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三年档案利用典型事例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0一三年档案利用典型事例汇编
1、2013年1月6日,丁山镇政府的王文元同志来到我馆,要求查阅吴梅生曾任陶瓷公司副经理的任免文件,为这名老同志享受待遇查找依据,经电脑查询,查到了吴梅生1979年的任职文件,为他享受待遇提供了材料。

2、丁蜀镇伏东鳌头后村李斌的儿子今年考上军校,由于在学校各项表现出色,学校明年准备发展他为党员,在申请入党的材料中,需出具一份父母的结婚证明,李斌与妻子以前未领过结婚证,所以特地赶到市档案局开具未婚证明,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补领结婚证,为儿子入党做好准备。

3、2013年1月31日早上,家住江苏省宜兴市万石镇马庄村的吉顺华先生为办理村干部补贴,来档案馆查询其本人任村会计的文件。

我详细询问了吉先生任村会计的时间和地点,在系统里查出其任职所在地南漕镇1987年和1990年的任免文件并且调出与吉先生一起逐页查找。

一会儿,我和吉先生分别查到了他的任职和免职文件,我为吉先生出具了证明,吉先生说档案保管得真好,一下就查到了。

4、2013年1月,家住官林的邵炳生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去人社局办理退休时,由于个人档案中的第一份招工表出生年月被认定为有涂改的痕迹,人社局按照规定,不能认定其确切的初始工作时间,不能顺利办理退休手续。

万般无奈的邵炳生经人社局人介绍来档案馆查询其当年招工手续的原始批复。

由于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信息,包括招工时间,招工批复的文号等,查档工作人员很快为其找到了当年的原始文件,上面清楚了写明了其参加工作的时间。

邵炳生欣喜万分,没想到苦恼了这么久的问题这么简单就得到了解决,带着档案馆出具的证明材料,满脸笑容的离开了档案馆。

5、2月21日上午,家住江苏省宜兴市太滆西路的王女士来我馆
查阅她本人在高塍农机厂工作的经历。

我接待了她,并且询问得知,王女士1968年至1994年在高塍农机厂工作,现在到了退休年龄,去办理退休却找不到自己的档案了。

我在题名里输入王女士的名字,搜索出近百个条目,找到一条属于该女士的转正定级表。

再根据王女士所说的是顶替进厂的,输入她父亲的名字,找到了王女士进厂的资料,另外在93年劳动局档案合同工名册里找到了王女士的名字,我为王女士出具了三份证明,并建议她去相关的几个地方去找寻一下她的个人档案,王女士高兴地离开了。

6、最近,在农行上班的唐宜敏接到人事科打来的电话,在审核个人档案的时候发现她的出生年月与身份证上的实际不符,这关系到具体退休时间,唐宜敏闻讯火速赶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查找个人信息,由于年代久远,派出所的档案保管不齐全,没有找到她的相关材料,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又到市档案局查找线索,根据唐宜敏反映的实际情况,我们查档工作者在宜城镇1961年城镇人口普查表中,详细查阅当时人口和粮食定量登记,找到了一家人的详细记录,其中宜城民主街172号唐宜敏出生年月清晰地写着1961年1月1日,这份材料为唐宜敏明确出生时间,核实工作年限和以后的退休提供了最原始的依据。

7、家住大浦的徐祖仁,60年代随父母精简下放宜兴,一直在乡下务农,后又跟随父母上放。

现根据社保有关政策,下放年限可以算在退休工龄内,现已到了办理退休的年龄,但个人职工档案中缺乏这一段下放时的工龄,为此劳动部门要求其提供一份有说服力的证明,才能认定。

徐祖仁为此心急如焚,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馆查阅有关档案,希望可以补全个人档案,补上工龄。

