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素摹状词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素摹状词理论初探
一、罗素简介
1.1生平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也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先后学习数学和哲学专业,取得优异成绩。曾担任剑桥大学讲师,三一学院研究员,英国皇家学会荣誉研究员,多次去美国讲学,演讲,20世纪初,来中国讲学一年。50年代后,主要从事政治活动。
1.2著作
罗素一生著书多达七八十种,论文几千篇,广泛地涉及到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教育、历史、宗教等诸多方面,享有“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之称。主要著作有:
二、理论提出背景
罗素一生中有一个基本的思想,即名字的意义是它所直接指称的对象。这个思想使早年的罗素接受了迈农(1853—1920)的对象理论,他认为凡是可想象的词都有意义,即都有所指,都有某种“有”。后来罗素放弃了这种柏拉图主义的立场,转向实在论,这使他产生了既要坚持意义等于所指,又要坚持实在论所必然会遇到的困难。这就是《论指称》一文中所列举的三个著名的困惑。它们成为罗素提出摹状词理论的直接原因。
2.1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
罗素强调,名称所指即名称使用者所亲知的对象。
在罗素看来,亲知的对象才是真正的实在,这种“实在”必须在逻辑上是简单的,它只能是构成其它事物的材料,而本身不可能还原为其它的事物,因此,他将实在称
为“单体”(simple)或“逻辑原子”(logical atom),把自己的哲学称作“逻辑原子主义”。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哲学旨在揭示语言和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他认为这种对
应关系是一种结构上的对应关系,他称这种关系为“同型性”(isomorphism)或同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原子命题与原子事实相对应,分子命题与分子事实相对应;
分子命题可分解为原子命题,分子事实可分解为原子事实。任何命题中的每个词与实在的每个成分一一对应,词之间的关系也与实在之间的关系一一对应。罗素的逻辑构造主义一反其早期的柏拉图实在论立场,大胆挥舞“奥卡姆剃刀”,将一切多余的形而上学实体统统剃掉,使我们一开始就建立在那些由直接经验给予的、因而其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实在上面;然后再努力说明:我们或许可以谈的东西都是通过这些必不可少的实在的关系陈述出来,这样使我们的知识与尽可能少的实在种类发生关系,以便减少错误的可能性。摹状词理论就是这种哲学立场在语言形式分析中的具体体现,或者更确切地说,摹状词理论从语言形式上捍卫了这种哲学立场。
2.2何为存在
存在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如何解决非存在实体的表面指示关系问题,不存在的东西怎么能成为一个命题的主词呢?
2.3迈农的对象理论
迈农的对象理论认为,世界的实体不仅有实际存在着的具体事物和一些常存的共相,而且有非实存的东西。非实存的东西之所以也是一种存在,是因为它们仍然可以是人们思考的对象。按照对象理论的观点,任何一个可以作为文法上的主词的东西都是一种存在,语言中的每个指称表达式都可以代表一个非语言的对象,即使这个对象不是实存的。尽管像“金山”、“圆的方”这样的短语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一个实存物作为其所指,但是像“金山不存在”、“圆的方不存在”这样的命题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金山”、“圆的方”既然出现在命题主词的位置,它就可以是人们思考的对象,它仍然代表了一个非实存的对象。
2.4弗雷格的空类
弗雷格主要是通过引进空类来解决问题的,空类的引进则建立在他对意义与指称区分的基础上。在弗雷格看来,像“金山”、“圆的方”这样的单称词既有意义又有所指,它们的所指可以视为空类,这样我们就仍然可以有意义地谈论“金山不
