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国际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619ac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f.png)
国际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联合国宪章》,哪个机构有权决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对和平的威胁或破坏和平?()A. 安全理事会B. 国际法院C. 联合国大会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答案:A2. 国际法中,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独立权B. 平等权C. 不干涉内政D. 集体自卫权答案:D3. 以下哪个条约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双边条约B. 多边条约C. 国际习惯D. 国内法答案:D4.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什么?()A. 国家在国际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先在国内法院寻求救济B. 个人在国际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先在国内法院寻求救济C. 国家在国际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D. 个人在国际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答案:A5. 国际法中,关于战争罪的管辖权,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只有战争发生国才有管辖权B. 只有受害者国家才有管辖权C. 任何国家都有普遍管辖权D. 只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国家才有管辖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国际不法行为?()A. 侵略他国B. 违反国际义务C. 支持恐怖主义D. 侵犯人权答案:ABCD7.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包括哪些?()A. 赔偿损失B. 停止违法行为C. 保证不再犯D. 道歉答案:ABCD8. 国际法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作为国家承认的条件?()A. 领土B. 人口C. 政府D. 国际组织的成员资格答案:ABC9.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A. 武装侵略B. 经济制裁C. 支持恐怖主义D. 核武器扩散答案:ACD10.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内政”原则禁止哪些行为?()A. 支持他国内部反对派B. 经济制裁C. 军事干预D. 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答案:A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国际法上的国家豁免原则及其例外情况。
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法》期末试题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法》期末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2ce19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2.png)
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法》期末试题答案1.题目:()可以引起国家继承。
正确选项是(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内容。
2.题目:()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正确选项是(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内容。
3.题目:()不能行使紧追权。
正确选项是(民用商船)内容。
4.题目:()是国际组织的最高机关,由组织全体成员组成。
正确选项是(决策机关)内容。
5.题目:()是条约终止的原因之一。
正确选项是(情势变迁)内容。
6.题目:()是指以在沿海岸向外凸出的地方或沿海岛屿的外缘上选定若干基点,然后将相邻的基点连成直线,形成沿海岸的坡折线。
正确选项是(直线基线法)内容。
7.题目:“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某外国的国民的待遇()的待遇。
正确选项是(不低千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内容。
8.题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签订的。
正确选项是(1944年在芝加哥)内容。
9.题目:1702年,荷兰著名法学家()在他发表的《海洋领有论》中提出把海洋区分为领海和公海,指出领海属沿岸国主权管辖,公海则不属千任何国家。
正确选项是(宾刻舒克)内容。
10.题目:18世纪末,()首先提出编纂国际法的倡仪。
正确选项是(边沁)内容。
一人一卷精准简易题库,后台提取,30分钟之内交卷,请直接联系国开题库网客服团队-微信guokai7057,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输入课程或科目名称搜索11.题目: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正确选项是(格老秀斯)内容。
12.题目:处理国际组织日常工作的常设机构是()。
正确选项是(行政机关)内容。
13.题目: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美国是()正确选项是(复合国)内容。
14.题目:当某一国际条约与联合国宪章发生冲突时,通常的原则是()。
正确选项是(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联合国宪章优先)内容。
15.题目: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正确选项是(国内运输权)内容。
16.题目:第一个惩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国际公约是()。
国际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6b422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3.png)
