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顾名思义,是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是为孩子终身学习以及个人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而不只是单单地为上小学打基础的。学前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学习对和错,形成初步的判断对与错的能力;对外部世界和所处环境进行初步认知和探索;学会简单的社会交往,学会聆听、分享和合作;形成健康情绪,让他们经常进行正面的情绪体验(建立自信,学习与同伴和父母就大人沟通);获得健康的体魄(通过活动锻炼身体)。
对于农村的孩子我们无法达到城市孩子学前教育的水平,可是对于家长我想他们应该有义务和能力教孩子一些东西,比如如何握笔,如何穿衣自理,如何听别人的发言等等,然而我们农村的父母们就从没有意识到孩子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孩子进入学校后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自以信心受到打击,接受能力不如同龄的孩子,思维能力无法达到学习中的状态,更多的学生都停留在家中玩耍的心态。
今年我担任了一年级班的班主任和各科的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教学由于本班没有接受学前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感到无比的劳累,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那么的不如人愿。本班有26位学生,接受过学前教育的有5人,其他学生都是直接进入就读一年级的。刚开学看着那一个个充满稚气的孩子是多么的可爱呀!然而当他们坐到教室里就不是了,他们哪
是学生就是一群在家玩耍撒娇的小孩,有的玩,有的叫,,有的坐到桌子上,教室里根本没你这老师,更有甚者父母竟坐在一旁陪读,看到教室里的一切谁敢相信那是一年级生。接下来的日子就不用说了,进入教室你是根本无法上课的,你的任务就是哄啊哄,有时还要教一些学校的规矩,就这样一星期过完了。第二星期本想进入常规进行教学了,哪想全班竟然有6个不会捏笔,看着这无辜的学生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这样捏笔教学又一星期。对于后面的教学就不用再说了,总之一切的一切就是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缘故。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曾说过:孩子的年龄越小、知识经验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以及智能的开发越是离不开主体与外部客观世界积极的互动。可见,学前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为孩子创设一个有利于孩子发展提供多种多样的条件和机会的空间。研究和事实均证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健康情绪等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这将决定幼儿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龄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的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例如:幼儿在游戏
中常常出现各自游戏、互不往来、互相攻击、争抢玩具的现象。这都是由于孩子年龄小,缺乏社会交往经验造成的。因此,学前教育中的一些交往及能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礼貌待人。如:见到老师、同伴能主动问好;与人告别时会说“再见”;请别人帮助时会说“请”;受到别人帮助时会说“谢谢”;无意碰到别人时会说“对不起”等等。幼儿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能力也是在日常和游戏中获得经验的。相反,如果儿童在学龄前期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及人格品质,后继阶段就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足或出现差异。研究表明,早期行为、性格发展不良的儿童,在学龄阶段难适应学校生活,与人交往困难、厌学、逃学;成年时期更容易出现情绪、交往障碍和行为问题,有的甚至会出现人格障碍,走上犯罪的歧途。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时期是学习东西最基础的阶段,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学前教育这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