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常用抗抑郁药物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阿戈美拉汀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阿戈美拉汀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阿戈美拉汀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王晔【摘要】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度洛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戈美拉汀治疗,15周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24例(34.29%),无效14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患者显效30例(42.86%),总有效率为95.72%.P<0.05,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评分为(32.22±5.27),治疗后评分为(8.72±3.24);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评分为(31.42±4.44),治疗后评分为(6.92±1.24).由此可见治疗组抑郁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共发生不良反应1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共发生18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7(015)034【总页数】2页(P114-115)【关键词】阿戈美拉汀;度洛西汀;抑郁症;临床效果【作者】王晔【作者单位】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沈阳 1101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1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由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

临床可见心境低落、情绪消沉、闷闷不乐、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1]。

病程延续且反复,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

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

抗抑郁药物的合理使用导读抑郁障碍作为一类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其疾病负担在所有神经精神疾病中占首位,抗抑郁药物的品种较多、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抑郁共病躯体疾病情况多见,现针对合理使用抗抑郁药物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供临床参考;一、临床常见抗抑郁症药物一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1.氟西汀:1986年在比利时首先获准上市用于抑郁症的治疗,是一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间接激动去甲肾上腺素NE能,无镇静效应;对焦虑性抑郁效果不理想,联合苯二氮类药物时效果明显;常见不良反应有全身或局部过敏,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对于正在使用MAOI等药物者,禁用氟西汀;对于肝功能不全者应考虑减少用药剂量或降低用药频率;2.氟伏沙明:对心血管系统无,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不良、眩晕、食欲减退等;对本药过敏者禁用,禁止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3.帕罗西汀:选择性较氟西汀、舍曲林强,抗胆碱作用、心血管不良反应小于三环类抗抑郁剂;常见不良反应有体重增加、眩晕等;4.西酞普兰:新型SSRIs,能有效抑制5-HT再摄取,耐受性很好,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嗜睡、出汗增多、头痛和睡眠时间偏短,通常在治疗开始的第1~2周时比较明显,随着抑郁症状的改善,不良反应会逐渐消失;亦有报道出现癫痫发作、激素分泌紊乱、躁狂及引起性功能障碍等副作用;5.舍曲林:当前治疗抑郁、焦虑障碍的首选药物之一,是第一个获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的SSRI;舍曲林在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并不引起体重增加,某些病人可能出现体重减轻;本品不良反应较少;常见不良反应为嗜睡、口干、男性性功能障碍如射精延迟等;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现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代表药物为阿米替林、多虑平;三环类抗抑郁药起效慢,具有抗胆碱作用,其心血管方面、抗胆碱作用相关不良反应常见,尤其老年人更易发生;到20世纪80~90年代后逐渐被一些新型抗抑郁药取代;三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现的单胺氧化酶抑制药MAOIs——异丙肼是一种抗结核药,作用机制是抑制大脑单胺氧化酶,单胺降解减少,使突触间隙单胺含量增高;但由于其易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重不良反应而被淘汰;近年来研究发现单胺氧化酶有两种亚型:MAO-A和MAO-B;吗氯贝胺不仅是选择性MAO-A抑制剂,而且具有可逆性;代谢产物均无药物活性;不良反应有轻度恶心、口干等;与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如奶酪同服可能引起高血压;四5-HT和NE摄取抑制剂SNRIs1.文拉法辛:能同时阻滞5-HT和NE再摄取,有较强的抗抑郁疗效,其药理机制是抑制神经突触前膜5-HT及NE再摄取,增强中枢5-HT及NE神经递质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对于抑郁患者用药1~2周后,即可出现明显抗抑郁作用;本品对各种抑郁症均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较轻,常见为恶心、呕吐、头痛等,少见的不良反应有性功能障碍、血压升高、癫痫发作等,部分不良反应存在剂量相关性;2.