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的游戏性特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33卷第8期

幼儿文学是幼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幼儿文学的存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能锻炼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文学可以说是幼儿最先接触知识的重要载体。幼儿文学和普通的成人文学存在明显的区别,基于儿童心理和头脑认知的特性,人们通常把幼儿文学称作为“玩”的文学,也就是说,幼儿文学的突出作用就应该在精神上、内容上、形式上更加贴近游戏性[1]。主要是因为,由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由无数的游戏组成的,游戏是幼儿成长和生活的本能需要。但是现今许多幼儿文学创作仍然没能将游戏的特性淋漓尽致的发挥,有的是只注重游戏而缺失对幼儿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文学要通过科学的游戏性运用,推动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

1.幼儿文学中游戏性特征存在的必要性

1.1幼儿文学中游戏精神缺失的弊端日益突出

人天生就具有游戏特性,游戏是人尤其是幼儿的本能需要,幼儿教育是人们接触知识教育的基础阶段,在所有的教育形式和载体上更应该充分的体现自由、创造、体验的游戏精神。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家长和众多教育机构更加看重幼儿的技能发展问题,而忽略了幼儿发展中所需的游戏精神实质,人们更加注重幼儿机械化的学习而忽略了幼儿成长中的游戏需要。其中幼儿文学游戏性缺失的现象也越加明显,更加注重了学习知识的特性,而忽略了游戏的重要作用,这也是造成幼儿从小对文学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

1.2幼儿教育需要游戏精神

近年,教育界已经认识到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2012年10月,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强调了“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等重要教育理念。幼儿文学作为幼儿教育的载体,是幼儿学习知识的重要形式。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更加看重人才的创造性能力。因此作为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也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逐步改革了过去单调、乏味的教育方式,根据幼儿的心理需要,将游戏的理念引入到幼儿教育中。但是从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来看,游戏的引入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当前许多幼儿教育只是因为“游戏”而游戏,有的将游戏运用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而忽视了知识传授的重要性,有的将游戏作为教育的点缀,使幼儿的整个游戏过程,都受到幼儿教育者的监控之下,使幼儿缺失自由、创造的游戏环境。因此为了幼儿教育的更好的发展,必须深入的研究幼儿文学的游戏精神运用。

1.3幼儿的心理需要

当人们处于幼儿阶段时,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处于初始阶段,心理的发展也处于萌芽时期。所以对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一种超前的好奇心理。人们未来成长的发展也是从幼儿阶段打下基础的。如果幼儿时期就不具备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人们今后的成长也将停留在无休止的机械式的学习之中。因此为了摆脱这种弊端,当前幼儿教育必须重视幼儿对于游戏的心理需要。只有通过自由的游戏特性,幼儿才能在玩中拥有学习的认知,才能培养思维的发散能力。由此来看,幼儿文学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也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将游戏性特征运用到文学创作中。

2.幼儿文学中的游戏性特征体现

从上文中我们了解到,幼儿文学中体现游戏性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有效体现幼儿文学的游戏性特征将是我们今后不断去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通常我们说的幼儿文学的游戏性,实际上体现在幼儿文学的文本内容上,以及文学形式的载体上。当幼儿拿到一本幼儿文学书籍时,首先就必须体现出“好玩”的特性,才能进一步的吸引幼儿的眼光和兴趣。所以对于幼儿文学来说,要体现游戏性特征,就必须做到文学内容和形式的游戏性,并逐步的延伸到幼儿文学的思想和实质等各个层面上。具体的体现如下所示:

2.1形式的游戏性体现

幼儿文学在创作上最为重视的就是文学语言上的韵律感,因此在形式上就具有一定的游戏特性。对于幼儿来说,当他们接受某一文学作品时,最先喜欢上的就是文学的外在形式。例如歌谣的声音,文学故事的图书表征等。歌谣是幼儿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没有认识文字之前,最先接触的就是声音和图画,歌谣的抑扬顿挫、活泼欢唱本身就具有游戏性,是通过声音形式表达文学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关于文学载体的图画配文字的书籍也是也是幼儿文学在形式上的突出表现形式。例如,随着当前出版技术和绘画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立体式幼儿书籍,在书页翻开之时,就会根据故事的内容,利用图书设计

幼儿文学的游戏性特征分析

彭秀春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存在是以幼儿心理和幼儿思想为基础的,对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幼儿文学作为游戏精神存在的重要载体,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应该体现一定的游戏性。因此,本文首先探讨幼儿文学中游戏精神存在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幼儿文学游戏性特征,最后通过实践分析,探讨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发展幼儿文学的游戏性。

【关键词】幼儿文学;游戏性特征;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I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27(2016)-08-0185-02

作者简介:彭秀春(1976.05—),女,福建长汀人,本科学历,讲师,就职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幼儿文学。

185 DOI:10.15948/ki.37-1500/s.2016.08.091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33卷第8期

的想象和技术,将故事的背景立体的展现在幼儿的眼中,增加幼儿文学的趣味性。再比如一些幼儿书籍会配有读字笔,当幼儿拿笔点到书籍中的文字或者图片时,就会发出与之相符的声音,如动物的叫声、小朋友唱歌的声音等。这些幼儿文学形式的设计,都体现了游戏的特性,可以通过多样元素,让幼儿拥有认字的能力,在增添趣味性的同时,培养幼儿的独自思考能力。