工作人员根据其提供的线索,当时他本人年纪小,是跟随父母下放的。

工作人员为其查找了下放办全宗中有关年限的职工精简下放的档案,但均没有找到其父母的名
字,眼看工龄没了着落,某非常着急,情绪颇为激动。

工作人员一面安抚其情绪,一面转换思路,最终从80年代“农转非”档案中找到了其父母的名字,在该档案中,也清楚的列明了,父子关系,与父母一起下放并办理“农转非”,为其办理退休,补全工龄提供了必要的证据。

8、家住宜城茶西新村的邰伯明1977年招入交机厂,工种钳工,1992年交机厂归入船舶修造厂,当时做的工种是装配,94年本人又调入商业系统饮服公司工作。

邰伯明妻子莫晓凤来档案馆查找其夫特殊工种满15年准备提前退休,我们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及手工检索,找到了邰伯明80年转正定级,1992年船厂职工花名册及部分调资表,复印3份,这些档案材料为邰伯明申请提前退休提供了历史凭据。

9、2013年3月18日,官林中学的蒋国福老师,为了办理双学历证明,享受本科待遇,特到我馆查阅其1987年参加宜兴进修学校中等专科函授的学历和各科成绩,经查教师进修学校的档案,查到了他当时函授的情况及各科考试成绩,为其享受待遇提供了证明。

10、现住江苏省溧阳市台港新村的任先生的祖先是百多年前从宜兴迁徙到溧阳的,现在他想编修家谱,听说宜兴市档案馆有任氏家谱,便来到我馆进行查询,我认真接待了他,给他提供了我馆收藏的两套任氏家谱。

任先生认真翻看,在其中一卷里找到了他曾祖父的名字,他认真地看完,摘抄了一些,我按照他的要求给他复印了一部分,任先生感激不已。

11、潘伯松,宜城街道下漳村庙下人,58年县电影队参加工作,62年精简下放到十里牌乡电影队。

现本人参加社会保险,需计算连续工龄,根据本人提供的线索,我们接待人员立马调阅民政局1981年精简下放新职工调查表,通过仔细翻阅,很快找到潘伯松的在册材料,复印一份,为此潘伯松满意而归。

12、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倡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的土地和房子越来越值钱,越来越多的村民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懂得和谐团结,以理服人的重要性,家住官林的村民史冬珍在2013年3月特前来档案馆查阅并复制了53年土改房产证存根及98年的土地确权发证的存根。

称有这两本证在手里,踏实多了,也可避免不少纠纷,解决不少矛盾。

13、张伯华,8岁起当孤儿,当时所住的房屋座落在城东区王婆乡上唐村,后来是大塍乡上唐村,55年去当兵,房屋暂交村委保管,现张伯华在河南工作,想回老家宜兴看看,并向村里要回自已的房子,可现在村里把那套房屋交给了另一位退伍军人居住。

张伯华了解情况后,来市档案馆查找该房屋有何历史登记,我们工作人员为他调出1951年土地证存根,查到了张伯华生父户主房屋登记情况,复印一份,张伯华为此十分感激我们接待人员。

14、2013年4月11日,吴建其陪同年迈的父亲吴孝良到市档案馆查找兵役档案,根据吴孝良自我介绍,1956年从钮家到部队当兵,1958年因中途胃部、肺部不适,在部队住院治疗长达半年,最后部队批准中途退伍,现只享受每年10元的退伍军人补贴。

为此吴建其到民政局为父亲咨询其他相关政策,告之需出具本人的入伍及退伍证明材料,我们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检索,很快找到吴孝良的兵役材料,打开一看,只有吴孝良预备役军士兵登记表以及病历材料,从材料中看只能证明他1956年入伍,退伍时间不能确定,档案馆人员又经过仔细排查,询问线索,又调出人武部1973年官林区复员、转业、退伍军人(战士)换证登记表,通过认真查找,终于找到9865部队战士吴孝良1958年退伍记录,为此吴建其和父亲吴孝良激动万分,连声道谢。

15、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出台了多项惠民政
策,如年满70岁的老人可以免费享受乘坐部分公共汽车,有些旅游景区可以免费进出游玩等等。

