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轼的文化性格内核
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
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
苏轼是宋代文学家,也是“六朝诗人”之一,他的文学作品的风格清新自然,
颇具意蕴,历久不衰。
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思想家,他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以及深刻而丰富的文化性格。
首先,苏轼在思想上植根于传统文化,他充分发挥自身的天赋和精力,思考着
人生之“有攸”,他认为志愿把“物换物”改为“仁义相守”,强调个人心中要有贞操心,要知足常乐,其中也体悟出“无为而治”的处世智慧。
他深知“无欲则刚”的道理,从容地面对人生的挫折、失意,甚至被放逐,无怨无悔地坚守理想,表现出坚韧的品质。
其次,作为文人,苏轼尤其注重道德的表述,他人生的哲学观让他在晚唐文坛
上拥有数不尽的追随者,他是用仁爱、豁达、坚守本心,淡泊,是宋代晚期文坛上理想主义派一员。
此外,他体现出品行之高尚。
他宽宥仁慈,坦诚慎独,愿赐出“建立自己的品行,而不夸大自己的学术成就”的己见。
总结来说,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对世人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他的文学
作品博大精深,所以有“苏东坡一诗,万古传灯花”之说。
他以斯文平和、学术深远、道德高尚为宋代文坛而著名,是弘扬思想文化的文学大家。
简论苏轼的文化人格内涵
文章编号:1009-2269(2007)03-00074-04简论苏轼的文化人格内涵Ξ江秀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甘肃兰州 730060)摘要:苏轼将中国传统文化儒禅道三家从思想上加以有机组合,形成了三教合一的文化整体。
分析了苏轼作为文学斗士的性格的多面性,指出他以其丰富、独特的文化人格,不仅在宋代民众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对后世文化人格范式的形成也具有仿效作用。
关 键 词:苏轼;文化人格;精神内涵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苏轼一生饱尝宦海浮沉,却能泰然处之,随缘自适,并创造出丰富而辉煌的文学样式。
他一方面是在儒家范定的伦理社会结构中寻求社会人生的价值意义;一方面则是在山水的遨游、艺术诗酒的沉醉、宗教的信仰中自由心性,从而在兴趣、态度、气质、个性、行为等精神与实践层面上整合为两种人格模型,即政治人格与自由人格。
他把传统社会普遍存在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1],也就是他把政治人格与自由人格无法调和的矛盾整合统一为一种既追求政治理想的实现又追求自由心性修养的新的人格理想模型。
1 人格架构中“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体现 “士为知己者死”的死亡态度,源于宗法性阶层“事君以死,事主以勤”的宗法伦理原则,并成型、激扬于春秋战国时代新兴士阶层崛起的过程之中[2]。
它的架构体系是以朝闻道夕死、杀身成仁为人生存价值的终极选择,以任重道远、高厉弘毅、修身立节以遇知己、行止取舍有君子之操为人格精神。
在这种死亡超越方式中,个体往往把本己的死亡依附于外在的政治伦理秩序中,在家国同构的人伦关系中来规定自己的生命里程。
北宋是一个文化极度繁荣绚烂的帝国。
范仲淹提倡“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了一代读书人的理想和豪情。
综观东坡一生的轨迹与心路历程,不难发现,“士为知己者死”的人格理想是其最基本的生命架构体系。
嘉 二年,苏轼兄弟同榜进士,名动京华,种种殊荣优遇,青云平步,激发了他拯物济世的热望。
苏东坡的人文精神
苏东坡的人文精神
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和诗人。
他的人文精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人性的关怀:苏东坡非常关注人类的尊严和价值,他认为人类是伟大的,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尊严的待遇。
2. 推崇自然:苏东坡非常赞美和推崇自然,他认为自然是最美丽的事物,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
3. 追求自由:苏东坡主张自由和个人尊严,他让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得到自由展现,也希望别人也能够拥有自由。
4. 崇尚艺术:苏东坡深爱艺术和文学,他非常关注艺术家的品质和道德,认为艺术是可以提高人类素质和生活品质的。
总之,苏东坡的人文精神强调人性、自由、自然和艺术的重要性,这些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和优美的表现。
苏 轼的文学成就如何与其独特人格相关联
苏轼的文学成就如何与其独特人格相关联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文学成就璀璨夺目,与他独特的人格特质紧密相连,相互交织,共同铸就了千古传颂的辉煌。
苏轼的人格中,豁达乐观是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多次遭遇贬谪,仕途坎坷。
然而,无论身处何种困境,他总能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这种豁达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被贬黄州期间,他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风雨,他毫不畏惧,反而悠然自得地在雨中漫步,展现出对人生挫折的超脱与释然。
这种豁达乐观的人格,让他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鼓舞着无数读者在困境中坚定前行。
苏轼的人格中还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尽管一生历经波折,但他始终心系国家和百姓。
他的政论文章,如《思治论》等,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思考,展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责任感。
而在诗词中,这种家国情怀也时有流露。
例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强烈地表达了他渴望为国家抵御外敌、建立功勋的决心。
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使他的文学作品具有了更高的思想境界和社会价值。
苏轼的真性情也是其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不做作,不矫情,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他坦诚相待,留下了许多真挚感人的诗词。
