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_李绍林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
李绍林
【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年(卷),期】2003(001)003
【摘要】语言练习编写是对外汉语教材的一个薄弱环节,有不少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强调了语言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些练习编写的原则.【总页数】6页(P34-39)
【作者】李绍林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5.4
【相关文献】
1.试论新一代初级精读教材编写的几个问题--兼论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 [J], 王黎
2.从对外汉语教材话题的选择看编写者文化态度--基于三部对外汉语教材话题的分析 [J], 李欣蓓
3.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偏差与应遵循的原则 [J], 郑蕊
4.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述评 [J], 王秀秀
5.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述评 [J], 王秀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编写的几点建议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编写的几点建议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编写的几点建议为了帮助汉语学习者打好语音基础,本文结合两本使用范围较广的对外汉语教材,从现行音素描写部分编写问题及由汉语拼音方案引起的编写问题两方面提出了一些观察心得体会和建议。

标签:对外汉语教材;语音;音素;汉语拼音方案对外汉语的总体目的是培养外国人的汉语交际能力,为了有效地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有把学生的语音基础打好。

那么,最为关键的阶段就是打基础的启蒙时期。

只有基础打的牢,房子才能造得好,造得结实。

笔者结合1994年版北京语言学院来华留学生三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和华语教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初级汉语课本第一、二册》(第二版)(下文简称94)和1999年版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语言技能类(一年级)汉语教程第一册上》(此书现在还作为北京语言大学长期及短期零起点外国进修生教材)(下文简称99)谈谈自己对对外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编写的一些观察心得体会和建议。

一、现行音素描写部分编写的问题与建议两书的编写体例都是课文(主要由对话组成)、生词、以及注释组成。

两书除了编写了声母、韵母、声调等单个音节因素教学条目外,都编写了词重音、句重音、语调等非音节语音因素。

94版和99版在单个音节因素教学上分别从第一课延续到第十五课、第九课。

两书的第一课都在语音部分都介绍了汉语音节的基本结构、声调、声调符合的标法。

94版没有单独在课文中教辅音的读法,只是在课程之首以说明的形式,用英语详细描述了汉语单元音、辅音发音的特点,当然用的都是语音学术语。

以后在每课中只介绍复合元音。

99版在介绍上述之外,每课还单独教授几个辅音。

同样,用的也是语音学术语。

另外,94版关于单元音发音的说明是按照一个音位的不同变体分项进行说明,因此共编排了14个条目,用国际音标记音。

这种编排法符合汉语的实际读音,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记忆负担稍重。

99版在每课的末尾是按照音位来分项说明的,因此单元音只列了6个条目,分别以拉丁字母表示。

浅谈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使用的几点思考

浅谈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使用的几点思考

浅谈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使用的几点思考概要:随着汉语学习者的人数与日俱增,所涉及人群的面不断扩大,对外汉语教材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近年来,无论是教材的使用者还是对外汉语学术界都指出了当前教材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反映了教材的不足,实则是在提醒教师如何处理教材的不足,本文打算就教材已有问题和教师应当如何灵活利用好现有教材、如何做到趣味教学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教材存在的问题1、释义不准确不论在对外汉语学术界还是师生间,都有不少人曾反映过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释义的问题。

批评意见最多的是生词的注释不够准确,致使学生误解词义、误用词语。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释义问题不仅是译注不当的问题,涉及到汉语词语的结构、词汇教学的方法、汉英词语差别、教材设计等诸多方面。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是成年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维和表达习惯,他们知道其母语与目的与存在巨大差别,会有意识地比较两种语言,学生相信教材,多数时候对教材的信任程度高于对教师的信任。

因此教材的错误不仅会直接导致学生产生错误,严重的会使学生质疑教材甚至质疑教师,从而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2、如何实现趣味性教材趣味性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李泉(2002)、刘颂浩(2000,2005)、孟国(2005)等都对教材的趣味性进行过研究。

多数研究者都强调趣味性是教材编写的一条重要原则,指出已有教材普遍缺乏趣味性。

但也有学者认为教材的编写不能盲目追求趣味性,刘颂浩(2005)指出,教材编写的原则有: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等,教材编写原则不是同样重要,趣味性作为选材的一条原则,其重要性不及“语言合适”以及“内容合适并且多样”两条。

笔者认为,趣味性是受主观因素影响的,就通用性教材而言,教材编写时要求考虑到所有学习者,并尽量突出个性需求,趣味性是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但不是衡量教材好坏的惟一标准,实现趣味性还有其他途径可寻。

3、交际性练习不足大量针对教材练习的研究发现,教材对语言技能的重视不够,教材重语法,轻功能的问题突出,用于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练习不足。

对《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练习编写的考察

对《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练习编写的考察

对《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练习编写的考察作者:林艳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7年第03期摘要: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对汉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文章基于目前各大高校较为常用的代表性中级汉语综合教材《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练习编写的考察,从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兼顾泛化和分化以及练习样式的总类和分布等方面对其进行考察和分析,对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级汉语综合教材《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练习编写练习的编写设计是考察汉语教材编写质量的一个重要考察指标。

