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角平分线解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明:过点 P 作 PE 垂直 BA 的延长线于点 E,如图 3-2
∵∠1=∠2,且 PD⊥BC, ∴PE=PD,
A
N
ຫໍສະໝຸດ Baidu
P
在 Rt△BPE 与 Rt△BPD 中,
PE PD BP BP
1 2 B
DC
图 3-1
∴Rt△BPE≌Rt△BPD(HL),
∴BE=BD. ∵AB+BC=2BD, ∴AB+BD+DC=BD+BE,
E
A
N
P
1 2
B
DC
图 3-2
∴AB+DC=BE 即 DC=BE-AB=AE.
在 Rt△APE 与 Rt△CPD 中,
PE PD PEA PDC AE DC
∴Rt△APE≌Rt△CPD(SAS),
∴∠PAE=∠PCD
又∵∠BAP+∠PAE=180°.
∴∠BAP+∠BCP=180°
例4. 已知:如图 4-1,在△ABC 中,∠C=2∠B,∠1= ∠2.
FDE ADE DE DE 3 4
∴△FDE≌△ADE(ASA), ∴DF=DA, ∵CD=DF+CF, ∴CD=AD+BC. 例3. 已知,如图 3-1,∠1=∠2,P 为 BN 上一点,且 PD⊥ BC 于点 D,AB+BC=2BD. 求证:∠BAP+∠BCP=180°.
分析:与例 1 相类似,证两个角的和是 180°,可把 它们移到一起,让它们是邻补角,即证明∠BCP=∠EAP, 因而此题适用“补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构造.
几何的计算或证明中,起着“桥梁”的作用.那么如何
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解题呢?下面举例说明.
一、“以角平分线为轴翻折”构造
全等三角形
A
此情形可构造两种基本图形如图
1、2 所示:
A
如图 1 ,以 AD 为轴翻
折,
B
C
使点 C 落在 AB 上(即在 AB E
上截取 AE = AC ),得△ ACD
D
≌△AED.如图 2,以 AD 为 B
1-2
例2. 如图 2-1,AD∥BC,点 E 在线段 AB 上,∠ADE=∠CDE, ∠DCE=∠ECB.
求证:CD=AD+BC.
分析:结论是 CD=AD+BC,可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 的“截长”,即在 CD 上截取 CF=CB,只要再证 DF=DA 即 可,这就转化为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从而达到简化 问题的目的.
DC
E
轴翻折,使点 B 落在 AC 的延 (
(
长线上(即延长 AC 到 E,使 AE图= A1B)),得△图ABD2≌)△
AED.
例 1 如图 3,在△ABC 中,AD 平分∠BAC,AB + BD
= AC,求∠B ∶∠C 的值.(河南省中考题)
解法 1:在 AC 上截取 AE = AB ,连结 AE.
∵∠BAD = ∠DAE,AD = AD,
∴△ABD≌△AED, ∴∠B = ∠AED,BD = DE. 又∵AB + BD = AC, ∴CE = BD = DE, ∴∠C = ∠EDC,
A
E
C
B
D
(
图 3)
∴∠B = ∠AED = 2∠C,
∴∠B ∶∠C = 2∶1.
解法 2:延长 AB 到 E,使 AE = AC ,连结 DE.请读
°-100°=80°,
所以∠PBA=∠ABD,
因为 EM⊥BD 于 M,EP⊥CB 于 P,所以 EP=EM,
又 CE 平分∠ACB,EN⊥CA,EP⊥CB,所以 EN=EP,
所以 EN=EM,
所以 ED 平分∠ADB,
所以∠ADE= 1 ∠ADB= 1 ×40°=20°.
2
2
图5
“截长补短法”在角的平分线问题中的运用
人教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在全等三角形部分介绍了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性质在许多问题里都有着广泛 的应用.而“截长补短法”又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种特 殊方法,在无法进行直接证明的情形下,利用此种方法 常可使思路豁然开朗.请看几例.
例1. 已知,如图 1-1,在四边形 ABCD 中,BC>AB, AD=DC,BD 平分∠ABC.
∴△AFD≌△ACD (SAS),
A 12 F
∴DF=DC,∠AFD= B ∠ACD.
D
C
图 4-3
又∵∠ACB=2∠B,
∴∠FDB=∠B,
∴FD=FB.