例如,他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他的真性情让他的文学作品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情感的力量,能够引起读者深深的共鸣。
苏轼的好学与勤奋同样令人钦佩。
他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各个领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
这种好学的精神使他在文学创作上能够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他的诗词文章,既有对前人优秀传统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
他善于用新的视角和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苏东坡的文化精神
苏东坡的文化精神《苏东坡的文化精神》篇一说起苏东坡,那可真是个超酷的人物。
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中国文化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我觉得苏东坡的文化精神首先体现在他的乐观豁达上。
你想啊,他这一辈子那叫一个坎坷,一会儿被贬到这儿,一会儿又被赶到那儿。
就像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
但他可没有像一些人那样,一遇到挫折就哭天抹泪,怨天尤人。
就拿他被贬黄州来说吧,那地方穷乡僻壤的,换做我可能都要绝望了。
可他呢?嘿,还能写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样潇洒的词句。
这就好像在暴风雨中,别人都在找地方躲雨,他却大摇大摆地在雨中漫步,还哼着小曲儿呢。
他的乐观可能也跟他的吃货属性有关吧。
我常常想,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心里应该总是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
他在黄州捣鼓出了东坡肉,这肉啊,色泽红亮,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也许他在制作这东坡肉的时候,心里就想着:“哼,你们把我贬到这儿,我可不能亏待自己,我要把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他把对生活的态度都融入到了美食之中,这难道不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吗?不过,有时候我也会有点疑惑。
苏东坡这么乐观豁达,难道他就没有真正伤心难过的时候吗?也许他也有吧,只是他把这些情绪都巧妙地转化了。
就像他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里面的悲痛是那么深沉。
可他又不会一直沉浸在这种悲伤里,而是很快又能回到那种乐观的状态。
他的文化精神还体现在他对朋友的真诚上。
他的朋友可多了,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他都能交上朋友。
他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周围的人。
我想象着他和朋友在一起的场景,大家围坐在一起,喝酒、吟诗、谈笑风生。
他会认真地听朋友倾诉烦恼,然后用他那充满智慧的话语去开导朋友。
总之,苏东坡的文化精神就像一个宝藏,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去学习。
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像他一样,乐观地面对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苏东坡的文化精神》篇二苏东坡的文化精神,那可真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
苏东坡的品质
苏东坡是一个具有深厚、广博、诙谐和高度智力的人,同时保持天真淳朴,终生不渝。
他具有蟒蛇的智慧和鸽子的温柔敦厚,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数数见的。
他善于“取法”,崇尚魏晋质朴,并能够为了达到心中所谓“法”的高度而不断努力。
苏东坡的品质包括但不限于:
1. 宁静淡泊:他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为世俗的浮华所动,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2. 才华横溢:他在文学、艺术、政治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表现,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
3. 独立思考:他不随波逐流,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思考,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
4. 豁达乐观:他有着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心态,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5. 真诚善良:他为人正直、善良、热心,对待朋友和亲人忠诚坦诚,具有人格魅力。
总的来说,苏东坡是一个品质卓越、才华横溢的人,他的品质和才华对于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doc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doc
苏轼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不仅有着意志坚定的个性,
也将淡泊名利和乐观自信深深铭刻在他的心灵之中。
他的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在他的作品
和生活中,为世人留下深刻的影响。
首先是苏轼积极乐观的态度。
他热衷于他的抒情诗作,充满着乐观的精神,描绘的是
美好的家园,灿烂的春色,迷人的风景,优美的胜景,以及真诚的友情,他把自己的精神
世界投射到诗中,从而不断给我们带来乐观的生活。
此外,苏轼还淡泊名利,乐天知命。
他未尝计较自己失去的职位,即使被贬,也不把
用心良苦的岁月变成愁怨。
相反,他没有把失去的职位当做一种损失来看待,而是积极寻
找他可以去做的事情。
乐观的态度使他找到了投身书法的机会,他以其精湛的书法艺术技
巧取得了几百年内没有失传的记录。
最后,苏轼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乐观的理念,强调一切攸关人生的问题应该遵循一种“顺其自然”的轨迹。
在《饮中八仙歌》中,他写道:“不忧春潮不可留,不慕富贵不足宁。
只求依稀有余暇,常访杯酒胜游山。
”他提倡大家做一个乐观的人,珍惜人生的缱绻,用心领悟宝贵的时光,感激自然的恩惠,将心灵的造诣进一步提升,这种态度或许能引导
