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地球卫星》ppt课件(2篇)

合集下载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人造地球卫星 课件(40张)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人造地球卫星   课件(40张)

A. ������������
B. 1 gr
6
C. 1 gr
3

D.1gr

3
2 人造地球卫星
(1)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①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
②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 T=24 h=86400 s。
③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④高度一定:根据 G���������������2��� =m4���π���22r 得 r=3
第2讲 人造地球卫星
1 必备知识
2 关键能力
1 宇宙速度
(1)环绕速度
①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其数值为 7.9 km/s。 ②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具有的速
度。
③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
时的最大环绕速度。 注意: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的最小速度,但发射速度不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其
������
D.量子卫星与 P 点的速度之比为 ������3
������
答 案解

题型一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与计算 解析
根据
G������������
������ 2
=m4π 2
������ 2
r,得
T=
4π 2 ������ 3 ,由题意知
������������
r
量=mR,r
同=nR,所以
������同=
二号”对接后,它们的组合体在与地心距离为 r 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匀速圆周运动的 周期为 T,地球的半径为 R,引力常量为 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根据题中已知条件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人造地球卫星》PPT课件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人造地球卫星》PPT课件

同步卫星
就是卫星的运动速度与 地球的自转速度刚好一样, 都是24小时旋转一周,这 样从地球上看,卫星就像 静止在空中不动。
“东方红四号”静止通信卫 星
科学家们把发射人造卫星视为宇宙航行的开端。1957年 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如今,在灿烂的星河中,已经增添了5000多颗人造卫星, 它们是人类进入太空的见证,反映了航天技术的杰出成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人造卫星的话题。
活动一:多种功能的卫星
美国实用型 导航卫星Fra bibliotek美国跟踪与数 据中继卫星
欧洲红外天文卫星
星中 国 “ 风 云
号 ” 气 象 卫
2
日本地球资源卫星
讨论:人造卫星有哪些重要 的用途?
• 我国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 造卫星,到1998年底已经有35颗国产卫星 上天遨游。在太空各种轨道上运行的人造 卫星,具有科学实验、通信、导航、侦察 、气象预报、资源勘测和天文观测等多种 用途,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发挥着 重要作用。
地球引力和卫星达到一定 的运动速度使得人造地球卫星绕
地球飞行而不落下来。
有一种卫星叫地球的同步卫星。我
们从地面上看,它好像静止在空中不动。
这种卫星真的是静止在空中不动吗?
试用以前学过的相对运动原理,设 计一个模拟实验解释自己的结论。
拓展活动:设计同步卫星运动
的模拟实验
1、我所用的材料: —————————— 2、我用——来模拟卫星,用——模拟地球。 3、实验过程:————————————————— 4、实验现象:—————————————— 5、模拟实验结论 :————————————
活动二: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那么人造地球卫星为什 么能绕地球飞行呢?

中小学优质课件人造卫星课件.ppt

中小学优质课件人造卫星课件.ppt

3、同步卫星只有一个轨道,且这个轨道一定在赤道的上
空。轨道高度按下式来计算:
= GMm
(R+h)2
m 4π2 T2
(R+h)
GMm mg≈
R2
3
h = GMT2 -R=3.56×107m
4π2
3
= h R2gT2 -R
4π2
4、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V=ω(R+h) = 2π (R+h)=3.1km/s
2、角速度随轨道半径的关系:
GMm = mω2r
r2
ω=
GM r3
可见:卫星绕行的角速度随轨道半径增大而减小。
3、周期随轨道半径的关系:
= GMm
r2
m 4π2 T2
r
= T
4π2r3
GM
可见:卫星绕行的周期随轨道半径增大而增大。
三、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
(1)推导:设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分别为M和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 r,卫星 运动的速度为V.
解:虽然距地面高的卫星运行速度比靠近地面的卫星运行 速度小,但是,向高轨道发射卫星却比向低轨道发射卫星 要困难,因为向高轨道发射卫星,火箭要克服地球对它的 引力做更多的功,所以高轨道卫星需要的发射速度比低轨 道卫星的发射速度大。该说法是错误的。
3、金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0.95倍,质量是地球的0.82倍,
二.人造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和轨道半径的关系
基本思路:把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看成是一种匀速圆周运动,则所受的引 力充当其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二.人造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和轨道半径的关系
1、线速度随轨道半径的关系:
GMm = mV2
r2

精品课件-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人造地球卫星共18页文档

精品课件-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人造地球卫星共18页文档
精品课件-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人造 地球卫星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人造地球卫星动画文字演示课件