∵AB=AF+FB=AC+FD,
∴AB=AC+CD. 由角平分线引出的线段关系
一.过三角形一边的两个顶点分别作两个内角的平分线 相交于一点,过这点作这边的平行线与其他两边相截, 则截线长等于每个截点到同一边上每个顶点之间的线段
作∠BAC 的垂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的面
积进行证明.
证明:过点 D 作 DE⊥AB,DF⊥AC,垂足分别为 E、F.
因为 DA 为∠BAC 的平分线,所以 DE=DF.
又因为 AD 平分 BC,所以 BD=CD,
所以 S△ABD=S△ACD,
又
S△ABD=
1 2
AB·DE,S△ACD=
平分∠ACB,D 是 AC 上一点,若∠CBD=20°,求∠ADE 的
度数.
分析:由于 CE 平分∠ACB,可过点 E 作∠ACB 的两边的垂
线,通过证明 DE 是∠ADB 的平分线解决问题.
解:作 EN⊥CA,EM⊥BD,EP⊥CB,垂足分别是 N、M、P.
因为∠ABD=∠ABC-∠CBD=100°-20°=80°,∠PBA=180
BC > BA,AD = DC,BD 平分∠ABC. 求证:∠A + ∠C = 180°.
证明:过点 D 作 DE⊥AB,交 BA 延
AE D
长 线 于 点 E , 作 DF ⊥ BC , 交 BC 于 点 F.
B
FC
∵BD 平分∠ABC,
∴DE = DF .又∵AD = DC, ∴Rt△EAD≌Rt△FCD, ∴∠C = ∠EAD.
又
,CD 平分
而
因此,这道习题的命题可推广为: 过三角形一边的两个顶点分别作两个内角或两个外角 (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过这点 作这边的平行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截,则截 线段的长等于每个截点到同一边上每个顶点之间的线段 长的和(或差)。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应用例析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之一,它在
决问题.
证明:作 CE⊥AB 于 E,CF⊥AD 于 F.
因为 AC 平分∠BAD,
所以 CE=CF.
在△CBE 和△CDF 中,
因为 CE=CF,CB=CD,
所以 Rt△CBE≌Rt△CDF,所以∠B=∠1,
因为∠1+∠ADC=180°,
所以∠B+∠ADC=180°,
即∠B+∠D=180°. 三、证明角相等 例 3 如图 3,在△ABC 中,PB、PC 分别是∠ABC 的外角的 平分线,求证:∠1=∠2 分析:要证明 AP 是∠BAC 的平分线,需要证明点 P 到∠ BAC 两边的距离相等,可作 PE⊥AB,PG⊥AC,PH⊥BC, 易证 PE=PH,PH=PG,从而 PE=PG. 证明;过点 P 作 PE⊥AB 于点 E,PG⊥AC 于点 G,PH⊥BC 于点 H. 因为 P 在∠EBC 的平分线上,PE⊥AB,PH⊥BC, 所以 PE=PH, 同理可证 PH=PG, 所以 PG=PE, 又 PE⊥AB,PG⊥AC,所以 PA 是∠BAC 的平分线. 所以∠1=∠2.
A
12
∴∠B=∠E,
在△ABD 与△AED B 中,
1 2 B E AD AD
∴△ABD≌△AED(AAS),
D
图 4-2
C E
∴AB=AE.
又 AE=AC+CE=AC+DC,
∴AB=AC+DC.
方法二(截长法)
在 AB 上截取 AF=AC,如图 4-3
在△AFD 与△ACD 中,
AF AC 1 2 AD AD
求证:∠BAD+∠BCD=180°.
分析:因为平角等于 180°,因而应考虑把两个不在 一起的通过全等转化成为平角,图中缺少全等的三角形, 因而解题的关键在于构造直角三角形,可通过“截长补 短法”来实现.
证明:过点 D 作 DE 垂直 BA 的延长线于点 E,作 DF ⊥BC 于点 F,如图 1-2
∵BD 平分∠ABC, ∴DE=DF, 在 Rt△ADE 与 Rt△CDF B 中,
A D
C
图 1-1
DE DF
AD
CD
∴Rt△ADE≌Rt△CDF(HL),
∴∠DAE=∠DCF.
