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接受批评怎么办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批评与指责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批评与指责](https://img.taocdn.com/s3/m/67d1c5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6.png)
如何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批评与指责面对批评与指责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情况,包括孩子们也不例外。
对孩子而言,正确的面对批评与指责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是成长过程中必要的一环。
然而,很多家长和教育者们可能不清楚如何教育孩子正确面对这些负面情绪。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批评与指责。
1. 接纳情绪首先,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们接纳自己的情绪。
面对批评与指责时,孩子们可能会感到沮丧、愤怒或难过。
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意识到这些情绪是正常的,而不是试图压抑或忽视它们。
通过与孩子进行深入的对话,了解他们的感受,并鼓励他们表达情绪,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批评与指责。
2. 培养积极的态度培养孩子们积极的态度是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批评与指责的关键。
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们将每一次批评与指责都视为一次成长的机会,而不是看作是一种打击。
告诉他们批评和指责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提高自己。
通过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出对于面对批评与指责的积极态度。
3. 鼓励自我反思面对批评与指责,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反思。
帮助他们思考批评与指责的原因,并与他们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样的自我反思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激发他们改正错误或提升自己的动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强调批评与指责并不代表孩子们的失败,而是一种提醒和鼓励。
4. 培养自信心在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批评与指责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也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在平时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正确的认知。
当孩子们在面对批评与指责时,他们可以更加自信地接受和处理这些负面情绪。
同时,我们也应该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个健康的自我形象,让他们明白批评与指责并不代表他们的整体价值。
5. 倡导良好的沟通最后,教育孩子们正确面对批评与指责也需要倡导良好的沟通。
我们应该教育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尊重他人的观点。
同时,我们也应该教育孩子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便于他人更好地理解他们。
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对老师批评的恐惧
![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对老师批评的恐惧](https://img.taocdn.com/s3/m/88b794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0.png)
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对老师批评的恐惧在小学阶段,很多孩子对老师的批评会感到恐惧并且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了解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对老师批评的恐惧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更健康的心态,接受批评并从中成长。
1. 重塑批评的概念首先,我们需要帮助小学生重新认识批评的概念。
批评并不是对他们个人的贬低或攻击,而是一种教育方式和学习的机会。
告诉孩子们,老师的批评是为了帮助他们变得更好,提高他们的学术表现和个人素质。
改变孩子们对批评的看法,可以帮助他们更积极地面对和接受批评。
2. 鼓励积极的反应当孩子们接受到批评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方式来回应。
传达给孩子们积极面对批评的重要性,帮助他们理解通过接受建议和改正错误可以提高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在他们遇到批评时,我们可以教导他们保持冷静并展示良好的沟通技巧,例如倾听并提出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老师的意图和建议。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接受批评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积极培养和促进积极、互信和尊重的关系。
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注重平等和尊重,而不是单向的权威和压迫。
通过建立支持性的师生关系,孩子们会更容易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批评。
4.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支持为了帮助孩子们克服对老师批评的恐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支持。
及时反馈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他们的错误,及早进行修正。
此外,我们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额外的学习支持,如辅导课程或个别指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5. 培养自信心建立小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他们克服对批评的恐惧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扬他们的成就和努力来帮助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
通过正面的鼓励和认可,孩子们会更有勇气去面对和接受批评,并从中成长和改进。
6. 激发学习兴趣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对批评的恐惧。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创建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增加学习的互动性和吸引力,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
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952e8b29a5e9856a56126025.png)
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最近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老师对平常表现较好的小朋友稍微一批评,孩子的反应就会很大,情绪也会很激动。
在生活中,谁都不愿受到批评,比如在学校里在家里,都喜欢接受别人的表扬。
有的小朋友自尊心特别强,稍一别批评就泪流满面,还有的被批评了好像很委屈,似乎比窦娥还冤。
但是,批评也像表扬一样帮助着我们。
虽然批评与表扬是一对反义词,但是它们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缺一不可的!
