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1、唐代( 国力 )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 儒、释、道 )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 诗、文、小说、词 )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
4、以( 安史之乱 )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5、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 政治功利 )的动机。
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 文言 )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 娱乐 )的需要。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 歌
唱 )。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 合
而不同 )的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的写诗倾向,转向了( 市井 )。
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 复归风雅 )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年的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 律诗 )定型的标志。
7、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8、文章四友是(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9、“沈、宋”指的是(沈佺期)、(宋之问)。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1、王维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静逸明秀诗境。
2、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 隐逸 )之风的盛行有直接关系。
3、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作诗深受禅风重染,作品多带有( 禅意和禅趣 )。
4、盛唐诗人中,有一群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他们的诗歌创作具有豪爽俊丽而
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创造出了(清刚劲健)之美,这一些诗人有(王翰)、( 王昌龄)、(李欣)、(崔颢)、祖咏等
5、边塞诗人高、岑共同的人生经历是都曾( 镇守 )边塞。
第三章李白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 陇西成纪 )。大约在李白五岁时,随家迁居蜀之 ( 绵
州昌隆县)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东出( 夔门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2、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 “济苍生”、“安社稷”) 的儒家用世思想;建
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
3、( 神仙道教 )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能力。
4、唐文宗曾下诏:“以(李)( 白诗歌 ),裴旻剑舞,张旭草书称为三绝”。
5、明人胡应麟说:“太白( 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
第四章杜甫
1、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杜甫 )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人。
2、还在天宝年间,元结《箧中集》诗以悲愤写人生疾苦,( 冷艳旁观,走向写实 )。
3、杜甫,( 字子美 ),生于巩县。青年时期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 裘
马轻狂 )的生活。
4、安史之乱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无数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 战乱生活题材) 很
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
5、杜甫诗风格多样,沉郁顿挫之外,( 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点,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
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成都草堂 )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6、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有《集杜诗》两百首。
第五章大历诗风
1、大历诗歌的产生,主要出于两大诗人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钱起等“( 十才
子 )”诗人,作品多为( 题赠送别 )之作;再就是长期在江南任职的( 地方官 )诗人,如刘长卿、韦应物、李嘉祐、戴叔伦等,作品大多描写( 山水风景 )。就题材内容而言,他们的诗歌并没有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东西,其清雅闲谈的艺术追求,则深受盛唐( 王、孟) 诗风的影响,有一脉相存的关系。
2、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 陶渊明 )的冲和平淡,成为( 韦应物 )诗歌创作的主导倾
向,往往能“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3、刘长卿的五言诗写的最好,曾自许为“( 五言长城 )”,早年爱写篇幅较大的叙事性的( 五
古五排),但意脉似不甚连贯。后来他用较短的五古和( 五律 )、( 五绝 )写离别与山
水景物,颇多意象省净而极富韵味的优秀之作。
4、所谓“十才子”有钱起、卢纶、李端等十人,其中( 钱起 )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
5、顾况、李益的诗,与大历诗风( 淡泊寂寞) 的主流情调有着不同的风貌,显示出异于
同辈的艺术个性。
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1、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韩愈 )、( 孟郊 ),此外还有( 张籍 )、( 贾岛 )、( 李翺 )
等人。这个诗派的主要风格是( “不平则鸣”、“笔补造化”)。
2、( 孟郊 )与( 贾岛 )为诗皆以苦呤著称。《寒地百姓吟》是(孟郊)的作品,“鸟宿池
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贾岛)的佳句。
3、( 刘禹锡 )既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又是善于摹仿民间俚歌俗调作诗的诗人。他的《竹
枝词》等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歌,都是诗人在( 巴山楚水 )之间生活时写成的。4、“旧时王谢堂前燕,( 二十三年弃置身) 出自《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
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诗。它们都是刘禹锡的脍炙人口的佳句。
5、《江雪》和《渔翁》都是( 柳宗元 )著名的( 冷峭 )诗。
6、韩孟诗派里的重要诗人( 李贺 )是从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的一个代表者。其诗歌的中心
内容是( 苦闷情怀 )。其独特的诗风是( 凄艳诡激 )。
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1、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是中唐文化转型时期文学的新思潮,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
中的“( 风 )”诗和汉魏( 乐府民歌)那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后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 杜甫 )的创作。
2、元稹的乐府诗创作受到( 张籍 )、( 王建 )的影响,但他们的“新题乐府”却直接缘于
( 李绅 )的启迪。( 李绅 )写《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和之,白居易又在他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 《新乐府》 )”,并在序里明确提出其诗歌创作主张,于是形成了一个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创作新高潮。
3、白居易的一生以( 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 兼济天下 )”
时期,后期是“( 独善其身 )”时期。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主张是( 白居易 )在《( 与元九书 )》
一文中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