练习编写的科学实用价值对汉语课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本文基于《发展汉语——中级汉语》这一国内中级通用汉语的综合教材为分析对象,从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兼顾泛化和分化、练习样式的总类和分布以及趣味性原则等方面来考察和分析其练习编写的科学性。

一、科学的定性和定量(一)科学的定量原则纵观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对外汉语教材中练习的题量一直处于递增的变化趋势[2],《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也不例外。

经过统计分析,该教材上下两册平均都有八大题,占四至五个页面,其中,每一大题中小题的量也平均在十题左右,而且,随着课时的深入,练习的量明显呈增多的趋势,特别是上下两册之间,在保持练习衔接性的基础上,大题的量基本不变,每一大题中小题的数量则明显增加。

李绍林(2003)认为,练习于第二语言教学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强化的作用,而相关的操练和巩固更是言语技能习得的一个重要途径[3]。

在中级阶段,对于练习的量的把握显得尤其重要。

既要保持一定量的练习,服务课堂、教师和学生,又要防止学生因为练习过量而产生反感甚至畏难情绪,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赵金铭(1997)认为,练习应该同时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既方便教师组织教学,又满足学习者巩固课堂教学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需求,这个量就是最合适的练习的量。

[4](二)科学的定性原则纵观《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册和下册教材,关于理解性、模仿性和交际性的练习形式都有较为全面和具体的体现,但记忆性的练习形式却稍显不足。

对外汉语教材俗语编排考察及俗语教学思考

对外汉语教材俗语编排考察及俗语教学思考

穿新鞋走老路 ;好 心 当成驴肝肺 ;八 九不 离十;八字
没 一撇 ;半斤对八两; 不管三七二 十一;吃 不了兜着走 ;

是 一 ,二 是二 ;恨 铁 不成 钢 :一 口吃 成个 胖 子 。
2 0 0 Ol . 8
僧。 语 言教学研 究 言砜罕
我 们 所 考 察 的 教 材 中 选 编 的 俗 语 大 都 超 出 了 这 个 范 法是 , 可 以从 《 语俗 语 词 典 》 中选 择 l 0 使 汉 D个 围 , 也 就 是 说 是 “ 纲 语 ” 。 教 材 中俗 语 的 安 排 是 为 单 篇 的俗语① 超 ,作为对外汉语俗语教学的内容参考。 课 文 服 务 的 , 跟 所 选 课 文 的 语 境 和 话 题 内 容 有 很 大 的 关
《 汉语 口语速成 》 马箭 飞等 京语 言 大 学 出 9 6 北 1 9笠 口语 教 材 ( 篇 ,高级篇 ) 中级 模 拟试题集 ( ) 高等 版 社 版 社 I 中国汉语 水平考试 田顺 等 京语 言 大 学 出 00 BK 陈 北 2 0芷 H K S 试题 集
表2 是对选取 的教材中俗语编排情况的考察结果。
表2 :七套 教 材 俗 语编 排 数量 统 计
教材 汉 语 初 级 发 展 汉 《 《 高级 《 中级 《 语 汉 听 力第 三 一 级 语 高 汉语口语 汉语 口 口语速 《 S( 桥 H K高
名称 册 汉语 》 ( 1 )》
下 问题 :
《 语 听力 教 程 》 杨 雪梅 等 京 语 言大 学 出 0 0 汉 北 2 0 正 听力 教材 版 社 《 展 汉语 一 级汉 存 田等 京 语言 大 学 出 0 5 综 合 课 教材 发 高 杨 北 2 0 笠

汉语教材的科学性分析

汉语教材的科学性分析

汉语教材的科学性分析教材的科学性是汉语教材编写的最重要原则。

本文根据科学性的内涵,以《汉语教程》(第三册)为例,分析了该教材在贯彻科学性原则方面存在的某些不足,并围绕如何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展开讨论,提出了加强对教材不同部分编写的协调、注重课文的选择和改编、增加课文难度的有序性和渐进性、加强每课各部分内容的相互配合等建议。

标签:汉语教材科学性《汉语教程》一、引言汉语教材的编写,须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趣味性和针对性等几大原则。

其中科学性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则,“科学性是所有图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编写各级各类教材应遵循的普遍原则”(李振荣,2010)。

“科学性原则是说,第二语言教材的语言要规范;对有关知识的介绍和解释要科学;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吕必松,1993),或者说,“要教规范、通用的语言;教材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规律;对语言现象的解释要准确”等(刘珣,2000)。

科学性原则尽管被认为是汉语教材编写的最重要原则,但相关研究领域的专题研究和分析却仍存在不足。

根据前人的论述,科学性原则的内涵主要包括四点:1.是否符合语言的学习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2.教材所使用的语言是否足够规范、通用;3.教材的内容是否准确。

除此之外,鉴于“任何有关技能的学习都有赖于练习,语言技能的学习同样也有赖于语言练习”(李邵林,2003),所以我们认为,在科学性原则中也应给予练习以较为突出的地位。