存在”这样的命题。“占时空位置,成为存在的根本标志”“但是,占时空位置并不都是官感的到的。看得见摸得着,是占时空位置的充分条件,也是存在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由于科学的不断发展,深入研究的对象越来越超出官感的范围。”“我们需要一个补充条件,使得我们能够间接的利用官感得到这一充分的条件。这个补充条件就是科学命题的正确性。一个科学命题正确,就表示它所肯定的对象是存在的。
2.5罗素的存在论
罗素的存在论,正是以正确的命题之所肯定这一标志或标准为主要标准的存在论。这样的存在论是缩小官感世界和官感经验的作用的,是要利用对微观世界的知识来为行而上学的主观唯心论的哲学服务的。”
迈农的对象理论之所以不能让罗素满意,是因为它使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实体,从而与罗素坚持的奥卡姆原则背道而驰;对象理论断定了
不存在的东西存在着,这本身也违反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
弗雷格的解决方案尽管可以避免对象理论的一些困难,例如可以避免对象理论所带来的违反矛盾律的情形,同时引进“意义”概念还可以解释同一性陈述的价值之所在,但在罗素看来,这种方案具有明显的人为特征;而且作为弗雷格方案
之基础的意义与指称的区分,是罗素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在罗素看来,对一个摹状词作出意义与所指的区分会导致如下困难:“单独一个短语C可以既有意义
又有所指。可是当我们说‘C的意义’时,得到的却是C的所指的意义(倘若它有什么意义的话)。
三.理论提出动机
罗素提出摹状词理论的动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逻辑方面的,一个是哲学方面的。逻辑方面的动机是想用摹状词理论来消除某些含有摹状词的语句所可能导致的不合逻辑的现象。哲学方面的动机则是想把摹状词理论作为奥卡姆剃刀,以便剃掉人们对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某些对象的不合理的本体论承诺。罗素直接针对的就是奥地利哲学家迈农的理论。
四.摹状词理论的主要内容
4.1三大语义学难题
1.否定的存在陈述难题(迈农悖论):金山不存在。
当我们说“金山不存在。”你若问“不存在的是什么?”我们回答说“是金山”,这似乎已经承认了其某种意义上存在。
2.排中律难题: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
根据排中律原则,一个东西不能既是a,也是-a,同理,不是既不是a,也不是-a.
所以要么上述为真,要么为假。而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子或不是秃头,这与事实——当今法国根本不存在国王——均相违背
3.同一性陈述难题:乔治四世想要知道《瓦弗利》的作者是否是司各特。
如果语词的意义就是其所指,那根据同一律原则,“《瓦弗利》的作者是司各特”就可以换成“司各特是司各特”这一没有意义的重言式,但命题真值不变。而‘‘乔治四世要知道司各特是否是司各特”显然是不可能的。
4.2摹状词理论的应用
摹状词是语言中一种起描述作用的短语。它分为确定的摹状词和不确定的摹状词。摹状词理论牵涉三个层次:语词、概念及所指。
4.2.1对否定的存在陈述难题的解决方案
1.金山不存在=不存在一个对象C,这个C既是金的又是山。用符号表示为:┐(∃C)(ΦC∧ΨC) (其中“Φ”代表“是山的”,“Ψ”代表“是金的”)。罗素认为摹状词是没有单独意义的,它不单独指称具体的事物,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有所指,有所意。第一个难题中的“金山”是一个摹状词,而不是专名,所以改写以后,“金山”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X是一座山”和“X是金的”组成的联言命题,只要其中一个是假的,那整个命题就假。
4.2.2对排中律难题的解决方案
2.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头=不存在一个X,这个X是当今的法国国王,这个X 是秃头:┐[ιxΦx][Ψ(ιxΦx)]=┐∃c∀x[(Φx x=c)∧Ψx]。对第二个难题的解决涉及到摹状词在其所在命题的位置。在罗素看来,摹状词在语句中的出现有“初现”(primary occurrence)和“次现”(secondary occurrence)之分。
“如果一摹状词出现于其中的命题是从某个命题函项Φx将其中的‘x’代以这摹状词后所得到的,那么这个摹状词称为在这个命题中有一个‘主要的’出现;如果将Φx中的‘x’代以这摹状词后所得的只是原有命题的一部分,那么,这摹状词称为在这命题中有一个‘次要的’出现。”也就是说,一个摹状词如果以整个命题为辖域,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