E A
D
又∠BAD+∠DAE=180°, B ∴∠BAD+∠DCF=180°, 即∠BAD+∠BCD=180°
FC
图
者一试.
二、“角平分线 + 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
角形
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作垂线:自角的平分线上任
一点向两边作垂线,得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作垂线:自
角的一边上的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使之与另一边相
交,则截的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 2 如图 4,在四边形 ABCD 中,
图2 试指出 AE、FC、EF 的关系。 分析: AD 平分 ,EF//AC
同理可证
。而
例 2.已知,如图 3,D 是 的内角 与外角 的 平分线 BD 与 CD 的交点,过 D 作 DE//BC,交 AB 于 E,交 AC 于 F。试确定 EF、EB、FC 的关系。
图3
分析: BD 平分 ,DE//BC 易证
图3
图4
四、证明角的平分线
例 4 如图 4,DA⊥AB,CB⊥AB,P 是 AB 的中点,PD 平分∠
ADC.
求证:CP 平分∠DCB.
分析:因为 DA⊥AB,PD 平分∠ADC,所以可过点 P 作 PE⊥
AC , 利 用 角 平 分 线 的 性 质 得 到 PE=PA , 进 而 可 得 到
PE=PB.
1 2
AC·DF,
所以 AB·DE=AC·DF,
所以 AB=AC.
图1
图2
二、证明两角的和等于 180°.
例 2 已知,如图 2,AC 平分∠BAD,CD=CB,AB>AD.求证:∠
B+∠D=180°.
分析:因为 AC 是∠BAD 的平分线,所以可过点 C 作∠BAD
的两边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解
利用角平分线解题
构造角平分线借助其性质解题
在解决三角形的问题中,如果已知条件中涉及到角
的平分线,我们则可以考虑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题.
现举例如下.
一、证明线段相等
例 1如图 1,在△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 AD 平分底边
BC.求证 AB=AC.
分析:根据已知可知 AD 是∠BAC 的平分线,可通过点 D
证明:过点 P 作 PE⊥DC,垂足于 E,
因为 PD 平分∠ADC,PA⊥AD,所以 PA=PE,
因为 P 为 AB 的中点,
所以 PA=PB,所以 PE=PB,
因为 CB⊥BP,CE⊥PE,所以 CP 平分∠DCB
五、求角的度数
例 5 如图 5,在△ABC 中,∠ABC=100°,∠ACB=20°,CE
( 图 4)
∵∠EAD + ∠BAD = 180°,
∴∠C + ∠BAD = 180°.
例 3 如图 5,已知等腰 Rt△ABC 中,∠A = 90°,∠
B 的平分线交 AC 于 D,过 C 作 BD 的垂线交 BD 的延长线
于 E.求证:BD = 2CE . 证明:延长 CE 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F.
F A
∵BE 是∠B 的平分线,BE⊥CF,
∴∠BCF = ∠F,
∴△FBC 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在 CD 上截取 CF=BC,如图 2-2 D
A
在△FCE 与△BCE 中,
CF CB FCE BCE CE CE
∴△FCE≌△BCE(SAS),
E
C B
图 2-1
∴∠2=∠1. 又∵AD∥BC,
D A
43
F
E2
1
C B
图 2-2
∴∠ADC+∠BCD=180°, ∴∠DCE+∠CDE=90°, ∴∠2+∠3=90°,∠1+∠4=90°, ∴∠3=∠4. 在△FDE 与△ADE 中,
长的和。 已知:如图 1, 、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F,过 F 作 DE//BC,交 AB 于 D,交 AC 于 E,求证:
图1 证明: BF 平分 ,BE//BC
同理可证
即 二.过三角形两个外角(或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平分 线的交点作平行截线,三条截线段的关系又怎么样?请 看以下例证。 例 1.已知:如图 2,D 是 的外角 , 的平分 线 AD、CD 的交点,过 D 作 EF//AC,交 BA 的延长线于 E, 交 BC 的延长线于 F。
求证:AB=AC+CD.
分析:从结论分析,“截 长”或“补短”都可实现问题
B
A 12
D
C
图 4-1
的转化即,延长 AC 至 E 使 CE=CD,或在 AB 上截取 AF=AC.
