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武迎宏 2013年8月
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简介
2012年初该病毒首现于沙特阿拉伯,继而在中东其他国家
及欧洲蔓延。
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全球共向WHO通报了97例MERS病
毒感染实验室确诊病例,包括46例死亡病例;其中沙特74 例,死亡39例。多数病例为男性,患者年龄分布介于24岁 到94岁,平均年龄为56岁。
2013年5月23日WHO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中东呼吸系统
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
2
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简介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 MERS病毒的危害性比SARS病毒
更大,死亡率更高。目前在沙特患者死亡率超过50%,而 SARS病毒的病死率在11%左右。
接触隔 离
空气隔 离
注:
1、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防护用品被污染后应当及时更换。
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正确进行手卫生。
13
三、加强培训,科学防护
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基本原则
标准预防 额外预防(以传播途径为基础的预防措施) 双向预防
标准预防
视所有病人,均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的病人; 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
生事件,但委员会成员确实就广泛问题提出了技术建议,供 世卫组织和会员国参考。建议涉及如下领域: 改善监测、加强实验室能力、加强密切接触史追溯和血清学调查 防控感染并进行临床管理 与旅行有关的指导 风险沟通 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和动物)研究 改进数据收集,有必要确保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全面、
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
开时,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3)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
实行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器具使用前要清洁和消毒。
(4)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
12
(三)医务人员的防护
飞沫隔 离
标准防 护
及时地向世卫组织报告所有确诊和疑似病例。
5
一、基本要求
(一)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 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结合本院实际
(二)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
• 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和工作水平 •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 及时规范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随着一年一度穆斯林麦加朝圣活动的临近,来自182个国家
的四百万朝圣者将会前往沙特阿拉伯,其中我国每年逾万 人赴麦加朝圣。卫生专家担忧,不排除中东呼吸综合征疫 情输入我国的可能。
3
目的
为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
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毒的认知和防范意识,降低
加强防护 –中风险
防护要求
标准预防原则 随时洗手或手消毒 隔离病房门保持关闭 利器的安全防范 废物管理
严密防护—高风险
防护对象
给人特殊感染患者进行有创操作,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
7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8
(一)发热门(急)诊
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医院隔离 技术规范》 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数量充足、 符合要求 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做好个人防 护
医务人员要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9
(二)收治疑似或确诊病人的 病区
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
• 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
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
• 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பைடு நூலகம்
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 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 • 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的同类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
10
(二)收治疑似或确诊病人的 病区
中东呼吸综 合征冠状病 毒 传播途径
飞沫 隔离
空气隔 离
接触隔 离
11
具体措施
(1)医务人员进入/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
或其他辅助人员
中风险:对感染患者进行一般性诊疗工作 高风险:为特殊感染患者实施近距离或侵入性操作、
尸解等
基本防护—低风险
适用对象:医院诊疗工作中所有医务人员(包括检验、
放射和其他工勤人员)
防护配备: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工作帽和医用口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手卫生
手卫生
基本防护—低风险
因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所导致医院感染 的风险。
4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国际卫生条例》 突发事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013年7月17日)
委员会一致认为,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利用风险评估方法
分析,疫情在现阶段尚未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虽然委员会认为该事件目前尚未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
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
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5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体系
标准预防 - 理念 隔离技术- 技术 按需防护- 方法
1.按需防护
医务人员应根据暴露风险和感染途径而采取相
应的防护方法
低风险:未直接参与感染患者诊疗的一般医务人员
(四)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
• 提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
6
(五)做好清洁与消毒,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
•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六)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
• 监测健康情况,注意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
(七)加强医疗废物处置和管理
• 《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加强防护 –中风险
防护对象:接触感染患者或侵入性操作的医务人

直接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 接触从患者体内物质或污染物品的其他人员 疾控的流调和标本采集人员 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
加强防护 –中风险
防护配备
基本防护: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工作帽 隔离服:进入传染病区;进行有创操作和可能被病人的血液、
体液及其他可疑污染物污染的操作。
护目镜:防止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的操作导致的感染 防护口罩(医用外科或N95):防止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的
操作导致的感染
呼吸器:可代替口罩和护目镜 手套: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破损及进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
的操作(清洁手套)以及无菌操作(无菌手套)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必要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