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提问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提问有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易受外界刺激而转移。而有效的提问能直接影响幼儿的思维,所以对幼儿提出有针对性、有质量的问题是引导幼儿学习的重要一环。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发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发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成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一、对幼儿园活动中提问现状的分析

提问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环节,然而目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作用远远发挥不够,影响着幼儿学习兴趣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一些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的考虑和思索或不能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孩子们的回答、反问弄得十分尴尬,不得已用“先坐下”,“下课教师再回答你”,“长大就会了”等来敷衍了事,使孩子在一堂课中经常有许许多多的不满足。

2、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不让说也说;一是老师提出问题幼儿乱说,说不到重点。

3、视多提问为启发式教学。许多教师简单地把问答式教学等同于启发式教学,轻易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教师提问过多,容易使自己的地位由主导变为主体,最终

会导致幼儿问题意识的丧失。

4、所提问题层次偏低。作为教师其自身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能真正激发幼儿思考?在多大程度上激发幼

儿思考?这就涉及到何为“问题”的问题。如果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会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泼。

二、促进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在学习中,问题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对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创设情境做起。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

其一,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目的创设问题情境的难易次序。一般以认知性问题在前,理解性问题次之,创造性问题最后。这样,既体现了活动中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又为幼儿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阶梯。例如中班语言《家》。首先是认知性问题:“今天老师带来一副图画,一起看看图画上都有些什么?其次是理解性问题:“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树林长得怎么样?……”最后是创造性问题:“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还会是谁的家呢?”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达到活动的最终目的。

其二,利用发散性设问是一种较好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针对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幼儿从多方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求问题灵活解决的方法。如大班语言《小熊搬家》,教师在

开始和结尾的发散性提问都围绕教学中的关键点设计,如:“小熊要搬家,猜猜这是为什么?”“小熊还会回来吗?”幼儿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其三,教师在发问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幼儿通过比较进行学习,并使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如大班科学《溶解》。“今天我们做有趣的实验。先看看、闻闻、摸摸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再猜猜、想想,如果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有水的杯子充分搅拌,最后会有什么结果?”

2、激发问题意识,鼓励幼儿自主求疑

在活动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让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成问题?教师的问题质量是关键。教师的预设问题都不应拟定“参考答案”,仅确定几个“关键词”。只有那些开放性的、渗透在主题背景中、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才有可能激起千层浪,引发幼儿的激烈讨论。如看图讲述《狡猾的狐狸》以往教学中,教师总是根据活动目标从正面入手设计问题:“图上有谁?小鸡在干什么?狐狸又想干什么……”,教师的提问往往缺乏启发性,对幼儿的思维没有挑战。依然是看图讲述《狡猾的狐狸》,现在教师这样提问:“故事发生在哪里?有谁?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等这样的讨论话题,就给了幼儿较大的思维空间。

3、提高提问效率,形成积极的师幼互动

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增强活动中的提问效率,合理的设问,随机性的追问对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是设问具有探究性。在幼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应该让幼儿学会简单的梳理归纳,这就需要我们提出具有探究性的追问。如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幼儿通过操作和实践后,已了解到人、房子等不透明的物体在太阳、手电等发光物照射下都会有阴影,就可向幼儿提问:“你们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紧接着追问:“还有什么东西也有影子,为什么会有?”先让幼儿根据已知经验充分发挥,然后做实验探索了解。再次追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来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形状?”随着问题层层深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从经验入手—找原因—发现变化—引伸学习,最终发现答案。

二是追问具有层次性。我们在教学中设计的追问要有层次性。首先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然后再以层次性的提问逐步加深、扩展内容、丰富知识、建构概念,使整个过程结构严谨,体现发展性原则。如《风的形成》中,让幼儿观察风中飘动的红旗、树叶,以“红旗、树叶为什么会动?”导入教学;再追问:“我们还会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有风,是什么原因?你有什么办法产生风?”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在玩风车的游戏中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风车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这充分体现了追问的层次性,在

幼儿原有的水平上步步深入,扩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作者单位:昆山实验幼儿园江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