出“空白点”,发展点,在比较品味、想象,朗读中实现,从解读文本到超越文本,实现语言文字情怀的共同构建。)

六、总结升华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希望我们也能拥有一颗高尚的心,让大自然更加和谐,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1、情地朗读文章最后一段。

2、以歌曲《美丽的心灵》结束本课。

板书:8、路旁的橡树

工程师修路橡树

工人们保树马蹄形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一、留足空间实现多元解读

一开始,让学生质疑,他们对高尚一词不太理解,通过研读课文,体会工程师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特别是理解他如果选择砍去橡树,也一样可以得到赞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赞美,但最后却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让学生懂得,在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挣扎中,能让好的思想占上风就是一种高尚。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地出现课文的最后一段,让“高尚”一词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上深深地烙印,把这种环保意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

二、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举

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美好的行为时,除了让学生感受他们品格的高尚,还不失时机地安排一些语言训练。看着这个弯曲的马蹄形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风中的橡树在跟人们说些什么,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体会到这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上,这唯一的马蹄形的弯,昭示了筑路工人高尚的心灵,又让学生在说话练习中,锤炼了文字的准确性,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三、联系生活拓展语文外延

还存在着的不足:在理解课文时,过于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却忽略了朗读的训练,如工程师与筑路工人沉默不语时的场面,如果能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体会,效果可能会更好。

路旁的橡树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用具及课前准备

1、课件《路旁的橡树》,橡树图片;

2、搜集有关人类破坏或保护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背诵:第七单元:爱护周围环境

1、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吕氏春秋》

2、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黄帝内经》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路旁的橡树》,看老师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2、你们见过橡树吗?(出示橡树图,橡树就是栎树,结有果实。介绍橡树:这就是橡树,平时我们不容易看到橡树,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橡树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橡树仪态雄伟、气势磅礴、高大伟岸。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生命期比较长,高寿的可以达到400岁。橡树是一种极其聪明的树种,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