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学考目标展示]
学考目标备考导航
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a)
以选择、判断的形式考查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基层自治组织
的性质、自治的内容
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b)以具体事例考查对基层民主自治意义的理解
1.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a)
[思维导引] 下图反映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提示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可以通过村务联席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
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机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内容选举
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
员
居委会成员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决策
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按照少数
服从多数原则讨论决定重大事务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
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管理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等,运用民主的办法管理村里的
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
管
日常事务
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
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来监
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
行为
居委会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
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判一判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属于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提示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并不是我国的国家政权机关。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是指乡、镇、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以及市(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连一连
2.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b)
[思维导引] 我国为何重视农村基层民主的完善?
提示1实行村民自治,保证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1实行基层民主自治,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2实行基层民主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们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3发展基础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判一判1实行村(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有效的途径。(√)
2村(居)民委员会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提示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村(居)民委员会是村民(城市居民)自治的自治组织。
3实行村(居)民自治是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体现。(×)
提示村(居)民自治管理的是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非国家事务。
4实行村(居)民自治,有利于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提示村(居)民自治是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政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
[考点突破]
1.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
(1)三个“有别”厘清自治组织
1村民(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有别于政权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的派生机构,不具有国家机关的性质。村民(居民)委员会是村(居)民同人民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履行政府职能,我国基层政权机关(县、乡国家机关)对村(居)委会进行指导和监督,但不是上下级关系。
2有别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其他群众组织。
3有别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属于国家政权机关。
(2)“三点”把握基层群众自治
1民主权利的行使:依法直接。2对象: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非国家事务。3地位: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3)对应法把握基层民主管理的内容
选举——村民自治的基础,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决策——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管理——运用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2.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1)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基层民主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体现和有效途径,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现实意义: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一方面,通过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
[应用提升]
1.村委会组织法对村民自治有明确规定,提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村委会是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2政府和村委会是指导与协助的关系3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4政府和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A.14B.23
C.34D.13
解析本题考查基层群众性组织。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组织,不是政府机构,1错误;村委会组织法对村民自治的有关规定,体现了政府和村委会是指导与协助的关系,4错误;23正确。
答案B
2.,某地“民主议事堂”做出新的尝试:村干部不参加议事,由埭长召集村民并将讨论结果反馈至村里;议事内容不设限,村民的想法不管对不对、好不好,都可以说出来讨论。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村务管理决策的真正“参与者”,一些让村干部头疼很久的农村治理难题,都通过村民议事得到了解决。可见该地()
1创新村民议事方法,健全村民自治机制2完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提高村民自治效率3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村民自治水平4拓宽村民民主协商话题,完善自治组织体系
A.12B.13
C.23D.24
解析村干部不参加议事,由埭长召集村民并将讨论结果反馈至村里,这是对议事方法的创新和村民自治机制的健全,1当选;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村务管理决策的真正“参与者”解决治理难题,这是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高自治水平的体现,3当选,答案为B;基层自治组织非基层政权组织,2不当选;议事内容不设限是对协商话题内容的拓宽,但材料未涉及自治组织体系的完善,4不当选。
答案B
3.“三议一行一监督”是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两委”的工作机制,即涉及本村重大决策时,按照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村民代表会决议、村委会执行的程序实施,并接受村监会全程监督。这说明()A.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B.村民委员会享有自治权
C.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D.村民代表会议是基层权力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