证明:方法一(补短法)
延长 AC 到 E,使 DC=CE,则∠CDE=∠CED,如图 4-2
∴∠ACB=2∠E,
∵∠ACB=2∠B,
∵∠1=∠2,且 PD⊥BC, ∴PE=PD,
A
N
ຫໍສະໝຸດ Baidu
P
在 Rt△BPE 与 Rt△BPD 中,
PE PD BP BP
1 2 B
DC
图 3-1
∴Rt△BPE≌Rt△BPD(HL),
∴BE=BD. ∵AB+BC=2BD, ∴AB+BD+DC=BD+BE,
E
A
N
P
1 2
B
DC
图 3-2
∴AB+DC=BE 即 DC=BE-AB=AE.
在 Rt△APE 与 Rt△CPD 中,
PE PD PEA PDC AE DC
∴Rt△APE≌Rt△CPD(SAS),
∴∠PAE=∠PCD
又∵∠BAP+∠PAE=180°.
∴∠BAP+∠BCP=180°
例4. 已知:如图 4-1,在△ABC 中,∠C=2∠B,∠1= ∠2.
FDE ADE DE DE 3 4
∴△FDE≌△ADE(ASA), ∴DF=DA, ∵CD=DF+CF, ∴CD=AD+BC. 例3. 已知,如图 3-1,∠1=∠2,P 为 BN 上一点,且 PD⊥ BC 于点 D,AB+BC=2BD. 求证:∠BAP+∠BCP=180°.
分析:与例 1 相类似,证两个角的和是 180°,可把 它们移到一起,让它们是邻补角,即证明∠BCP=∠EAP, 因而此题适用“补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构造.
几何的计算或证明中,起着“桥梁”的作用.那么如何
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解题呢?下面举例说明.
一、“以角平分线为轴翻折”构造
全等三角形
A
此情形可构造两种基本图形如图
1、2 所示:
A
如图 1 ,以 AD 为轴翻
折,
B
C
使点 C 落在 AB 上(即在 AB E
上截取 AE = AC ),得△ ACD
D
≌△AED.如图 2,以 AD 为 B
1-2
例2. 如图 2-1,AD∥BC,点 E 在线段 AB 上,∠ADE=∠CDE, ∠DCE=∠ECB.
求证:CD=AD+BC.
分析:结论是 CD=AD+BC,可考虑用“截长补短法”中 的“截长”,即在 CD 上截取 CF=CB,只要再证 DF=DA 即 可,这就转化为证明两线段相等的问题,从而达到简化 问题的目的.
DC
E
轴翻折,使点 B 落在 AC 的延 (
(
长线上(即延长 AC 到 E,使 AE图= A1B)),得△图ABD2≌)△
AED.
例 1 如图 3,在△ABC 中,AD 平分∠BAC,AB + BD
= AC,求∠B ∶∠C 的值.(河南省中考题)
解法 1:在 AC 上截取 AE = AB ,连结 AE.
∵∠BAD = ∠DAE,AD = AD,
∴△ABD≌△AED, ∴∠B = ∠AED,BD = DE. 又∵AB + BD = AC, ∴CE = BD = DE, ∴∠C = ∠EDC,
A
E
C
B
D
(
图 3)
∴∠B = ∠AED = 2∠C,
∴∠B ∶∠C = 2∶1.
解法 2:延长 AB 到 E,使 AE = AC ,连结 DE.请读
°-100°=80°,
所以∠PBA=∠ABD,
因为 EM⊥BD 于 M,EP⊥CB 于 P,所以 EP=EM,
又 CE 平分∠ACB,EN⊥CA,EP⊥CB,所以 EN=EP,
所以 EN=EM,
所以 ED 平分∠ADB,
所以∠ADE= 1 ∠ADB= 1 ×40°=20°.
2
2
图5
“截长补短法”在角的平分线问题中的运用
人教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在全等三角形部分介绍了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性质在许多问题里都有着广泛 的应用.而“截长补短法”又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种特 殊方法,在无法进行直接证明的情形下,利用此种方法 常可使思路豁然开朗.请看几例.
例1. 已知,如图 1-1,在四边形 ABCD 中,BC>AB, AD=DC,BD 平分∠ABC.
∴△AFD≌△ACD (SAS),
A 12 F
∴DF=DC,∠AFD= B ∠ACD.
D
C
图 4-3
又∵∠ACB=2∠B,
∴∠FDB=∠B,
∴FD=FB.