因此,还可以加入一点:4.练习内容和课型的教学目相是否一致,练习是否符合课文内容,练习样式的种类和分布是否得当,主干题型是否鲜明。

本文以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修订本)第三册为例,根据上述四点,对其科学性原则的贯彻情况作初步的分析,以探讨如何在汉语教材的编写中更好地贯彻这一原则。

《汉语教程》在国内发行量较大,使用人数较多,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教材,曾引起相关学者(如:乔智慧,2008;张珑舰,2006)的注意,并把这部教材和其他教材进行了对比研究,或者是对其词汇做了专题研究,包括文化词汇(潘薇薇,2014)和离合词(刘茜,2012)等。

近二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研究现状与改进对策

近二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研究现状与改进对策

3、融入中华文化元素
在保持语言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练习中融入更多的中华文化元素,如介 绍中国的历史、文学、艺术等。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增 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优化练习 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练 习形式。例如,开发在线互动练习平台,利用多媒体素材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 语言学习环境,提高练习效果。
近二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研 究现究现状
03 参考内容
02 二、改进对策
对外汉语教材是教授汉语知识、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教材练习作 为巩固知识、提升语言技能的重要环节,其研究与改进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演 示将对近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 对策。
谢谢观看
3、教材评价标准
对外汉语教材评价标准是衡量教材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据。研究者们从不同角 度提出了评价标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者反馈等方面。 这些标准为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教材质量和教 学效果。
4、研究方法
近二十年来,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对比分析、问卷 调查、个案研究等。这些方法为教材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研究结果更 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改进对策
1、增加实践性和趣味性强的练 习
针对传统练习形式的不足,我们可以设计更具实践性和趣味性的练习,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开展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语言游戏等互动性强的活 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言技能。
2、强化听力和口语表达训练
为了弥补当前教材中对听力和口语表达训练的不足,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听力和 口语表达的练习内容,如设计听力理解题、口头作文等,促进学生听说技能的 提升。

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几点意见

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几点意见

除 了课 文按 内容 分 类之 外 ,课 文 要 生 动 地 、真 实 地展 现 国情 、传授 知 识 。而 丰 富精 美 的插 图则 是
达 到教 学 目的 的关键 所 在 。我 们 在力 求 运用 规 范又
传说 和文 化背 景 知识作 为课 文 主要 内容 的模 式 ,力
求体 现 出鲜 明的 时代感 、丰 富 的 知识 、广 泛 的 趣 味
异 同。
的居 住及 环境 ;3 中 国人 的亲 情 及 交 往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 国
人的择 业 、工 作 及 业 余 生 活 ;5 中 国 人 的 医疗 保 )
健 ;6 中 国的文化 艺 术 及科 技 ;7 中 国的 教 育 体 ) )
制 ;8 )中 国的政 治 和历史 ;9 )中国 的 自然 概 况 。 这 样 ,无 意 中促进 和 激发 学 生学 习 的主 动 性 和 热忱 。遗憾 的是 , 目前 许 多 教材 在 内 容 上并 没 有 一
通 占地
06 .% 疗 养 地 和 运 动 场 地
17 . % 其 他
的具体 内容 。例如 ,农业 经 济 5 .%的 占地 面 积 包 51
的教 材 在 内容编 排 、分类方 面 还很 混 乱 ;在 图 文 并 茂 、生动 形象 地 介绍 知识方 面 还很 欠 缺 ;在 展 示 生
活方式 、思 想 感 情 和 价 值 观 念 等 方 面 也 都 缺 少 幽 默 、诙谐 、趣 味性 等特 点 。为 了使 我们 的教 材 得 到 更进 一步 的 善 ,笔者 提 出以下 几点 意见 :

5 ・ 7
维普资讯
国 土 面 积 的 利 用 5 .% 51 3 . 14 农 业 经 济 森 林 河 流 及 其 他 水 资 源

关于编写对外汉字教材的思考

关于编写对外汉字教材的思考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年第2期关于编写对外汉字教材的思考张静贤从50年代到现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已走过40多年的历程。

这40多年的实践,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已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并编有一批教材。

在对外汉字教学方面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但是听说和读写的局面尚不平衡,汉字教学处于相对薄弱的状况,特别是教材编写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80年代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蓬勃发展的时期,教材建设进入空前繁荣的局面。

其中不乏佳作,如《基础汉语课本》(外文出版社1980-1982年)“是一部集历年教材之大成的著作”①。

它综合了以往教材的编写经验,针对性强,加强了语法的系统性,是当时按结构法的路子编写的代表作。

《实用汉语课本》(商务印书馆1981年)是我国第一部吸收功能法优点的教材。

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对外汉语教材规划会议使教材建设工作更有计划、更为广泛地进行。