家住宜城建设新村的张秀英得知这一惠民政策后,主动到市档案馆查找原始户籍证明,根据本人介绍1942年出生,而身份证上却登记1945年,足足相差3年,我们工作人员为她调阅了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南庄大队户口登记表,档案上很清晰地记录着张秀英是阴历1942年12月17日出生,复印一份,为此张秀英十分高兴,决定立马去派出所把身份证上的时间改正过来,这样出行比较方便。

16、宜兴精陶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收购青瓷厂部分资产,继续启用福利企业执照,并享受优惠政策,为明确市政府对这一相关情况的具体规定,宜兴精陶有限公司委派丁明军前来市档案馆查找市政府宜政办纪(2000)21号协调会议纪要,我们工作人员迅速为他查找并复印了这份材料,丁明军为此十分满意。

17、蒋锡芳,官林镇丰义村人,曾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当过赤脚医生,2013年4月20日为享受补贴前来我馆查阅资料,我给她调阅了卫生局的全宗,共给他提供了九份证明,证明他从1972年到1989年在村里当赤脚医生的事实,为她享受补贴提供了依据。

18、周铁镇分水村分水31号的周女士在1986年办了一个小加工厂,今年计划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变更工商行政执照,她去办理执照变更时被告知需要当年的办厂批复。

周女士在家里和厂办公室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办厂批复,于是她来到档案馆查找,我问明情况后在南新镇文书档案里找到了1986年计经委发的关于同意办厂的批复,给周女士出具了证明。

19、2013年5月22日,我接待了来自张渚小河头34号的余一平同志,他是善卷人,因房产问题需要他出具结婚与离婚证明,我利用电脑迅速给他查阅了1976年的结婚证与2007年的离婚证,为他出
具了证明材料,让他满意地回去了。

20、富先生持新建镇政府的介绍信来查找本镇37名赤脚医生的任职时间,我热心接待了他,为他把我馆保存的1970年到1996年的赤脚医生名册拿出来让其翻阅,并告知富先生在需要复印的地方做好记号。

付先生对照他拿来的赤脚医生名单认真翻阅,并且在需要复印的地方做好了记号。

我按照富先生的要求给他复印出证,共出具证明63份,富先生十分满意。

21、2013年5月31日,来了一家三口人,他们是大浦镇方钱村的徐新达、范满仙、徐林,徐林是独生子女,明年他母亲满60岁,按规定可以享受独生子女补贴,徐新达1981年结的婚,由于保管不善,结婚证遗失了,要求查询原来的存根,我立即用电脑查询,把徐新达的名子输入电脑,结果没有,再用范满仙的名子一查,出来了,原来徐新达的新写成兴了,我立刻给他们出具了证明。

22、2013年5月,团市委工作人员梁未来馆要求查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宜兴县委会的成立时间。

查档接待人员在系统内输入关键字查询,但是共青团成立时间较早,未能找到当时成立的批文。

接待人员于是在市委、市政府、共青团全宗内查找相关全宗,但是梁未不能确定共产主义青年团宜兴县委会的成立大概时间,这就造成了查阅时间跨度大,需翻阅档案较多的难题。

后接待人员灵机一动,想到每个单位的全宗卷内都有机构沿革简介,于是拿出共青团的全宗卷,上面清楚的写明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宜兴县委员会成立于民国16年。

1949年6月成立筹备委员会。

根据这一线索,快速的找到了相关档案,解决了难题。

23、2013年6月7日,我接待了来自无锡正言律师事务所的李进军律师,因经济纠纷引起诉讼,他要查询被告人的婚姻状况,我要求他出具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后,我为他调阅了蒋顺芝与徐云芬
的婚姻状况,调出了宜丰乡档号为0541-003-0018-0052的卷宗,证明蒋顺芝与徐云芬是夫妻关系。