度洛西汀:对5-HT和NE再摄取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更广谱、更快速的抗抑郁疗效;盐酸度洛西汀具有平衡两种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因此,对伴有疼痛性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效果甚好;也可显着减轻抑郁症伴随的焦虑症状;禁用于闭角型青光眼、癫痫和正在应用MAOI的患者;本药的代谢与CYP1A2及CYP2D6有关,不宜与氟伏沙明、西咪替丁、依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等药物联合应用;本药不良反应较轻,常见有恶心、嗜睡和腹泻;五多巴胺DA和NE再摄取抑制剂NDRIs盐酸安非他酮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上市的氨基酮类抗抑郁剂;药理作用机制:通过增加DA能和NE能的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优点:日用药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很小,亦不会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和性功能异常,不引起体重增加,无镇静作用;常见不良反应为坐立不安、出汗等,并有诱发癫痫的可能;六NE 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NaSSA米氮平属于四环结构的哌嗪-氮类化合物,可同时增加NE和5-HT释放而具有独特的抗抑郁药理作用;在抗焦虑、改善睡眠方面有较好效果;其不良反应除嗜睡外其他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七5-HT受体拮抗剂和5-HT再摄取抑制剂SARIs受体,兴奋其他5-HT受体,从而消除抑郁,改善睡眠,同时具有抗焦曲唑酮可拮抗5-HT2A虑、镇静催眠、改善性功能等多重作用;曲唑酮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胃肠道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微;八其他配方/ 合剂代表药物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每片含氟哌噻吨以及10mg美利曲辛;前者是一种抑制突触后D1、D2受体的抗精神病药,后者是一种抑制5-HT和NE再吸收的抗抑郁剂;低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性,此药具有抗焦虑、抗抑郁和兴奋特性,适用于轻、中度的焦虑及伴发抑郁患者,但长期使用注意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尤其在老年人应用时应该密切观察;二、抗抑郁药物治疗推荐表一三、抑郁共病躯体疾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推荐表二四、抗抑郁药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表三五、临床药师建议1.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未推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作为抗抑郁一线药物,不建议其作为临床抗抑郁治疗首选药物;2.临床使用中发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撤药困难,停药后易出现症状的反复,长期使用可能会发生不可逆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应用时多加注意;3.老年患者往往同服多种药物,选择抗抑郁药物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首先推荐抗胆碱能及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轻微的SSRIs、SNRIs、NaSSA、SARIs等,剂量应个体化,初始剂量为最小推荐初始剂量的1/2~1/4,缓慢增量;4.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抗抑郁药物,在治疗起始及加量过程中须规律监测肝肾功能;须特别注意阿戈美拉汀的肝功能损害风险;5. SSRIs有抗血小板活性,在与抗凝或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和已知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使用时,建议监测出血的临床征象及相关指标;、SSRIs及文拉法辛出现性功能障碍的风险高于米氮平、安非他酮、度洛西汀、阿戈美拉汀等,米氮平、帕罗西汀、阿米替林对体重影响较大,临床选用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7.对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患者建议使用SSRIs和SNRIs等抗胆碱能作用轻微药物;8.药物一般1~2周开始起效,治疗6 ~ 8周后仍然应答不良,可换用另一类抗抑郁药或联合用药;一般不推荐2种以上抗抑郁药联用,伴有严重失眠的焦虑、抑郁、躯体化患者治疗初期,或足量、足疗程、单一抗抑郁药治疗疗效不佳时可考虑联用不同机制的药物或增效剂,SSRIs、SNRIs常与NaSSA类药物如米氮平、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如丁螺环酮或坦度螺酮、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维思通、奥氮平、喹硫平等、情感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联用;参考文献1.李凌江, 马辛.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5.RW, et al.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2016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troduction and Methods. Can J Psychiatry. 2016 Sep;619:506-9. doi: 06659061. Epub 2016 Aug 2.ME. Antidepressant combinations: cutting edge psychopharmacology or passing fad Curr Psychiatry Rep. 2013 Oct;1510:403.AM, et al. Most antidepressant drugs are safe for patients with epilepsy at therapeutic doses: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Epilepsy Behav. 2016 May 25. pii: S1525-50501600138-4. doi: A L, Montejo L, Baldwin D S. The impact of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and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 on sexual healt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J. World Psychiatry, 2018, 171:3-11.6.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老年精神医学组.老年期抑郁障碍诊疗专家共识.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1050:329-334.。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首发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首发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首发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首发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62例首发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