∵AB=AF+FB=AC+FD,
∴AB=AC+CD. 由角平分线引出的线段关系
一.过三角形一边的两个顶点分别作两个内角的平分线 相交于一点,过这点作这边的平行线与其他两边相截, 则截线长等于每个截点到同一边上每个顶点之间的线段
作∠BAC 的垂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的面
积进行证明.
证明:过点 D 作 DE⊥AB,DF⊥AC,垂足分别为 E、F.
因为 DA 为∠BAC 的平分线,所以 DE=DF.
又因为 AD 平分 BC,所以 BD=CD,
所以 S△ABD=S△ACD,
又
S△ABD=
1 2
AB·DE,S△ACD=
平分∠ACB,D 是 AC 上一点,若∠CBD=20°,求∠ADE 的
度数.
分析:由于 CE 平分∠ACB,可过点 E 作∠ACB 的两边的垂
线,通过证明 DE 是∠ADB 的平分线解决问题.
解:作 EN⊥CA,EM⊥BD,EP⊥CB,垂足分别是 N、M、P.
因为∠ABD=∠ABC-∠CBD=100°-20°=80°,∠PBA=180
BC > BA,AD = DC,BD 平分∠ABC. 求证:∠A + ∠C = 180°.
证明:过点 D 作 DE⊥AB,交 BA 延
AE D
长 线 于 点 E , 作 DF ⊥ BC , 交 BC 于 点 F.
B
FC
∵BD 平分∠ABC,
∴DE = DF .又∵AD = DC, ∴Rt△EAD≌Rt△FCD, ∴∠C = ∠EAD.
又
,CD 平分
而
因此,这道习题的命题可推广为: 过三角形一边的两个顶点分别作两个内角或两个外角 (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过这点 作这边的平行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截,则截 线段的长等于每个截点到同一边上每个顶点之间的线段 长的和(或差)。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应用例析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之一,它在
决问题.
证明:作 CE⊥AB 于 E,CF⊥AD 于 F.
因为 AC 平分∠BAD,
所以 CE=CF.
在△CBE 和△CDF 中,
因为 CE=CF,CB=CD,
所以 Rt△CBE≌Rt△CDF,所以∠B=∠1,
因为∠1+∠ADC=180°,
所以∠B+∠ADC=180°,
即∠B+∠D=180°. 三、证明角相等 例 3 如图 3,在△ABC 中,PB、PC 分别是∠ABC 的外角的 平分线,求证:∠1=∠2 分析:要证明 AP 是∠BAC 的平分线,需要证明点 P 到∠ BAC 两边的距离相等,可作 PE⊥AB,PG⊥AC,PH⊥BC, 易证 PE=PH,PH=PG,从而 PE=PG. 证明;过点 P 作 PE⊥AB 于点 E,PG⊥AC 于点 G,PH⊥BC 于点 H. 因为 P 在∠EBC 的平分线上,PE⊥AB,PH⊥BC, 所以 PE=PH, 同理可证 PH=PG, 所以 PG=PE, 又 PE⊥AB,PG⊥AC,所以 PA 是∠BAC 的平分线. 所以∠1=∠2.
A
12
∴∠B=∠E,
在△ABD 与△AED B 中,
1 2 B E AD AD
∴△ABD≌△AED(AAS),
D
图 4-2
C E
∴AB=AE.
又 AE=AC+CE=AC+DC,
∴AB=AC+DC.
方法二(截长法)
在 AB 上截取 AF=AC,如图 4-3
在△AFD 与△ACD 中,
AF AC 1 2 AD AD
求证:∠BAD+∠BCD=180°.
分析:因为平角等于 180°,因而应考虑把两个不在 一起的通过全等转化成为平角,图中缺少全等的三角形, 因而解题的关键在于构造直角三角形,可通过“截长补 短法”来实现.
证明:过点 D 作 DE 垂直 BA 的延长线于点 E,作 DF ⊥BC 于点 F,如图 1-2
∵BD 平分∠ABC, ∴DE=DF, 在 Rt△ADE 与 Rt△CDF B 中,
A D
C
图 1-1
DE DF
AD
CD
∴Rt△ADE≌Rt△CDF(HL),
∴∠DAE=∠DCF.
E A
D
又∠BAD+∠DAE=180°, B ∴∠BAD+∠DCF=180°, 即∠BAD+∠BCD=180°
FC
图
者一试.
