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对外开放(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 课对外开放

课标要求:

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

的意义。

教学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它做出了什么样的历史性决策?(生回答),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上节课我们讲了改革,今天我们来学对外开放。

2、出示目标(见课件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学案见附件一)

三、交流助学:

环节一:同桌一对一交流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基础知识,纠错。解决最基本的问题。

环节二:小组质疑问答,四人一小组相互质疑,并进行解答。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提交问题单,准备在全班进行质疑展示。

环节三:全班质疑互辩,各小组之间相互解答疑难问题,主要追问。

四、自学检测

出示“自学检测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指导学生强化记忆基础知识。

五、探究深学:

探究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师:阅读教材“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想一想:我国经济特区是在什么

背景下建立的?最初的经济特区有那几个?其中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儿?党

和国家实行什么特殊的经济政策?收到了什么成效?

学生: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对外开放的步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窗口”是深圳。特殊的经济政策: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

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

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教师出示史料: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

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

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教师:根据材料回答: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

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养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教师总结: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1)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3)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分条记忆。

教师播放视频“复兴之路”片段,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大致经过。

探究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的不同。教

师: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回答:

学生1:背景不同: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已处于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学生2: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近代前期的反动政府仰人鼻息,国家无

法独立自主;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

学生3:内容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虽

然有自救自强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便利列强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现在的

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学生4:影响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状态畸形,只能依附于列强,它不但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反而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使中国始终陷于屈辱之中;现在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起飞”状态之中,已经取得许多令世界各国刮目相

看的辉煌成就。

教师总结:

前提不同: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经济。

后果不同: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探究三: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教师:阅读教材,想一想我国是如何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国形成了怎样的

对外开放格局?

学生回答:扩大

(1)1984 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

福州、广州等14 个沿海城市

(2)1985 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

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来又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 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4)1990 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5)1992 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

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

自治区首府,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地县市学生回答: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师:总结“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点----线----面----- 内地)

探究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