骄傲使人落后。
这是我经常教育孩子们的道理,骄傲的造成大多是因为对于孩子表扬过多,虽然这是对孩子的鼓励,但是过多以后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也只有自己做的是对的。
会让孩子越来越自以为是,别人说的话自己一句也不想听。
而过多的批评有会造成让孩子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自己的一切都是错的,自己干什么是都会被批评。
而且对孩子的心灵伤害也是很大的:开朗的会变成自闭的。
我认为批评与表扬是一对好朋友,时常伴你左右,它们会与你互相来往。
谁都会有一对这样的好朋友,只看你是否会接受它们。
但是批评与表扬应该是对半的。
表扬是对你的鼓励,对你的认可,会让你更进一步。
那么批评会把你从骄傲的台子上拉下来,让你保持平衡。
让我们知道自己爱并不是最好的,批评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指引你正确的道路,让你更上一层楼!
所以老师对孩子表扬的同时,也要适时地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K6 SHELLEY
2014-12-28。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和批评增强包容心和同理心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和批评增强包容心和同理心](https://img.taocdn.com/s3/m/74f9a2b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1.png)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和批评增强包容心和同理心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和批评增强包容心和同理心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任务,除了让他们学会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让他们成为心胸宽广、具有同理心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习惯和价值观,孩子应该通过训练来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并且增强他们的包容心和同理心。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和批评,同时增强他们的包容心和同理心。
首先,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渠道。
一个开放的沟通渠道可以让孩子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应该知道,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尊重和被听取,这样可以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个安全和充满信任的环境。
父母应该在孩子表达不同意议时给予耐心和接纳,并和孩子一起讨论其反映,帮助他们理解反馈的意义和如何采取行动。
其次,教育孩子尊重不同意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孩子应该被教育懂得尊重和接受不同的看法。
您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社会问题,以帮助他们理解世界和各种人的不同观点。
家长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电影、书籍和电视节目,让孩子看到不同的文化和观点。
或者,您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
第三,通过激励和认可来增强包容心和同理心。
孩子们的成功应该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肯定,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同情心。
孩子们应该被鼓励尝试和接纳他人的看法,帮助他们看到包容和同情是一段具有成就感的旅程。
当孩子觉得他们自己被接纳并且自己的看法得到尊重,他们就可以容易地理解其他人。
最后,给予孩子经常的反馈和指导。
给孩子提供正面的反馈和指导,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更高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
家长们可以用积极的语言给孩子传达出诸如“你向世界传达一种积极的态度,你的看法是很有价值的”等表扬,使孩子意识到他们所做的是有价值的,而且被人认可。
此外,家长可以反馈孩子的言行举止,以表明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可接受的,并鼓励他们改正不好的习惯。
孩子为什么只爱听好话,不愿意听批评的话
![孩子为什么只爱听好话,不愿意听批评的话](https://img.taocdn.com/s3/m/ff6bc6e3fab069dc5022011b.png)
孩子为什么只爱听好话,不愿意听批评的话问题与现象:很多孩子听到表扬就非常地开心,但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就垂头丧气,会不停地发牢骚,甚至开始摔东西,打人或者大哭,孩子只听得进好话,而不愿意虚心接受批评,让人头疼不已。
原因分析1.护短现象。
