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论文 冷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
今年有幸能上刘老师的这门英汉对比研究课,我感到很高兴,记得课上老师除了让我们谈谈英汉语言与文化的异同外,还经常用第二外语和英汉语言进行比较,从而加深我们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其中,我对这门课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的综合语和分析语,下面就是我对这章的总结分析。
从这章中,我可以确定的是俄语和英语等都是典型的综合语,而汉语就是典型的分析语。
首先,综合语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俄语、拉丁语、德语及古英语等都属于这类语言;而分析语的特征是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
其次,英语有形态变化,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形态变化的使用确有严格的规则,往往带有强制性所谓形态变化,有了这些变化,一个词(或词组)常常可以表达几种语法意义,例如从词的形态可以判别它的词类、在句中的作用、与其他词的关系等。汉语没有形态变化,一般要通过借助词序、安排词序、隐含意义或其他办法分别表达语法意义。现代英语的形态变化虽然不如典型的综合语那样复杂,但却使用十分频繁。严格说来,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词没有形态标志,位置不能随便移动,词语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安排词序及使用虚词来表达。英语属综合--分析语,词序不如拉丁语灵活,但也不如汉语固定。它不能像拉丁语那样改变词序而仍然表达相同的意思,又不能像汉语句那样改变词序表达不同的意思。
英语有部分形态变化,词序改变了,可以凭借这些形态标志判断句子
是否合乎语法,但形态变化又不如拉丁语齐全,词序不能任意改变。
英语的语法意义可以通过词序或虚词来表达,在许多情况下也可以用
形态标志来表达。形态、词序和虚词这三大语法手段互相配合或交替
运用,使英语词语和从句的位置比汉语灵活。
再次,英汉都有大量的虚词,但各有特点。英语的虚词,也称结构词或功能词,包括冠词、介词、助动词、并列连接词和从属连接词等。汉语的虚词包括介词、助词和连词等。英汉虚词都是与实词相对而言的,在句中主要起辅助和连接等作用。英汉虚词各有特色:不仅种类不同,用法也不同。英语包含许多修饰成分或从句的复合句或长句,句中各部分的顺序比较灵活。汉语表达同样的意思时,主要借助词序和虚词,常用短句、分句、流水句,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逻辑顺序,有先有后,有主有次,逐层叙述。一般说来,句中若有叙述部分和表态部分,英语常常是表态部分(判断、结论等)在前,叙述部分(事实、描写等)在后,即先总提后分述,或先讲结果后追述过去,汉语的顺序往往相反;句中若有长短部分,英语常常是先短后长,即头轻脚重,汉语的顺序则往往相反;汉语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常常按照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这样的次序排列,而英语可以借助形态变化和丰富的连接词语,根据句子的意思和结构的需要灵活排列,顺序往往和汉语不同。由于英汉语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改变语序、重组结构并成了翻译中常用的手段,长句翻译尤其如此。汉语有丰富多彩的助词,这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助词又分为动态助词(如:着、了、过)、结构助词(如:的、地、得)和语气助词(如:吗、呢、吧、啊、嘛、呀、哪)等。这些助
词的作用,有一部分相当一于英语的形态变化,有一部分却能左右结构、表达丰富的语气色彩。语气助词是汉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英语没有这类词,句中的语气一般要借助语调或其他办法来表达。汉语有了语气词,表示情绪的语调就居于次要的地位了,同时,汉语的声调用来表示词义的变化,就不大适宜用来表示情绪。因此,英语常被称为语调语言,汉语则常被称为声调语言。
此外,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形态、词序和虚词这
三大语法手段与语音表意手段也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现代英语的形态
变化减少,词序变得相对固定,又没有类似汉语的语气助词可用来表
达各种语气,因此,借助语音表意便成了一种重要的手段。英语的
语音表意手段主要是语调重音。语调的升降变化有六种:降调、升调、
降升调、升降调、平调和降加升调。这些语调的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
语义和语气,重音的改变可以表达不同的强调和词类。汉语没有形态
变化,词序比英语固定,虽有语气助词表达各种语气,语音表意仍为
一种相当重要的手段。汉语的语音手段主要是声调。汉语的每个音节,
都有能够区别字义、词义的声调。声调有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和
去声,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声母和韵母相同的字、词,其意义往
往靠不同的声调来区别。汉语语音的另一特点是音节匀称,成双成对。
显而易见,产生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英、汉两种语
言必定存在着广泛的差异。
总之,通过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而这些无论是对
我今后的学习,还是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