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1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心电图(ECG)异常、肝功能异常、头痛、恶心呕吐、静坐不能发生率(3.23%、0、9.68%、3.23%、3.23%)低于对照组(19.35%、19.35%、32.26%、19.35%、19.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嗜睡、便秘、失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首发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舍曲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escitalopram oxalate and sertraline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with 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with 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ertraline hydrochloride for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scitalopram oxalate for treatment. Observation were made on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situation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7.10%,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0.32%,and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ECG),abnormal liver function,headache,nausea and vomiting and akathisia (3.23%,0,9.68%,3.23% and 3.23%)than the control group (19.35%,19.35%,32.26%,19.35% and 19.35%),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lethargy,constipation and insomnia (P>0.05). Conclusion Escitalopram oxalate and sertraline hydrochloride shows equ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with 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bu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escitalopram oxalate is lower.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use.【Key words】Escitalopram oxalate;Sertraline hydrochloride;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抑郁癥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其临床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左洛复)
50mg/14片
130元
初始剂量:50mg,1次/日,每隔1周可增加50mg。
常用维持剂量:
50-100mg/日。
最大剂量:200mg/日。
可能出现头痛、思睡、疲劳、眩晕、失眠、震颤、焦虑、感觉异常、激越、性功能障碍、胃肠道反应。
余见西酞普兰的用药注意事项。
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
上述情况主要与抗毒蕈碱样作用相关,采用低初始剂量、逐渐加量可能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
尿潴留、前列腺增生、长期便秘、未治疗的闭角性青光眼、脑血管病、糖尿病、癫痫、肝肾功能损害、心动过速者慎用。
老年人对药物敏感,建议采用低剂量。
避免突然停药,建议于数周内逐渐减量。
禁与MAOI合用。
氯米帕明
(氯丙咪嗪)
25mg/50片
余见西酞普兰的用药注意事项。
帕罗西汀
(赛乐特)
20mg/10片
¥136元
初始剂量:20mg,1次/日,每隔1周可增加10mg直至
最大剂量:50mg/日。
可能出现剂量相关的嗜睡、眩晕、震颤、虚弱、恶心。可能出现头痛、失眠紧张、焦虑、体位性低血压、性功能障碍、胃肠道反应。
余见西酞普兰的用药注意事项。
舍曲林
如需停药,建议逐渐减量,以避免撤药症状。
停药2周才能换用MAOI。
慎与TCA合用。
氟西汀
20mg/14粒
¥70元
百忧解
20mg/28片
¥345元
初始剂量:20mg,1次/日,早晨服用。如数周后仍无效果,可逐渐增加。
最大剂量:80mg/日。全日总剂量超过>20mg时,需分2次服用。
可能出现剂量相关的紧张、焦虑、失眠;可能出现

盐酸米那普仑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探讨

盐酸米那普仑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探讨

盐酸米那普仑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探讨【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抑郁症患者接受盐酸米那普仑与氟西汀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的抑郁症患者56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氟西汀分散片治疗,试验组使用盐酸米那普仑治疗。

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4.6%,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8.2%,两组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试验组治疗不良反应率是12.5%,对照组是8.9%,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抑郁症临床中使用盐酸米那普仑治疗,安全可靠,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氟西汀;抑郁症;盐酸米那普仑[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minopram hydrochloride and flu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Methods:56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8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luoxetine dispersible tablet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opram hydrochlorid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94.6%, and tha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8.2%.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2.5%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9%,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minapram hydrochloride is safe and reliabl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Key words] fluoxetine; depression; minopram hydrochloride抑郁症是比较多见的疾病,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产生了家庭和社会压力[1]。

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比分析

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比分析

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

方法68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罗西汀组和氟西汀组,各34例。

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治疗。

两组均治疗6周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

结果帕罗西汀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94.1%、5.9%)与氟西汀组(94.1%、8.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帕罗西汀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优于氟西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低,均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帕罗西汀;氟西汀;抑郁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症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治疗常用药物主要有氟西汀和帕罗西汀等[1]。

本文通过选择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氟西汀和帕罗西汀两种抗抑郁药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68例抑郁症患者。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及抑郁症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2];HAMD评分>17分;入组前未服用抗抑郁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罗西汀组和氟西汀组,每组34例。

帕罗西汀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41.43±11.6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80±2.60)年,本次抑郁症发作时间1~7个月,平均发作时间(3.50±2.20)个月。

氟西汀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40.81± 12.3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10±2.90)年,本次抑郁症发作时间1~8个月,平均发作时间(3.60±2.50)个月。

对比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是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本文对二者在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安全性、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症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但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等副作用;而盐酸帕罗西汀在疗效上可能稍逊于前者,但在耐受性方面表现较好。

在临床选择时,医生需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索两种药物的疗效机制,以提高抑郁症治疗的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及对药物的耐受性,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帕罗西汀、抑郁症、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副作用、安全性、优缺点、选择因素、未来研究、临床应用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其中占据了全球疾病负担的第四位。