现在,既有了基础阶段的教材,又有了中、高级阶段教材,既有长期班教材(本科专业),又有短期速成教材;既有书面教材,又有声像教材。

更可喜的是,众多的院校都加入了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者的队伍。

为了便于分析对外汉931字教材的现状,笔者重点阅读了以下几部教材:《现代汉语教程》,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汉语初级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桥———外国人学汉语系列教材》,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初级汉语课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新汉语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实用汉语课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速成汉语初级教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基础汉语课本》(修订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年统观以上教材,汉字教学的识字方法都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基本上是传统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分散识字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让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学生在学一个生字的同时也就连带记住了用这个字组成的词和含有这个词的话语。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理——开心语文》一书就是这样写的。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理——开心语文》一书就是这样写的。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理——开心语文》一书就是这样写的。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理——开心语文》一书就是这样写的在当前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则是支撑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作为一本创新的对外汉语教材,《开心语文》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效果,采用了一系列科学可行的原则和方法,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优秀的学习资源。

首先,《开心语文》注重学习者的需求。

教材编写过程中,作者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了学习任务和练习题,以保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同时,教材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作为编写的出发点,将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有趣的内容和活动吸引学生的关注,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开心语文》使用了倒叙教学法。

倒叙教学法是指从整体到细节的教学模式。

教材设置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并将内容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编排,从整体上展示了语言的内在逻辑结构和系统性。

这样的编写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系统完整的语言知识框架,还能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记忆效果。

此外,《开心语文》还运用了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将语言运用到实际的情境中,使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真实的交际,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材中的对话和练习题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习者在情境中运用语言,培养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沟通技巧。

另外,《开心语文》注重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

教材中的语言输入通过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提供给学生,以帮助他们巩固语言知识并提升语言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各种写作任务和口语练习,激发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最后,《开心语文》注重了评价和反馈。

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测试和综合评估,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反馈。

这样的评价和反馈机制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材选词填空练习的考察与分析_以四部中级综合课教材为例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材选词填空练习的考察与分析_以四部中级综合课教材为例
3.2.2 选项数与空数 我们分别统计了四部教材选词填空练习的选项数与空数,结果见表 3。 对四部教材进行横向比较,分别按选项数与空数的总量和均量由高到低进行排列。总 量:《博雅》>《阶梯》>《汉中》>《参与》;均量:《阶梯》>《参与》>《汉中》>《博 雅》。《博雅》在选项数和空数的总量上居首,但因其选项采取“分”的形式(最多 5 部分, 最少 2 部分),均量反而排在末位。 四部教材选项数和空数的均量都分布在 6-9 这一区间,这与短时记忆广度是比较一致 的,12体现了练习编排对认知因素的考虑。但《阶梯》的个别练习在一个集合中设置了 18-20 个选项,数量较大,可能会影响练习的有效性。
再看选项数与空数的关系。二者在数量上存在三种关系:1)选项数>空数;2)选项 数=空数;3)选项数<空数。我们称第一类为“冗余型”,第二类为“对应型”,第三类为 “重复型”。据此可对四部教材进行分类:
A.冗余型——《参与》(66.7%)和《阶梯》(38.9%)15。通过设置冗余选项,给题目 增加一定的难度。两部教材每个集合中的冗余项一般为 1-2 个,最多时为 4 个。冗余项的 设置不宜过多,否则会对学习者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词语呈现形式上,只有《博雅》以拼音形式呈现选项,且标出声调,其他三部教材均 直接给出汉字选项。我们认为,汉字选项的目的在于训练学习者迅速建立词语的“形-义” 联系,做到“见形知义”;拼音选项则要求学习者迅速建立词语的“音-形-义”联系,做到 “见音知形知义”。心理学领域关于字音、字形对留学生阅读过程中汉字识别的作用的研究 结论并不一致,但大多数研究认为,初级阶段学习者主要通过字音与语义建立联系,到了 高级阶段则主要通过字形与语义建立联系。11由此推论,中级阶段选词填空练习的选项采用 汉字或拼音形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别,不妨考虑将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以适应不同个体的认 知特点和学习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_方法和编写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_方法和编写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方法和编写原则*刘颂浩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提要练习设计是教材编写中的重要一环,这方面的研究却一直不受重视。

本文对练习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看法:1)练习目的有主次之分;2)应该对练习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如方法、练习形式、题型等)进行明确定义;3)练习编写原则不同于练习目的。

本文相应地提出了练习编写的五条原则。

关键词练习练习方法练习目的练习编写原则练习是教材编写中的重要一环。

常见的说法是,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

不过,相对于练习的重要性而言,这方面的研究却进展缓慢。

胡明扬(1999)指出:/我们的教材练习比较少,而且不少有-硬凑.的痕迹。

每一种练习要多少个就凑个数。

在课文、语法、注释方面花的功夫多,练习下的功夫不够。

0在本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多方搜罗,最后的结果是,题目中包含/练习0的论文不到10篇(详见参考文献)。

研究练习的文献,当然不必都以/练习0命名,但这一数据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近年来,不断有人提出,练习是教材编写与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刘颂浩,1999a;李绍林,2001、2003;郑蕊,2001;肖菲,2002;赵延风,2006等),所言非虚。

本文首先对练习研究的现状进行简单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练习的目的、方法和编写原则提出个人意见。