人造地球卫星动画文字演示课件
设备。
姿态调整策略
根据需要,姿态控制系统可以采 用不同的调整策略,如三轴稳定、
自旋稳定等。这些策略根据卫星 的特点和应用需求选择。
05
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
通信应用
卫星通信
人造地球卫星可以作为中继站, 在地面终端之间传输信号,实 现远距离通信。
卫星电视
通过卫星电视,人们可以接收来自 不同国家的电视节目,提高信息获 取的广度。
02
人造地球卫星基本知识
人造地球卫星的定义
总结词
人造地球卫星是指绕地球轨道飞行的人造天体。
详细描述
人造地球卫星是人为制造的,以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形式的能量为动力,围 绕地球轨道飞行的人造天体。它通常被用于通信、气象预测、地球资源勘测、军 事侦察等领域。
人造地球卫星的组成
总结词
人造地球卫星主要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组成。
地理因素
考虑地球的自转、纬度、 磁场等地理因素,以选择 最佳的发射方向和时间。
避免干扰
避免与其他航天器或地面 设备产生干扰,以确保发 射的安全。
发射阶段
燃料加注
将燃料加注到卫星和火箭中,为发射提供动 力。
发射升空
点燃火箭,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发射倒计时
进行发射前的倒计时,确保所有设备准备就 绪。
轨道调整
各国卫星发展情况 介绍各国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展情况,包括主要卫星、发射时间、 发射目的等。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与发展
分析当前人造地球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小型化、微型化、智 能化等。
应用领域的拓展
介绍人造地球卫星在未来将在哪些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如气 象、通信、资源探测等。
国际合作与竞争
分析国际间在人造地球卫星领域的合作与竞争情况,以及未来的 发展趋势。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15 人造地球卫星丨冀教版 (共 23 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15  人造地球卫星丨冀教版 (共  23 张ppt)

你想设计一个有什么功 能的卫星?你想探索哪 个星球?行动起来吧!
地 球
太阳 地球
月球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它是人类进入太空的见证, 宇宙航行从此开始!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 飞行而落不下来,这 是为什么呢?
你观察到什么? 你感觉到什么?
如果没有绳子, 乒乓球还会绕自己作圆周运动吗?
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与乒 乓球作圆周运动是同样的 道理,只不过这时的拉力 不是绳子而是地球引力。
1、改变绳子长度 2、改变乒乓球质量 3、改变转动速度 体会:手受到的力有什么不同?
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 小;乒乓球质量越大,乒 乓球受到的力越大;速度 越快,乒乓球受力越大。
人造卫星的运动跟 什么因素有关?
பைடு நூலகம்
当物体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 绕地球运动。
日本地球资源 卫星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 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 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绕地球一 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播 送《东方红》乐曲。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15 人造地球卫星丨冀教版 (共27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15  人造地球卫星丨冀教版  (共27张PPT)

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 36000 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 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 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 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卫星 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 其运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扩展活动:
地球同步卫星我们从地面上看, 它好像静止在空中不动。这种卫星 真的是静止在空中不动吗? 设计一个地球同步卫星的模拟实 验来证实一下自己的结论。
风 云 号
3
导航卫星
世界四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1、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2、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 3、欧洲“伽利略”系统。 4、中国“北斗”系统。
通讯卫星
中国第一颗通讯卫星诞生的故事
东方红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于1970年4 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按当 时时间先后,我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 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实验步骤:
⑴将棉线与小球固定。
⑵把不同长度的棉线的另一端握在 手里,并举过头顶,让小球做圆周 运动。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 告单上。
注意:球要做匀速转动,三次转动 速度要一致。要站在离同学远一些 的地方。旋转的球不要击伤同学或 自己,不要让绳脱手。
实验报告单
绳子长度 0.3米 0.5米 0.8米
通过刚才的交流, 对你有什么启发?
重要性:
卫星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 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原子弹、 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 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卫星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兴 旺发达的标志。
实验猜测: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 飞行而落不下来的原 因是什么呢?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15人造地球卫星15-冀人版--17张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15人造地球卫星15-冀人版--17张
1957年10月4日,前苏 联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卫 星在天空中运行了92天, 绕地球约1400圈,行程 6000万公里,于1958年 1月4日陨落。为了纪念 人类进入宇宙空间的伟 大时刻,苏联在莫斯科 列宁山上建立了一座纪 念碑,碑顶安置着这个 人造天体的复制品。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 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 “长征一号”火箭的运送下,准确地 进入预定轨道,并向全世界播放歌曲 《东方红》,奏响了中国人向太空迈 进的序曲。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 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 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 “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 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 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 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发展航 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 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实验材料:乒乓球、棉线、小木棍
实验过程: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放入乒乓球孔内, 拉紧棉线。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提示:站在离同学远一些的地方。 旋转的乒乓球不要击伤同学或自己 不要让细绳脱手 球要做匀速转动,力求三次速度要一致
讨论:Biblioteka 手感觉到的力 有什么不同?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_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课件)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_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课件)

