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古代汉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A
交卷时间:2018-02-09 16:18:31
一、单选题
1.
2. 4分)下列同义词,属于动作姿态不同的是
• D. 恐怕
3. 4分)“沛公诚欲倍项羽邪?”(《史记·留侯世家》),句中“诚”作为语气副词,表示的语气是
• B. 肯定
4. (4分)“精”的本义是“精米”,引而申之有“精萃”、“精华”、“精锐”、“精良”、“精密” 等义。

词义引申的类型是
• A. 并列式
5. (4分)下面各组字,含有指事字的有
• A. 牛相看亦
7. 4分)下面不是通假字的有
• C. 蜯——蚌
8. 4分)《论语》的注本《论语译注》的作者是
• B. 杨伯峻
9. 4分)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
• C. 出走见
10.
11. 4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简化字的是
• A. 今爾出於崖埃,觀於大海,乃知爾丑
12. 4分)下列四句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
• B.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3. (4分)秦历的岁首是
• A. 建亥元月
15. (4分)周历的岁首是
7. (4分)下列四词,不是对称代词的是
B. 台
8. 4分)“亟请于武公。

”中的“亟”应读
• B. qì
10.
(4分)《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春秋时期各国史官所记史料的汇集整理,主要是
• D. “记事”
11.
(4分)《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

”王逸章句:“崔嵬,高。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 B. 貌
12. 4分)“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中的“恶”的意思是
• A. 醒来
13. 4分)“为两郎僮,[]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传》),句中[]内应是
9. 4分)“理”的本义是“治玉”,引而申之有“纹理”、“条理”、“道理”、“法官”等义。

• A. 并列式
10. 4分)《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春秋时期各国史官所记史料的汇集整理,主要是
• D. “记事”
11. 4分)《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

”王逸章句:“崔嵬,高。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B. 貌
2. (4分)“齐侯陈诸侯之师”中的“陈”的意思是
• C. 陈列、陈设
3. 4分)“连横约纵”中的“纵”应读
• C. zòng
4. (4分)《康熙字典》所收汉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
• B. 部首
5. (4分)“四体二用”中的“二用”指
• B. 转注、假借
6. (4分)“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中,名词“国”的用法是
• A. 使动用法
7. 4分)夏历的岁首是
• D. 建寅元月
8. 4分)下列同义词,属于所在部位不同的是
• A. 牙齿
9. (4分)“长驱之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中,名词“衣”的用法是
• C. 用作一般动词
10. 4分)下列句中加“”的词,不属于无定代词的句子是
• A.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11.
(4分)在“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句中,“山”、“水”充当的语法成分是
• C. 作状语
12.
(4分)《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

”王逸章句:“崔嵬,高。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 B. 貌
13.4分)《郑伯克段于鄢》:“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句中“以”的词性属
B. 连词
14. (4分)近体诗押韵的根据是
• B. 《平水韵》
15. (4分)下列各组同义词,属于涉及对象不同的是
• C. 洗涤
二、判断
1. (4分)关于汉字结构的传统理论是六书说。

正确
2. (4分)“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子无敢食我也”(《战国策·赵策》),两句中的“无”相同错误
3. (4分)“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 阙——掘古今字挖掘答案错误
4. (4分)古代汉语就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

错误
5. (4分)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正确
6. (4分)“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中的“隐”的文中义是隐瞒错误
7. (4分)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第二人称代词错误
8. (4分)“犹不改,宣子骤谏。

”中“骤”的词性是副词,意义是“屡次”。

正确
9. (4分)“以”构成的凝固结构“有以”、“无以”、“以故”、“以此”、“以是”、“是以”等用法正确
10. (4分)“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名词,表示食物
答案错误
一、单选题
1.(4分)“不介马而驰之。

”中的“介”通
• A. 甲
2. 4分)在“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句中,“山”、“水”充当的语法成分是
• C. 作状语
3. (4分)“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战国策·赵策》)中,名词“质” 的用法是
• C. 用作一般动词
解析第三章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二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
4. 4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所表意义与现代相同的一句是
• A.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
5. 4分)《词诠》所收的汉字的排列方式是按照
• B. 注音字母顺序
6. (4分)下列材料中使用声训方法的是)
• B. 经,经也,人所经由也。

(《释名·释道》)
7. 4分)《论语.公冶长》:“子曰:‘盍各言尔志?’”句中“盍”的意思是
• B. 同“何不”
8. 4分)下列四个古汉语词,不可以作时间副词的是
• C. 再
9. 4分)夏历的岁首是
• D. 建寅元月
10. 4分)“法”的本义是“刑法”,引而申之有“标准”、“法则”、“制度”、“方法”、“效法” 等义。

