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选读(知识讲解)

《墨子》选读(知识讲解)
《墨子》选读(知识讲解)

《墨子》选读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通读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2、从不同的选文中,初步了解墨子的哲学思想。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宋国大夫。初学儒,后自成学派,广收门徒,游说诸侯,使墨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其学说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为核心,对逻辑学、认识论也有探究。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后学著述的结集,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一般认为其中《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篇体现了墨子本人的主要思想。

背景简介

墨子生活在先秦,那是一个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蜂争的时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环境。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了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舍掉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家学派渐趋式微。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墨子》一书由历代墨者薪尽火传,一再加工整理或集体创作而成,时间跨度从战国初至战国末,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并非成于一人之手,也非成于一时。

字词汇总

通假字

(1)既以非之(“以”通“已”)

(2)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通“迂”)

(3)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辩”通“辨”)

(4)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要”通“腰”)

(5)教驯其臣(“驯”通“训”)

(6)破碎乱行(“碎”通“萃”)

(7)贵必敖贱(“敖”通“傲”)

(8)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兹”通“滋”)

(9)今上举义不辟贫贱(“辟”通“避”)

(10)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竟为义(“萌”通“氓”)

(11)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谨”通“仅”)

(12)莫不敬惧而施(“施”通“惕”)

(13)美章而恶不生(“章”通“彰”)

(14)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尚”通“倘”)

一词多义

(1)恶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厌恶)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坏的,不好的)

(2)以以不相爱生(因为)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用)

人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连词,表并列)

(3)之是以仁者非之(代词,它)

此何难之有焉(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助词,的)

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助词,取独)

(4)非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第一个“非”字,名词,错事;第二个“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古今异义词

(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所以古义:用来……的,拿来……的

今义:因果关系的连词

(2)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破碎古义:破,人群分散,行列混乱;碎,通“萃”,聚集

今义:破成碎块

(3)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从而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连词,却

今义:一个词,连接分句,用于下文开头,表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相当于“因此就”

词类活用

(1)必兴天下之利(兴,形容词使动,使……兴)

(2)是故诸侯不享则必野战(野,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3)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辱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强、弱、众、寡、富、贫、贵、贱、诈、愚,形容词名用)

(4)是以仁者非之/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认为……不对)

(5)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6)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鼓,名词为动用法,为……击鼓;进,不及物动词使动用法,使……前进)

(7)士闻鼓音,破碎乱行(破、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是……乱)

(8)以亏人自利也(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吃亏)

(9)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第一个“非”字,形容词名用,错事;第二个“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10)然则众贤之术(众,名词使动用法,使……众多)

(11)必将富之贵之(富、贵,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有、尊贵)

(12)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富、贵、亲、近,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贵、尊贵、亲、近)

(13)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下,名词使动用法,使……下)

重点语句

判断句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省略句

夫爱人者,人必从(之)而爱之;利(于)人者,人必从(之)而利之

宾语前置句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

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此何难之有

定语后置句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兼爱》

“兼爱”是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墨子的代表性观点。“兼爱”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每个人都应该爱人如己;二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

墨子生活的时期正是诸侯纷争,天下大乱的时候:大国进攻小国,大的家族祸乱小的家族,强大的力量劫持弱小的力量,多数人对少数人实施暴力,奸猾的人欺诈愚笨的人,地位高贵的人看不起地位低贱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孔子认为是礼崩乐坏带来的恶果,而墨子却认为,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能够相爱,即不能“兼爱”造成的,人们不互相爱护,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察对方的感受,完全只顾及自身的利益,连哪怕一点点的好处也不能给别人,推而广之,国与国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墨子认为国与国之间之所以会发生战争,就是因为各诸侯国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的国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他国的利益,所以他们总是用进攻的方式来使自己的国家获得好处,如此下去,天下怎么会不大乱呢?针对这样的情况,墨子提出,人们应该转换思维,应该“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即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亲相爱,并通过相互的爱护与关心,产生对各方都有益的好处,从而就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共赢”。从墨子的主张里,我们可以看到,“兼爱”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互利互惠,这就使得虚无的情感有了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性。