2.2内容的游戏性体现

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显示,幼儿最接受的文学内容,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听别人传神的讲故事;二是通过图画书自己看故事;三是看别人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依据这些,必定要有好的故事内容作为支撑,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首先在故事形象设计上,主要人物应具有突出的特征,因为幼儿的模仿能力远远高于认知能力,通过突出的特征有助于幼儿掌握故事形象;再者是结构上要注重单纯性、重复性和推进性,简单有趣的故事便于幼儿的理解;其次在语言上应该注重多使用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等,以增加文学的趣味性。这些无不体现了幼儿文学的游戏特性。例如著名的幼儿文学《戴帽子的猫》就体现出了一个趣味的游戏故事。故事中,一只戴着帽子的猫的帽子里藏着另一只戴着帽子的猫,在这只猫的帽子里面又藏着一只不同的戴帽子的猫,如此循环下去,猫变的越来越小[2],就像我们玩的俄罗斯套娃一样,极易激起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快乐。尤其是随着现今图书出版形式的发展,可以制作成立体的图书形式,孩子可以通过图画的展示,一步一步的揭晓答案。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认知探索能力,同时还提升了幼儿的自主动手能力。这无不体现幼儿文学中游戏特征存在的重要性。

2.3操作的游戏性体现

实际上,最早的幼儿文学形式就是在游戏的基础上产生的。幼儿文学本身就是幼儿游戏的部分。当前从我国幼儿文学的发展来看,在我国歌谣的构成上,仍然存在大量的游戏歌谣形式,这些歌谣的内容绝大多数都由游戏的“唱词”组成。例如我们熟知的《丢手绢》,“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这首歌谣的产生就是源自我们幼时的游戏丢手绢。再比如《跳绳歌》,“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等都体现出幼儿文学在操作上的游戏特性。就当前的幼儿教育来看,幼儿教师为了帮助儿童更好的学习文学知识,大都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表现文学作品,许多家长也为了孩子的成长在家里通过扮演各种动物和事物,让给幼儿了解文学故事的内容。这都体现了幼儿文学在操作上的游戏性。通过这些游戏性的体现可以让孩子更好的学习文学知识;更好的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思维创造力。因此幼儿文学中游戏性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发展幼儿文学的游戏性

幼儿文学存在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工具形式,充分的发挥幼儿文学的游戏性,不仅可以提升幼儿对文学的接受力,同时还能从一定方面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因此探究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发展幼儿文学的游戏性显得非常必要,具体的方法如下所示:

3.1充分挖掘幼儿文学的游戏性特征

首先在幼儿文学的形式上,幼儿教育者和家长可以根据文学内容,制作教学道具,通过最直观的展示方法,让孩子了解文学的内容,

可以瞬间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在幼儿教学中,讲到《爱打喷嚏的帽子》的故事时,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一顶“万能”的帽子,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可以在帽子中变出孩子喜欢吃的糖果盒一些小玩具等礼物,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更好的抓住孩子的视线。其次在声音游戏的运用上,讲述作品时要注意语气、语调和模仿,幼儿教育者可以根据文学故事的内容,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向孩子展示富有韵律的声音。例如家长在给幼儿讲《三只小猪》的故事时,首先可以制作小猪形象的道具或者购买小猪的帽子,给孩子带上,增加孩子的认同感,然后可以模仿小猪和大灰狼的声音,提升幼儿的兴趣。其次还可以经常性的给孩子唱童谣或听歌曲,让孩子在声音游戏的感知上,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

3.2为幼儿创设开放的游戏环境

幼儿教育中运用幼儿文学的游戏性,并不是提倡幼儿教育者的控制游戏上,而是把幼儿文学的学习看作是一场自由的认知游戏。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孩子创设一种开放性的、自由性的游戏环境、因为对幼儿文学的理解不足,往往会使幼儿因过多的规则束缚而失去本该具有的天性。例如,家长或者幼儿教育机构,可以为孩子创设自己的游戏空间,空间中应该有大量的幼儿书籍供孩子自主选择,家长和老师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陪伴在孩子的旁边,培养孩子自由选择和独自看书思考的能力,当然这是对一些年龄较大的儿童来说的。如果孩子处于一到两岁,还没能形成自主的能力,家长和老师可以把文学图片摆在孩子的眼前,让他们自行的摸索,这时家长和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的作用,可以通过语言或者实物,让孩子了解图片中的文本内容。

3.3鼓励动作游戏扮演

幼儿在接受文学作品时,主要取决于幼儿的视觉和听觉,因此教育者的朗读声音、形象讲述和内容表演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幼儿对幼儿文学的接受力。而表演又是幼儿文学游戏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儿童在接受幼儿文学中对“动作表演”兴趣性,最大限度利用动作表演,提升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认知,让幼儿可以从表演的动作和形象上完成对幼儿文学的接受、想象和表达的过程。例如对于当前比较著名的动画故事《冰雪女王》,许多孩子都是通过看动画片的形式来了解作品内容的。因此幼儿教育者可以通过扮演里面的人物形式,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利用多样的肢体动作、故事背景设置、音乐播放等多样形式,为幼儿营造一个真实的故事环境。同时还可以积极的引导孩子进行参与其中进行角色扮演,不仅提升孩子的动口和动脑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

4.结语

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是孩子学习文学的首要前提,而接受的前提则在于幼儿文学中所体现出的游戏性。只有具备“好玩”的特性,才能真正的抓住幼儿的兴趣,提升孩子对文学的理解力。但是值得注意是,幼儿文学的游戏性体现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游戏,而应根据教育的实质具备本质的文学特性。

【参考文献】

[1]方卫平.“玩”的文学:幼儿文学的游戏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2,(6):3-7.[2]李学斌.一场游戏,一场梦———试论幼儿文学的游戏精神[J].昆明学院学报,

2010,32(5):13-17.

[3]管旅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3-54.

1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