24、2013年6月24日,人民法院来了两位法官,李家兴和王煜,他们在执行中要求查阅沈建标、蒋照余、蒋惠莲、李海强、邵进、卢志岐、徐芬娣七个当事人的婚姻状况,有五十年代出生的,有六十年代出生的,有七十年代出生的,还有八0后,九0后的,时间跨度长,其档案有老式立卷,有新式立卷,查阅时要用两种方法查阅,我用了6分钟的时间,全部给他们调出了,出具七份证明,复印材料18页,他俩兴奋地说,现在数字化后,查档方便、快捷,效率太高了。

25、2013年7月20日,我接待了宜兴市导向法律咨询事务所的唐奇律师,他受委托人的委托,要查询四对当事人的婚姻状况,我接到介绍信后,迅速用电脑查询,只用了三分钟就查好了刘德芳、盛小全、何旭峰、闵建芳的婚姻档案,为他出具了12页的证明材料。

26、丁蜀镇中袁村民高国荣,1998年离开家乡到四川成都发展,一直在外,很少回家,今年回来后才知道,当过村干部的有生活补贴,他8月16日来到档案馆查找材料,他是1988年3月当选为村支部书记的,一直干到1997年辞职,他给他调阅了原川埠公社和丁蜀镇有关干部任免文件,共查到该同志任免文件12页,为其享受补贴提供了证据。

27、8月19日,我接待了三门峡市湖滨区人民法院万学才、李云等三位同志,他们要调查钱亚君的婚姻登记相关资料。

他们出具了他们法院的介绍信,我迅速给他调阅了婚姻登记目录,在2007年中查到了钱亚君的结婚登记,后来又说这是他现在的妻子,后来又仔细查找婚姻登记目录,在1996年中找到了钱亚君和前妻的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我给他们出具了三份证明,为他们的工作查案提供了证据。

28、2013年8月21日,我接待了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镇犊山村杨
家18号的陈婷,陈婷带来了一张委托书及委托人萧丽荣和陈自已的身份证。

她要查询肖建平(萧丽荣的丈夫)的1998年的土地承包,因为要办理生育二胎需要提供1998年土地承包的土地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时村会计没有给他们,经村委查询1998年时南洋桥龙咀组的土地承包人为肖建平,身份证又因为后来人口普查统一改成了萧,实际底根上的名字为肖建平,现萧丽荣委托陈婷来查询我馆中的土地承包材料,我们很快就在新建镇的1目录472卷中找到了肖建平的名字,为她出具了证明,她满意的走了。

29、8月23日下午,中美环境有限公司的周女士持公司介绍信来我馆查询本公司员工任某工程师任职资格的文件,我接待了周女士,认真询问了周女士关于任先生取得工程师资格的时间和类别,在查档软件组合查询里输入“资格”、“通知”在责任者栏里输入“锡”,在成文日期栏里输入“2005”,档号栏里输入“409”搜索出4条结果,打开其中一条查找,查到了任某的名字。

我为周女士出具了证明,周女士满意地离开了。

30、今年,市教育局对全市所有幼儿园招收5名事业幼师,通过对符合招收条件的幼师队伍中进行层层筛选,最终选拔出5名优秀的幼师,把个人档案归入市教育局备案。

吉龙根的女儿吉春丽就是其中一位,她2000年幼师毕业,一直在实验幼儿园做合同工,这次成绩入围,一家人为此都十分兴奋,在办理入档手续中需出具一份毕业证明,吉龙根替女儿到市档案馆查档取证,档案馆工作人员从教师进修学样全宗里很快找到了吉春丽1999——2000年无锡师范学校脱产幼师(2)班学生学籍表,复印一份,作为她顺利转正提供了翔实的原始依据。

31、2013年8月30日,我接待来自丁蜀镇蠡西8号102室的王新琪。

他是破产企业建陶厂的员工,根据有关规定他若能找到10年
的练泥的特殊工种就能提前10年退休。

由于破产企业的工资单没有数字化,我们只能手工翻阅,在建陶厂期间王新琪不是这个写法,而是王兴其,加上当事人眼睛不是很好,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在10年的工资单,共22本档案中找到其练泥的特殊工种。