《非攻》

墨子说,如果你把别的国家看作自己的国家,又怎么会去进攻呢?这不等于自己攻打自己了么?因此,墨子提出了他的另一个观点——“非攻”,而“非攻”却是“兼爱”的目的,也是“兼爱”的结果,换句话说,即,如果你是“兼爱”的,那么就会“非攻”。“非攻”是墨子一生奋斗的主要目标。当时诸侯国家的侵略兼并,固然是统一的前奏,但战争本身却是残杀与掠夺,是不义之战,它带给社会民生以无穷的灾难,墨子要求国与国之间相互爱护,国与国之间互利互惠,不要损害别国的利益,他认为,如果真正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也就太平了。

《尚贤》

“尚贤”,简单地说,就是任用贤能的人来治理国家。墨子说,做君王治理国家,如果不关注仁人志士,就会亡国;如果见到贤人而不急于任用,就会延误国君;怠慢了贤人,忘记

了志士,还能保全一个国家是从来没有的事。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贤者呢?墨子认为,一个贤能的人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德行厚道,能够爱人利人,爱利百姓;二是能言善辩,具有良好的口才;三是精通治国的道理与方法,具有胜任其事的才能。墨子提出这样的“贤”的标准,目的是为了实现他改革政权机构,建立贤人政治的愿望,即把那些世袭的无才无德的贵族撤换下来,将符合“贤”的标准的人士选拔上去。墨子认为,国家的富或贫,人民的众或寡,行政的治或乱,都取决于是否贤者在位,因此他说,尚贤,是政治的根本。格外值得注意的是,墨于提出了让平民百姓中的贤能人士参与政治管理的主张。他认为,行政机构的官职,也应当平等地向着农夫、工人和商人开放,只要你是贤者就可中选而为高官,身负重任而有决断之权。

写作特色

《墨子》一书的写作特色,可以充分地表现在《非攻》一文中。

墨子的劝说艺术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词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

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墨子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

语言富于表现。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一段活,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

比喻与排比手法的运用,使说理更加严谨

在说理的过程中,本文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用“文轩”比喻楚国的地域辽阔富饶,用“敝舆”比喻宋国土地的狭小贫瘠,用“粱肉”和“锦绣”比喻楚国的富足,用“糠糟”和“短褐”比喻宋国的贫穷。使人清楚地看到楚王攻宋的本质——扩张领土的野心,发人深省,很有说服力。本文还运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墨子与公输盘的第一轮辩论中,连续用了五个“……不可谓……”,在语势上如连发的炮弹一样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了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

知识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1.从子夏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成语。

2.以上语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它对我们当前的社会生活有何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1.文过饰非

2.表达了君子和小人对待过错的不同态度:君子能直面过错并勇于改过,小人掩饰错误而不能改过。君子知错能改,瑕不掩瑜,我们对待错误也应该持这种态度,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拓展阅读

论鲁迅与墨子的思想联系

高远东

本文拟以《故事新编》中的三篇小说《铸剑》(1926年)《非攻》(1934年)《理水》为分析对象,试图在其他中国思想孔孟、庄周、韩非之外,以鲁迅与墨子的思想联系为中心,就鲁迅寻求创造性地转化中国传统的立场、途径和方法进行简略考察。我以为,在《故事新编》之对中国传统思想和人物的批判中,鲁迅的关心和侧重与早期文言论文及五四时期的小说、杂文的表现是有区别的。质言之,即在人们所熟知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吃人”的定性和立论中,崛起了一种作为其批判“国民劣根性”主题之正题的所谓“中国的脊梁”的墨家英雄。在我看来,这类人物的出现是耐人寻味的,它表现了鲁迅寻求创造性地转化中国传统的积极本质。大致而言,鲁迅之接近墨子,对墨家思想意义的理解是在其一向关注的“立人”和“立国”的脉络中进行的;对墨家价值的肯定,是在其对儒家和道家之思想人物的批判中对照性地确立的。

一、近代墨学复兴的思想史背景与鲁迅

我们知道,儒墨在战国时并称显学,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亦谓“当时足称显学者”,实止儒墨道三家。较之其他诸子,三者确实在基本关注、价值取向及学理上构成一种既矛盾对立又互补自足的关系,《孟子·尽心》谓“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这种错综关系也是鲁迅《故事新编》对传统思想进行批判、择取的座标。

