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对话描写的的几种基本形式(六年级作文指导)
人物对话描写的的几种基本形式
人物对话描写的的几种基本形式成功的对话,对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不少学生的作文里,要么无对话,文章显得单调,树不起鲜明的人物形象;要么人物对话无特点,只会运用“某某说:‘……’”这种常见格式.为此,我们以语文课本中人物对话描写中的四种形式为例,分析其特点和作用,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对话描写的能力. (一)、牵羊式.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引语之前用冒号.即先交代谁说(说明性部分),后写说了些什么(引文部分). 例(1)、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的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选自《羚羊木雕》)例(2)、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选自《羚羊木雕》)先写某某说,然后写他所讲得话,这种对话描写,能够使读者先知道是谁的话,人物关系明白清楚. (二)、推车式.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先写所说地话(引文部分在前),下面写某某说(说明性文字在后).把引话放在某某说地前面(某某说地后面用句号),其作用是为了强调所说的话. 例(1)、“那只羚羊木雕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了我么?”我小声地说.(选自《羚羊木雕》)第一句,引文在前,是作者为了强调她母亲质问地话.说明性文字用“突然”,既说明事情发生得料想不到,又展示了她母亲发怒得神态.“我”以反问口气作答,突出了“我”的委屈与不满,说明性文字中的“小声”一词,既突出了“我”的害怕心理,又渲染了对话时的紧张气氛. (三)、挑担式.提示语在两个引语的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即将某某说插入引话的中间(说后边用逗号). 这种对话描写,有三种情况:一是需要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情;二是某某说的话比较长,前面的又必须将引话与别人的对话紧密相接,把某某说(说明性文字)放在最后又相隔太远;三是一个人所说的话,在意思上前后有转折. 例(1)、“妈妈!”孩子委屈地摇着我的手臂,喃喃地说,“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选自《这不是一颗流星》)这部分说明性文字,“委屈”、“摇着”表神情动作,属于第一种情况. 例(2)、“你这个人真是自不量力!”姑娘好象生了很大地气,瞪了老头一眼说,“你干一天活,挣几个钱,充什么大肚子汉呢?十五不要,十四不要,十二也不要,看在你来得早,凭着你那票子新鲜,依你,十块钱搬走吧!记住,原产墨西哥,免得叫人再拿扇子拍你!”(选自《花市》)这句人物对话比较长,先承接他人的话,说明性部分承前启后,使后面的引文朗利明白.如果将说明性文字放在后面,那就显得拖拉不明快.再特定环境中,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第三种类型人物对话描写,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例(3)、“啊!你也天天上班!”我把他搂在怀里说,“妈妈干啥去了?” (选自《夜走灵官峡》)这个例句中,后边的话不是顺着前面的话的意思说的,在意义上有转折,所以在引话中插入说明性部分. (四)、省略式.即把说话人是谁省略掉.使用这种格式时应注意,必须使读者能够根据说话的语言环境清楚话是谁说的. 例:年轻干部手里摇着黑色纸扇,上下看了老头一眼,似笑非笑地说:“老头,你晓得这是什么花?” “令箭荷花!” “原产哪里?” “原产……原产姑娘家里!” 年轻干部哈哈大笑.(选自《花市》)以上所说地人物语言地四种表现形式,人物对话的位置为什么要变化呢?这主要是为了表现说话人的神态、情绪、心理及时间先后等,是为了让人物语言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致、更流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人物对话的另一类转述,即间接转述讲话的内容.它是由作者或文章的叙述人转述讲话的大意.它不用冒号和引号,提到说话人的地方,用第三人称. 例: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书讲语法.(选自《最后一课》)人物对话描写有几种形式【举例】我推着撒了气的自行车来到一个个体修车摊前. “小朋友,你要修车吗?”那位正在修车的叔叔停下手里的活主动打招呼说. 我说:“车带没气了,我还要赶快去上学.” “你不用着急,我马上给你查一下.”说着他站了起来,接过车开始检查,“小毛病,只不过气门芯坏了.” “要多少钱呀?” 他似乎明白我怕挨坑,伸手指指贴在一旁的服务公约说.“有价格,只收两角钱.”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谢谢叔叔.” 【解答】 1.人物的对话描写从格式上来讲,有四种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和无提示语. 