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马桥小学田如娟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施策略。本人在这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与语言文字的学习有机结合
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创新思维产生和培养要有相应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把阅读教学的过程转换为学生主动从课文中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积累经验,才能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辟广阔的空间。所以,阅读教学中切不可在生字还没有掌握,课文还没有读熟,语言文字理解还不充分的情况下就抓住某个情节加以“发散”,那看似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上游离了语言文字的学习活动。
其次,小学生的阅读活动,离不开他的生活经验与旧知识,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所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展开想象和联想,使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信息,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把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学生的内部语言,从中引发创新思维。例如学习《鼎湖山听泉》以后,我说:“我们领略了鼎湖山那变化无穷、耳不暇接的美妙的泉声,你心中一定汹涌澎湃,祖国的名胜古迹一定像一幅幅画卷一样出现在你的眼前,让你不吐不快,谁来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要说好这句话,学生一方面要回忆有关的课文,检索过去贮存的有关名胜古迹的表象,温故知新,另一方面,还要运用学过的课文中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信息。这个检查组合的思维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创新思维。学生的回答可窥一斑:
生1: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的长城。
生2: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九寨沟。
生 3: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令人神往的湛蓝的拉萨天空,我多想亲自去看一看。
生4: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迷人的台湾蝴蝶谷,我感到无比骄傲。
……
二、以问题巧设情境,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问题是创新之源,怀疑是创新之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
1、变序设疑,启发逆向思维。
小学生思维处于由顺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发展的阶段,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从事物的结果追溯到原因或由目前追溯到过去,由于事物之间常常互为因果,具有可逆性,因此利用逆向思维比较容易引发超常的思维,有时对解决问题会起到突破性的作用。如当学生理解了《争论的故事》一课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兄弟俩不争论,结果又会怎样呢?这样学生一定会说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答案来。
2、诱导发散,训练多向思维。
诱导发散,培养多向思维是触发创新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注意精选发散点,同时要注意科学性,对发散点的结果需加以分析评价。例如,教《金子》一课时,我问学生有什么收获,有学生说:“我明白了‘勤劳能致富’的道理。”我进一步追问“仅靠勤劳就能致富吗?”有学生说:“光靠勤劳是不够的,中国农民都很勤劳,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致富。”有学生说:“彼得之所以能找到‘金子’,还在于敢于冒险、敢于创新,善于抓住机遇”……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了。
3、展开想象,引导求异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要注意因文而异,凭借课文中某一重点,某一关键处作想象的生长点。同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的想象训练点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以达到创新的目的,例如,在上《望月》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问:“小外甥把月亮比作天的眼睛,你觉得还可以把月亮比作什么?”有的学生说:“圆圆的月亮像玉盘。”有的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有的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有的学生说:“圆圆的月亮像舞台上的灯,照亮了别人。”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说明,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培养创新思维要鼓励学生质问
小学生天性好奇,对万事万物爱问为什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验或课本中的说法,针对问题去寻找一种独立的见解,甚至朝着教师讲
的和书本写的不同方向对教师大胆提出疑问。对此,教师首先应热情鼓励,积极支持,并随机指导。在教学《祁黄羊》一课时,我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学生认为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真的吗?与教师的预想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一厢情愿地让学生在自己预先设计好的圈内打转,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就都会受到影响。反之,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往往能再次激起学生认识与表现自我的激情,使学生感受到向书本质疑的乐趣。
其次,学生在大胆创新的尝试中也可能有理解失误或思路不当,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必大惊小怪,应当在肯定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同时引导其思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创造中的错误往往是创造成功的先导,应刮目相看。
四、加强实践活动,搭建学生创新的平台
随着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改革要打开校门,从课内走到课外,从校内走到校外,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求真求实,我们可以为学生办起红领巾广播站,办起手抄小报、开展小记者活动等等。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作文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也经常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考察,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这一课前,我组织学生考察部分工厂用水量,到工业区观察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的颜色、气味及其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等,使学生了解到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发现许多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时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让学生亲眼看到如果不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