鲁迅以“尚夏道,兼爱,尚同,非古之礼乐,亦非儒”寥寥数语概括墨学主旨,但对墨学的倾心或许并非由于其思想,而在于实践其学说的方法及所表现的精神风貌――一种兼具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和为“兴天下之利”而“摩顶放踵”“赴汤蹈火”的宗教式献身。

墨者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墨家不仅是一个学派,而且是一个注重实践、纪律严格的武装集团,故文献典籍中的墨者,都具有极高尚的理想,又能身体力行之。其旨虽被荀子讥为“役夫之道”,但“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汤蹈火,死不还踵”,具有“以自苦为极”“虽枯槁不舍”的气质;其次,墨家虽具有某种宗教的意味,如其强调“尚同”“天志”“明鬼”等,但绝少追求内在超越,与儒道等中国学问大异其趣。《墨子》有《修身》章,其中少有儒家之“内省”功夫,却充满如何通过“力事”来体现内在修养的教诲。第三,墨家特别强调源于信仰的人的精神意志力量。庄子曾讥评“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尽管如此,墨家却“使徒众”,能成为显学,这恰好反证了墨者具有超乎常人的精神意志力。他们景仰大禹治水之功和“形劳天下”的精神,履行“以自苦为极”的“禹之道”,这些内容在《故事新编》中为鲁迅创造性地转化墨家思想价值,在融会古今中外价值的基础上探讨现代人及现代伦理精神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那么,鲁迅接近墨学的大致途径是什么呢?墨家虽然战国时为显学,后来却从思想史上消亡了。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鲁迅曾指明老实的“墨”“侠”向取巧的“道”的蜕变。墨家思想为什么会消失?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谜。直到清中叶尤其是近代,才有所谓“墨学之复兴”。鲁迅生长和生活于现时代,绍兴又被视为夏禹遗泽之地,自然能够酝酿对于墨家的好感。早在1912年所作《<越铎>出世辞》中,他对绍兴“其民复存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同勾践坚确慷慨之志,力作治生,绰然足以自理”的风俗有自豪的肯定。但最主要的途径仍然来自章太炎。章太炎对孔孟不敬,从《(上草字头下到)汉微言》看也不一定喜欢墨子,但其《qiu九訁书》却是尊颜的,而颜元正被学者称为“在表面看来好像是儒学,而实际上则是墨子学术的复活。”他提出的“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的主张也颇具墨家色彩。鲁迅在留日时期曾师从章太炎,其早期思想中从“任个人而排众数,掊物质而张灵明”的主张,到综合“新神思宗”、尼采之“超人”和“摩罗诗人”而寻求“精神界之战士”的理想,再到其从“立人”到“立国”的文化建国方略,都鲜明地隐伏着一条近乎墨学的脉络。到晚年,他对墨子的爱好更加剧了,致使学者称《故事新编》带上了“墨家色彩”。

二、《铸剑》中复仇人格的墨家意味

当然,鲁迅之接近墨家有其内在的思想途径,这就是基于“立人”逻辑对于“最理想的人性”的追求。倘若说其早期文言论文为之勾勒了大致的轮廓,《呐喊》、《彷徨》重在揭示其现实的“非人”形态,可视为这一关注的反题,那么到了《故事新编》,则出现了作为这一关注之正题的墨家英雄。

把《铸剑》(1926)与鲁迅对于墨家思想的承担联系起来看似奇怪,学界一般认为它表现了鲁迅的复仇哲学。但说它体现了墨家价值却比较费解。事实上,较之《非攻》(1934)和《理水》(1935),《铸剑》中的有关表现确乎相当隐晦和复杂。但尽管如此,它还是鲜明地表现在小说题材的处理方式、人物的精神结构及复仇哲学的多重内涵上。

《铸剑》被誉为《故事新编》中技巧最高、召唤力最强的篇章,从忠实于同时又创造性地改写原有传统材料的意义上来说,它确实最具艺术真实性和文献的真实性。鲁迅从《列异传》中勾辑出“干将莫邪”故事,在古代志怪的脉络中创造了一幅充满象征寓意的独特形象,尤其是通过对眉间尺和“黑色人”宴之敖者的刻划,表现了他衷心喜爱的主题——复仇。