国际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法的主体主要包括哪些?A. 个人B. 国家C. 国际组织D. 所有以上答案:D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 不干涉内政原则C. 强制仲裁原则D.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答案:C3. 下列哪个条约不是国际条约?A. 联合国宪章B. 巴黎和约C. 南北战争条约D. 凡尔赛条约答案:C4.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什么?A. 在国际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必须先在国内法院提起诉讼B. 在国内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必须先在国际法院提起诉讼C. 国内法院和国际法院可以同时提起诉讼D. 国内法院和国际法院之间没有先后顺序答案:A5.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是指什么?A. 国家在遭受武装攻击时,有权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B. 国家在遭受经济制裁时,有权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C. 国家在遭受外交压力时,有权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D. 国家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有权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法的渊源。
答案: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法、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以及国际法学者的学说等。
2. 阐述国家豁免原则的含义及其限制。
答案:国家豁免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外国法院中享有司法豁免权,即外国法院不能对一个主权国家提起诉讼。
然而,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发展,这一原则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商业活动、侵权行为等特定情况下,国家可能不享有豁免权。
3. 解释什么是“国际人道法”并简述其主要内容。
答案:国际人道法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支,主要涉及武装冲突中保护平民、伤员、战俘以及非战斗人员的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区分原则、比例原则、必要性原则和人道原则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国际法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答案:国际法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提供了一套规则和程序,帮助国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e2e89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1.png)
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法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B. 国际组织C. 自然人D. 法人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A. 大会B. 安理会C. 国际法院D. 世界银行答案:D3.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不干涉内政原则D. 国际合作原则答案:B4. 下列哪项国际法规则属于强行法?A. 国际人权法B. 国际海洋法C. 国际刑法D. 国际贸易法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法上的条约?A. 联合国宪章B. 中美贸易协定C.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D. 国际奥委会章程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6. 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答案:正确7. 国际法仅适用于国家之间的争端解决。
()答案:错误8. 国际法规则对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
()答案:正确9. 国际法上的条约必须经过所有国家的批准才能生效。
()答案:错误10. 国际法上的习惯法规则无需书面文件即可成立。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在国际法上享有平等地位,不受其他国家的干涉。
(2)和平共处原则:国家之间应和平相处,避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
(3)不干涉内政原则: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
(4)国际合作原则: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国际法优先原则:国际法规则对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国家应遵守国际法。
12. 简述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能。
答案: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安理会负责调查和解决国际争端,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恢复和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2)制定国际法规则:安理会可就国际法问题提出建议,制定国际法规则。
(3)监督国际法执行:安理会监督国际法规则的执行,确保各国遵守国际法。
[2024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历年期末考试填空、判断题库
![[2024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历年期末考试填空、判断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f48cf2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7.png)
另一类是—。消极的不作为义务;积极的作为义
务
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下的地球特定部分称领土,它由领陆、领水、—和—组成。领空;领陆和领水的底土
§字音序H
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规定了对危害国籍民用航空安全的犯罪现已人的发现地应对该人采取
—的原则。或引渡或起诉
首字音序L
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和—。俄罗斯;法国
联合国是于一成立的。1945年5月1日
联合国于1947年做出决议设立—作为负责编纂国际法的主要机构。国际法委员会
领土主权所包含的—和—是统一不可分的。领土所有权;领土管辖权
首字音序。
确立领空主权原则的第一个国际公约是一。1919年《巴黎国际民用航空管理公约》
首字音序R