为他能提前10年退休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32、2013年9月2日,我接待来自芳桥镇邮堂村上宅43号的胡其章。

他为其兄胡永章查阅婚姻档案,因为胡永章在前几天因为车祸而身亡,家里因财产分割而引发矛盾。

其需要胡永章与2任妻子的离婚档案,在婚姻档案中很快找到了与第一任妻子的离婚协议,第二任的却不在其中。

后来在法院的诉讼档案中发现与第二任妻子的离婚档案,因为法院的档案还没有数字化,我们在三楼法院民事档案中找到他们离婚档案。

我给他为了2份的离婚档案,为他提供了依据。

33、2013年09月02日,来自江苏省谋盛律师事务所的陶洁来我馆查询喻益和蒋亚锋的婚姻登记信息。

因为是律师前来查阅他的被告人的材料,需要出具工作证、介绍信以及立案通知书。

在出示了相关证件和证明后,我接待她,并在我馆查询系统中婚姻档案专题中输入男方姓名和女方姓名,结果显示无结果。

后来知道,这两个人结婚可能在2008年,于是在归档文件中再输入男方姓名和女方姓名,结果显示了其婚姻状况。

最后打印并出证。

34、家住江苏省宜兴市徐舍镇潘东村的张先生到了退休年龄要办理退休,听说村干部任职时间可以算工龄,于是在9月4日上午来我馆查询其1989年至1996年在潘家坝乡任村主任和村书记的任免文件,我认真接待了张先生,问清楚查询年代后,在查档软件题名栏里输入张先生的名字,未搜索到想要的结果,于是我调出了张先生任免所在年代的卷宗与其一起翻寻,找到了张先生的任免文件,我为张先生出具了三份证明,张先生十分满意。

35、2013年9月9日,江苏省宜兴市徐舍镇表画街198号的宗晨曦同志,前来我馆查询2008宜证民内字第112号公证书,由于公证档案刚进来,还没有数字化,目录也没有录入,这给我们查询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就从手工查起,到二楼库房,按档案的排列顺序,在474盒,6612卷中找到了她所要的资料,我给他复印了一份,为他提供了依据。

36、2013年9月9日,我接待了宜兴市水利农机局的余希佼同志,她要查询他们局里蒋红芳和袁正华两位同志的报到证。

她带着介绍信来到窗口,具体情况也不清楚,我让她打电话询问了报到的年代,毕业院校等情况后,分别在人事局10目录里266卷和水利农机局2目录里398卷中找到了蒋红芳和袁正华的报到介绍信,立刻为她复印出证两份,她满意的走了。

37、在苏州上班的潘晓清其父潘志范1974年已故,曾在丁蜀镇陶研所上班,现母亲所住的房子要领房产证,需出具父亲死亡证明,潘母在家一时找不到其夫的死亡材料,于是让儿子到派出所去查原始存根,潘晓明到丁蜀镇派出所户籍科查找未有结果,就立马赶到市档案馆查找线索,我们工作人员在1974年人事局的发文中找到了相关材料,《关于潘志范同志死亡后抚恤及其遗属生活补助问题的复函》,这份材料能间接证明潘志范死亡时间,为母亲领房产证起到旁证作用。

38、2013年9月26日,我接待来自宜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一位身患重病的男士严兴木,据了解严兴木生活条件不好,没有住的地方,所以他想申请廉租房,需要他2010年时候的离婚档案。

2008年至2011年的民政局的婚姻档案才进馆2天,没有整理和排序,根本无从下手。

街道办事人员和我们说今天是申请这批廉租房的最后一天了,加上严兴木一直住院,今天医院才肯让他出来一会。

我们向领导
汇报,最后通过翻阅目录,一个个寻找严兴木的名字,找到后去库房找2010年婚姻档案3目录离婚档案,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严兴木的离婚档案。