2.提示语在什么位置要决定于表达思想的需要.比如“小朋友,你要修车吗?”把提示语放在后面,可以表现出修车叔叔主动打招呼的热情态度.“说着他站了起来,接过车开始检查”把这句提示语放在中间,是因为提示语前后都有要说的话,表明他边说边做事的主动态度.总之,提示语在什么位置,不只是格式问题,主要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 “说之妙” ——人物对话描写形式的多样化训练在初中的起始阶段,要承续小学打下的记叙文的坚实基础,进一步巩固丰富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以提高记叙文的质量和水平,这在初一阶段是记叙文写作的关键.而在记叙文写作中,人物描写是一个重要部分,人物语言描写则关系着人物形象成败,以下几种语言描写形式的训练,能够加强人物性格塑造,丰富语言表现的形式. 一、变换说话人的位置在人物语言描写中,恰当地变换说话人的位置,能够避免单调乏味的陈述,使语言形式更加丰富、活泼. 1.提示语在前:我说:“我还有事呢,你先走吧!” 2.提示语在后:“还是老大孝顺.”姥姥说,我听了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 3.提示语在中间:“原来就为这点事呀,”老师听了忍不住说,“我还有以为你受了多大的委屈呢!” 4.没有提示语:“姐姐,你怎么知道雨来啦?” “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姐姐,你怎么知道风来啦?” “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 二、在“说”之前增加人物的动作描写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人物在说话时的动作状态,可以在语言表述之前增加人物的动作描写.如:我高高地举起拳头,一锤砸在桌子上,大声说:“他凭什么这么污蔑我……” 三、在“说”之前增加人物的神态描写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人物在说话时的神态表情,可以在语言表述之前增加人物的神态描写,也可以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结合在一起使用.如:1.她抬起头,双眼满含着晶莹的泪珠,嘴唇颤抖着说:“我不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2.吃过晚饭奶奶咧着掉了牙的嘴,笑呵呵地说:“一定要在12点放,你们去睡吧,到时候我叫你们.”那张刻满皱纹的脸像朵大菊花,昏黄的眼睛变得亮多了. 3.“哼,看你美的,你肯定不行.”哥哥不耐烦地把书扔给我,斜着眼望着我说. 四、替换“说” 在人物语言描写时,也可以用跟“说”类似意思的同义词来替换“说”,使语言表达的形式更为多样化一些.如:1.他一声大吼:“这事是谁干的?” 2.全班齐声高喊:“我们愿意……” 3.她轻声吟唱着:“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 五、隐藏“说” 在人物语言描写时,不必每句话都用“说”来引出对话的内容,可以结合动作和神态描写,直接表述对话的内容.如:1.他头也不回,却字字掷地有声:“我决不会干这种事!” 2.她转过身,抬起一双泪眼:“对不起,我错了……”。
描写人物对话的作文
描写人物对话的作文标题,一场意外的对话。
昨天下午,我和朋友们在学校操场上踢足球,突然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我们立刻停下比赛跑过去帮助他。
老人脸色苍白,似乎受了伤,我们急忙扶起他,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
老人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对我们微笑着说,“谢谢你们,我只是有点头晕,没事的。
”我们劝说他去医务室检查一下,老人却坚持说自己没事,让我们不要担心。
我和朋友们纷纷表示要送老人去医务室,但老人坚持说自己可以自己走,不需要我们的帮助。
看着老人坚定的眼神,我们也不好再强求,只好放心地离开了。
当天晚上,我和朋友们在食堂吃饭时,突然看到了那位老人,他坐在一张孤独的桌子上,低头吃着饭。
我走过去问他是否需要帮忙,老人抬起头,露出了一丝惊讶的表情,然后微笑着说,“你们是那些帮助我的年轻人吧,谢谢你们的关心。
”。
我和朋友们坐到了老人的桌子旁边,开始和他聊天。
老人名叫张先生,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是学校的一位义工。
他告诉我们,他并不是因为头晕才摔倒的,而是因为他心脏不好,经常会感到胸闷和头晕。
他一直都不愿意让别人担心,所以才会坚持说自己没事。
听到这些,我们都感到很惊讶和心疼。
张先生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孤身一人的老人,没有子女,也没有亲人。
他每天都会来学校做义工,因为他觉得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些陪伴和快乐。
他说他很喜欢和学生们交流,因为他觉得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可以给他带来一些温暖。
听到这些,我和朋友们都感到很感动。
我们决定以后会多关心张先生,让他觉得在这里有一个大家庭。