探究新知
人造地球卫星绕 地球飞行而落不下来, 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新知
2 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让我们用棉线和乒乓球做实验,来模拟人造卫星的运动。
实验方法:
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在棉线的一端以上小木棍,将 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孔内,拉紧棉线。
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 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新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什么是地球卫星。 2.能说出卫星为什么会围绕地球旋转。
情境与问题
2012年在伦敦举办奥运会, 我们坐在电视机前就可以看到 比赛的信息。
我们在自己家里,为什么可以看到在外国的比赛信息?
情境与问题
我们是通过什么来接收遥远的伦敦奥运会当时的比赛信 息的?
人造地球 卫星是什么?
探究新知 1 认识人造卫星及其用途
人造地球卫星是发射数量 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 的航天器。
探究新知
我国发射了哪 些人造地球卫星?
探究新知
中国“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 东方红四号是中国空间技术研 究院研制的新一代大型通信卫星平 台,具备大容量、长寿命的特点。
探究新知
我国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 射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到目前已经有上百颗国产卫星上天 遨游。在太空各种轨道上运行的人 造卫星。具有科学实验、通信、导 航、侦查、气象预报,资源勘测和 天文观测等多种用途。
探究新知
中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 为高精度的天气分测预警等提供服务。
探究新知
中国“高分三号”遥感卫星。 “高分三号”能够全天候和全天 时实现全球海洋和陆地信息的监 视监测。
探究新知
对于其它人造卫星的了解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科技杂志或新闻 报道等途径搜集人造卫星的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PPT:《 人造地球卫星》 冀人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PPT:《 人造地球卫星》 冀人版
(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人造地球卫星
• 卫星是指在围绕行星轨道上运 行的天然天体或人造天体。
• 地球有几颗天然卫星?
• 地球除了天然存在的一颗卫 星——月球以外,人类根据不
同的目的和需求,发射了各式 各样的人造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是一种环绕地球 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 同时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 发展最快的人造天体。

1958年5月17日,在武昌召开的
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
搞人造卫星”。
我国重要的人造卫星名称及用途
卫星名称
用途
东方红一号 广播《东方红》音乐
风云二号 观测大气层,预报天气情况
嫦娥一号
探测月球情况
北斗二号卫星
导航、定位
实践一号卫星
科学研究
人类真了不起!能把那么多的卫星送 上太空!可是,这些人造卫星绕地球飞 行为什么不掉下来呢?
1957年10月4 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 颗人造卫星。它是一个 直径61厘米、重83公斤 的金属球状物。
“斯普特尼克” 一号
风云二号 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
美国实用型导航卫星
美国截击卫星
欧洲红外天文卫星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侦察卫星
日本地球资源卫星
我国的人造卫星
• 自从苏联(1957年)发射了第一 颗人造卫星之后,美国(1958年)、 法国(1965年)、日本(1970年)都 相继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1.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 他喜欢 航海和 冒险, 到过世 界上很 多地方 ,碰到 过许多 危险, 但他一 点儿也 不畏惧 ,希望 走遍天 涯海角 。

2.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 里去打 猎,或 到海边 去捕鱼 ,还把 捕到的 活山羊 畜养起 来。后 来他竟 有了成 群的山 羊,可 以常喝 羊奶, 吃羊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当乒乓球作圆周运动时,握线 的手有什么感觉?
(3)如果没有绳子,乒乓球还会绕 自己作圆周运动吗?
(4)如果改变乒乓球的质量、棉线 的长度、转动的速度,手受到的力 有什么不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
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与乒 乓球作圆周运动是同样的 道理,只不过这时的拉力 不是绳子而是地球引力。
活动1:多种功能的卫星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它是 人类进入太空的见证,反映了航天 技术的杰出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聊
聊人造卫星的话题。
美国实用 型导航卫 星
气象卫星
欧洲红外天文卫星
侦察卫星
日本地球资源 卫星
讨论:人造卫星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活动2:模拟人造卫星飞行
活动1:多种功能的卫星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它是 人类进入太空的见证,反映了航天 技术的杰出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聊
聊人造卫星的话题。
美国实用 型导航卫 星
气象卫星
欧洲红外天文卫星
侦察卫星
日本地球资源 卫星
讨论:人造卫星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活动2:模拟人造卫星飞行
人类真了不起!能把这么多 的卫星送上太空!那么这些 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为什么 不掉下来呢?让我们用实验
模拟一下 !
步骤:
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 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孔内,拉紧棉 线。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 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1)乒乓球模拟什么?
人类真了不起!能把这么多 的卫星送上太空!那么这些 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为什么 不掉下来呢?让我们用实验
模拟一下 !
步骤:
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 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孔内,拉紧棉 线。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 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1)乒乓球模拟什么?
(2)当乒乓球作圆周运动时,握线 的手有什么感觉?
(3)如果没有绳子,乒乓球还会绕 自己作圆周运动吗?
(4)如果改变乒乓球的质量、棉线 的长度、转动的速度,手受到的力 有什么不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
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与乒 乓球作圆周运动是同样的 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只不过这时的拉力 不是绳子而是地球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