人权从权利主体的角度可分为—和—。个人人权;集体人权 言字音序S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在对国际法与国际法关系的研究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主张,最口,―, 国内法优先说;国际法优先说;国际法与国内法平行说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在对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研究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主张,即国际法优 先说国内法优先说;国际法与国内法平行说使馆馆长的等级有三个等级:大使或教廷大使及其他同等级位使馆 馆长、一和—o使节、公使或教延公使;代办 首次以一个普遍性条约界定难民并规定对他们的保护原则是一组织缔结的1951年联合国;《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 首字音序T 条约的缔结程序包括:—、—、表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和交换或交存批准书。约文的议定;约文的认证 条约的缔结程序有_、—表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和交换或交存批准书。约文的议定;约文的认证 条约的缔结程序有约文的议定 和—o约文的认证;同意接受条约的约束 条约缔结的程序包括 表示同意受条约的拘束和交换或交存批准书。约文的议定;约文的认证 条约缔结的程序依次为约文的认证和—。约文的议定;同意接受条约拘束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题目加答案) 最新版 绝对考试必备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题目加答案) 最新版 绝对考试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a666d71d5f0e7cd184253684.png)
1、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B 格老秀斯)。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总理周恩来於( C 1954 )年提出的。
3、下列( B 伏尔加运河)不属于通洋运河。
4、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国家有( A 域外庇护权)。
5、( D 民用商船)不能行使紧追权。
6、所谓“最惠国待遇”是指( D 等于第三国国民)的待遇。
7、学者对国外承认的效果的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张,其中之一是( A 宣告说)8、( D 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是国际法上引起国家继承的原因。
9、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於( B 领海)10、外交团是( A 外交礼仪)方面的团体。
11现行的国际海底开发制度实行( C 平行开发制)12、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是在( D 1945年“雅尔塔会议”)确定的。
13、关于国际法约束力的来源,较为正确的是( D意志协调说)14、在国际法上第一次规定对犯有国际罪行的国家领导人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B 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15、过境通行制度适用於( C 国际航行的海峡)16、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D 外空条约)。
17、《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 D 1944 )年在(芝加哥)签订的。
18 联合国安理会的“集体否决权”是指( D 任何七个非常任理事国)一致反对。
19国际法优先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B美国的凯尔逊)20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应适用( C 随领土转移原则)2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属于( D国际强行法)范畴。
22、归化”是指( C 因申请)取得国籍。
23、将争端提交由一个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
并由其查明事实。
提出报告和建议促使当事国达成协议。
解决争端的方法称为( D 调解)24、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废弃战争的国际法律文件是( B 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
25、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是( C 丁韪良)。
26使馆制度(即常住使团制度)( A 15 )世纪开始产生,他对以后外交关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58298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f.png)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司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主权平等原则B. 国家豁免原则C. 强制性管辖原则D.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2. 根据国际法,哪个机构负责解决国际争端?A. 联合国大会B. 国际法院C. 安全理事会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3.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什么?A. 必须先在本国法院提起诉讼B. 必须先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C. 必须先向联合国提出申诉D. 必须先向国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 国际法中,国家主权的绝对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国家对内对外的独立自主B. 国家对内对外的平等地位C. 国家对内对外的相互尊重D. 国家对内对外的互不干涉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惯例C. 国家立法D. 国际法院的判决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包括哪些方面?7. 什么是“国家责任”?请列举几个导致国家责任的情形。
8. 阐述国际法中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及其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某国A与国B因领土问题发生争端,国A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
请分析国际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可能采取的程序和可能的判决结果。
10. 某国C的公民在国D境内遭受不公正对待,国C认为国D侵犯了其公民的人权。
请分析国C可能采取的国际法途径来保护其公民的权利。
国际司法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B3. 答案:A4. 答案:A5. 答案:C二、简答题6. 国际法院的管辖权主要包括:- 国家同意提交的争端- 条约规定的争端- 国际法规定的争端- 国际法上的其他争端7. 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因违反国际义务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导致国家责任的情形包括:- 违反国际条约- 违反国际惯例- 违反国际法上的义务- 违反国际法上的一般原则8.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是指国家在解决国际争端时,应通过和平手段,如谈判、调解、仲裁或司法解决,而不应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doc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doc](https://img.taocdn.com/s3/m/a4ce2541cc7931b764ce1502.png)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重庆广播电视人学文法导学中心适用范围:试卷代号为4018的地方本科考生。