现在很多孩子身边最少有六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尤其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中的长辈也会护着孩子,不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哪怕是孩子的错,家长也不怪孩子。
过度的保护并不能让孩子看清自己行为的恰当与否,反而让他们越来越受不了别人批评的话语,一旦别人说他们不好,就会发脾气反驳。
2.年龄特点决定。
孩子的年龄越小,孩子越乐意听到表扬和鼓励的话语,他们喜欢听好话,当说到批评的话语时,他们不理解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会让家长大发雷霆,他们也会学着大人的模样用更加强烈的情绪来反抗,用哭叫大吼来辩驳。
3.过度的“赏识教育”。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越来越推荐赏识教育,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自尊心,而家长也具有这样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表扬孩子,可是过度的“赏识”教育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让他们不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
4.性格特点所致。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
有的孩子如果被表扬了,他们会更加开心,做事更加有动力;有的孩子受负面影响较大,当被批评了之后容易一蹶不振,无法去做事情。
5.挫折教育的缺失。
现在孩子大多未经历过很大的挫折,抗挫折能力比较薄弱,面对一点点的困难都会有崩溃的表现,苦恼、彷徨、无助,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用哭闹或者逃避的方式来面对,希望别人来帮助自己。
对策1.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做到统一理念,分工明确。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犯错误后谁来批评,谁来引导孩子让他们明白错误在哪里,明确分配,简而言之就是谁唱“红脸”,谁唱“白脸”,让孩子在接受了批评后能有自我反省的空间。
2.让孩子了解被表扬的原因。
如何帮助小学生正确面对评价和批评
![如何帮助小学生正确面对评价和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ed6bb2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c.png)
如何帮助小学生正确面对评价和批评评价和批评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们对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很多小学生在面对评价和批评时会感到困惑和沮丧,不知道如何应对。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帮助小学生正确面对评价和批评的问题。
一、理解评价和批评的意义评价和批评实质上是对孩子表现的一种反馈,它们反映出孩子们自身的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正确认识评价和批评的意义能够帮助小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表现,并且从中获得成长。
二、建立积极的自尊心培养孩子良好的自尊心是帮助他们正确面对评价和批评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可以多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要教育他们尊重他人的评价和批评,不将其作为攻击或负面情绪的来源。
三、提倡学习态度和成长思维小学生们应该被鼓励将评价和批评看作是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家长和老师可以告诉他们,评价和批评是为了帮助他们进步,而不是贬低他们的价值。
同时,着重强调学习的过程和努力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尝试和修正。
四、教授积极的应对策略小学生需要学习如何积极应对评价和批评。
家长和老师可以教授他们一些应对策略,如聆听评价和批评时保持冷静、询问对方更多的具体意见、扪心自问并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等。
这些策略有助于帮助小学生理解评价和批评背后的意图,并且从中寻找改进的方法。
五、推崇互助合作的文化鼓励小学生彼此之间互相支持和帮助,以建立积极的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围。
这样的环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他人的评价和批评,同时也更愿意主动提供帮助和反馈给他人。
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长在帮助小学生正确面对评价和批评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可以让孩子们在评价和批评中得到更好的引导和支持。
家长可以询问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受到的评价,帮助他们理解评价的含义,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