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借此引起学界对练习研究的重视。

一练习研究现状练习研究有两个重要的角度:或从练习形式出发,研究其特点、设计原则、应用领域等;或从课型出发,研究综合、口语、阅读、听力等课型适合用什么练习形式。

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后者的基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后一类研究较多,这里不再举例。

对单一练习形式进行的研究则比较少,就我们看到的材料而言,大概有:多项选择题(鲁健骥,1984;郭树军,1989;刘颂浩1996、1997)、听写(刘颂浩等,1995;王静, 2001)、判断正误(戴悉心,1999)、注释式词语练习(刘颂浩,1999a)、复述(张晓慧,1997)、听读(李海燕,1998)、小组活动(蒋以亮,1998;王瑞烽,2007)等。

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的再思考

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的再思考

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的再思考[摘要]教材是教学过程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条件)之一。

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

对外汉语教材是我们进行留学生汉语教育的主要依据,为适应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对外汉语教材不断进行变革和调整,本文将结合一般教材的编写原则和要求就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教材;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编写原则一、什么是教材提起教材,我们一般会认为教材就是课本。

而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材应指广义的教材,包括文字教材和电教材料。

其中文字材料主要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各类辅导材料,还包括挂图、图标等印刷形式的教学资料。

电教教材包括教学用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录像片、录音带、CAI课件和各类多媒体教学软件等。

因此,一本好的教材除了应包括文字内容之外,还应有一定的电教材料。

我们考察了一些对外汉语教材,可喜的是,现在的很多对外汉语教材做到了这一点,在课本之外,还有配套的CD、VCD等电教材料。

二、对一本对外汉语教材的分析下面,我们将结合对对外汉语教材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分析探讨对外汉语教材应遵循的编写原则和步骤,也试着对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选的教材是学界公认的集大成之作,是国内外影响最大、使用最广,也是影响时间最长的一本教材——《实用汉语课本》。

《实用汉语课本》是专为国外汉语教学编著的一套对外汉语教材。

该教材共分五册,由北京语言大学刘珣等人编写。

该书是国内第一套“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材,也是我国第一套获国外大奖的对外汉语教材。

我们选取了第三十六课的内容作为具体的分析材料:《第三十六课》这套茶具比那套便宜帕兰卡:古波,我们去百货大楼,好吗?我要买茶具。

古波:学校旁边有个商店,为什么去百货大楼呢?帕兰卡:这个商店我去过了,东西不太多。

百货大楼比这个商店大,东西也比这多。

对外汉语初级精读课教材练习的设计探讨

对外汉语初级精读课教材练习的设计探讨

且单一 , 基础》 《 在《 、实用》 汉语 》 和《 中甚至没有听 力 练 习 。原 因有 五 : 是精 读课 教学 的重点 是语 法 , 一
对 听力有 所 忽视 ; 是 有 的精读 课 教材 是 一 种 系列 二
D  ̄ 20 年《 D I04 博雅》 9 。总体而言 , J 的1种 初级精读课
盘 , 基础》 如《 配有全套录音带 ,新实用》 博雅》 《 和《
都配有光盘 ;四是有的精读课教材配有练习册 , 在 其 中设有听力练 习, 初级》 如《 配有专 门的《 听力练 习》 1 3 )五是上课时学生听教师讲课或其他学 (~ 册 ;
生 说话 也是 一种 听力练 习 。 口语 练 习题 型 丰 富 多样 ,套 教 材 中共 出 现 了 6
2 0 年出版 , 册4 0 ; 博雅汉语》 以下简 04 共4 本5课 ⑥《 (
化小 、 种类少 、 形式固定单一。这是 因为语音并不是
97
总第 9期 社会科学 5
大 理 学 院 学 报
精读 课 教 学 的重 点 , 且语 音 教学 大 多集 中出现 于 教
呈现不断丰富发展的趋势 , 如题型种类从《 基础》 的 1 种到《 博雅》 种。且题型的形式趋于多样化 , 的5 从 原来机械性 的“ 写汉字 ” 题型 , 博雅》 到《 的通过对汉 字 的分析 、 理解从而掌握汉字 的“ 找汉字共同点 ( 部 件、 偏旁 )、辨字组词 ” “ ”“ 、猜测( 猜字义 )和“ ” 分析
t e e e c s s w r t t t al n l z d a d su id h n t e r l t n h p b t e n txb o x r ie d sg i g i r r n e sv h x r ie e e s i i l a a y e n t d e .T e h e ai s i ew e e t o k e e c s e i n n n p i y i tn ie a sc y o ma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的编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焦点。

教材练习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环节,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从教材练习编写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外国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材练习编写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练习的目标学生群体。

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

因此,教材练习的编写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练习的难度和形式应有所区别。

例如,对于初学者,应注重基础拼音、汉字的练习,而对于中高级学生,则可以加强语法、词汇和听力的训练。

教材练习编写应以知识点掌握程度为依据。

在编写练习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合理安排练习内容和难度。

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应用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用。