一、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使学生了解国际法是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必须遵守的法律原则和规则。
国家只有严格遵导国际公法,才能与别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促进本国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本国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保护本国和本国人民在外国的合法权益。
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国际公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运用它们维护我国的权益,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2、考核对象:本科法律专业。
3、考核方式:期末闭卷方式。
4、命题依据:依据教材、卞发的教学实施意见、复习指导和综合练习题。
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來要求。
了解是要求考生対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是要求考牛対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要求考牛•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根据所提岀的问题,正确地分析和解答思考题。
6、题的类型和结构:类型分为六类。
即单项选择题(10分),多项选择题(10分),墟题(15分),徊解释题(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25分)。
7、考核形式:闭卷、笔试。
时间:120分钟。
其它:从题型可以看出,《国际法》的考试题注重客观性命题,即着重考察基木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 较大,面较宽,题量分散是其特点。
同学们在学习和复习时请注意全面掌握。
书本外的补充知识原则上不做考试要求。
二、期末教学复习指导导论1、了解国际公法的形成为发展,国际公法主体的概念和类型,以及国际公法的编纂。
2、理解国际公法的定义、特征和效力根据,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3、掌握国际公法的渊源和辅助资料;国际公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各项基本原则。
第二章国家1、了解关于交战团体和叛乱团体等的承认和屮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和继承的实践。
《国际法》期末考查卷
![《国际法》期末考查卷](https://img.taocdn.com/s3/m/8d61bd1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a.png)
闽南师范大学法学 院 法学 专业 级 自考二学历 班《 国际法 》课程期末考试卷请将答案填于选题纸上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 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 )A.人类法律良知 B.国家之间的协议C. 最高规范的效力D. 自然法的效力2. 一般认为对国际法渊源作了权威性说明的国际文件是( )A.《国际联盟盟约》B.《联合国宪章》C.《国际法院规约》D.《维也纳条约法公约》3. 高某出生在甲国,其父亲是乙国人,母亲是丙、丁双重国籍人,假设对原始国籍的获得,甲丙两国采取纯粹的出生地主义,乙丁两国都采取纯粹的双系血统主义。
此时,根据有关国际法规则和国际实践,对于高某此时国籍状况,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 )A.高某可能拥有甲乙丙丁四国的国籍B.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丙三国的国籍C.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丁三国的国籍D.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两国的国籍4. 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协议、协定。
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
现问,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以不予继承?( )A.甲乙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 B.甲乙两国界河航行使用协定C.甲乙两国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 D.甲乙两国关于界湖水资源灌溉分配协定5.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对双重国籍问题的规定是( )A.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B.承认双重国籍C.有选择地承认双重国籍D.承认1980年前具有的双重国籍6. 八角岛是位于乙国近海的本属于甲国的岛屿。
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
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
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
如果这种实际状态持续下去,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根据实际统治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就归属乙国B.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C.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D.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7. 引渡的罪名特定原则是指( )A. 法院只能审理特定罪名的刑事案件B. 请求引渡国只能就其请求引渡时的特定罪名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审判和处罚C. 前南刑事法庭只能审理特定罪名的刑事案件D. 只能根据国际公约规定的特定罪名要求引渡8. 甲国公民詹某在乙国合法拥有一幢房屋。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79a7b4dd3383c4bb4cd233.png)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编纂:是指国际法的法典化,即把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制定为系统的条文,并且把正在形成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以法典的形式作出规定,以促进国际法的发展。