我们还约定,以后每个周末都会去看望张先生,陪他聊天,甚至帮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次意外的对话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需要,我们应该多一些关心和体谅。
张先生虽然是一个孤独的老人,但他却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坚强的人。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坚强和乐观,让他觉得在这里有一个温暖的家。
这次的意外相遇,让我和朋友们结识了一个特别的朋友,也让我们懂得了更多的人情世故。
写作文对话时的几种方式
写作文对话时的几种方式
段落一:
“哥们儿,我跟你说,我读了本时间旅行的书,简直了!”杰克激动地拍着艾米的肩膀。
“真的?时间旅行?太酷了吧!”艾米瞪大了眼睛,满脸好奇。
段落二:
“汤姆,我觉得这计划有点问题,咱们再琢磨琢磨?”莎拉一脸严肃地看向汤姆。
“怎么了?我觉得挺好的啊。
”汤姆不解地皱了皱眉。
段落三:
“妈!今天在学校我学了好多东西!”小明一回到家就兴奋地冲进了厨房。
“真的?快跟妈妈说说,都学了啥?”妈妈笑着迎了上来。
段落四:
“王敏,问你个事,你觉得一见钟情靠谱吗?”李明在酒吧角
落轻声问道。
“可能吧,但我觉得还是得看时间能不能检验。
”王
敏笑着回答。
段落五:
“老板,这水果怎么卖?能不能给便宜点?”老张在市场里挑
着水果。
“老张,你这老客户了,价格已经是最优惠了!”商贩热
情地回应。
段落六:
“哎,朋友,我真的快撑不住了。
”琳达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
“怎么了?发生啥事了?”朋友关切地问道。
琳达开始缓缓讲述自
己的心事。
人物对话的几种描写形式
人物对话的几种描写形式作者:张军来源:《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版)》2008年第02期写人,常常要有对话,恰当的运用对话,可以把人物写得真实、形象,能把人物写活。
在写对话时,除了要注意切合人物的年龄、身份、个性、心理活动等特点外,还要照顾人物之间的关系,做到形式多样,这样就可以避免“你说”“我说”的单调形式。
常见的对话写法,有以下几种:一、人称在前,说的话在后。
小女孩说:“大姐姐,你的票买好了吗?”老师无可奈何的说:“唉,你们这些小淘气啊!”二、人称在后,说的话在前。
“这么晚了,你怎么一个人回家?”他和气地问我。
“哎,你们快来看,我采了一只多大的蘑菇呀!”王娟一边跑一边叫着。
三、人称在中间,说的话在两边。
“真的。
”妈妈笑着说,“我还会骗你?”“读书好比种花,不好好读,就读不好书。
”爸爸微笑着对我说,“花的精力少,学到的知识也少。
”四、省略人称,直接写对话。
“干什么去?”李华问。
何志勇说:“看电影去。
”“什么电影?”“《冀中地道战》。
”“能带我一起去吗?”“行啊!我这儿正好有两张票。
”以上几种对话形式,可以交替在一起使用的,例如:张勇走到小学生读物柜台前,售货员阿姨满面笑容地迎过来。
“小同学,你想买什么读物呀?”售货员阿姨亲切地打招呼。
张勇说:“阿姨,我要买《小学生作文》。
”“你要中年级的还是高年级的?”“我要高年级的。
”“这本就是高年级的。
”售货员阿姨说,“价格是两元五角,你看行吗?”张勇说:“好,我就要这一本,给您钱。
”。
写作文对话时的几种方式
写作文对话时的几种方式
段落一,闲聊式的对话。
“哥们,你这新衣服不错啊,哪儿买的?”张三看着李四的新
衣服,笑着问道。
“嘿嘿,网上淘的,便宜又好看!”李四得意地晃了晃身体,
展示着新衣服。
段落二,轻松调侃的对话。
“哎呀,你这发型真有个性,是不是被雷劈了?”王刚看着赵
明的发型,打趣道。
“去你的,我这可是最新的潮流款式,你不懂别乱说!”赵明
不服气地反驳。
段落三,甜蜜浪漫的对话。
“宝贝,你今天真好看,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男孩望着女孩,
深情地说。
“因为眼里有你啊,所以特别亮。
”女孩甜甜地笑着回应。
段落四,紧张争执的对话。
“你凭什么说我的方案不行?我可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小李有些激动地争辩。
“你的方案是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风险太大,我们得考虑周全。
”小张冷静地分析。
段落五,轻松闲聊的对话。
“你今晚有空吗?要不要一起去看电影?”小芳问闺蜜。
“不行啊,我今晚有约了,下次吧。
”闺蜜遗憾地摇头。
段落六,安慰鼓励的对话。
“别难过了,这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下次努力就行了。
”好友安慰着失落的小明。
“嗯,我知道,谢谢你。
我会加油的!”小明振作起精神,感激地回应。
人物对话的四种形式
人物对话的几种形式人物对话的几种形式所谓“人物语言”,主要指文中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成功的对话,对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在不少学生的作文里,要么无对话,文章显得单调,树不起鲜明的人物形象;要么人物对话无特点,只会运用“某某说:‘……’”这种常见格式。
为此,我们以语文课本中人物对话描写中的四种形式为例,分析其特点和作用,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对话描写的能力。
(一)、牵羊式。
即先交代谁说(说明性部分),后写说了些什么(引文部分)。