综上所述,帮助小学生正确面对评价和批评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孩子不接受批评和教育怎么办_家庭教育
![孩子不接受批评和教育怎么办_家庭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021d0d81ed9ad51f01df2d3.png)
孩子不接受批评和教育怎么办_家庭教育导航目录:1.孩子不接受批评和教育怎么办2.怎么批评才能让孩子乐于接受3.批评孩子时候的细节注意事项4.正确批评孩子六个方法孩子不接受批评和教育怎么办专家指出:孩子不接受家长的批评和教育,多半是家长的方式不对。
批评和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在纠正孩子的同时,应当要注意孩子的处境和感受。
对孩子进行的批评和教育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始终坚持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2、批评时,对事不对人,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3、允许孩子做出解释。
4、增加身体接触。
如搂着他的肩膀,或拉着他的手给他讲道理。
5、批评过后要表达对孩子的感情依旧。
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就应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此就不爱他。
怎么批评才能让孩子乐于接受绕一绕:借助寓言、故事、童话等,从侧面启发诱导孩子。
冷一冷:故意冷淡他,使孩子感受到无声的惩罚,从而反省自己的过失。
激一激:根据该子好胜心强的特点,用激将法使之改正缺点错误。
笑一笑:用幽默作为批评的手段能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避一避:批评孩子不能伤害其自尊心,切忌当众训斥孩子。
缓一缓:家长先让自己心平气和,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批评教育孩子。
选一选: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在融洽的气氛中,孩子才乐于接受批评。
批评孩子时候的细节注意事项1、批评自尊心强的孩子最好是单独进行,不要让孩子当众丢脸,不要伤害他幼小的心灵。
2、批评前,先说说他的一些优点,这样,孩子对大人的批评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
3、批评的重点只对事不对人,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过失,重点应放在如何改正上。
4、父母批评孩子时态度要和善,切勿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使孩子产生反抗心理。
5、批评时切不可罗嗦,应简单扼要,对准错误的要害,严肃认真地进行教育。
6、孩子一旦有错,要立即批评指正。
如果错误发生已久,再进行批评,孩子会莫名其妙。
7、同一错误,绝不可因父母情绪的关系,时而批评,时而放纵,这样会使孩子难辨是非。
8、不要以为一次批评,孩子就会彻底改正。
如何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批评
![如何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15482946f7ec4afe04a1df92.png)
意见的批评 。 ③做好铺垫的批评 。 批评之前 , 要做好使学生
确 做 法 ; 立 榜 样 , 讲 名 人 在 错 误 面 前 是 怎 样 做 的 ; 班 树 讲 在
级 里 反 复 强 调 勇 于接 受 批 评 是 学 生 的美 德 :讲 讲 “ 过 则 闻
种 手 段 。 是 一 门 艺 术 , 是 一 门 科 学 , 人 结 合 自 己 的 教 愿 意接 受 批 评 的 铺垫 工 作 。 用 班 会课 . 讲 面对 错 误 的 正 也 更 本 利 讲
生 改 正错 误 , 快 地 接受 批 评 呢 ? 批 评 恰 到 好 处 , 指 点 迷 愉 能 津 . 迪心智 。 批评不当, 启 如 不但 达不 到教 育 的 目的 , 而 可 反 能造 成教 师与 学 生 之 间 的 隔 阂 。 正 富有 教 育魅 力 的批 评 , 真
才 能药 到 病 除 , 收到 良好 的 效 果 。归 纳 起来 , 评 有 以 下 几 批
立即改正错误。 带“ ” “ ” ⑥ 罪 立 功 的批评 。 小学生总会犯这样 在 日常 生 活 中 . 慢 慢诱 导 他 走 上 道 德 规 范 的正 轨 , 学 习 那 样 的错 误 。 多 的错 误 往 往 是 自控 力 差 造 成 的 , 认 识 上 我 在 许 在
种方式 : ①批评要寓讲故事 、 打比方 中。教师对他们可采、 比方 或 意 味 深 长 的 动 寓 打
不是 伤 害 学生 心灵 的刑 具 , 是 批 评 者 广 施 威 风 , 被 批 评 作、 不 使 言语之中 , 促使学生深 思、 自责 。 ②建 议性的批评。建议 者无 地 自容 .而 是 在 于 培 养学 生 的尊 严 感 ,激 发 学 生 上 进 性 的批 评 是 指 在 批评 时带 有 商量 、 论 的 I气 , 学 生 交 换 讨 : 与 1 心 。 使 学 生 道 德 上 的 自勉 。因 此 , 评 不 但 是 教 育 人 的 一 促 批 学实 践 , 浅谈 如何 让 学 生 愉 快 地 接受 批 评 。
孩子经不起批评怎么办
![孩子经不起批评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f75767dc84254b35eefd3463.png)
孩子经不起批评怎么办作者:来源:《中华家教》2013年第07期老师:您好!我家儿子今年10岁了,近段时间很顽皮,时常犯一些小错误,我和他妈妈经常收到老师和同学的告状,生气之余,我们不免会批评他,但他似乎经不起批评,经常和我们顶撞。