世人走上乐观的人生之路。
总之,苏轼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世人中留下沉淀,对这个时代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朝历代也都留下了精神财富,这种情怀可以激发世人奋发向上、重视友谊,从而给
予一股淡泊名利和乐观自信的动力,使之能够走向成功和新的辉煌。
浅论苏轼的文化性格内核
浅论苏轼的文化性格内核[作者:许外芳黄清发]摘要:苏轼的文化性格一向被认为是旷达。
本文认为,实际上他的旷达来自于他的真率。
苏轼的性格核心是真率。
他的真率是与生俱来的。
苏轼一生仕途蹭蹬,就是他真率性格的结果。
苏轼的真率同样影响了他的文学。
后人对苏轼的真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
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多艰。
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旷达清放。
人们对苏轼的诗歌及其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
但苏轼何以能有此等超人之清旷?学问所致?修养所致?皆非也。
以吾言之: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性情之表现也。
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
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
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
王水照先生对苏轼的“真率”性格最有体会。
他说:“保持一己真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
”①可谓一语中的。
王先生没有详细论述苏轼的真率性格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本文试详述之。
早在少年时代,苏轼的父亲苏洵就注意到了苏轼、苏辙两兄弟性格的不同。
他在《名二子》一文里解释了给两个儿子取名的缘由:“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也矣!” 曾枣庄先生对此言的解释很有见地:“轼是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是露在外面的,因此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苏轼性格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
结果一生屡遭贬斥,差点被杀头。
辙是车子碾过的印迹,它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善处乎祸福之间’。
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所以在以后激烈的党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悠闲地度过了晚年。
”②青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得到欧阳修的提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苏轼性格特征的文化阐释
苏轼性格特征的文化阐释内容提要:苏轼作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性格特征的形成过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儒学到理学的发展过程。
他乐观进取、旷达超脱的性格,体现了儒释道精神的高度统一。
正因为如此,他在经历两次“在朝——外任——贬居”的过程中,才能进退自如、超然处世。
其诗词文的辉煌成就,便是他以儒家作治世之具、以道家作修身之术、以佛家作安身之法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文学;苏轼;性格特征;文化中国封建文人,大多是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而踏入社会生活的。
然而,当我们具体去审视一个个思想、文化大家时,却发现他们最初的抱负和以后的遭遇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对立状态,就连怀瑾握玉、独善其身的退身之策也在强大的社会异己力量的冲击下变得荆棘丛生。
从虽死犹生的屈原,到放荡不羁的阮藉,从超然脱俗的陶渊明,到行藏在我的白居易,从忧国忧民的杜甫,到醉饮狂歌的李白,在他们身上显示了各异的人格特征;耿介而又世故,狂放而又拘谨,进取而又淡泊,重生而又轻死,既兼济天下又独善其身,既为君报国又为己全性……而苏轼可以说是这些文人的一个曲型,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文人的深刻影响,可以说,苏轼性格的形成,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作用的结果。
一、苏轼性格特征的文化基础——儒学和理学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坐标位置,我们出生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就要受到这种时代精神的感染和浸润,研究苏轼也离不开他生活的文化氛围。
(一)儒家文化造就了苏轼匡扶天下的济世之志。
谈到任何一位古代文人,我们都应当首先注意到作为文人人生航标的儒家文化对他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得以维系的坚强柱石,是所有的文人儒士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
儒家思想自春秋创立以来,经两汉、北宋两次改造,已日趋完备周密。
古代文人多以实现政治抱负为其生平第一追求。
以治人为基本内容的实用主义学说思想和以文人为基本形式的文人化官僚制度,决定了古代文人热衷于从政。
苏轼的人格精神
苏轼的人格精神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大文豪之一。
他多才多艺。
他的词,名篇众多,脍炙人口,汪洋恣肆,清新豪健,自开豪放一派。
同时,他的书法,他的画,自成一体,别具一格。
他的一生坎坷,一直处于新旧党争之中,并深受两党的排挤,饱尝宦海沉浮,但是,他几次大起大落却始终永打不倒。
这是与他独特的人格精神分不开的。
他的人格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他的性格正直而又乐观、旷达、超然。
他,就是苏轼。
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豪放的词家,一个超脱的文人,一个潇洒的人间过客,一个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生大师。