2、国际法上的国家:他是指由定居在一定范围的领土之上的居民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之下组成的社会。
国家必须具备有固定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政府和主权四个要素,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的主体。
3、永中立国:是根据国际条约或国际承认在对外关系中承担了永久中立义务,从而使其主权受到了特殊限制的国家。
4、国家承认:即对国家的承认,通常是指既有国家确认某一实体为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并表示愿意与之交往的行为。
5、政府承认:即对政府的承认,指一国确认他国的新政府具有代表其本国的正式资格并表示愿意与之交往的行为。
6、国家继承:国家继承是指一国对某一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
7、政府继承:政府继承是指某一政府代表国家的资格被新政府所取代,亦即国家政府的更迭。
8、国家责任: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对其国际不当行为所应负担的国际法律责任。
9、国家责任的执行:国家责任的执行是指从事国际不当行为的国家履行因其不当行为而对受害国所负担的有关义务,其目的和作用在于消除国际不当行为的后果,从而有效地维护受害国的权利。
10、国家领土:国家领土是指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水域、陆地与水域的上空和底土等部分。
11、领陆:是国家疆域以内的全部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
领陆是一个国家领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领陆的其他部分都是附属于领陆而存在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领陆的国家。
12、领水:领水是国家陆地疆域以内的水域(称内陆水)和与陆地疆界邻接的一带海域。
13、领空:领空是国家领陆和领水以上一定高度的空气空间。
14、先占:亦称占领,是指国家通过对无主土地的占领而取得对该土地的主权的行为。
先占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即无主地。
2024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df48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1.png)
2024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1.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以下哪个学者的主张属于国内法优先说?(B)A.奥本海B佐恩C.凯尔森D.孔慈2.国际法学者对国家承认的效果的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张,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其中之一?(八)A.宣告说B.平行说C.自然法学说D.实在法学说3.以下哪个选项属于国家准许外国人离境的首要条件?(B)A.该外国人必须已经缴纳了离境税B.该外国人必须已经履行了当地的义务C.该外国人必须已经处置了所有不动产D该外国人必须已经缴纳了所携财产的特别税4.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根据相邻国家的行政管辖范围确定的边界叫做什么?(B)A.条约边界B.继承边界C.自然边界D.历史边界5.以下哪个条约是确定现行南极法律制度的主要条约?(C)A.《巴黎条约》B.《东京条约》C.《南极条约》D.《海牙条约》6.下列哪个选项是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B)A.飞机B.热气球C.人造卫星D.航天飞机7.前苏联解体后,1992年1月3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这是中国对一个(八)的承认。
A.新国家8.新政体C.新政府D新国体8.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D)A.使馆馆舍可用于保护政治犯B.使馆馆舍可用于关押本国人C.使馆馆舍可用于关押犯罪的侨民D.使馆馆舍可用于开展使馆职务工作9.瑞士取得国际法院诉讼当事国的资格的原因是什么?(B)A.瑞士是联合国的会员国B.瑞士虽非联合国会员国但为《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C.瑞士事先向国际法院书记处交存声明表示愿意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D.瑞士具有永久中立国的特殊身份10.甲某为A国国家总统,乙某为B国国家副总统,丙某为C国政府总理,丁某为D国外交部长。
根据条约法公约规定,上述四人在参加国际条约谈判时,谁需要出示其所代表国家颁发的全权证书?(B)A.甲某B.乙某C丙某D.丁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少有一项答案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1.传统的国际法学派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BD)A.格老秀斯派B.自然法学派C.社会连带学派D.实在法学派12.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资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Be)A.国际组织的决议B.司法判例C.各国权威公法家的学说D.一般法律原则13.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国际法调整对象?(BC)A.中国与百事可乐公司的关系B.中国与美国的关系C.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关系D.自然人与法人间的关系14以下哪些选项属于限制国家领土主权的方式?(ABC)A.国际地役B.共管C租借D.先占15.从国际法实践来看,国籍的概念可以适用于以下哪些选项?(ABC)A法人B.自然人C.船舶D.国家16.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确立外国人待遇的原则?(ACD)A.国民待遇B.超国民待遇C.互惠待遇D.最惠国待遇17.甲国为沿海国,但从未发表过任何关于大陆架的法律或声明,也从未在大陆架上进行过任何活动。
国际法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学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eb01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3.png)
国际法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国际法文书对国家行为具有约束力?A. 宣言B. 决议C. 协定D. 声明答案:C. 协定2. “国际法之父”被公认为是:A. 亨利·吉瑟B. 亚伦·尼尔森·考尔特C. 亚诺·科尔斯D. 乔治·华盛顿答案:C. 亚诺·科尔斯3. 土地与海洋划界的准则,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是基于:A. 领土主权B. 历史性原则C. 近岸理论D. 国际公平原则答案:B. 历史性原则4. 下列哪个国际法庭是联合国成员国义务接受管辖的?A. 国际刑事法院B. 国际法院C. 科索沃特别法庭D. 非洲人权法院答案:B. 国际法院5. 哪个文件规定了难民的定义以及对难民的国际保护措施?A. 赫尔辛基宣言B. 国际人权公约C. 联合国难民公约D. 全球难民契约答案:C. 联合国难民公约二、简答题1. 国际法的特征是什么?答案:国际法的特征包括:有限性、权威性、普遍性、均等性、治理性和独立性。