例(1)、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的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例(2)、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先写某某说,然后写他所讲的话,这种对话描写,能够使读者先知道是谁的话,人物关系明白清楚。
例(3),这时,指导员自言自语地说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简直比蜀道还难!”(二)、推车式。
先写所说的话(引文部分在前),下面写某某说(说明性文字在后)。
把引话放在某某说地前面(某某说地后面用句号),其作用是为了强调所说的话。
例(1)、“那只羚羊木雕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了我么?”我小声地说。
第一句,引文在前,是作者为了强调她母亲质问的话。
说明性文字用“突然”,既说明事情发生得料想不到,又展示了她母亲发怒的神态。
“我”以反问口气作答,突出了“我”的委屈与不满,说明性文字中的“小声”一词,既突出了“我”的害怕心理,又渲染了对话时的紧张气氛。
例(2)、“那我昨天晚上怎么还梦见阿婆的呢?”孩子不信任地望着我。
作者把孩子地话放在前面,就是为了把孩子地深情表现得更加浓郁炽烈,起到强调感情的作用。
例(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
引文小孩说的真话,戳穿了大骗局。
说的话放在前边,就是为了强调这句话,有力地突出了小孩纯洁、天真、无私无畏的性格。
(三)、挑担式。
微课人物对话描写的几种基本形式,学习体会
微课人物对话描写的几种基本形式,学习体会
人物对话描写的四种形式:
(1)提示语在前;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
(2)提示语在中间;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说,“请让我进去吧!”
(3)提示语在后边;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尔基说。
(4)无提示语;
“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对话描写频繁出现的文章,如果只用一种对话方式,会使文章显得呆板单调,适当改变提示语的位置,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自然活泼,进而使语句更加紧凑。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得有个过程,同时有其局限性和规律性。
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从熟知的例子入手,了解人物对话描写的常见形式,并且通过图片、儿歌等增强形象性和趣味性。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练习,指导学生加深对标点符号用法的学习和运用。
还通过两个“小窍门”,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形成能力。
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生动活泼,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怎样描写对话
怎样描写对话怎样写对话描写人物之间生动有趣、形式灵活的对话,会使平淡的文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一、描述形式多样化最常见的对话描写形式有以下四种。
1(“叙述,语言”式。
如:爸爸生气地说:“下不为例~”2(“语言,叙述”式。
如:“下不为例~”爸爸生气地说。
3(“语言,叙述,语言”式。
如:“太棒了~”爸爸高兴地说,“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4(“语言”式。
如:“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对话描写频繁出现的文章,若只用一种表达形式,会使文章显得呆板和单调。
灵活运用这几种形式,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自然活泼,进而使文章更加紧凑。
二、多种描写相结合把对话与人物的神态、动作结合起来描写,会相得益彰,可收到锦上添花的表达效果。
例如:(1)小梅说:“我忘了~”(2)小梅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3)小梅低着头,红着脸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4)小梅低着头,红着脸,两手不安地绞着衣角,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只要一比较,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上面四个句子的不同表达效果——小梅的形象一句比一句生动具体。
人物刻画得越细致,人物的活动就越真实,就越容易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三、书写格式巧安排集中的对话描写可以用分段的形式进行描述。
这样能更好地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营造出真实的感觉。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耶~语文老师不来喽~”不知是谁乱放“卫星”。