苏轼的人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并对三家兼容并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现苏轼个性的人格精神体系。
儒家讲求入世,苏轼做官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干一番大事业,是典型的儒家入世思想。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敬佩英雄,更渴望成为像周瑜那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甚至在已经“鬓微霜”的年龄,仍发出“又何妨”的呐喊,强烈的入世精神表露无遗。
他会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悲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壮志未酬,功业无成,失望至极,更从反面表现了苏轼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儒家的思想在他的性格中体现为忠诚、刚正、忘我、爱民。
他忧国忧民,为民做事,同时直而不随,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在政治上坚持自己的见解,坚持正道,不因哪方是得势新贵而趋附于任一边。
这也是他在仕途上屡受挫折的重要原因。
这些都是儒家所推崇的典型的“君子”形象和理论。
苏轼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讲求辩证处世,物我合一。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就像一场梦,辉煌像周瑜一生,失意像我苏轼一生,都是一场梦而已。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一切的失意潦倒,愁苦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只是一个瞬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幽默人生的文化个性(转载)
苏轼幽默人生的文化个性(转载)苏轼幽默人生的文化个性(转载)2009年06月15日星期一 20:43苏轼是中国古代最为幽默乐观的文人。
论性格的乐观开朗,白居易与他相似,苏轼自己是非常向慕白居易的,自言“我甚似乐天”,后人亦多有“东坡平生最慕乐天之为人”之说。
但要说性格的幽默和超旷,白居易是无法与他相比的。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中有言:“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这个结论也许最能代表他的特质。
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酥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不可否认的,这种混合十分罕见,世上只有少数人两者兼具。
”林氏的这个评价甚为有见。
他揭示了苏轼性格中最为与众不同的特质,那就是其所独具的“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二者的奇妙混合!蛇的智慧,应该指其性格中狡黠善谑的一面;鸽子的温文,则指其性格中渊雅敦厚的一面。
苏轼这两方面的性格特质,最能体现其所蕴涵的文化基因。
一、谈谐放荡的天性苏轼诙谐幽默,根于天性。
其弟苏辙叙述其早年时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苏轼所谓“得吾心”,他自己没有明言,所得在何;后世的人们可能容易想到他的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
这自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就早年的苏轼而言,《庄子》壮浪纵恣的文辞,也应该是吸引他的重要方面。
因为作为文人的苏轼,他一生的创作风格都有《庄子》的深刻影响在。
《庄子》之所以吸引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正如《庄子·天下》所说:“(其)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
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其辞虽参差,而淑诡可观。
”成玄英疏:“淑诡,犹滑稽也。
”盖性情浪漫的苏轼对《庄子》想象奇诡,充满滑稽诙谐意味的文辞有投契得心之感,是情理自然之事。
浅论苏轼文化性格的形成
[ f 元稹著 ,冀勤点校. 1 唐】 ] 元稹 集 [ . M 北京:中华书局,18 . ] 92
[】唐 】 2 【 白居 易著 ,顾 学颉点校. 白居 易集 [】 北京: 中华 书局 , M.
17 . 9 9
歧 。君今 虎在柙 ,我 亦鹰 就羁 。驯 养保性命 ,安
能奋殊姿 。玉 色深不 变,井水挠 不移。相看 各年
( 《 子 由弟 书 》 ) 与
二 、向禅 宗寻找解脱 “ 台诗案 ”有如 晴天霹雳 ,使苏轼感受 到了现实的 乌
景俭 。因李景俭诗 作 已散佚 ,故从元稹作 品 中对其进 行考
察 ,如 《 别 致 用 》 云 : 酬
此 诗作 于 元稹 贬谪 江 陵 士曹 参军 时期 ,当时 李景 俭
苏 轼 通 过 “寄 情 山 水 ” 、 “ 禅 宗 寻 找 解 脱 ” , 本 从
“ 早年 便怀齐物志 ,微 官敢有济 时心 ” (《 和柳 子至过陈 可 以真正泯 灭烦 恼和痛苦 ,按照佛老 思想 “ 我 皆忘 ,身 物 心 皆空 ”。但在 苏词 中, “ 人生如梦 ”的主题常伴 随着 深 “ 昔有见 ,口未 能言,今见此书 ,得我心矣 ”。可见虽 沉 的慨 叹 ,在 禅 宗思 想那 里 并未 找到 真正 的 归宿 。他 谈 吾 然 他 早年 受严格 的儒家 教育 ,但 天 性 中还有 一份 向往 自 禅 而 不佞 佛 ,好道 而 不厌 弃人 生 ,在 给朋 友毕 仲举 的信
论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最新文档资料
论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DOI:10.16657/jki.issn1673-9132.2016.34.142儒家、道家和佛家是我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三种文化,虽然其起源并不相同,但却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其影响,而三种文化的综合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其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这三种文化的综合影响在北宋时期达到高峰,北宋时期的文人和思想家大多受这三种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是其中一位,他在这三种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具有不同的人生境界,而每种人生境界都和这三种文化的综合影响密切相关,即使每个阶段中都会有一种文化成为思想的主导。