词义引申的类型是
• C. 综合式
11.
(4分)下列句中加“”的词,可理解为“逐渐”的句子
• A. 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

(《史记·粱孝王世家》)
12. 4分)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
• C. 引申义
13. 4分)下列句式中属于七律七绝的基本平仄句式是
• B. 平平仄仄平平仄
14. 4分)“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中,名词“国”的用法是
• A. 使动用法
15.
(4分)初昏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西时是
• C. 天下皆秋
二、判断
2.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发怒错误
3. 4分)“上帝临女,无贰尔心”的意思是:上帝就是你们,你们就是上帝。

错误
4. 4分)“豕人立而啼”中的“人”是名词用作使动答案错误
6. 4分)动词的活用有很多种答案错误
7. 4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 河:河水错误
8. 4分)“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中“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是整个句子的宾语。

答案正确
9. 4分)异体字的概念分狭义和广义。

广义的异体字是指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它们在任何语句里可以互换而不影响文意。

错误
10. (4分)“彼可取而代也。

”——“彼”做主语,指代秦始皇,带有轻蔑的意味,大致相当于“那家伙”的意思答案正确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
交卷时间:2018-02-12 11:00:45
一、单选题
1. 4分)“长驱之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中,名词“衣”的用法是
• C. 用作一般动词
2. 4分)“郑人病之”中的“病”用作
• D. 使动
3. 4分)下列四句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
• B.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4. 4分)擅长战争描写的作品有
• B. 《左传》
5. 4分)《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

”毛传:“侧崖也。

”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 D. 犹
7. (4分)“干”的本义是
D. 盾牌
8. 4分)“小人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句中“美”的用法是
• C. 形容词用作名词
10. 4分)“日思高其位,大其禄”(柳宗元《蝜蝂传》)中,“高”和“大”的用法为
B. 使动用法
11. 4分)《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

”句中“小”、“寡” 的用法是
• A. 形容词使动用词
13.(4分)《史记》共多少篇
• C. 一百三十
14. 4分)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
• A.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15.
(4分)“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其中对“美”的解释正确的是
• C. 以……为美
二、判断
2. 4分)“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以”即“无以”,“亡以应”,即没有办法回答正确
3. 4分)“犹不改,宣子骤谏。

”中“骤”的词性是副词,意义是“屡次”。

正确
5. 4分)脩——修通假字修行、培养正确
6. (4分)“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御:驾正确
7. 4分)古代的“两”和“再”有表面的相似处,但实际内容完全不同正确
8. 4分)“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 “治于人”“ 食于人”都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式。

“食于人”意为被人食(供养)。

“食人”为主动句式,意为供养人正确
9. 4分)古代的“言”和“语”的意义基本相同正确
10. 4分)“不义不昵,厚将崩”中的“义”是名词用如动词,意为讲道义。

正确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_C
交卷时间:2018-02-12 11:37:35
一、单选题
1. 4分)“乃歌[]‘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句中[]内应是
• C. 夫
2. 4分)“张良曰:‘谨诺’”(《史记·项羽本纪》),句中“谨”是
• B. 副词
3. 4分)“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其中对“胜”的解释正确的是
• D. 承受得起,经得起
4. 4分)下列句中,加“”的词表示测度语气的句子是
• A.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5. 4分)“邵公谏厉王弭谤”中的“弭”应读
• B. mǐ
6. (4分)下列材料中使用形训方法的是
• D. 从,从二人。

(《说文·从部》)
7. 4分)下面不是通假字的有
• C. 蜯——蚌
8. 4分)下列句式中属于五律五绝的基本平仄句式是
• D. 仄仄仄平平
9. 4分)《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春秋时期各国史官所记史料的汇集整理,主要是
• D. “记事”
10. 4分)“匪言不能,胡斯畏忌”(《诗经·大雅·桑柔》),句中“斯”作
• A. 状语
12. 4分)《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哪种造字法
• B. 象形
二、判断
1. 4分)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答案正确
2. (4分)'吾书与汝曰。

'中的“书”是名词用做动词正确
3. 4分)“此天子气也。

”——“此”做定语
答案错误
4. (4分)在“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李斯《谏逐客书》)中,“蚕”为名词话用作状语,表示比喻正确
6.(4分)《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正确
7. (4分)“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向:先前,刚才正确
8. (4分)古代汉语就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

错误
9. 4分)许慎对“六书”中对“假借”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答案错误
10. 4分)“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叠韵联绵词。

迷惘直视的样子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