“哎,昨晚的球赛看了吗,”小球迷张彦趁机问身边的李伟。
“山东队太臭了,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李伟一脸的愤怒和痛心,“气死我了~”“哎哟~谁扔的纸球,”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上课后老师未到之前同学们自得其乐的情景。
起笔就来一段简洁紧凑的对话描写,能让读者一下子就感受到课堂的杂乱无序。
这样,一段有声有色的文字便跃然纸上了。
四、语言风格显个性个性鲜明的语言,能够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身份等特征。
例如:(1)甲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并高声嚷道:“耶~老爸太伟大了~”(2)乙悄悄地抿着嘴笑了,还羞涩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
写人物对话的4种形式
写人物对话的4种形式对话是记叙文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文章中插入对话,不仅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活泼,重要的是它可以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对话的形式有如下几种:一、提示语在前,用冒号。
低年级可用:[人+话]。
如:老人问:“姑娘,你是气象员吗?”二、提示语在后,用句号。
[话+人]。
如“姑娘,你是气象员吗?”老人问。
三、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
[话+人+话] 如:“嗯,”姑娘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是乡里气象站的气象员。
”四、没有提示语,单独成行。
[必须交待是两个人物] 如:“老大爷,您买点啥?”“姑娘,给我称二斤苹果。
”“您是自己吃,还是送人?”“是我自己吃的。
”“您就买这个吧!”例文《借驴》有人朝他的邻居借驴,说:“请你把你家的驴借我用一会。
”[提示语在前]“你来得太不巧了,我的的驴不在家。
”主人答道。
[提示语在后]“这……”[没有提示语,单独成行]“真对不起!”这时,驴在厩里叫了起来。
“咦,这不是你家的驴吗?”“唉,你这个人真是,”主人傲慢地说,“你竟相信我的驴,却不相信我。
”[提示语在中间]小练笔:对话训练《借书》小红敲了敲门,叫道:“小丽在家吗?”“在,谁呀?”小丽把好友迎进来。
“我想朝你借《安徒生童话故事》,行吗?”“行!,”小丽想了想,说,“下册让别人借走了,你先看上册吧。
”“好吧。
谢谢你了!”“跟我还客气!”小红拿着书高高兴兴走出门,挥了挥手,说:“再见!”“慢走!”小丽应声道。
掌握这三种方法后,要学会灵活运用,不能一说到底。
有些同学在写人物对话时,往往习惯用“说”,一“说”到底,缺少变化,体现不出人物的个性和说话时的情态。
如下面一段话:星期日早晨,我刚醒,妈妈就对我说:“快起来!”我小声说:“我还没睡够呢!”妈妈说:“我带你去公园玩。
”我听了说:“我们去动物园吧!”妈妈说:“可以。
”我说:“好极了!”一个“说”字,在这么一小段话里就重复了六次,多单调,多啰嗦!如果把“说”字变换一个说法,把全段改成这样:星期日早晨,我刚醒,妈妈就催我:“快起来!”我小声嘟囔:“我还没睡够呢。
人物对话描写的几种基本形式学习体会
人物对话描写的几种基本形式学习体会今天一起来聊聊人物对话描写的几种基本形式。
这就好比是搭积木,不同的搭法能搭出各种各样有趣的造型,人物对话描写也一样,不同的形式能让我们的故事变得超级精彩!一、提示语在前。
这种形式,就像是给对话开了个小前奏。
先告诉大家是谁在说话,然后再把说的话写出来。
比如说,来看一个小例子哈。
有一天,小明和小红在公园里玩耍。
小明开心地说:“哇,你看那边的花儿开得多漂亮!”小红听了,眼睛亮晶晶的,笑着回答:“是,就像给草地穿上了一件五彩的衣裳!”你看,先写“小明开心地说”,我们就知道是谁在说话,而且还能从“开心地”感受到小明说话时的心情。
就好像你在看一场表演,主持人先介绍了演员,然后演员再开始表演一样,是不是很清楚?二、提示语在后。
这种形式,有点像先给你看个小惊喜,然后再告诉你这个惊喜是谁带来的。
先把人物说的话写出来,然后再说明是谁说的。
也来看个例子哈。
“这道题可真难!”教室里传来一声嘟囔。
原来是小刚在发愁。
你瞧,先让你听到了这句话,是不是会觉得有点好奇,是谁在说话?然后再告诉你是小刚,这样就会让你印象更深刻,就像玩捉迷藏,先听到声音,再找到人,是不是挺好玩的?三、提示语在中间。
这种形式,就像是把一个大蛋糕切成了两半,一半是前面说的话,一半是后面说的话,中间夹着提示语。
这样可以让对话更加生动、灵活。
看看这个例子。
“我跟你说,”小丽兴奋地跳起来,“昨天我看到了一本超级有趣的书!”你看,前面先说了半句,引起了你的注意,然后通过“小丽兴奋地跳起来”让你知道是谁在说话,还能感受到她的兴奋劲儿,最后再把后面半句说完,是不是感觉小丽就像在你面前一样,活灵活现的?四、没有提示语。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不写提示语。
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对话很清楚,大家都能明白是谁在说话的时候。
比如说,在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中,大家都在喊加油。