下面,本文就从苏轼在人生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来分析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蕴。
一、满腔治国抱负的有志青年这一时期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苏轼有着治国情怀和报国的热忱,这也是儒家出世思想、“兼济天下”思想的体现。
这和苏轼从小受到的教育有着很大关系。
苏轼幼年时,其父母为了让苏轼将来走入仕途,以当时应试的儒家经典教之,使其早早具备“奋厉有当世志”的宏伟蓝图。
苏轼在父母及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也将“治国平天下”作为奋斗目标,饱览儒家经典,钻研治世之术。
苏轼对儒家经典及儒家思想的继承可以从其作品《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中一探究竟。
“夫《春秋》者,礼之见于事业者也。
孔子论三代之盛,必归于礼之大成,而其衰,必本于礼之渐废。
群臣、父子、上下,莫不由礼而定其位。
至以为有礼则生,无礼则死……”上文所述内容是儒家积极推崇的“礼”文化,儒学大师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礼”教的传播,而苏轼的一番议论就是对礼教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说明,体现了苏轼对儒家文化的研究,也体现了儒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
正如文中所述,苏轼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是由“礼”来决定的,“有礼”之人则事业成功,“无礼”之人则事业失败,这一道理同样可以运用到国家之中,有礼则国家昌盛,无礼则国家亡,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靠礼维持的,父子之家,君臣之间,莫不是如此。
解读苏轼的性格精选
摘要:碰不喜欢的人和事就“如蝇在食,吐之乃已〞的耿介直率性格成就了苏轼的人格之“真〞,更是其富有永恒文化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也正是这种耿介直率的性格让苏轼在云波诡谲的复杂政坛,不仅不能适当的趋利避害、明哲保身,反而因树敌过多终招祸害。
本文在高度肯定、赞扬苏轼人格的前提下,对其耿介直率的性格进行相应的解读,试图阐释其性格与他一生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仕途异常艰难的内在关联。
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是他在饱经半世沧桑苦患、辗转漂泊、忧愤惆怅、九死一生,归回到金山所作。
诗中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从中可以看出苏子很强的自嘲意味,却也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贬谪的政治失意生活给苏轼一生带来的巨大创伤和深重苦难。
他一直在北宋剧烈的党争漩涡中挣扎,徘徊于无限风光和极度的无奈中,起起伏伏;游离于“隐〞与“仕〞的边缘,患得患失;最后在血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终难逃中国古代文人“道大难容、才高所累〞“腹背受敌、一生凡九迁〞的宿命。
究其原因,既有北宋王朝政治制度本身“先天营养缺乏、后天畸形开展〞,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就制定“先本而后末,安内必先攘外〞的根本国策导致党派斗争异常剧烈和由党派斗争引起的“党同伐异〞“喜同恶异〞等诸多客观原因之外,还与苏轼因自身耿介直率的性格总是让自己置身于“众矢之的〞“不合时宜〞的危险境地有着密切的关联。
苏轼耿介直率的性格就是“不伪、不饰〞的真性情。
这种真性情让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苏轼无论是在人格修养、待人接物、诗文创作,乃至风波险恶的仕途都追求“真我〞的最高境界。
在苏轼身上,“真我〞的显著表达就是“说真言〞和由“说真言〞所致的“不慎言〞。
对此,他深有体会,很有自知之明,他在?密州■厅题名记?中说:“余生不慎语言,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腹脏,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之乃已。
〞又如其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说:“其于大,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处。
浅析苏东坡的独立人格
浅析苏东坡的独立人格摘要:本文就苏轼的生活哲学为入手点,从儒道佛三个方面,分析了苏轼思想形成的社会大背景,以及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逐渐深入的过程。
儒家的仁义爱民、有为,道家的天人合一淡薄逍遥,佛家的超脱、妙趣。
苏轼对三家思想取其精要,融汇贯通。
终而可以在一生的动荡波折中,无论如何苦难都得以超然物外悟得玄妙,留下了海量的艺术作品和颇为人称颂的功绩,成为中国古代全能式的巨星。
关键词:佛儒道融汇超脱率真苏轼概述在中国,但凡是认识些字的,应该不会没有听过苏东坡,我觉得这样描述苏东坡在中国的认知的广泛程度丝毫没有夸张。
只到苏东坡的比知道苏轼的多,大概是因为“东坡”这个字更质朴,更接近平头百姓,名字乍听,像是东山上耕种的老叟,苏轼得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的确是个农夫。
以前看来,苏东坡在诗、词、文、画、书法、美食,诸多方面都有建树,但知之甚少,混在人才辈出的唐宋盛世,着实是难和李杜、刘永、元白、稼轩分辨的清清楚楚的。
近日读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方觉旧时无知,方才知道他是何等的璀璨。
我还没能想好一个词言明苏东坡是什么样的职业,因为几乎凡是他做过的事情他都做得及其出色,“天才”就是为苏这样的人创造的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
苏轼的祖父是苏序,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轼最主要的成就在文学,诗词文诸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作为大文豪,在40多年创作生涯中,他留下了《东坡集》40卷,《后集》20卷,《和陶诗》4卷,《东坡乐府》2卷,《易传》9卷,《论语说》6卷,《书传》13卷,《奏议》15卷,《内制》10卷,《外制》3卷"而这些,仅是冰山一角,因为在乌台诗案中,他的诗文被大量焚毁,“比事定,重复寻理,十亡其七八矣!”[1]其作品传世的数量和质量都稳居宋朝作家之冠。
分析苏轼的文化性格
分析苏轼的文化性格引言:苏轼,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是小编对苏轼的文化性格进行分析。
