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溪区简介
花溪区位于黔中腹地,贵阳市南郊,距市中心17公里。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国土面积891.56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约3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三分之一,有汉、苗、布依等38个民族。
花溪区辖清溪、溪北、贵筑(农村社区)、阳光社区、明珠社区(城市社区)五个社区服务中心,青岩镇、石板镇、久安乡、麦坪乡、燕楼乡、党武乡、高坡苗族乡、湖潮苗族布依族乡、孟关苗族布依族乡、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马铃布依族苗族乡共11个乡镇,有167个行政村(居委会)。
2011年,花溪区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88个区、县、市中从第32位大幅提升至第17位,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开局。全区生产总值完成98.8亿(近百亿)元,同比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4.5亿元,增长31.5%;财政总收入完成11.1亿元,增长36.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5亿元,增长4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9亿元,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6亿元,增长20%;旅游总收入完成93.92亿元,增长55.3%。
花溪区地处长江、珠江分水岭,是贵阳市著名的生态区。区内有大小河流 51条、总长390公里,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 7140万立方米,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区。花溪因此成为贵阳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花溪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到达 41.53﹪。花溪区具有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4.9℃,无霜期平均246天,年雨量1178.3毫米,空气优良天数341天。花溪区已经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花溪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入选贵州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花溪景区面积222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 25%。有景物景观81个。其中,自然景观56个、人文景观25个。有国家级特等景观4个、国内一等景观18个、国内二等景观32个、国内三等景观27个, 以花溪公园、天河潭、镇山民族文化村、青岩古镇、高坡民族风情游最为有名。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聂荣臻、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胡锦涛、江泽民、李鹏、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过花溪。陈毅元帅曾赋诗称赞花溪:“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花溪天河潭风景区、青岩古镇景区已成为国家4A级国家旅游区,目前正在开展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创建工作;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已建成并对外开放。同时,花溪区还倾力打造以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核心的中心城区,高标准建设实施了花溪御苑、溪山御景等一批具有现代都市气息的建筑精品,并将启动建设一批星级宾馆,花溪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近年来,花溪抢抓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良好机遇,围绕贵阳市环城高速
公路南环线建设实施村寨整治工程,农村面貌大为改观,特色民居装点田原,乡村旅游欣欣向荣。2009年8月22日,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与李连杰到“六点一线”的摆贡寨参观,共同启动贵州首个“太阳能LED照明千村计划”。2010年7月30日,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等到“六点一线” 的小西冲,向摆贡村授予“气候组织千村计划全球第一村”牌匾。
花溪历史悠久、文化绚烂。在花溪历史长河中,吴中藩、周渔璜、周钟瑄、平岗、姚华等名人都是花溪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见证人。拥有600多年历史的青岩古镇,在清朝时期仅赵家一门就出了一个状元、三个举人,而状元赵以炯则是贵州第一个红顶状元。在近代,文学泰斗巴金、国画家徐悲鸿、文学家陈伯吹等文化名人先后来到花溪,或是写诗或是作画,都对花溪这景区高原明珠吟咏赞叹。山水灵秀的花溪文物古迹丰富,青岩古镇已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区有12处文物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甲定洞葬等13处文物被贵阳市政府列为市级保护单位,马铃石拱桥等48处文物被花溪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花溪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苗族正月跳花场、跳洞、射背牌、牛打场、“四月八”节庆,布依族“六月六”对歌等丰富多姿,民族风情浓郁。花溪区是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区(市、县)。孟关苗族猴鼓舞、青岩花灯戏、桐木岭苗族跳场、黄家玫瑰糖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溪苗族桃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花溪区全力打造“花溪之夏”艺术节,文化旅游活动异彩纷呈,进一步彰显了花溪的独特魅力。
花溪拥有丰富的科教文化资源。区内有省委党校、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三所高等院校和亚泰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花溪分校、省煤炭设计院等单位。目前,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工程和花溪大学城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工程规划总面积约3200亩,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总投资36亿元,计划分两期完成,建成后可容纳学生3万人。目前,贵大花溪校园扩建工程一期项目已竣工面积38万平方米,包括重化工和机械装备两个学科组团。花溪大学城位于花溪区西南部党武乡思丫一带,一期规划用地约7500亩,建设“两轴、两片、四大功能板块”。“两轴”,即以思雅路为纵向发展轴,连通高校区与城市综合区,以思丫河为横向发展轴,聚集发展沿河大学科技产业;“两片”,即高校聚集区和城市综合服务区;“四大功能板块”,即高校聚集区、科技产业聚集区、公建配套服务综合区、居住生活综合区。大学城建成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校入驻,学生规模达12万人。目前,贵州财经学院一期于2011年9月实现入驻,二期工程即将完工。花溪区已经实现“两基”达标,名校清华中学是省级二类示范高中,花溪第一幼儿园是贵州省排名第一的示范幼儿园。花溪区不断推进卫生事业的发展,获贵阳市创卫工作特别贡献奖,区人民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综
合医院,青岩镇创建为省级卫生镇,青岩镇南北街获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和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授牌。
花溪区物流业发展飞速。西南物流中心、改貌货运场基本建成,贵阳国际汽贸城一期、贵阳石板农产品物流园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五里冲市场整体搬迁。同时,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西南环线、迎宾大道、甲秀南路、田园北路相继建成通车,打破了制约花溪发展的交通瓶颈,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城区面积扩展到102平方公里。
花溪区正以建设“山水生态城,低碳示范区”为目标,以建设“避暑休闲度假城、生态旅游目的地、文化教育聚集区”为主体功能定位,按照“一率先、二提升、一力争”的奋斗目标,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城建扩区、科教兴区、旅游活区”的“五大战略”,构建“一环两翼三轴线”的城市功能。
关于大学城
高度重视高校聚集区的建设,推进我省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贵州省属高等学校大多数建设在贵阳市城市中心地段,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学校的校园面积大都呈现不断缩小的境地。囿于校园土地的制约,难以给师生提供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不利于学校发展。2008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3%,可是贵州省仅为11.8%。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0%。
贵阳市新出台《关于支持驻筑省属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意见》,以解决驻筑省属高校在中心城区“布局过挤”的问题。
《意见》明确提到,为解决高等学校在中心城区布局过于集中,地域分布不尽合理的问题,贵阳市将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今后市规划部门在规划审批时将严格把关,在聚集区范围外不再审批高校新增建设用地规划。对搬迁到聚集区内的省属驻筑高校,在政策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积极落实扶持、鼓励的优惠政策。老城区高校在异地建设新校后,原校区的土地出让收入,除应上缴和按政策规定提取的相关费用外,原则上用于支持高校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
“大学城”范围
按照《意见》的空间布局规划,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园区远景可保证15平方公里高校发展用地。其中,北部片区4.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的用地;南部片区近期规划布局5平方公里,依托环城高速公路、甲秀南路(花溪二道)、贵阳环城快速铁路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将全省主要高校整合于此,逐步聚集形成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以扩大花溪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在聚集区范围内或其外围将预留适量用地,用于建设科技研发、高新技术和居住、文化娱乐等相关配套设施,以促进这一区域的综合发展和就业平衡。
《意见》要求
对各高校引进并落户的院士,以及成功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高校,市、区两级政府要从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资金中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要努力吸引国内外优势高校入驻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发展,对入驻创办研究生院或分校的国内一流名校,以及入驻创办民办、民营高校的相关机构,可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