对于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则应注重基础性、引导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教材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除了常规的书面练习,还可以加入听力、口语、阅读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提高汉语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听录音、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材练习编写应设置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回馈学生的练习结果,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反馈可以是教师给予的,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通过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总结时,我们认为教材练习编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设计练习形式和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还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回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学生和教师都能更好地把握学习进程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题的有效性研究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题的有效性研究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题的有效性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练习题的有效性研究一、引言练习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学习者巩固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目前对于对外汉语教材中练习题的有效性研究还较为有限,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材中练习题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练习题的分类练习题根据其功能和形式可以分为阅读理解、语法练习、听力练习、口语练习、写作练习等多种形式。

不同类型的练习题针对不同的语言技能,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三、练习题的设计原则1. 简单到复杂:练习题应该从易到难,分阶段逐步增加难度。

这样能够帮助学习者逐步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清晰明确:练习题应该明确表达要求,避免模糊不清。

学习者应该清楚练习题的目标和要求,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3. 有效实用:练习题应当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能够帮助学习者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4. 多样性:练习题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既有选择题、填空题等传统形式,也有情景对话、故事连线等创新形式。

四、练习题的有效性评价1. 学习者反馈:通过学习者的反馈,可以了解练习题对于其学习效果的影响。

学习者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练习题的有效性。

2. 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是评价练习题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学习者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练习题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

3. 实际应用:练习题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练习题能否在实际交际中得到应用也是评价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情况,评估练习题的有效性。

五、练习题的优化策略1. 根据学习者需求调整练习题难度。

不同学习者在学习进程中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水平调整练习题的难度,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2. 提供练习题解析和参考答案。

练习题不仅要呈现问题,还应提供相应的解析和参考答案,以帮助学习者理解知识点,巩固学习成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方法和编写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方法和编写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方法和编写原则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方法和编写原则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练习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和语言运用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并丰富他们在汉语环境中的实际交际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方法和编写原则,以期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目的1. 强化语言技能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语言技能的有效途径。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促使其真正掌握汉语的读、写、听、说四个基本技能。

练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词汇的准确性,深化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增强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2. 加强语言运用练习是培养学生有效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类练习,学生可以在情景中实践语言运用,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和交际策略,培养流利、准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练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使其逐渐适应汉语环境。

三、方法1. 多样化的练习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练习形式。

如角色扮演、问答、连线、填空、改错、写作等。

这样的练习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

2. 渐进式的练习难度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进度,合理设定练习的难度。

练习的难度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显到深入递进。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提高语言的整体水平。

3. 实际情景的练习内容练习的内容应切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实际情境,尽量贴近他们在汉语环境中的实际交际需求。

通过真实的情境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汉语知识,提高他们在实际交际中的自信心和能力。

四、编写原则1. 整体性原则练习的编写应符合教学整体性原则,即要与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相一致,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

教师可以在编写练习时,以教材中的课文、对话或难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创设相关的练习题。

新形势下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的思考

新形势下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的思考

此外,学生的学习策略也是影响教材生词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学 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过分依赖于死记硬背,无法有效地记忆和理解生词。
三、自我反省与解决策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和学习难 点,从而有针对性地选取和编排生词。此外,我们还应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生词 的教学过程,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选择合适的教材是中级精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挑选教材时,教师需学生的 实际需求,确保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匹配。此外,教师还需考虑教材的 难易程度,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接触到新的知识,又不会感到过于吃力。 在选择教材时,教师还需注重教材的内容是否丰富、是否具有时代性,以确保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广泛的、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材料。
谢谢观看
1、按适用对象:有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汉语水平的教材,如儿童教材、 成人教材、商务汉语教材等;
2、按使用场合:有课堂教材、自学教材、远程教材等;
3、按语言:有中文版教材、英 文版教材、多语种教材等。
各种教材在编写风格、教学方法、内容选取、练习设置等方面均有所侧重, 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三、教材的编写原则
在内容设计方面,中级精读教材应涵盖丰富的词汇、语法和阅读材料,以帮 助学生扩大词汇量、熟悉复杂的语法结构,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此外,教材 还应适量增加写作练习,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为了满足中级水平学生的 阅读需求,教材可以选择包含各类文体,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以便 学生熟悉各种常用的表达方式。
总的来说,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材承载着提高学生汉语技能、传播中国文化 的重任。在选择、设计和运用教材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教 材的难易程度、内容丰富度和文化内涵。通过合理安排练习,巩固和提升学生的 汉语水平。展望未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 相信中级精读教材的质量和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更多汉语学习者提供优 质的学习资源。

面向海外的速成汉语教材编写探讨

面向海外的速成汉语教材编写探讨

面向海外的速成汉语教材编写探讨
本文讨论面向海外的速成汉语教材编写,其中包括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制定课程计划,搭建适当的辅助教学辅导机制,以及使用适当的教学材料、实施加强练习。

具体建议包括:一是在指定短期内,采用有效的语言教学法,加强对感知的分析训练;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需要,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三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结合网上辅导资源,搭建辅助教学辅导机制;四是采用适当的汉语教材,及实施加强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面向海外的速成汉语教材编写,应该注重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务实有效的汉语课程设计,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基本的汉语技能。