,欢迎大家阅读!苏轼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众多性格极其丰富的文人之一。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迦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是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酥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
”苏轼曾对子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不是好人。
”(《苏东坡传》译者序)一、苏轼文化性格形成的多元性1.目前研究的主要观点认为,苏轼对人生价值的取向是多元化的。
20世纪60年代通常的看法是:苏轼思想的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佛、道、儒三家的大杂烩。
……大致以“外儒内道”(《中国苏轼研究》第一辑)的形式把二者统一起来。
近来较为普通的看法是: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与大量的政治、史论和有为而作的诗歌,充满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社会历史责任感。
到后期尽管还以儒家的忠义思想自励,但已参入大量佛道思想,外儒内佛,以求身处逆境时的精神解脱。
2.丰富的内涵,多元化的人生价值取向在苏轼文学创作中得到全面的反映。
从苏诗中人生感悟足可见其思想是积极用世与消极遁世的矛盾体,作家主体认知能力与传播能力的构建,必然要在其作品中显现出来。
这是一个容易理解而又极不容易说透的问题。
虽然苏诗以透辟、爽利、明快见称,与唐诗蕴籍、含蓄、温润的风韵不同。
朱熹说苏轼:“一滚说尽无余意。
”(《朱子语类》)刘熙载说:“东坡诗打通后壁说话,其精微超旷,真足以开拓心胸。
但很多方面却表现出复杂和多样的思想”(《艺概》)。
苏轼的性格特点
苏轼的性格特点众人眼中的苏轼,苏东坡,是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大文学家。
作为近千年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性格是怎样的,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苏轼的性格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苏轼的旷达、好爽、乐观是来自于他性格最本身的直率,而且这个才是他的本质,是天生带有的,苏轼的一生官运坎坷,也就是他直率的原因,得罪了很多的权贵,而她的诗词也是与直率有很大的关系。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首先是自己的生活,再一个就是他的仕途,可以说是起伏不定的,从生到死,都是在起伏中度过的。
虽然苏轼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与他的性格是有很大的关系,他直率的性格也造就了他有一颗博爱和宽阔的心,慢慢的他的诗词里面也充满了豪放和轻松,更是有一种淡泊名利的气氛和一些看清事实的独特眼光,这些都在他的文学作品里体现了出来。
苏轼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一生,从大的方面讲,他成了北宋各个集团之间争抢的产物,而从他自身来讲是因为他看清了一切,加上性格原因他心里无所牵挂,自然而然的就豁然开明,自然一切事情对于他来说都无所适从了。
苏轼因为心中无牵挂,最终以豪迈的本色走完此生。
苏轼抗洪的故事苏轼是一个颇有政绩的官员,苏轼的为官之路可以说一波三折,曾经几次被发配到离京城很多的蛮荒之地,苏轼抗洪讲述的就是苏轼在徐州做官的时候带领士兵与群众抗击洪水的故事,在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为官的恪尽职守。
史书记载,苏轼在徐州做官的时候遇到了洪水,洪水决堤了,要淹没曹村,由于洪水难以泄出,水汇集到了城下,城墙马上就要被冲垮了,于是富民们都想要逃出城去躲避水灾,苏轼下令说,富民们如果逃走了,就会动摇民心,那么我还领带谁来抗击洪水呢?只要有我在,我就不会让洪水冲垮家园。
于是让士兵将想要逃走的富民们赶回去,苏轼穿着粗布鞋拄着木棍亲自来到了武卫营,将卒长找来,号召卒长带领士卒去抗击洪水,卒长看到苏轼还在坚守岗位,非常的感动,于是带领着士卒们穿着短衣,光着脚,拿着箕畚铁锹出城抗击洪水,筑成了一道长堤,长堤筑城后,洪水就不能进入城内了,这样民心才得以安定,然而雨还在日夜不停的下,为了守住城池,苏轼吃住在城上,即使是路过家门也不回家,并且让各级官吏也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最终保住了城池,百姓也得以安定。
苏轼的人格魅力浅论
苏轼的人格魅力浅论在中国的文学星空中,苏轼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是一位旷世奇才,是中国士大夫心驰神往的人格典范。
林语堂先生把苏轼当作自己心灵的老师,说他是人间独一无二的人物。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也称自己最喜欢的文人是苏东坡。
千百年来,人们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且历久不衰。
苏东坡的迷人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成就,更在其人生实践闪烁出的人格魅力。
笔者以为,苏轼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五有”:即有情义、有作为、有情趣、有智慧、有操守。
一、有情义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性质是抒情,那些为人们所深深喜爱的文人也必定是一些用诗文抒写其真性情的有情人,苏轼也不例外。
说到苏轼的情感世界,自然会让人想起他写给亡妻的那首《江城子》。
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十年,有太多的变化可以发生。
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
这首词所流露的感情之深挚、心境之凄凉,不知打动了多少女儿心,以至于现代社会的很多女孩子发誓来世便嫁苏东坡,那怕为此历尽千年情劫。
历朝历代的诗文,写儿女之情的不计其数,而对兄弟手足之情却很少提及。
而苏轼的一些写给弟弟苏辙的词,其中蕴涵的手足亲情和闪烁的人性光芒则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是历史长卷中璀璨夺目的华章。
苏辙说苏轼:“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苏轼说苏辙:“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那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上写明了是“怀子由”的。
那无眠的思念,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殷殷期盼,无不充溢着手足深情;因“乌台诗案”入狱后,苏东坡误以为皇帝要杀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首先想到的是弟弟,在绝命诗两首寄子由时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