请问我们该怎么办呢?喜欢表扬而嫌恶批评是人之常情。
对于情绪调控能力尚未充分发展的孩子来说,对批评的抵触可能更为明显,可以理解。
但适应批评的能力也是一项需要从小培养的素质,舍此孩子将难以正常社会化,长大后一旦面临批评,更容易采取不健康的反应方式,影响其待人接物的心态,不利于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
那么,当孩子受不得批评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呢?不妨从排查具体原因做起,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孩子听不得批评,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逐一排查,做好针对性的引导:关系不良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彼此良好的关系是孩子接受其批评的基础,在校如此,家庭内部也是如此。
如果孩子只对特定批评者的批评“不感冒”,就要考虑批评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基础,从密切与孩子的关系做起,好关系之下,孩子才能听进去对方的批评。
赏识过度“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有其道理,但赏识教育并不完全排斥批评,如果一个孩子极少挨批评,就难以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一旦面临批评,就可能毫无思想准备而难以承受。
所以,日常教养过程中家长对孩子以表扬为主是对的,但也要有意识地引进批评,这样才能帮孩子意识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从而增强他对批评的适应性。
认知偏差孩子对批评的拒斥也可能是认知偏差造成的。
这个年龄的孩子,由于其年龄特点的限制,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往往容易以“非黑即白”的思维对待表扬和批评,受到表扬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很棒,被批评了就全盘否定自己。
这样的认知模式之下,孩子就容易在自尊心的驱使下反抗批评本身,因为他们不愿意体验批评带来的那种挫败感。
所以,帮孩子适应批评,认知方面的引导不可缺少,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办法让孩子学会全面地评价自己,让他们认识到受到批评并非一无是处,每个人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善于纠正自身的不足就是最棒的。
四年级孩子顶嘴怎么办
![四年级孩子顶嘴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aca89ff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b.png)
四年级孩子顶嘴怎么办四年级孩子顶嘴怎么办?有些小孩,不管父母批评、教育什么,总是不服气的顶嘴,为此,很多家长特别头疼。
打一顿吧,好像又没那么严重;不管不顾吧,自己心里又气得慌。
那么,对于孩子的“叛逆”,家长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四年级孩子顶嘴怎么办?1、以身作则,当个好榜样。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本身就应该先成为那样的人,这样孩子才会心甘情愿的努力,也才会有动力向目标进发。
2、给孩子一个申辩的机会。
当孩子犯了一个小错时,很多父母总是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对孩子的行为做出一些不中肯的评价和指责,而且还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
对于顶嘴的孩子,我们一定要给予申辩的机会。
这可以使孩子感到无论自己要做什么,只有“有理”才能站稳脚跟,这对于发展孩子的良好个性非常有利。
3、不要轻易责备孩子。
孩子在顶嘴时,很多父母常常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批评孩子。
而且有些批评还十分尖锐,但却并不完全正确,这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父母面对孩子的顶嘴,甚至还大发雷霆,非打即骂,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
当孩子与我们顶嘴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耐心引导,不摆父母的架子,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要告诉孩子,顶嘴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反而会使事情越来越糟。
即使不得不批评孩子,也要先弄清楚缘由,批评时,还要注意语气、场合和方式,要循循善诱,使他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
4、鼓励孩子把话说完。
聆听孩子的真实想法,鼓励孩子把话说完。
这样,不仅孩子能得到情感上的宣泄,也有利于家长找到突破口,妥善解决和孩子之间的矛盾点。
孩子顶嘴是因为他们有想法,让孩子说出来,是最好的改善其顶嘴习惯的做法。
父母放下身段,俯身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自身的言传身教会让孩子更能理解如何“尊重”他人,从而改善自己的“顶嘴”习惯。
孩子任性不听话,家长应该如何管教?