同时,教学工作者应该不断总结,改进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辅导,结合网络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技能,将汉语作为桥梁,为海外学生融入东方文化创造条件。

此外,网络教学平台也可以为海外汉语学习者提供贴心的服务,比如提供实时的中文口语对话服务与反馈,从而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获得更有效的口语练习。

除此以外,海外汉语学习者也可以在网上参加各种汉语考试,和国外的汉语学习者进行网上交流,以期更好地学习和提高汉语水平。

未来,面向海外的速成汉语教材编写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将汉语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未来,我们将会期待更多新颖教材的出现,进一步推动汉语教学事业发展。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练习编排的研究与分析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练习编排的研究与分析

然而,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留学生对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练习设计与 编排有着较高的需求。大部分留学生认为,教材的练习设计应该具备针对性、 实用性和趣味性,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此外,留学生对教 材的编排也有一定的要求,他们希望教材的练习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以便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参考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以便更 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经济。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材是留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的重要工具,因此,如何更好地设计教材的练习与编排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 课题。
一、背景和意义
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材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教材的练习设计与编排 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中级对外汉语 阅读教材的练习设计与编排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针对性、过于简单或过于复 杂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留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中 级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练习设计与编排如何更有效地帮助留学生提高阅读理解 能力。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现有研 究成果和教学经验,探讨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练习编排的原则和方法。其次, 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在华留学生学习者为对象,了解他们对现有教材练习的看 法和需求。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不同题材的报刊阅读教材,深入剖析 其练习编排的特点及优劣。
最后,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留学生对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练习设计与 编排的意见和建议,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实际需求。
四、研究结果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当前中级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练习设计与 编排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教材的练习设计过于简单,无法满足留学生对 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需求;其次,部分教材的练习设计过于复杂,留学生在完 成练习时面临较大的困难;最后,部分教材的练习设计与编排缺乏系统性和针 对性,导致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阅读理解的核心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X李绍林(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北京100083)[关键词] 练习;设计;编写;样式[摘 要] 语言练习编写是对外汉语教材的一个薄弱环节,有不少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强调了语言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些练习编写的原则。

中图分类号: H1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306(2003)03-0034-06Some thoughts on compiling language exercisesLI Shao-lin(College of Chinese,Beijing L anguage U niv er sity,Beijing100083,China)Key Words: ex ercise;design;compile;patternAbstract: The compilation of language exercises is a w eak link in Chinese tex tbooks,there are m any problem s w hich need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T his article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ex ercises to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and proposes several principles of com piling ex ercises. 一、引 言任何有关技能的学习都有赖于练习,语言技能的学习同样也有赖于语言练习。

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时对语言练习的编写和设计重视不够,认为学生有东西可练就行了。

在学术研究上,有关语言练习方面的研究也很薄弱,不成系统。

实际上,研究这个问题既有实用性又有学术性。

就学术性来说,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不仅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相关,而且与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学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科研课题。

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及其教材编写的整体水平,有必要对语言练习的编写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仅把对练习问题的一些思考发表出来,意在引起注意,为同行们的深入研究起到铺垫作用。

二、语言练习的作用1.从教学心理学看练习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教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以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研究教学参与者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总结并提出符合学习者心理发展和认知过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练习问题。

西方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建构直接受到行为派心理学的影响,在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初期,受其影响更大。

行为派和以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教学心理学都非常重视学习中的强化(reinforcem ent),认为一定的行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和一定的刺激相联。

当这种联结形成以后,一旦出现了某种刺激,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行为。

练习就是学习中的一种强化。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对于语言教师讲 2003年7月第1卷第3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of Yunnan Norm al U niversity Jul.,2003Vol.1No.3 X收稿日期:2003-04-09 作者简介:李绍林(1953-),男,北京人,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习得、汉语修辞学。

授的教学内容,学生很难一次掌握,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予以强化,才能将其溶入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结构之中。

没有练习就没有强化,没有强化就没有学习,因此可以说,没有练习就没有学习。

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习者置身于一种语境中(刺激)想不起来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因而不知道说什么或怎么说(言语反应),这实际上就是对有关的语言项目强化得不够,没有达到熟记于心的程度;或者强化终止时间过久,以致产生了消退现象。

一般认为,在强化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强化的数量是习得第二语言的一个变项,强化的次数越多习得就越好,抵抗消退也就越有效。

从人的记忆方面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的新知识一般只能作为短时记忆的信息被学生储存在头脑里。

短时记忆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记忆的容量有限,米勒(M iller,1956)指出一般以七个项目为限,上下浮动不会超过两个项目。

这个看法为心理学界普遍接受。

另一个特点是保持的时间有限,最长只能保持20—30秒。

这样看来,新知识如果只停留在学生的短时记忆里,基本上等于没学,必须把新知识从短时记忆转移到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

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至今还没有人给它确定出一个范围”(伍棠棣等,1980),里德(Reed ,1988)甚至认为它的容量是无限的,所以不会产生大脑容量不够现象。

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也很长久,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直至人的一生。

