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鞍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马鞍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六朝古都南京毗邻,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众所周知,万里长江自天门山起折为北上,"碧水东流至此回",江南变为江东。马鞍山由此得名为"江东第一城"。马鞍山地区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属越国和楚国;秦统一时,属丹阳。马鞍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璀璨的文化,历代名人荟萃。1956年马鞍山建市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当我们以国家卫生城,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为荣的同时,还要自豪地强调:地处"江东第一城"的马鞍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历史悠久

马鞍山位于三个地方:和县猿人,唐山猿人,繁昌人字洞。古人类遗址的中心属于长江流域中华文明摇篮的中心。透过市内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3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00多件珍贵出土文物准确地展示了马鞍山地区的悠久历史。

(1)马鞍山地区早期遗址种类繁多,文化信息丰富。

烟墩山、七亩塘、高子山、贾政等新石器时代遗址表明,马鞍山新石器时代有发达的农业文明。烟墩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证明马鞍山地区早在5000年前就有着非常突出的宗教和政治地位。五担岗、邓嘉、船墩、黄庙墩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在商周时期,马鞍山的手工业文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们开始使用制作精美的青铜器。根据五担岗遗址出土文物的类别和遗址的布局,可以初步判断这是一座早期的中心城市。

(2)马鞍山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国的古蜀城和东晋的牛柱城。

公元222年,三国孙权筑城姑孰。347年,东晋镇西将军谢尚筑城牛渚(今采石一带)。虽然,这"城"与现代的"市"内涵有别,但是,其军事地位、政治地位显赫,且有较大的地域规模(牛渚城达10多平方公里),别处无可比拟。由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城视作马鞍山城市的源头。

(三)采石矶为群雄逐鹿之地。

马鞍山靠近六朝古都南京。采石矶,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是著名的古今都古战场。这里发生过几十次战争,编年史上也有很多关于刀枪剑马的采石大战的故事。

(四)馆藏文物类别齐全。

马鞍山市文物管理部门珍藏着丰富多彩、门类齐全的珍贵文物,其中已鉴定的珍贵文物有1028件(套)。这些文物大多出土于我市,文化信息准确,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春秋钩针、三国第一壶青瓷鸡、青瓷虎、青瓷羊、孟福君墓志铭砖、当季挂剑漆盘等一、二级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科学和审美价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马鞍山劳动和生活,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太白墓、朱然墓为代表的墓葬,以广济寺为代表的寺庙,以太白塔为代表的亭台楼阁等古文化资源在这一带比比皆是。主要是:

(一)朱然墓轰动全国。

马鞍山地区曾先后出土大量三国、两晋时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为

目前已发掘的300多座三国东吴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结构与墓中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令世人瞩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绘画作品,填补了汉代至三国时期漆器工艺及美术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间,曾引发"三国热"。此墓的发掘,被列为80年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二)广济寺名冠江南。

位于翠螺山南麓的广济寺,又名资福院,始建于三国时间,后毁于战火。清光绪年间,重新建造山门、大雄宝殿和观音阁,气势壮观,为江南名刹之一,素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誉。

(三)黄山塔镇守市口。

此塔位于宁芜路东侧的黄山之顶,为当涂进入市区的标志物。此塔由南朝宋武帝刘裕建造。原塔前有凌敲台,后有怀古亭,为武帝避暑离宫,李白有"长啸倚天梯"诗句赞其雄姿。

(四)谢公宅争辉青山。

谢公宅位于当涂青山,为南朝宣城太守谢脁故宅。环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谢脁诗、书、文俱佳,尤擅五言山水诗,有山水诗祖之称,李白对其推崇备至,曾明确表示死后要与谢脁结为"异代芳邻",留下了文坛千古佳话。

(五)太白墓古朴典雅。

太白墓园位于当涂青山西麓,占地6公顷。李白逝后初葬龙山,后人遂其"与谢脁为邻"之愿迁葬青山。园前立挺拔的牌坊,园内有李白墓、太白祠、青莲池、十咏亭等古迹,其古朴典雅的布局与李白旷达的情怀、浪漫的诗风相得益彰。启功、赵朴初、林散之、舒同、司徒越等书画大师的题额更使墓园增

色。宋碑"大唐翰林李公新碑"2000余字,是今人研究李白最重要的资料。

(六)谪仙楼辉煌壮美。

谪仙楼,太白楼别称。因李白人称"谪仙人"而得名。此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合称"长江三楼一阁",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美誉,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情。李白祠、清风亭,同风阁等建筑与太白楼相互呼应,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太白楼古建筑群。

(七)昭明阁遗迹犹存。

昭明,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谥号。萧统博览群书,编纂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昭明阁,系昭明太子读书处,位于慈姥山,原有阁、厅、楼和碑刻,现留残碑一块,上刻有昭明读书的形象。

(八)三元洞临江欲飞。

三元洞原是采石河附近悬崖上的天然洞穴。清朝康熙年间,一僧人在山崖上造屋,内有天、地、水三官,故名三元洞。整修一新的三元洞三面临河,渴望飞翔。游客进入洞穴后可直达河底;当你回到那里的时候,你可以尽可能的远眺这条河。三元洞传说反映了中国文化人的道德追求、政治抱负和价值取向。

(九)峨眉亭江月尽揽。

峨眉亭与三元洞紧邻,因亭飞檐如峨眉而得名。北宋沈括咏其"双峰秀山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此外,文天祥、赵孟兆页等人均登亭揽胜,留下佳作名篇。现亭内存碑五块,元碑《过采江诗》尤为珍贵,郭沫若称其为不可多得之物。

(十)翠螺山古迹荟萃。

翠螺山一面临江、三面环河,其山上的燃犀亭、醉月斋、赤乌井、怀谢亭等文物古迹随处可见,尤其是与李白有关的李白衣冠冢、捉月台更具文化韵味。更值得一说的是翠螺山的自然景观十分幽美。长江三矶之首的采石矶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称,是如今长江下游唯一的岸蚀景观。历代文人孟浩然、刘禹锡、王安石、陆游、苏轼……均到此漫游。李白曾多次登矶游览,写下《横江词》、《牛渚矶》等不朽诗章。

(十一)明皇窑遥传辉煌。

当涂青山有两处窑址。南窑专制釉和北窑专制砖,明代洪武时期专门为烧制凤阳皇陵而建的皇家窑炉。如今这座窑子已被废弃,但透过窑址随处可见的琉璃瓦碎片和碎砖,不难发现它曾经的辉煌。

(十二)古诗文争奇斗艳

马鞍山地区的山水为历代文人雅士推崇备至。著名南齐山水诗人宣城太守谢朓迷恋当涂青山,称其为"山水都"并筑室凿井,作《治宅》《游山》诗作,当为名人为马鞍山地区留下的较早的佳作。李白一生酷爱山水,尤其钟情马鞍山地区,给马鞍山留下了60多首(篇)诗文。其中的《登天门山》、《姑孰十咏》、《横江词六首》、《夜泊牛渚怀古》等成为千古绝唱,广为传诵。李白逝世后,刘禹锡、白居易、贾岛、李绅、杜牧、韦庄、梅尧臣、杜荀鹤等一大批诗人即到马鞍山拜谒李白墓,李白祠和李白衣冠冢,留下了大量的华章佳句。其中刘禹锡的《泊牛渚》、白居易的《李白墓》、杜牧的《牛渚》等诗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仰慕之情。截止清末明初,马鞍山地区已积淀了赞咏李白及其胜迹的诗文1100余首(篇),楹联130多幅,各类碎文、序文、祭文数百篇,涉及文化名人和文臣武将600多人。

(十三)古碑刻丰富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