![孩子任性不听话,家长应该如何管教?](https://img.taocdn.com/s3/m/1ff95dcfce2f0066f4332217.png)
孩子任性不听话,家长应该如何管教?家中孩子任性不听话,这时候家长应该怎么管教呢?一、任性的表现孩子太随心所欲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道理根本行不通。
比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买想要,否则就大哭大闹。
相信很多妈妈为此都伤透了脑筋。
二、任性的心理分析这种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
比如,父母总是在孩子哭声的折磨下顺从宝宝的心愿;加上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经常以执拗发泄不满,更助长了任性行为。
有的孩子不听话,父母感到无奈,于是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三、管教的方法1.转移注意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转移后,会很快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2.提示在先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
如只要带孩子去商场,提前就跟他约好:“今天上街买衣服不是买玩具,答应就带你去。
”3.有意冷落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耍赖时,家长要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
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没趣而作出让步。
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而认真的说明,说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榜样示范利用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人物的心理,激发他克服任性的信心。
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长可以说:“你不是喜欢铁甲小宝吗?他就喜欢吃菠菜。
”5.适当惩罚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如宝宝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家长可以对他的行为做出批评后,要求他将东西拣起来。
如果孩子不服从,则可采取取消购买食物或玩具的承诺,或是“单独隔离”的惩罚方式。
这种惩罚性的措施,会使他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十分坚决。
这样,宝宝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6.注重表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限孩子的不良习性,一方面更要关注孩子听话、不任性的行为,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夸奖。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教你有效沟通的技巧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教你有效沟通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bdc3bf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c.png)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教你有效沟通的技巧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教你有效沟通的技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情况。
孩子不听话可能会给家庭带来困扰,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来改善这种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您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从而培养孩子的听话能力。
一、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当孩子表现为不听话时,我们常常会急于斥责和惩罚,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不会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重沟通障碍。
相反地,我们应该首先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例如,当孩子拒绝完成家庭作业时,我们可以先与他们坐下来,倾听他们的想法。
也许他们觉得作业太难、太无聊,或者他们有其他事情分散了注意力。
通过倾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
二、保持冷静并尊重孩子的意见面对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我们往往容易陷入情绪化的反应,失去了冷静和理智。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会破坏沟通,加重矛盾。
相反地,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并尊重孩子的意见。
当孩子表现为不听话时,我们可以先控制自己的情绪,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尊重孩子的意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
当我们尊重孩子时,他们也会更愿意听取我们的建议和指导。
三、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为了让孩子听话,我们需要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
通过清晰的规定,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界限,并明白违反规则的后果。
在建立规则和期望时,我们应该确保它们具体、可行,并且能够与孩子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相适应。
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四、使用明确、积极的语言沟通的语言方式对于孩子听从的程度有很大影响。
我们应该使用明确、积极的语言来与孩子交流,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简洁明了的口令替代模糊的指令,如“请把书放在书架上”而不是“请整理一下房间”。
孩子超级反感的10种教育方式
![孩子超级反感的10种教育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28f6ac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2.png)
孩子超级反感的10种教育方式1、居高临下这可能是传统遗留下的问题,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总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专家表示: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父母总以家长自居,即使父母的批评有时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们也会“口服心不服”。
因此,专家建议:父母们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样大家的感觉都会很好。
2、求全责备毕竟还是个孩子还小,当他在整理被褥、画画或者投掷皮球时没有做好,父母不应苛刻对待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们总是苛刻地对孩子说,“你还差得远呢”,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3、频频夸奖别以为赏识教育就是要不停地夸奖孩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理解,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励孩子。