可以说,进入长时记忆的知识才是真正掌握了的。

要达到这个目标,练习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心理学家们从练习作为记忆控制操作的一部分出发提出练习的两种机能,第一,练习有将输入的信息维持在短时记忆中的机能;第二,练习有将输入的信息从短时记忆迁移到长时记忆的机能。

心理学家们把练习作为一种记忆策略来研究,这是一种宏观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第二语言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2.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李扬(1993)指出:“在参加评估、检查教学时,看一部教材编得好不好,除了看语料的选择、整体框架安排外,主要看练习的编排”。

吕必松(1993)在谈到第二语言教材编写时说:“练习是第二语言教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部教材练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赵金铭(1998)把练习编写的质量作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练习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前面已经谈过,这里只谈教学者。

对外汉语教学搞了几十年,尽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都发生了不少变化,新东西层出不穷,但是,精讲多练的正确性始终没有受到质疑,有人把“三分治病七分养”这句俗话套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来,提出“三分讲解七分练”,话虽简单,却包含着对练习重要性的深刻理解和概括。

从教师这方面说,语言练习不仅是实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获得许多反馈信息,通过分析这些反馈信息,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和多少东西,教学是否成功,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错误的分析,能知道学生的语言知识结构是否有欠缺,有没有进行补救教学的必要;能知道学生学习汉语的偏误是否有母语的干扰或负迁移等原因,并使教师据此采取针对性措施。

在对新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的开始阶段,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信息还能了解到学生起点行为¹是否足够。

如果学生起点行为不足或过高,就要考虑改变教学计划或实施某些针对性教学。

三、语言练习编写的思考在国外教育史上,练习的作用历来受到重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Thorndike,1898)曾提出三条著名的学习率,第二条就是练习率(Thelaw of exercise )。

º研究者除了强调练习的重要性以外,还对练习的方式进行过大量研究。

例如,有・35・第3期李绍林: 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¹º另外两条学习律是预备率(L A W OF R EA DI NES)和效果率(L A W OF EF FECT )。

前者强调学习动机的重要,后者指出学习效果的好坏对学习者的重要影响。

起点行为指学习者在进入学习阶段已具有的知识、动机、发展情况等一切内在条件。

换言之,就是学习者在开始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之前已有的行为或成就水准。

“学习心理学之父”美称的德国专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1913)通过实验提出分散练习(space practice)优于集中练习(mass practice)的观点。

可以说,艾宾浩斯率先对练习编写问题进行了研究。

我们不仅应该像前人一样重视练习编写问题,而且应该比前人做得更好,力争有所突破。

当前,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持续高涨,汉语热不断升温,在这种形势下,就对对外汉语教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材的练习质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要反对两种不好的做法,一种是有得练就行,信手拈来交给学生;另一种是练习多多益善,认为多练总比少练强。

编写练习应该反对这两种粗制滥造的做法,要力求出精品。

那么,现在对外汉语教材的练习编得如何呢?赵金铭(1998)通过对外汉语教师和留学生两方面得到的信息,总结出对外汉语教材普遍存在的10个问题,其中,第4个问题就是“练习种类单调,数量不足”,可见问题严重。

赵金铭在论文中列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一览表”,针对练习提出以下方面:——机械性——活用性练习——较少控制——无控制的原则上面这几方面概括出练习设计和编写的一些重要问题,很有参考价值,本文不再重复,下面提出的几条意见,也不是面面俱到,只是想在某些方面继续对练习编写做些深入研讨,逐步认清和解决一些问题。

1.练习内容要和课型的教学目的相一致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型一般分为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和写作课四种,课型之间的不同除了在其他一些方面有所表现外,还主要反映在教学目的上。

教学目的是教学中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每种课型都有特有的教学目的。

教学时要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各个教学环节的共同配合,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练习当然也要为完成教学目的服务。

如果练习内容与教学目的相脱节,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在一些对外汉语教材中,所编的练习确有这方面的问题。

吕必松(1993)指出:“有的阅读教材编写了不少口头表达方面的练习,特别是缺少快速阅读练习。

这就是练习内容与课型的教学目的不一致。

”李绍林(1994)针对某精读课教材的练习指出:“练习的内容要适合精读课的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果练习的内容达不到这个目的或者作用甚小,就不合适,如给汉字注拼音,多音字和形近字组词等。

”语言练习和课型的教学目的要相一致切忌流于空泛,应该有具体的操作程序。

教学内容有难易,学生水平有高低,所以即使同一种课型的练习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不能完全相同,有很多具体的值得注意的东西。

以听力课为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听的能力,但是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还有不同的目的。

在初级教学阶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以课堂风格表达的简单的词句;在中级阶段,学生要练习听懂带有某些常见变化的语句,使学生逐步适应外界的口语表达;在高级阶段,学生要逐步学会听学术报告,视听节目的广播,理解说汉语的人在各种情景下的语言表达。

这三个阶段的教学目的是隶属听力课目的的短期目的,这种短期目的对编写语言练习更具直接的作用,应该始终贯穿在练习编写的过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