”自海南返乡途中,老东坡病重,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患难与共的弟弟子由。
兄弟情深,以至于此,夫复何求?苏轼不仅仅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丈夫和兄长,他的心中,更怀有对苍生的悲悯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苏轼的文化性格内核[作者:许外芳黄清发]摘要:苏轼的文化性格一向被认为是旷达。
本文认为,实际上他的旷达来自于他的真率。
苏轼的性格核心是真率。
他的真率是与生俱来的。
苏轼一生仕途蹭蹬,就是他真率性格的结果。
苏轼的真率同样影响了他的文学。
后人对苏轼的真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
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多艰。
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旷达清放。
人们对苏轼的诗歌及其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
但苏轼何以能有此等超人之清旷?学问所致?修养所致?皆非也。
以吾言之: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性情之表现也。
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
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
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
王水照先生对苏轼的“真率”性格最有体会。
他说:“保持一己真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
”①可谓一语中的。
王先生没有详细论述苏轼的真率性格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本文试详述之。
早在少年时代,苏轼的父亲苏洵就注意到了苏轼、苏辙两兄弟性格的不同。
他在《名二子》一文里解释了给两个儿子取名的缘由:“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也矣!”曾枣庄先生对此言的解释很有见地:“轼是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是露在外面的,因此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苏轼性格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
结果一生屡遭贬斥,差点被杀头。
辙是车子碾过的印迹,它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善处乎祸福之间’。
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所以在以后激烈的党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悠闲地度过了晚年。
”②青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得到欧阳修的提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但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苏轼的厄运也就接踵而来,屡遭贬谪,越贬越远。
去世前两个月,苏轼在画家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上题诗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真是沉痛之极。
虽然苏轼在历次党争中都是处于被排挤、受打击的处境,但苏轼并没有苟容取合。
王安石变法,苏轼觉得新法过于激进,为害百姓,反对变法,因此遭到新党排斥,通判杭州。
他离京时,友人文同曾劝他说:“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但苏轼并没有听从朋友好意的劝告。
从通判杭州到湖州的九年间,针对当时新法的流弊,他写了一系列的政治讽刺诗,如《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山村五绝》《吴中田妇叹》等。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是持反对态度的。
但他在任地方官期间,看到了新法的某些利民之处,于是改变了对新法的态度,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元丰年间写给朋友的信中,他坦率地说:“吾侪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
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
今圣德日新,众化大成,回视向之所执,益觉疏矣。
若变志易守,以求进取,固所不敢;若哓哓不已,则忧患愈深。
”(《东坡续集》卷4《与滕达道》)反省了自己对新法的偏激态度,但他并未利用自己认识缺点的机会去谋求上进。
旧党专权后,苏轼批评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
”(《东坡奏议集》卷3《辩试馆职策问子》)因而又遭到旧党排挤。
无论受到多大的打击,苏轼始终坚持自己的节操。
苏辙《东坡墓志铭》说苏轼:“临事必以正,不能俯仰随俗。
”就连他的政敌也不得不敬仰他的品格。
与苏轼的蜀党相对立的朔党人物刘安世说:“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惟己之是信。
在元丰则不容于元丰,人欲杀之;在元则虽与老先生议论,亦有不合处,非随时上下也。
”(见马永卿辑《元城语录》卷上)苏轼在《与杨元素》里说:“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是随。
所随不同,其为随一也。
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
”(《苏轼文集》卷55)我们从“非随时上下”、“然多不随耳”可以看出,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
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如食内有蝇,吐之乃已。
”(《曲洧旧闻》)其性格真是率真得可爱。
《东坡事类》记载:“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
尝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
子由晦默,少许可,尝诫子瞻择交,子瞻曰:‘吾眼前天下无一个不好的人。
’”③在这一点上,苏轼更近于道家的“真”的本质。
道家对儒家的“礼”、“仁义”的批评,和苏轼批评程颐如出一辙。
洛学传人朱熹说苏轼:“他好放肆,见端人正士以礼自持,却恐他来检点,故恁诋訾。