“加油!加油!”“传球!传球!”“快投篮!”你看,不用写提示语,我们也能知道这是观众和球员们在喊,因为在这个场景里很清楚嘛。
人物对话怎么写
人物对话怎么写1.“哎呀,你怎么能这么做呢!”妈妈生气地对着小明喊道。
-那天小明偷偷拿了妈妈包里的钱去买零食,妈妈下班回来发现后,皱着眉头质问他:“小明,你是不是动我包里的钱了?哎呀,你怎么能这么做呢!”小明低着头,小声说:“我就是想吃那个巧克力。
”妈妈无奈地说:“想吃可以跟妈妈说呀,怎么能偷拿呢!”2.“姐姐,陪我玩嘛!”弟弟拉着我的衣角撒娇道。
-我正在房间里看书,弟弟突然跑进来,摇着我的衣角说:“姐姐,陪我玩嘛!”我有点不耐烦:“等会儿,我先看完这页。
”弟弟不依不饶:“不行,就现在嘛,姐姐。
”3.“爸爸,我这次考试考得可好了!”我兴奋地对爸爸说。
-放学回到家,我一进门就冲着爸爸喊:“爸爸,我这次考试考得可好了!”爸爸笑着问:“哦?有多好呀?”我得意地说:“我都考了90多分呢!”爸爸摸摸我的头说:“真棒,宝贝!”4.“你别管我!”小红生气地对朋友说。
-小红和朋友因为一件小事吵架了,朋友想劝她,她却大喊:“你别管我!”朋友着急地说:“小红,别这样啊。
”小红扭过头去:“我就是不想理你!”5.“爷爷,我想听故事。
”我抱着爷爷的胳膊说。
-晚上睡觉前,我抱着爷爷的胳膊撒娇:“爷爷,我想听故事。
”爷爷笑着说:“好呀,那爷爷给你讲个孙悟空的故事。
”我开心地拍手:“好呀好呀!”6.“哇,这个蛋糕看起来好好吃啊!”妹妹看着蛋糕眼睛放光。
-妈妈买了个蛋糕回来,妹妹看到后,惊叹道:“哇,这个蛋糕看起来好好吃啊!”妈妈笑着说:“那等会儿大家一起吃。
”妹妹迫不及待地说:“我现在就想吃!”7.“老师,这道题我不会。
”小强举手说。
-课堂上,老师提问后,小强举手说:“老师,这道题我不会。
”老师走过来耐心地讲解:“这道题呀,应该这样想……”8.“你怎么又迟到了!”老师严厉地对着小刚说。
-小刚又一次迟到了,老师生气地说:“你怎么又迟到了!”小刚低着头,小声说:“我起晚了。
”老师瞪了他一眼:“下次注意!”9.“妈妈,我不想去上兴趣班。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生人物对话作文
小学生人物对话作文【篇一:作文中人物对话描写的常见形式】龙源期刊网 .cn作文中人物对话描写的常见形式作者:程玉芳摘要:记人的文章,离不开人物的对话描写。
然而,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只知道写人物的活动。
整篇文章像出哑剧,人物在故事情节中,只是在干这干那,一句话也不说,这怎么符合生活的实际呢?因此,适当地让人物开口说话,不仅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也会使文章显得有生机、富有灵气。
关键词:常见形式;人物语言;对话描写这里介绍几种人物对话描写的常见形式:一、说话人在前,语言在后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形式。
例如“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里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拜师》)。
这种形式的对话,“说”字后面用冒号。
二、语言在前,说话人在后这种形式的人物对话描写有加强语言效果的作用。
例如“?我为你们三个人的健康喝了三口。
?她微笑着说。
”(《幸福是什么》)。
这种形式的对话,“说”字后面用句号。
三、把一次说的话,分成前后两部分来写,中间交代说话人这种对话,语言跳跃感强,富有波澜。
例如“?别的事?什么别的事!?彭总电闪雷鸣般发作了,?还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不让敌人的炮弹把你们的阵地掀翻更重要的事吗?……?”(《在炮兵阵地上》)。
这种形式的对话,“说”字后面用逗号。
四、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种对话,语言具有连续性,现场感强。
例如:“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篇二:学写人物对话】学写人物对话东湖路学校秦金兰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或表明事情;2.学习给对话加上恰当的提示语,具体体现说话者的神态、语气、动作、心理等。
3.能灵活安排提示语的位置,并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能根据说话的对象和情境,具体描写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提示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红色水笔、专项练习纸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谈话揭题(可以提前板书课题)师:明熙小学三(2)班的同学,我是来自东湖路学校的秦金兰老师。
五个有效的写作对话描写技巧
五个有效的写作对话描写技巧对话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恰当的对话描写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下面将介绍五个有效的写作对话描写技巧。
1. 使用直接引语直接引述对话是最常见的对话描写方式。
