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3《穷人》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穷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穷人》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穷人》这篇文章使学生受到教育,给人以正能量。

本文作者是俄国文坛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文章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课文语言朴实、准确,尤其是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在矛盾冲突中显示人物的品质,这是本课的一个显著特点。

根据这一教材特点及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进而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4学习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及怎样搜集处理信息。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神态、语言的描写,感受穷人夫妇的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三)教学难点:

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深刻理解穷人的美好品质。

二、说学情

通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自主预习、边读边画边批

注……另外,他们能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的能力,所以,让他们抓住其关键词句体会、揣摩,想象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就能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本课所讲述的故事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但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加深学生对作者及课文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就显得很重要。

课标中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充分交流,探究创新,但一部分学生的参与意识,自我展示的能力仍有待加强。

三、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将这三者的对话落到实处?在本课中,我准备采用“一纲五环”的教学方法,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研展教练”五步教学法落实到实处。

“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在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预习汇报、质疑研究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质疑、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探究,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展示环节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读、

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流程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本节课我分五环对课堂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第一环:预习汇报

首先,我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国像,请学生谈谈对他的了解,学生充分利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畅所欲言,从列夫·托尔斯泰的国籍,主要作品谈到他的写作风格及《穷人》的写作背景,《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也是作家同情劳动人民的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

这样既唤醒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拉近了他们与文本的距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整个教学作好了铺垫。

在直接引入并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

主要内容,既复习了第一课时的内容,又使学生对整个文章再一次进行了整体把握。

第二环:质疑研究

阅读一个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我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潜心读书、深入思考,然后引导学生针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学生充分质疑后,我及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梳理,找出两个最有探究价值的问题:1、课题为《穷人》,与文中却没有一个“穷”字,你能找出相关的细节描写感受出穷人的“穷”吗?2、桑娜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在描写桑娜的内心活动这一片段中,要抓住“忐忑不安”、“是他来了……不,还没回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呀?”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桑娜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既然担心为什么还要那么做?从而明白桑娜的善良,自己也要像桑娜一样做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为下一步的探究确定了研究的方向。

第三环:探究展示

此环节分三步走:自我完善—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自我完善着力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问题定向以后,先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文中能体现穷人“穷”的语句进行勾画,然后针对主要描写桑

娜内心活动的两个自然段进行揣摩和体会,并在旁边做好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在小组中交流的准备。

随后的小组交流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每一位组员将自主学习的心得在组内轮流发言,采用的方式可先读句段,再读体会。对于稍难的问题,可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集体探究进行解决。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每一组内设计了一份《小组个人评价表》,由副组长针对组内的每一位成员就课堂表现、小组反馈、学习行为三方面进行评价(出示《小组个人评价表》)。

全班展示是指在小组交流后推选出代表针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汇报,其他组可以进行评价、补充。在这一步中,我先引导学生对探究问题一进行展示:学生可能会从破帆、古老的钟、桑娜的沉思、恶劣的天气渔夫却要去打鱼等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他们一家生活的贫困。探究问题二是一个统摄全文的思考题,解决它就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在展示中,学生会体会到这两个自然段实际上是对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桑娜一定要这样做,坚定的心理,而“忐忑不安”却表现了桑娜担忧、害怕、后悔的心理,这样大家很快就会发现:这其实是矛盾的,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所要表现的是什么呢?然后,我引导学生通过个人读、小组读、挑战读等方式反复品读,并体会省略号的连续运用来表现桑娜不安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