”④苏轼并非有意诋毁端人正士。
他对虽和他政见不同、但学问道德高人一品的王安石、司马光都是十分敬仰的。
但对于那些假道学,苏轼则毫不留情地揭出他们的真面目。
蜀学和洛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苏轼继承了苏洵的观点,肯定人欲的存在。
苏轼反对把“情”和“性”割裂开来。
他在《韩愈论》里说:“儒者之患,患在论性,以为喜怒哀乐皆出于情,而非性之所有。
”(《苏轼文集》卷4)他大胆肯定了情欲。
苏轼在《与蔡景繁》里说:“情爱著人,如黏胶油腻,急手解雪,尚为沾染。
若又反复寻绎,更缠绕人矣。
”苏轼对程颐的虚伪、死板、固执十分反感。
《河南程氏外书》卷11载:“温公(司马光)薨,朝廷命伊川(程颐)主其丧事。
是如也,祀明堂礼成,而二苏往哭温公,道于朱公,问之。
公曰:‘往哭温公,而程先生以为庆吊不同日。
’二苏怅然而反,曰:‘鏖糟陂里叔孙通也。
’自是时时谑伊川。
”据王水照先生考证,“鏖糟陂”之“鏖糟”,取其“不洁”之义,言其“沮洳泥淖”,脏乱不堪;“鏖糟陂里叔孙通”,意谓从脏乱之地而来的冒牌叔孙通,则既富幽默的地方色彩,又与历史人物叔孙通之制定朝仪、举朝庄严整肃形成强烈反差,取得入骨三分的讽刺效果,引起程颐的极度嫉恨也就可以理解了⑤。
由此得罪程颐,日后不断受到程颐及其门人的排挤、弹劾。
但正如明人陈确所说的:“东坡虽不修小节,而表里洞然,忠直一节,卓乎君子之徒;伊川有意圣人之学,而失之固滞。
”⑥褒贬之义甚明。
苏轼并非不知道这种真率个性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他也曾努力地晦藏自己的个性。
尤其是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期间,过着“深自闭塞,扁舟革履,放浪山水之间,与渔樵杂处”的生活(《答李端叔书》)。
苏轼欲学阮籍“口不臧否人物”:“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夸舌在齿牙牢,是中惟可饮醇酒。
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
”(《送刘海陵》)他的朋友滕达道常写信嘱咐他要“益务闭藏而已”。
苏轼对此深有领悟,以为“终日无一语一事,则其中有至乐”,还把这称之为“奇密”之法,“惟不肖与公共之,不可广也”(清人周心如《纷欣阁丛书》本《东坡先生翰墨尺牍》八卷收苏轼给滕达道之书简第36封)⑦。
他在黄州可谓是缩着头过日子。
但他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起很大的作用。
一离开黄州,他的个性就又露出来了。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一旦有了牢骚,苏轼还是忍不住要发出来:“我本不违世,而世与我殊。
”(《苏轼诗集》卷7《送岑著作》)苏洵当年对两个儿子的看法是对的,他担心苏轼“不外饰”,将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
苏轼始终不能做到象子由那样深藏不露,所以他一生受到的打击也就比苏辙要大得多。
他自己说:“予尝有云:‘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予。
以谓宁逆人也,故卒吐之。
’与渊明诗意不谋而合,故并录之。
”(《东坡题跋》卷三《录渊明诗》)⑧宁可得罪人,也要一吐为快。
他胸中毫无芥蒂,因此也不在乎别人对他的意见。
秦观《答傅彬老简》对比苏轼、苏辙的文章风格时说:“中书之道,如日月星辰,经纬天地,有生之类皆仰其高。
补阙则不然。
其道如元气,行于混沦之中,万物由之而不自知也。
”(《淮海集》卷30)这其实就是两人不同性格在文章中的反映。
苏轼晚年非常推重陶渊明,除了仰慕渊明平淡超逸的诗风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陶渊明性情真率,感情真挚。
他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3引)《和陶渊明〈饮酒〉》说:“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渊明独清真,谈笑过此生。
”苏轼在《书李简夫诗集后》一文中说:“孔子不取微子高,孟子不取于陵仲子,恶其不情也。
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仕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陶潜临终时说:“吾少而穷,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苏轼的一生也是“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他说:“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实际上苏轼也终身保持真率孤傲的性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咏梅》)苏轼《与李公择》:“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真须谈笑于死生之际。
若见仆困穷便相于邑,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
”(《苏轼文集》卷51)黄庭坚给苏轼的挽联说:“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
”(黄庭坚《跋东坡墨迹》)当非过誉之辞。
苏轼的真率性格同样影响了他的文学作品。
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一样,平生讨厌替人写碑传之类的文章。
他说:“某从来不独不作不书铭志,但缘子孙欲追述祖考而作者皆未尝措手也。
”(《东坡续集》卷6《答李方叔》)每当人家仰慕他的大名来请他作文时,他一概拒绝,连一些变相的纪念文字都回绝了:“近日士大夫以某不作铭志,故变文为集引耳,已屡辞之。
”(《东坡续集》卷6《与孔毅夫》)苏轼的性格使他很难措笔去写那些虚假的谀墓文字。
黄庭坚曾批评苏轼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19《答洪驹父书》)南宋陈岩肖说:“坡为人慷慨疾恶,亦时见于诗,有古人规讽体。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陈师道也说:“苏诗始学刘禹锡,故多怨刺,学不可不慎也。
”(陈师道《后山诗话》)苏轼并非因学刘禹锡之故而好骂,而是坡公天性如此。
一旦看到了对方的错误之处,东坡就会忍不住加以批评。
《宋史·本传》曰:“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
’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说苏轼:“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
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可惜,从古到今,这种说真话的人太少了。
总之,苏轼无论为人还是为文,都是一任他的真率性格自然流露。
后人高度赞扬了苏轼的“真”。
方东树《昭昧詹言》云:“东坡……自以真骨面目与天下相见,随意吐属,自然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