国际法具有有限性,即只适用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权威性,即国家之间应当遵守和尊重国际法;具有普遍性,即国际法适用于所有国家;具有均等性,即国家在国际法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治理性,即国际法用于管理国际社会的行为;同时,国际法也具有独立性,即国际法存在于国际社会中,不受国内法的直接控制。
2. 解释国际人权法的主要原则。
答案:国际人权法的主要原则包括:普遍性、不可侵犯原则、平等和非歧视原则、自由权和公民权原则、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原则、个体与集体权利平衡原则、和平与发展的权利平衡原则。
这些原则指导着国际人权法的制定和实施,致力于保护和促进人权的普遍性和尊严。
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对国际法的理解,结合实例,阐述国际法对维护国际秩序和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性。
答案:国际法在维护国际秩序和解决国际争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国际法为国际社会的各个成员国提供了共同的规范和框架,确保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和平共处。
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95edd3c8d376eeaeaa31cb.png)
一、单项选择题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A.善意原则B.国际道义C.条约必须遵守D.主权平等[C]2.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被称为A.领域管辖B.国籍管辖C.保护性管辖D.普遍管辖[A]3.1907年,厄瓜多尔的外长提出以宪法程序为承认新政府的条件,这被称为BA.有效统治原则B.托巴主义C.威尔逊主义D.艾斯特拉达主义4.《南极条约》规定,缔约国此前对南极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应予CA.确认B.放弃C.冻结D.重申5.空间物体发射国应将其发射的物体报告给C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C.联合国秘书长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6.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B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7.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外国航空器在一国领空BA.享有无害通过权B.不享有无害通过权C.享有“两项自由”D.享有“五项自由”8.根据1969年修订的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的规定,禁排区是DA.距海岸50海里以内海域B.距海岸100海里以内海域C.距海岸150海里以内海域D.所有海域9.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AA.国家之间的关系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C.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D.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10.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国际条约是AA.1966年的《外层空间条约》B.1968年的《营救协定》C.1972年的《责任公约》D.1979年的《月球协定》11.下列选项中,不可归因于国家的不当行为的情况是BA.国家机关的行为B.非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C.实际上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D.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的其他实体的行为12.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 CA.人类法律良知C.国家之间的协议B.最高规范的效力D.自然法的效力13.传统国际法认为战争开始的形式应是 DA.宣布断绝外交关系B.交火(开战)C.两军对峙D.宣战14.一国有权拒绝其他国家的航空器在其领土内装载乘客,邮件和货物运往其境内的另一地点,这种权利被称为AA.国内载运权B.国家安全权C.设定“禁区”的权利D.领空主权15.国际争端的主体主要是AA.国家B.国际组织C.跨国公司D.涉外企业16.强制解决国际争端中的报复针对的行为DA.不礼貌B.造成损害C.不道德D.违反国际法17.国际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一般称为BA.“大会”、“秘书长”或“理事会”B.“大会”、“部长会议”或“首脑会议C.“大会”、“秘书处”或“执行委员会”D.“议会”、“部长会议”或“首脑会议”18.《联合国宪章》的生效日期是AA.1945年10月24日B.1946年10月24日C.1948年10月24HD.1950年10月24日19.国家区别于其他非国家政治实体的根本要素是DA.确定的领土B.定居的居民C.政权组织D.享有主权二、多项选择题31.国家表示同意承受条约拘束的方式有ABCDA.签字B.批准和交换批准书C.接受D.加入E.正式认可32.在国际法院审判的书面程序中,当事国向法院提交的诉讼文书包括ABDEA.诉状B.辩诉状C.旁证资料D.答辩状E.复辩状33.使馆馆长的等级包括ABDA.大使B.代办C.临时代办D.公使E.副大使34.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的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包括ABCDE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使用暴力B.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使它不能飞行C.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危及其飞行安全的装置或物质D.破坏航行设备危及飞行安全E.传送假情报危及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法学专业本科国际公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18世纪末首次将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国际法的学者是( A )。
国际法规答案期末考试试题
![国际法规答案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1eb5b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1.png)