使用引号将人物的对话文字括起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分辨对话内容。
同时,为了增加真实感,可以在对话中添加一些口头语、语气词或情绪词,例如:「你去不去?」他好奇地问道。
「不去。
」她坚定地回答。
2. 描述动作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来间接表达对话内容,可以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
例如:他皱起了眉头,抬起头来看着她,然后叹了口气。
「你真的明白吗?」她微微一笑,轻轻地摇了摇头,然后转身走开。
3. 使用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描写人物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也可以借此描写对话的背景和情绪。
通过人物内心的思考或冥想,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对话发生的原因和人物的反应。
例如:我不相信他说的话,但我也无法完全排除这个可能。
或许我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
4. 利用环境描述通过对场景的描写,将对话融入到环境中,增加对话的真实感。
例如:他们坐在茶馆里,满室的热气弥漫着。
「天气真热啊。
」她抱怨道。
「是啊,连喝茶都解渴不了。
」他苦笑着说。
5. 引用文化语境通过引用一些文化背景中的典故或俚语,可以使对话更有趣、更生动。
但要注意确保读者理解这些典故或俚语的意义。
例如:「狐假虎威,你以为能吓唬住我吗?」他嘲笑着说道。
「你这么说吧,谁让你明明是只小猫,非要扮成狗的样子呢?」她不屑地回应。
以上五个写作对话描写技巧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通过细腻的对话描写,文章将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沉浸其中。
六下语文对话描写讲义
人物对话描写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常常是叙述多,对话少,因而使所写的内容呆板、枯燥。
为了使作文的内容生动、活泼,在写人叙事的时候,要写好人物间的对话。
什么是对话呢?对话,就是作者让所写的人物出来直接讲话。
“言为心声”,写好对话,不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那么,怎样写好对话呢?一、围绕中心写好对话写人物间的对话,并不是信手写来,想到什么写什么,听到什么写什么,而是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写对话。
如果东一棒槌,西一鎯头地乱写,那么读文章的人就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们说要围绕中心写对话,就是要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恰到好处地,有选择地写,好的人物间对话,或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推动故事情节展开。
请阅读下面的作文:读书有一次,爸爸买了一本《陈玉成的故事》,全书110页,我只花几小时就看完了。
晚上,爸爸回来问:“这么快,全看完了?”“全看完了。
”我说。
“都看懂了?”爸爸又问。
“都懂!”我又回答。
“喏,这个‘惶惶不可终日’是什么意思?”爸爸随手把书翻开。
我答不上。
爸爸又问我几处。
我又答不上。
爸爸摇了摇头说:“你呀你,看书囫囵吞枣的,有什么好处?得想个方法,把读书习惯改一改。
”这篇短文写的是爸爸教育“我”要认真读书的一件事。
围绕这个中心内容,在不足二百字的短文里,采用人物间的对话形式,交待了故事内容,把故事的情节一层进一层地表现出来。
故事开篇说,全书有110页的《陈玉成的故事》,“我只花几小时就看完了。
”简洁的叙述,引发了故事的起因,接着运用人物间对话的形式,展开全篇。
从爸爸的问,“我”的答当中,说明“我”读书是走马看花,不求甚解。
又从爸爸的话语中明白了,这是爸爸在教“我”改掉不认真读书的毛病。
最后用爸爸的话:“得想个办法,把读书的习惯改一改“收拢”全篇。
这样写不但指明了全文的中心,而且耐人寻味,给了我们许多启迪。
写对话要有中心,我们在这里说的中心,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对话描写的的几种基本形式(六年级作文指导)
成功的对话,对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在不少学生的作文里,要么无对话,文章显得单调,树不起鲜明的人物形象;要么人物对话无特点,只会运用“某某说:‘……’”这种常见格式。
为此,我们以语文课本中人物对话描写中的四种形式为例,分析其特点和作用,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对话描写的能力。
(一)、牵羊式。
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引语之前用冒号。
即先交代谁说(说明性部分),后写说了些什么(引文部分)。
例(1)、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的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选自《羚羊木雕》)