应该说,与《野草》中的《复仇》类似,《铸剑》表现的绝对是一种思辨的主题。它与墨子除了“墨子之徒为侠”的表面关系,“侠”之伦理可能与其价值相通外,似乎只在复仇意志的形成和复仇人格的升华方面依稀带有墨者高扬人的主体力量的意味,其代表人物是眉间尺。事实上,小说中复仇哲学的体现者和墨家价值的承担者却是“黑色人”宴之敖者。他虽然存在于、但又似乎从未真正进入过小说,其精神和行为只是抽象地存在着,致使学者认为“他复仇的动机和眉间尺的目的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是由于可解释的价值观”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想,倘若从体现鲁迅主体精神和承担墨家价值得角度理解它,也许结论会全然不同。

这个黑色的复仇者,热到发冷、疏远世界的入世者,从《列异传》“干将莫邪”故事中“随意点染”的侠客,其实乃杂糅了尼采“超人”、摩罗诗人拜伦、墨家“兼者”,寄寓着鲁迅主体理想的人物。大致而言,其愤激、虚无的情感方式是尼采式的,而助人复仇的行为方式则类似拜伦之援希腊,但其复仇的意义却植根于墨家价值之中,是在对墨家价值的承担中建立起来的,尽管尼采式的反论结构对它有扭曲,有遮蔽,有变形,使人不易理解。理由有三:首先,鲁迅是把他作为墨家人物来写的。作者称之为“黑色人”,赋予他“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乞丐似的男子”的外貌,这是典型的墨者的特征。其次,其助眉间尺复仇的动机并非没有“可解释的价值观”,而是确确实实建立于墨家价值“义”和“兼爱”之上,其意义有赖于墨家思想来赋予。他自述其复仇动机:“我一向认识你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何谓“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它其实就是墨家思想“兼”的形象化表达。我们知道,墨家在社会人伦关系上强调“兼”,即视人己为一体,我你他不分;反对“别”,即区别,如儒家“爱有等差”者,认为“别非兼是”,主张“兼以易别”。黑色人助人复仇,既非为“义”名,也非由于“同情”,也不是因为“情谊”,而只是为了“兼爱”——“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的爱。虽然这种“爱”受尼采式愤世情绪的扭曲是以反论的结构表达的,其“除天下之害”的“义”也因痛恨名实不符而拒绝承认,但其基于墨家价值而帮助眉间尺复仇的事实却是非常清楚的。

总之,《铸剑》之复仇哲学的内涵决非单纯的“反抗强暴”的形态,鲁迅在融会古今中外价值的基础上,综合尼采、摩罗诗人拜伦和墨家“兼者”的思想气质,创造了自己的“复仇之神”,一种复仇观念的抽象。他一方面把复仇提到近乎宗教的高度,另一方面又调侃、嘲弄乃至质疑它。在这种处理中,墨家意味还比较隐蔽,不仅时受尼采式思想情感的变形,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带着浓厚的愤世嫉俗、怀疑主义乃至虚无主义的色彩,这一切都是由1926年前后鲁迅思想的性质决定的。但到了《非攻》(1934)和《理水》(1935)鲁迅与墨子的思想联系由于出现所谓“中国的脊梁”而进一步明朗化了。经过漫长的对“立人”之路的求索,墨翟、禹等形象成为其追求“理想人性”结论性的存在。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三、“中国的脊梁”问题及其他

“中国的脊梁”问题是鲁迅在完成《非攻》一个月后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年9月)中提出的,学界一般认为它反映了鲁迅历史观的变化:在历经对中国传统的绝望之后,鲁迅不仅从历史上,而且在现实中发现了“中国的脊梁”。它不仅指古代英雄,而且指“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的现代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故事新编》中这种理想人格的结晶自然以《理水》之禹、《非攻》之墨子为代表。倘若把它纳入鲁迅寻求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的思路,这类由墨家思想背景支持、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积极奔走、一心为大众、为民族利益而献身的高尚人物,就超越了由儒道之文书织成的国民根性。在墨家人物那里,鲁迅终于找到了个人的道德完整性和社会责任感、个人的内在自由和社会使命承担之间的统一点;通过其对社会和历史使命的承担,沟通了群众和英雄、愚民和圣贤,并将其融会成一种新的伦理精神。但问题在于,为什么鲁迅的“立人”理想会由早期具有20世纪西方思想背景的“精神界之战士”走向带有墨家气息的“中国的脊梁”呢?其中的演变又寓示着什么问题呢?