帮他出证一份档案,为他申请廉租房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9、2013年10月12日我接待了来自市检察院的张晓勇和尹志亚,他们需要找关于赵听华所有刑事和执行卷宗。

据了解赵听华在90年代是一位领导,因为作风不良,贪污受贿,被判刑。

这几年赵听华一直在上诉,这次江苏省检察厅需要赵听华的所有卷宗,以便使用。

根据提供的资料,我在三楼301库房共找到6本卷,提供给他们翻阅。

最后他们想拿走这6本卷宗,因为这几本卷宗是法院进馆档案,我们没有权利将法院的档案借出去。

通过请示领导,他们需要开具他们本单位和法院的同意借出的介绍信。

通过解释,他们分别去检察院和法院开具了介绍信,最后我将这6卷档案登记在册,给他们签字。

他们顺利拿到卷宗,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40、2013年10月14日,来自江苏省宜兴市湖洑镇洑西村七里棚157号的杨化桂与其同事来到我馆,查找洑西村八十年代的林权证,并出具了湖洑镇人民政府的介绍信。

当地村民需要镇政府提供当时占用土地的相关手续,经查询发现,洑西村是由九龙大队和油车大队合并,所以出具了九龙大队和油车大队的林权证。

41、2013年10月16日,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阳羡新村7号302室的王巧妹需要查阅档案。

经询问,需要2002年的宜兴航运公司宜城分公司的职工退休审批表,目的是为了证明当初人保局有注明是否享受5%的补助费。

在文书档案中输入提名为审批表,成文日期伟2002,找到一本社保局的企业职工退休审批表,王巧妹最终找到自己的材料。

42、今年九月份市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对1983年被辞退的农村的且当时未安排其他工作的民办教师进行补助,许多被辞退的民办
教师听说了这个政策,不管符合不符合条件,纷纷上交了资料到教育局,教育局工作人员一时无法甄别哪些人符合条件,哪些人不符合条件,人事科周先生便来到我馆查询相关资料,我接待了周先生,认真听取了周先生的陈述,按照周先生的要求,在教育局文书档案里查到了1983年辞退的共401名民办教师的名单。

我为周先生出具了证明。

43、原宜兴陶瓷公司领导吴国民,今年就要到退休年龄了,他在1964至1966年在金坛、句容、江宁、溧阳参加过社教运动,按政策规定,可以计算工龄,为此,10月18日他专程来我馆查阅有关材料,我接待了他,为他提供了社教名册,为他补加工龄提供了依据。

44、家住芳桥的王乾村的姚元宝,曾经在70~80年代,是农村“八大员”之一的农技员。

按照有关规定,“八大员”可以享受国家社保政策。

但他由于缺少证据,一直没有办理。

最近看到镇里以前的同事都开始拿补贴了,经人介绍以后才知道可以来档案局查询当年的档案材料。

局查档工作人员接待以后在芳桥镇全宗内查找有关农技员的档案材料,在查找无果之后,又从农业局档案着手,最后在农业局全宗的有关农技员名册内,分明找到了73年和80年的记载有姚元宝名字并标明为农技员且68至70年在句容农校学习的档案材料,为其办理社保提供了依据。

45、11月1日下午,湖父镇银湖村的俞女士一行三人来我馆查阅俞女士已故父亲俞洪生农村建造房子的许可审批表,我接待了俞女士,向俞女士要相关证明来证明她与俞洪生的父女关系,俞女士出具了一份公证书,我看了一下,公证书内容可以证明她们的父女关系。

我询问了俞女士她父亲建房的时间,俞女士说自己也不清楚,大概在八几年,我从库房里调出湖父镇从1982年到1986年的建房许可审批表案卷让俞女士翻找,俞女士在1985年的案卷里找出她父亲的建房许可审批表,我为俞女士出具了证明,俞女士十分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