二、“角平分线 + 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
角形
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作垂线:自角的平分线上任
一点向两边作垂线,得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作垂线:自
角的一边上的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使之与另一边相
交,则截的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 2 如图 4,在四边形 ABCD 中,
图2 试指出 AE、FC、EF 的关系。 分析: AD 平分 ,EF//AC
同理可证
。而
例 2.已知,如图 3,D 是 的内角 与外角 的 平分线 BD 与 CD 的交点,过 D 作 DE//BC,交 AB 于 E,交 AC 于 F。试确定 EF、EB、FC 的关系。
图3
分析: BD 平分 ,DE//BC 易证
图3
图4
四、证明角的平分线
例 4 如图 4,DA⊥AB,CB⊥AB,P 是 AB 的中点,PD 平分∠
ADC.
求证:CP 平分∠DCB.
分析:因为 DA⊥AB,PD 平分∠ADC,所以可过点 P 作 PE⊥
AC , 利 用 角 平 分 线 的 性 质 得 到 PE=PA , 进 而 可 得 到
PE=PB.
1 2
AC·DF,
所以 AB·DE=AC·DF,
所以 AB=AC.
图1
图2
二、证明两角的和等于 180°.
例 2 已知,如图 2,AC 平分∠BAD,CD=CB,AB>AD.求证:∠
B+∠D=180°.
分析:因为 AC 是∠BAD 的平分线,所以可过点 C 作∠BAD
的两边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解
利用角平分线解题
构造角平分线借助其性质解题
在解决三角形的问题中,如果已知条件中涉及到角
的平分线,我们则可以考虑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题.
现举例如下.
一、证明线段相等
例 1如图 1,在△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 AD 平分底边
BC.求证 AB=AC.
分析:根据已知可知 AD 是∠BAC 的平分线,可通过点 D
证明:过点 P 作 PE⊥DC,垂足于 E,
因为 PD 平分∠ADC,PA⊥AD,所以 PA=PE,
因为 P 为 AB 的中点,
所以 PA=PB,所以 PE=PB,
因为 CB⊥BP,CE⊥PE,所以 CP 平分∠DCB
五、求角的度数
例 5 如图 5,在△ABC 中,∠ABC=100°,∠ACB=20°,CE
( 图 4)
∵∠EAD + ∠BAD = 180°,
∴∠C + ∠BAD = 180°.
例 3 如图 5,已知等腰 Rt△ABC 中,∠A = 90°,∠
B 的平分线交 AC 于 D,过 C 作 BD 的垂线交 BD 的延长线
于 E.求证:BD = 2CE . 证明:延长 CE 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F.
F A
∵BE 是∠B 的平分线,BE⊥CF,
∴∠BCF = ∠F,
∴△FBC 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在 CD 上截取 CF=BC,如图 2-2 D
A
在△FCE 与△BCE 中,
CF CB FCE BCE CE CE
∴△FCE≌△BCE(SAS),
E
C B
图 2-1
∴∠2=∠1. 又∵AD∥BC,
D A
43
F
E2
1
C B
图 2-2
∴∠ADC+∠BCD=180°, ∴∠DCE+∠CDE=90°, ∴∠2+∠3=90°,∠1+∠4=90°, ∴∠3=∠4. 在△FDE 与△ADE 中,
长的和。 已知:如图 1, 、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F,过 F 作 DE//BC,交 AB 于 D,交 AC 于 E,求证:
图1 证明: BF 平分 ,BE//BC
同理可证
即 二.过三角形两个外角(或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平分 线的交点作平行截线,三条截线段的关系又怎么样?请 看以下例证。 例 1.已知:如图 2,D 是 的外角 , 的平分 线 AD、CD 的交点,过 D 作 EF//AC,交 BA 的延长线于 E, 交 BC 的延长线于 F。
求证:AB=AC+CD.
分析:从结论分析,“截 长”或“补短”都可实现问题
B
A 12
D
C
图 4-1
的转化即,延长 AC 至 E 使 CE=CD,或在 AB 上截取 AF=AC.
证明:方法一(补短法)
延长 AC 到 E,使 DC=CE,则∠CDE=∠CED,如图 4-2
∴∠ACB=2∠E,
∵∠AC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