说《非攻》和《理水》体现着墨家价值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墨子和禹,鲁迅“只予铺排,不给改动”,完全遵循文献典籍的精神塑造之,而且其处理不同于对孔老、庄子、夷齐的调侃和批评,而是饱含敬意,将其作为民族魂而大力肯定和讴歌,这说明鲁迅完全接受由禹和墨子体现的传统精神价值。

那么,墨子和禹究竟体现着什么样的价值呢?先看《非攻》。在墨子思想中,“兼爱”和“非攻”本是互为表里的。《墨子·鲁问》谓“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鲁迅显然是有感于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务夺侵凌”和基于儒家乃至理学的赴国难的态度之不济,而对墨家价值进行重新发现的。应该说,通过内在资源的“兼爱”,不难从墨子思想内部找到创造性转化“非攻”的资源。但鲁迅并未这样做,而是由其“阻楚伐宋”的政治事功侧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范。从生活细节、事功经验、外交智慧、精神品质各方面作传神的“速写”,塑造一个“为万民兴利除害”、为制止不义的侵略战争、“勇于振世救弊”的仁、智、勇、信的哲人形象。不过,尽管小说中表现了墨子“遍从人而说之”的救世热情和高超的“以理服人”的手段,但还是以积极奔走、“信身而从事”的实干家给人以更深印象。这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较之儒家的割裂道德与事功,道家的割裂思想与行动,显然,更能为鲁迅的文化选择提供支持和启示。

可是,鲁迅从墨家伦理中到底感受到什么?是哪些墨家思想使鲁迅乐于承担,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呢?《理水》似乎透露出更多信息。与《非攻》之忠实于《墨子》的事迹不同,《理水》之同样忠实于史籍精神的禹的治水业绩和精神风貌是置于现代文化的讽喻性思想图景中表现的,并且特别强调文化山上学者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思想背景——大禹的圣迹和精神其实是作为对其中讨论的学术、艺术、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的一种回答而出场的。小说中禹的出场被写得有声有色,一群乞丐似的大汉冲破交通线,引起一阵喧嚷,卫兵的阻拦,禹太太泼辣的咒骂都是为了突出墨家伦理的独特性,以便为其建立一个意识形态斗争的座标。它既不同于西崽、遗老等文化山上的学者,也不同于具有国民劣根性的不觉悟的国民,更不同于养尊处优、视理水为沿途旅游、品尝风味佳肴的腐败大员,也不同于日常世俗的泼辣的禹太太的价值。禹的精神完全是墨家的。我们知道,禹的“理水”是中国文化中博施济众的典范作业,在春秋战国诸子那里,禹是圣王,其功业是受到众口一词的肯定的,连“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也是如此。但唯有墨家,却不但肯定其功业的内容,而且肯定其达到功业的方法。这就是“夏道”,就是“中国的脊梁”的伦理,鲁迅与墨家思想的真正联结点。

鲁迅之承担墨家价值,倾心于墨家伦理,赞赏“夏道”,与其历史观的变化和接近中国共产主义者不无关系。王瑶先生指出,鲁迅笔下的大禹和墨翟是劳动人民的形象,具有劳动者的特征和优点,这自然不错。但其救世精神、牺牲精神和禁欲主义却绝对远离了劳动者朴素

的精神世界,而具有一种超越性的、精英主义的、形而上献身的意味。但抛开它不论,在很多方面,墨家伦理与中国共产主义革命道德的关系更为微妙,如其“有确信”的尚同,基于“确信”的同志爱(兼爱),赴汤蹈火、不怕牺牲、为人民服务的救世精神,以及生活上的禁欲主义和清教徒气质。我想,鲁迅扬弃早期思想中“精神界战士”的理念,转而从历史上的英雄和现实中的志士那里塑造其“中国的脊梁”的理想,与其对于现实的中国革命的感触是分不开的。因此,其“立人”理想中关于“人”的设计从西方思想转向中国传统,转向现实的中国革命,仍然是一种在融和古今中外价值基础上所作的创造性地转化中国传统的积极努力。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老庄》②《淮南子·泰族训》

③《庄子·天下》

④《集外集拾遗·<越铎>出世辞》⑤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第374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⑥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第34页,香港三联书店1991年3月版。

⑦王瑶《<故事新编>散论》,见《鲁迅作品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8月版。

(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2期,原文12019字,张梦阳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