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选读(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选读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通读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2、从不同的选文中,初步了解墨子的哲学思想。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宋国大夫。初学儒,后自成学派,广收门徒,游说诸侯,使墨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其学说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为核心,对逻辑学、认识论也有探究。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后学著述的结集,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一般认为其中《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篇体现了墨子本人的主要思想。

背景简介

墨子生活在先秦,那是一个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蜂争的时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环境。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了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舍掉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家学派渐趋式微。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墨子》一书由历代墨者薪尽火传,一再加工整理或集体创作而成,时间跨度从战国初至战国末,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并非成于一人之手,也非成于一时。

字词汇总

通假字

(1)既以非之(“以”通“已”)

(2)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通“迂”)

(3)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辩”通“辨”)

(4)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要”通“腰”)

(5)教驯其臣(“驯”通“训”)

(6)破碎乱行(“碎”通“萃”)

(7)贵必敖贱(“敖”通“傲”)

(8)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兹”通“滋”)

(9)今上举义不辟贫贱(“辟”通“避”)

(10)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竟为义(“萌”通“氓”)

(11)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谨”通“仅”)

(12)莫不敬惧而施(“施”通“惕”)

(13)美章而恶不生(“章”通“彰”)

(14)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尚”通“倘”)

一词多义

(1)恶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厌恶)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坏的,不好的)

(2)以以不相爱生(因为)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用)

人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连词,表并列)

(3)之是以仁者非之(代词,它)

此何难之有焉(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助词,的)

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助词,取独)

(4)非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第一个“非”字,名词,错事;第二个“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古今异义词

(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所以古义:用来……的,拿来……的

今义:因果关系的连词

(2)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破碎古义:破,人群分散,行列混乱;碎,通“萃”,聚集

今义:破成碎块

(3)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从而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连词,却

今义:一个词,连接分句,用于下文开头,表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相当于“因此就”

词类活用

(1)必兴天下之利(兴,形容词使动,使……兴)

(2)是故诸侯不享则必野战(野,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3)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辱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强、弱、众、寡、富、贫、贵、贱、诈、愚,形容词名用)

(4)是以仁者非之/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认为……不对)

(5)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6)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鼓,名词为动用法,为……击鼓;进,不及物动词使动用法,使……前进)

(7)士闻鼓音,破碎乱行(破、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是……乱)

(8)以亏人自利也(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吃亏)

(9)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第一个“非”字,形容词名用,错事;第二个“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10)然则众贤之术(众,名词使动用法,使……众多)

(11)必将富之贵之(富、贵,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有、尊贵)

(12)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富、贵、亲、近,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贵、尊贵、亲、近)

(13)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下,名词使动用法,使……下)

重点语句

判断句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省略句

夫爱人者,人必从(之)而爱之;利(于)人者,人必从(之)而利之

宾语前置句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

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此何难之有

定语后置句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兼爱》

“兼爱”是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墨子的代表性观点。“兼爱”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每个人都应该爱人如己;二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

墨子生活的时期正是诸侯纷争,天下大乱的时候:大国进攻小国,大的家族祸乱小的家族,强大的力量劫持弱小的力量,多数人对少数人实施暴力,奸猾的人欺诈愚笨的人,地位高贵的人看不起地位低贱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孔子认为是礼崩乐坏带来的恶果,而墨子却认为,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能够相爱,即不能“兼爱”造成的,人们不互相爱护,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察对方的感受,完全只顾及自身的利益,连哪怕一点点的好处也不能给别人,推而广之,国与国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墨子认为国与国之间之所以会发生战争,就是因为各诸侯国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的国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他国的利益,所以他们总是用进攻的方式来使自己的国家获得好处,如此下去,天下怎么会不大乱呢?针对这样的情况,墨子提出,人们应该转换思维,应该“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即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亲相爱,并通过相互的爱护与关心,产生对各方都有益的好处,从而就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共赢”。从墨子的主张里,我们可以看到,“兼爱”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互利互惠,这就使得虚无的情感有了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性。

《非攻》

墨子说,如果你把别的国家看作自己的国家,又怎么会去进攻呢?这不等于自己攻打自己了么?因此,墨子提出了他的另一个观点——“非攻”,而“非攻”却是“兼爱”的目的,也是“兼爱”的结果,换句话说,即,如果你是“兼爱”的,那么就会“非攻”。“非攻”是墨子一生奋斗的主要目标。当时诸侯国家的侵略兼并,固然是统一的前奏,但战争本身却是残杀与掠夺,是不义之战,它带给社会民生以无穷的灾难,墨子要求国与国之间相互爱护,国与国之间互利互惠,不要损害别国的利益,他认为,如果真正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也就太平了。

《尚贤》

“尚贤”,简单地说,就是任用贤能的人来治理国家。墨子说,做君王治理国家,如果不关注仁人志士,就会亡国;如果见到贤人而不急于任用,就会延误国君;怠慢了贤人,忘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