过度的无谓的夸奖只会使孩子骄傲自满,而且,听惯了父母夸大其辞的赞扬后,在步入社会后他们很可能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4、过多限制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可能和父母眼中的世界一个样。
父母过多的限制会让孩子感觉收到束缚,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
5、关心过头“今天谁来了电话?”、“日记上记了些什么?”……每件事情父母都要问个明白;要知道过度关心,只会让孩子反感,因为,孩子会感觉自己的世界一直收到父母的干扰,自己的生活空间被在压缩,从而丧失特长发展的机会,甚至,引起我的逆反心理。
6、全盘否定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有些父母常容易犯的错是批评的太过,诸如“你总是撒谎”“我们家里没哪个像你这样笨的”等,这些话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导致拒绝接受批评教育,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情绪。
7、是非不分“这孩子喝酒快赶上他老爸了。
”这句话到底是在表扬孩子还是在批评孩子呢?可能孩子们的理解中褒奖的成分会更多些吧!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是,一定要就事论事,并且让孩子知道他错在何处。
8、贬损他人偶尔把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小朋友做些横向比较是自然的,但父母更多的是看到别家孩子的优点。
这样的教育,怎能起到好的效果。
9、事事代替现在有许多父母事事都不让孩子干,不让孩子有自己作决定的权利,究其原因是怕孩子做不好或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后的伤心,但对孩子来说,不经历失败,怎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
不善于接受批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不善于接受批评问题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2a4b5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0.png)
不善于接受批评问题及整改措施在我们的人生和工作中,接受批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
然而,有些人却不擅长接受批评,常常容易产生冲突和不良后果。
本文将探讨不善于接受批评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不善于接受批评的原因不善于接受批评的问题源于个人的心态和处事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自我价值感过高:有些人对自己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无可挑剔,因此无法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指正,容易产生自负的态度。
2. 缺乏自我认知: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知,不愿意正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因此对他人的批评产生抵触情绪。
3. 害怕面对失败:不善于接受批评的人往往害怕面对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因此选择回避批评和指责。
4. 缺乏应对能力:有些人不懂得如何应对批评,容易产生情绪失控,甚至产生攻击性的言行,陷入冲突之中。
二、不善于接受批评的后果不善于接受批评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会发生的问题:1. 错误难以得到纠正:如果一个人无法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那么他很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就无法及时纠正错误。
2. 阻碍个人成长:接受批评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而不善于接受批评的人则会难以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限制了个人的发展。
3. 破坏人际关系:不善于接受批评的人常常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矛盾越积越深,最终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
4. 影响团队效率:在团队中,如果有成员不擅长接受批评,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团队沟通和协作的障碍,进而影响团队的效率和成果。
三、整改措施1. 调整心态:不善于接受批评的人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明确批评不是攻击自己的方式,而是一种成长的机遇。
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接受批评意味着有机会改正并成长。
2. 提高自我认知:要不断努力提高自我认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寻找改进的方法。
与此同时,要学会认可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3. 学会思考批评来源:要学会分辨批评的来源和目的。
有些批评可能来自于他人的无知、情绪或偏见,并不具有建设性。
教会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教会孩子学会接受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3becbd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1.png)
教会孩子学会接受批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接受批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批评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还可以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然而,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孩子缺乏接受批评的能力。
那么,如何教会孩子学会接受批评呢?1. 建立良好沟通基础首先,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是教会孩子学会接受批评的第一步。
家长应该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是一个可以坦诚交流、接受批评的地方。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多和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
2.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会模仿家长的行为举止。
因此,家长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展现出积极主动接受批评的态度。
当孩子犯错或者被批评时,家长不应该发脾气或者责备孩子,而是要冷静地和孩子沟通,指出问题所在,并给予建设性的批评和帮助。
3. 鼓励积极思考在教育孩子接受批评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进行积极思考。
当孩子接受到批评时,不要只停留在消极情绪上,而是要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被批评、如何改进自己,并且给予积极的建议和支持。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长观念。
4. 培养自信心接受批评并不意味着自卑和消极,相反,只有有自信的人才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因此,在教育孩子接受批评时,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并且不断进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表现。