国际法规答案期末考试试题### 国际法规答案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联合国宪章规定,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除了:A. 自卫B. 维护国家主权C.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D. 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2.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的基本权利?A. 平等权B. 自卫权C. 管辖权D. 干预权3.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其主要职能不包括:A. 解释国际条约B. 提供法律咨询C. 解决国际争端D. 制定国际公约4. 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专属经济区的宽度是多少海里?A. 12海里B. 200海里C. 350海里D. 500海里5.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A. 赔偿损失B. 道歉C. 恢复原状D. 单方面制裁6.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内政”原则主要体现在:A. 尊重国家主权B. 尊重人权C. 尊重国际和平D. 尊重文化多样性7. 根据国际人权法,以下哪项不是基本人权?A. 生命权B. 自由权C. 发展权D. 财产权8.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主要适用于:A. 国际争端B. 国家间的外交争端C.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争端D. 国家间的贸易争端9.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上的战争罪?A. 非法使用武器B. 虐待战俘C. 破坏文化遗产D. 经济制裁10. 根据国际环境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的环境义务?A. 防止跨界污染B. 保护全球环境C. 单方面开发自然资源D. 合作解决环境问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国际法上的国家豁免原则及其例外情况。
2. 阐述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内政”原则与“保护的责任”之间的关系。
3. 描述国际人权法中“非歧视”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4. 解释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并举例说明其适用。
####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案例:甲国与乙国因领土争端发生冲突,甲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乙国实施军事打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作者:————————————————————————————————日期:0230《国际法》2011年1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本课程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包括以下几种题型:1、填空题(注意对基础知识点的准确记忆)2、判断题(判断正误)3、名词解释(给出相关名词的基本含义)4、简答题(注意要回答全面、简明扼要)5、论述题(写出计算过程,给出正确答案)6、案例分析题(按题中所示要求对所给案例作具体分析)二、重点复习内容第一章导论1、国际法的渊源(1)国际条约: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订立的符合国际法的协议。
《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第1款就明确规定,国际法院判案时应首先适用国际条约。
一切条约(不论是契约性条约还是造法性条约)都是国际法的渊源。
(2)国际习惯:在国家交往中形成并被广泛接受为法律的惯例通常称为国际习惯。
国际习惯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存在各国的反复和前后一致的实践,即所谓“惯例”二是被各国认为有法律拘束力,即所谓“法律确信”。
(3)一般法律原则:一般法律原则是来自各个法律体系中所共有的那些原则。
(4)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手段:司法判例和公法学家学说是“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是认识、证明国际法的重要辅助手段。
(5)国际组织的决议:国际组织的决议也是“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可以同司法判例和公法学家学说一起,并列为国际法的认识渊源。
第三章国际法主体1、国际法上的承认国际法上的承认一般是指现存国家对于另一个国家或其政府存在这一事实以一定方式表示接受的政治和法律行为。
2、时效是传统国际法上领土变更方式的一种,是指国家持续并安稳地占有原本不正当或非法占有的某些土地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从而取得该土地的主权。
简言之,长时间不受干扰的非法占有他国领土导致取得合法权利。
第五章国家责任1、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国家责任是由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引起的。
按照2001年国家责任条款草案的规定,一国国际不法行为是由两个要素构成的,即行为归于国家和该行为违背了该国的国际义务。
2、承担国际法律责任的方式从国际实践看,国际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限制主权、赔偿或恢复原状以及道歉等。
第六章国际法上的个人1、国籍的取得(1)因出生取得国籍:血统主义原则;出生地主义原则;兼采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的混合制原则。
(2)因加入取得国籍:自愿申请入籍;因婚姻而取得国籍;因收养而取得国籍;因领土交换而取得国籍。
2、从国际实践看,给予外国人的待遇主要有: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差别待遇。
(1)国民待遇。
所谓国民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
即在同样条件下,外国人所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与本国人相同。
这意味着,国家给予外国人的待遇不低于本国人;外国人也不得要求享有高于本国国民待遇的特权。
国际实践中,国家仅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以国民待遇。
国民待遇一般限于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而不包括政治权利。
通常各国通过条约在互惠的基础上给予对方国家的公民或法人以国民待遇。
(2)最惠国待遇。
指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或法人的待遇,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国民或法人的待遇。
(3)差别待遇。
所谓差别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不同的待遇,或对不同国籍的外国人给予不同的待遇。
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给予外国公民或法人的民事权利,在某些方面少于本国公民或法人。
一种是对不同国籍的外国国民或法人给予不同的待遇。
合理的差别待遇不同于根据种族、民族、性别等原因而规定的歧视待遇,后者是违反国际法的。
3、庇护(1)庇护是指一个国家对于遭受追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准许其入境和居留,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引渡给另一国。
