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4教学设计3: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波的干涉和衍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理解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和叠加原理
3、理解波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
4、理解波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的相遇现象的观察,以及对频率不同的两列波的相遇现象的观察,并且对比,知道如何从现象中归纳波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
通过观察在波源前放置不同大小的,不同形状的障碍物所产生的现象,并作对比,知道如何从现象中归纳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的过程,激发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
【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讲属于全新的,但由于新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只是定性的学习,所以如果老师能够做好演示实验,那么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并不困难。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观察过干涉和衍射现象,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再认识已经观察过的有关现象,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很有意义。
【教学思路】
以实验演示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认识新物理现象,归纳干涉、衍射的规律;然后依据波的叠加原理对所发生的现象作出解释;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对比分析予以澄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及发生波的干涉、衍射的条件。
难点: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对干涉后加强与减弱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1教法:实验观察法、点拨式讲授。2学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及知识要点】
(一)波的叠加原理
1.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生活现象:绳上波的叠加、水波叠加
2. 归纳总结规律:
几列波在介质中相遇时能保持各自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动方向等)继续传播互不
影响。这就是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在相遇区域里,任一质点的位移是各列波单独存在时在该点所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这就是波的叠加原理。
(二)研究波的干涉
1. 实验观察:
注意观察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的叠加情况,注意老师是引导提示,概括现象结论。
2. 分析论证:
利用叠加原理分析同频率的两列波的叠加结果
若两列波的波峰同时到达某一点,这时该质点的向上的位移最大,由于两列波的周期相同,那么过半个周期后两列波的波谷又会同时到达该点,这时该质点向下的位移也最大。即该质点的振幅等于两列波振幅之和,也即振动最强。
若一列波的波峰与另一列波的波谷同时到达某一点,这时该质点的的位移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即该质点的振幅等于两列波振幅之差,也即振动最弱。
振动最弱的含义是介质中各个质点比较,该质点的振幅最小,并非其位移始终最小。假设两列波的振幅不等,实际上两列波的波峰与波谷在该点相遇的时刻,
该质点的位移恰好是
...该质点振动过程中的最大值。当然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等,那么两列波的波峰与波谷在该点相遇,该点的振幅将为零,即不振动。
另一方面,由于两列波的周期相同,我们可以推知:振动加强的点振动总是加强的,振动减弱的点振动总是减弱的。即:在振动减弱的点,永远不会出现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的情况,在振动加强的点,永远不会出现波峰与波谷相遇的情况。既不是振动加强也不是振动减弱的点,其振幅将介于振幅之差与振幅之和之间。
3. 同频率的两列波的叠加规律的归纳总结:
其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这张图反映的某一个时刻波峰与波谷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振动加强的点与振动减弱的点的分布有明显的规律:同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的两列波的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而且振动加强的区域(放射状的实线上)与振动减弱的区域(放射状的虚线上)相互间隔,始终稳定。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能够产生干涉的波源叫做相干波源,介质中干涉所形成的图样叫做干涉图样。
4..结论归纳
提问:要产生干涉现象,两个波源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从上面的学习中可以知道两个波源应该满足:
两个波源振动频率相同、两个波源振动方位相同、两个波源振动步调有固定的关系(即固定的相位差)。
我们称这些条件为两列波的相干条件,当然满足相干条件的两个波源一定是相干波源了。
(三)研究波的衍射
1. 实验观察: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生活现象: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
2. 什么是衍射现象:
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衍射。
3. 实验探究:
什么情况下衍射现象比较明显?什么情况下衍射现象不明显?
实验条件控制:
①保持波长不变,改变宽窄缝的度
实验结论:当缝的宽度比波长小,或者与波长差不多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 ②保持缝宽不变,改变水波的波长,可以得到一致的结论:
当缝的宽度比波长小,或者与波长差不多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
4.结论归纳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当缝、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与波长差不多时,波遇到障碍物后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课堂练习】
1.如图是某时刻t 两列波的叠加图,S 1、S 2是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发出两列完全相同的水波,波峰、波谷分别用实线、虚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质点始终位于波谷处,D 质点始终位于波峰处
B .经过半个周期,B 质点变为波峰,D 质点变为波谷
C .只有
D 质点振动始终加强
D .C 、
E 两质点振动始终减弱
——★ 参 考 答 案 ★——:BD
2.如图所示,广场上有一个半径为45m 的圆,AB 是直径,在圆心O 点和A 点处分别安装两个有相同声源的扬声器,它们发出的声波波长是10m.有一人站在B 处几乎听不到声音,他沿着圆周逆时针向A 走,在走到A 之前,他还有几次几乎听不到声音?
——★ 参 考 答 案 ★——:8次
【课堂小结】 1、 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不光机械波能够发生,一切波都可以发生
干涉和衍射
2、 发生干涉现象的条件是: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源振动方向相同,而且· · C B D E · · · · S 1 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