5.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教育孩子学会接受批评时,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面对批评时,不要只停留在被动接受和消极抵触上,而是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改进自己。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总之,教会孩子学会接受批评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
家长应该从建立良好沟通基础、以身作则、鼓励积极思考、培养自信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入手,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长观念。
家长如何正向引导孩子接受批评
![家长如何正向引导孩子接受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f890442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7.png)
家长如何正向引导孩子接受批评
家长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老师批评的办法:当自己被老师批评时,家长一定要搞清楚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往往都是想让孩子更强,但是家长不能只依靠老师的评价,更不可以一味的取悦教师。
首先搞清楚老师批评小孩实际上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必须公信力的支持,老师对孩子的指责,表明老师关注孩子学习情况的。
有些家长应对老师批评小孩时会有一些片面性,父母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小孩的人生中难免有一些小风大风浪,以后的人生也是需要孩子自己来面对。
家长应毫无疑问孩子情绪,孩子被公然指责心里一定会有负面的情绪,那就一定想让孩子发泄出来,所以孩子遭受批评之后,父母最先需要做的并不是改正之中谁出现了不正确,反而是表达了对孩子情绪的认知。
理解孩子被公然指责内心很不舒服,并且还要毫无疑问孩子情绪是很重要的,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认同,将心里的想法表现出来。
与此同时想让孩子掌握质疑的实际意义,教育小孩,老师批评的不是我,而是希望能够劝阻在课堂上有大吵大闹的现象危害大伙儿上课,期待的声响能够消退,这样宝宝才乐于接受这种表述。
不能接受批评的孩子案例反思
![不能接受批评的孩子案例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aaaa74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e.png)
不能接受批评的孩子案例反思
有些家长反映,孩子只能接受别人的称赞,不愿意接受批评和教育,有时还会大发脾气。
孩子不愿接受批评和教育,很大原因是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正确。
在纠正孩子犯错误的同时,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处境和感受。
批评也是有技巧的。
姗姗今年6岁了,妈妈有一次送姗姗去上学,到了幼儿园,妈妈当着姗姗的面,对老师说,姗姗平时在家里做事没耐心,不集中注意力,请老师帮帮姗姗,平时多关注一下她。
接着转身批评姗姗,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表现得都很好,你怎么做什么都不行。
”姗姗听了这些话,低着头啪嗒地掉眼泪。
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出,姗姗的妈妈批评孩子时,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当着老师的面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在批评教育孩子时,有几点建议供各位家长参考:
一、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真的做错了事,家长在批评教育的时候,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些家长教育孩子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甚至为了发泄情绪说出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就像姗姗的妈妈,当着老师的面说一些很难听的话,这样只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二、允许孩子表达我们身边有很多没有耐心的家长,孩子一辩解家长就强行打断,甚至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妄加论断,这是很不明智的行为。
各位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表达自己感受及情绪的空间,这是他们说话的权利,等孩子说明原因后,我们再判断事情的对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不愿接受批评怎么办
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孩子们也喜欢听表扬而反感批评。
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持“避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态度。
让孩子在幼儿时代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一个人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成其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该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呢?法国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有意识地早早“引进”批评
教育孩子,当然应该坚持表扬为主,但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既听到正面肯定,也听到反面的批评。
此时,须注意批评一定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且以更多的表扬为前提,如:“宝宝昨天学走路一点不怕累,怎么今天就怕累了?”有意识地早早“引进”批评可以帮他下意识体会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事实上,在幼儿时期就能适应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较能适应社会,其中也包括拥有正确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乃至非议的平和心态,以及较强的承受挫折能力。
2、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
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你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
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其中也许确实有几分道理,最后才能虚心予以接受。
从而让孩子渐渐明白:对他人的批评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且也是完善自我的必要方法。
3、传授冷静处理的技巧
父母应教育孩子对批评的合理成分虚心接受,甚至列出改进的办法或措施。
当然,对批评者的感谢更能体现出接受批评的诚意。
要求孩子掌握的“冷处理”技巧,包括: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不要“自卫还击”,不要夸张等等,相反,应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出尽可能多的合理成分。
4、不必委屈接受
当批评不符合事实,也应允许孩子作出解释,因为让孩子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但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种种弊端。
与此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来应负的责任,还应要求孩子保持解释时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5、对批评者一视同仁
不少孩子可以做到认真倾听并虚心接受来自老师或父母的批评,但对来自同龄人的批评却拒之门外。
这时应教育孩子:只要批评有道理,即便这批评来自小伙伴,也应虚心接受。
只要孩子学会了“善待”批评,批评完全可以如同表扬一样,鼓励孩子前进,而且可以起着表扬难以达到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