庇护是以国家的属地优越权为根据的,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人,有权进行管辖和保护。
庇护是庇护国的主权行为。
由于庇护是在一国的领土内对外国人进行保护,因此这种庇护又称为领土庇护。
(2)域外庇护是指利用本国在外国的使领馆或军舰、飞机等庇护外国人。
由于域外庇护是在外国领土上利用国际法给予使领馆的外交特权和豁免对外国人予以庇护,因此,又称外交保护。
(3)外交保护的行使条件:根据国际法规定和国际实践,一国要行使外交保护,一般应遵循下述规定:第一,只有在本国国民受损害的事实与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存在因果联系的情况下,受损害国民的国籍国才能行使外交保护。
第二,有权行使外交保护的国家是国籍国。
第三,寻求外交保护的个人应具有保护国的持续国籍。
第四,当地救济原则。
第五,外交保护必须采用和平手段。
4、引渡是指国家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把在其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国际司法协助行为。
根据一般国际法,国家没有必须引渡的义务。
当一国接到外国的引渡某请求时,有权根据国内法决定是否引渡。
国与国之间的引渡条约或包含引渡条款的国际公约是引渡的法律依据。
在有关引渡的条约中和实践中,通常规定和适用以下原则:(1)双重犯罪原则。
双重犯罪原则又称相同原则,通常是指引渡所涉对象的行为,只有依请求国与被请求国的法律,均构成犯罪并应受刑罚处罚时,才能引渡。
从强调某一犯罪行为依双方国家法律处罚的意义上,双重犯罪原则又称为双罚性原则。
双重犯罪原则实际上是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原则在引渡中的具体体现。
(2)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一项原则,许多条约和国内法均对这一原则予以肯定。
尽管政治犯不引渡原则被普遍接受,但对于何种行为构成政治犯罪通常是由被请求国自由抉择的问题。
由于各国衡量政治犯的标准大不相同,一般条约不对政治犯的含义予以规定,而由被请求国自己决定。
但有关国际犯罪的国际公约,通常明确规定将国际犯罪行为排除在政治犯罪之外。
因此,政治犯不引渡原则一般不适用国际犯罪。
(3)专一原则。
专一原则又称同一原则,是指请求国对被引渡的人,只能就引渡请求书中所指控的罪行进行追诉或处罚。
因此,凡不在引渡请求书中所列举的犯罪行为,请求国非经被请求国同意不得对被引渡人进行追诉和处罚。
据此,这一原则又被称为引渡与追诉效果一致原则,引渡效果有限原则。
一般认为,专一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请求引渡的国家以引渡为借口,而去迫害被请求国应予保护的人。
(4)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
许多国家在引渡中坚持不引渡本国国民的原则。
许多国际条约对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也予以明确规定。
坚持这一原则的国家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属人管辖权,有的国家也担心本国人在请求国处于外国人的地位,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遇到各种困难。
为了防止罪犯因本国国民不引渡的规定而逃避惩罚,许多国际条约规定了“或起诉或引渡”原则,不引渡本国国民的国家应根据条约规定,对罪犯提起公诉。
5、难民的法律地位(1)难民的含义。
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难民地位议定书》对难民所下的定义,“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应视为难民。
(2)难民的待遇。
根据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以及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的规定,经申请取得难民地位的人,在缔约国内可享受难民待遇,不被推回其畏惧政治迫害的国籍国或以前经常居住国。
此规定称为“不推回原则”。
公约明确规定,任何缔约国不得以任何方式将难民驱逐或送回(推回)至其生命或自由因为他的种族、宗教、国籍、参加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而受威胁的领土边界。
公约所规定的“不推回原则”是对难民进行保护的基本前提,也是难民享受其他待遇的基础。
第七章国际法上的领土1、边界的一般划界程序一般来说,划分边界分为三个步骤:定界、标界和制定文件。
(1)定界,即有关国家举行谈判,签订专门的边界条约,详细规定边界的重要位置和走向,因此边界条约又称母约。
(2)标界:边界条约生效后,由缔约国组成划界委员会,根据条约,进行实地勘察,具体划定或标明边界的位置和走向,并树立界标。
(3)制定边界文件:标界完成后,由缔约双方制定边界议定书和绘制边界地图。
边界议定书详细载明整个边界的具体位置和走向以及界标,这些文件称为子约。
第八章国际海洋法1、领海的概念:领海是指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从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
领海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受沿海国主权的支配和管辖。
2、领海的法律制度(1)领海中的无害通过制度。
无害通过制度是领海的最重要的法律制度,也是外国在别国领海的惟一权利。
A.无害通过的含义。
无害通过制是领海的最重要的法律制度,也是外国在别国领海的惟一权利。
无害通过是指在不损害沿岸国和平、安全与良好秩序的情况下,毋须实现通知或征得许可而继续不停地迅速穿过领海或为驶入内水或自内水驶往公海而通过领海的航行。
B.非军用船舶的无害通过。
各国普遍承认并容许外国非军用船舶无害通过其领海。
C.军用船舶的通过问题。
第一,不能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简单理解为外国军用船舶在别国领海可以像非军用船舶一样享有无害通过权。
第二,中国主张,外国军舰要通过沿海国领海应事先经该国批准或通知该国。
第三,在被允许通过领海的情况下,该外国军舰也应遵守沿岸国的法律和规章。
如有违反,沿岸国可令其离开领海。
(2)国家在领海范围内的司法管辖权。
根据国家的属地优越权,各国对在本国领海内发生的刑、民事案件均具有管辖权。
然而,在通常情况下,沿海国不在通过领海的外国船舶上行使刑事管辖权。
但在遇有某些情况时,沿海国便得行使管辖。
第九节公海1、登临权,又称临检权,指各国军舰或经授权的政府船舶在公海上遇到外国船舶(军舰等享有豁免权的除外)有从事公约所列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嫌疑时,可以靠近和登上该船进行检查的权利。
2、紧追权,指沿海国的军舰或军用飞机对于在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内违犯了该沿海国法律的外国船舶进行追逐直至公海仍可继续以期拿获的权利。
(1)紧追必须从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开始,即须从沿海国的内水、群岛水域、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开始。
而且,紧追只有在外国船舶视听所及的距离内发出停驶信号后,才可开始。
(2)紧追必须连续不停地进行,不得中断。
如果紧追船舶、飞机需要更替时,须在后者到达后才能退出,否则即为中断,中断后再追逐,紧迫便不成立。
(3)紧追终止的情况:①将被追逐船舶逮捕;②被追逐的船舶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
(4)紧迫只可由军舰、军用飞机或其他有明显标志的经授权的为政府服务的船舶或飞机进行。
(5)紧追权的行使应当审慎,紧追不当,追逐国应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