例(2)、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选自《羚羊木雕》)
先写某某说,然后写他所讲得话,这种对话描写,能够使读者先知道是谁的话,人物关系明白清楚。
(二)、推车式。
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
先写所说地话(引文部分在前),下面写某某说(说明性文字在后)。
把引话放在某某说地前面(某某说地后面用句号),其作用是为了强调所说的话。
例(1)、“那只羚羊木雕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了我么?”我小声地说。
(选自《羚羊木雕》)
第一句,引文在前,是作者为了强调她母亲质问地话。
说明性文字用“突然”,既说明事情发生得料想不到,又展示了她母亲发怒得神态。
“我”以反问口气作答,突出了“我”的委屈与不满,说明性文字中的“小声”一词,既突出了“我”的害怕心理,又渲染了对话时的紧张气氛。
(三)、挑担式。
提示语在两个引语的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即将某某说插入引话的中间(说后边用逗号)。
这种对话描写,有三种情况:一是需要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情;二是某某说的话比较长,前面的又必须将引话与别人的对话紧密相接,把某某说(说明性文字)放在最后又相隔太远;三是一个人所说的话,在意思上前后有转折。
例(1)、“妈妈!”孩子委屈地摇着我的手臂,喃喃地说,“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选自《这不是一颗流星》)
这部分说明性文字,“委屈”、“摇着”表神情动作,属于第一种情况。
例(2)、“你这个人真是自不量力!”姑娘好象生了很大地气,瞪了老头一眼说,“你干一天活,挣几个钱,充什么大肚子汉呢?十五不要,十四不要,十二也不要,看在你来得早,凭着你那票子新鲜,依你,十块钱搬走吧!记住,原产墨西哥,免得叫人再拿扇子拍你!”(选自《花市》)
这句人物对话比较长,先承接他人的话,说明性部分承前启后,使后面的引文朗利明白。
如果将说明性文字放在后面,那就显得拖拉不明快。
再特定环境中,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第三种类型人物对话描写,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例(3)、“啊!你也天天上班!”我把他搂在怀里说,“妈妈干啥去了?”
(选自《夜走灵官峡》)
这个例句中,后边的话不是顺着前面的话的意思说的,在意义上有转折,所以在引话中插入说明性部分。
(四)、省略式。
即把说话人是谁省略掉。
使用这种格式时应注意,必须使读者能够根据说话的语言环境清楚话是谁说的。
例:年轻干部手里摇着黑色纸扇,上下看了老头一眼,似笑非笑地说:
“老头,你晓得这是什么花?”
“令箭荷花!”
“原产哪里?”
“原产……原产姑娘家里!”
年轻干部哈哈大笑。
(选自《花市》)
以上所说地人物语言地四种表现形式,人物对话的位置为什么要变化呢?这主要是为了表现说话人的神态、情绪、心理及时间先后等,是为了让人物语言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致、更流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人物对话的另一类转述,即间接转述讲话的内容。
它是由作者或文章的叙述人转述讲话的大意。
它不用冒号和引号,提到说话人的地方,用第三人称。
例: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书讲语法。
(选自《最后一课》)
人物对话描写有几种形式
【举例】我推着撒了气的自行车来到一个个体修车摊前。
“小朋友,你要修车吗?”那位正在修车的叔叔停下手里的活主动打招呼说。
我说:“车带没气了,我还要赶快去上学。
”
“你不用着急,我马上给你查一下。
”说着他站了起来,接过车开始检查,“小毛病,只不过气门芯坏了。
”
“要多少钱呀?”
他似乎明白我怕挨坑,伸手指指贴在一旁的服务公约说。
“有价格,只收两角钱。
”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谢谢叔叔。
”
【解答】
1.人物的对话描写从格式上来讲,有四种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和无提示语。
2.提示语在什么位置要决定于表达思想的需要。
比如“小朋友,你要修车吗?”把提示语放在后面,可以表现出修车叔叔主动打招呼的热情态度。
“说着他站了起来,接过车开始检查”把这句提示语放在中间,是因为提示语前后都有要说的话,表明他边说边做事的主动态度。
总之,提示语在什么位置,不只是格式问题,主要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
“说之妙”
——人物对话描写形式的多样化训练
在初中的起始阶段,要承续小学打下的记叙文的坚实基础,进一步巩固丰富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以提高记叙文的质量和水平,这在初一阶段是记叙文写作的关键。
而在记叙文写作中,人物描写是一个重要部分,人物语言描写则关系着人物形象成败,以下几种语言描写形式的训练,能够加强人物性格塑造,丰富语言表现的形式。
一、变换说话人的位置
在人物语言描写中,恰当地变换说话人的位置,能够避免单调乏味的陈述,使语言形式更加丰富、活泼。
1.提示语在前:我说:“我还有事呢,你先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