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乐感、自卑、自责、焦虑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产生自杀倾向。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主要包括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

抗抑郁药在临床上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是两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神经递质来缓解抑郁症症状。

目前对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尚不明确。

本研究旨在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药物选择依据,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通过分析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及安全性,探讨它们在具体病例中的应用情况。

希望能够找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选择依据。

通过对这两种药物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为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项,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摘要】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常用的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本文通过对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临床研究结果和副作用安全性评估,评估了其在治疗焦虑症抑郁症中的疗效。

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

在本文总结了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抑郁症中的疗效,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作用和效果。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焦虑症、抑郁症、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副作用、安全性评估、疗效分析、展望、建议、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焦虑症和抑郁症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2亿人受到这两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巨大压力,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焦虑和抑郁症的困扰。

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有限,而且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本文旨在对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疗效进行深入分析,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结果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开拓治疗领域的新思路。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和决策依据。

通过深入分析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情况,旨在为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本研究将对艾司西酞普兰的副作用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促进对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治疗机制和方法的深入了解,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促进对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治疗机制和方法的深入了解,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比较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比较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8No.1January 2021流行数据调查指出,精神科的患病比例呈明显上升态势。

分析导致精神科疾病多发的原因,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遗传等因素有关。

抑郁症是精神科的多发疾病典型类型,其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比较张琎辽宁省锦州市康宁医院躯体疾病科,辽宁锦州121000[摘要]目的比较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精神科抑郁症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锦州市康宁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度洛西汀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包括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抑郁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1、2、4、8周,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均可用于抑郁症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安全性、症状改善情况等比较,度洛西汀优势明显,是优选治疗药物。

[关键词]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抑郁症;治疗效果;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1)1(a)-0000-03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Duloxetine and 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ZHANG JinDepartment of Somatic Diseases,Jinzhou Kangning Hospital,Liaoning Province,Jinzhou 12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Duloxetine and 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depression.Methods A total of 120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ic of Jinzhou Kangning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to February 2020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60patient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scitalopram,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uloxetine.The prognostic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includ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reactions and the depression score.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pressio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0.05).At 1,2,4,and 8weeks after treatment,the depression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Conclusion Both Duloxetine and Escitalopram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However,compared with the treatment effect,safety and symptom improvement,Duloxetin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and is the preferred therapeutic drug.[Key words]Duloxetine;Escitalopram;Depression;Treatment effect;Safety[作者简介]张琎(1985-),女,汉族,山东牟平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精神科疾病59中女性的患病率较高,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患者有明显的抑郁情绪表现,需积极用药治疗,以提高患者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性[1]。

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失眠的疗效对比

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失眠的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对比帕罗西汀和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失眠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01—2020-01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抑郁症失眠患者150例,依据随机化原则分为阿戈美拉汀组(n =75)和帕罗西汀组(n =75),观察2组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阿戈美拉汀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HAMD 评分、HAMA 评分、PSQI 评分降低幅度及SF-36评分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帕罗西汀组(P <0.05)。

阿戈美拉汀组总有效率为96.0%(72/75),帕罗西汀组为68.0%(51/75),阿戈美拉汀组显著高于帕罗西汀组(P <0.05)。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阿戈美拉汀组为9.3%(7/75),帕罗西汀组为12.0%(9/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失眠的疗效显著优于帕罗西汀。

【关键词】抑郁症失眠;帕罗西汀;阿戈美拉汀;睡眠质量;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5110(2021)08-0709-05马敬仲照希岳凌峰王宁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002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agomelatin and par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insomniaMA Jing ,ZHONG Zhaoxi ,YUE Lingfeng ,WANG Ning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2,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paroxetine and agomel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of depression.Methods Totally 150case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insom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to January 2020were retrospectively se ⁃lected.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gomelatin group (n =75)and paroxetine group (n =75).The depression ,anxiety ,sleep quality ,quality of lif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 ⁃lyz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decreases of HAMD score ,HAMA score ,PSQI score and increases of SF-36score of the agomel ⁃atoni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aroxetine group (P <0.05).In terms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96.0%(72/75)in the agomelatin group and 68.0%(51/75)in the paroxetine group ,the form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latter (P <0.05).The inci ⁃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9.3%(7/75)in the agomelatin group and 12.0%(9/75)in the paroxetine group.The difference be ⁃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gomelatonin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parox ⁃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of depression.【Key words 】Depression and insomnia ;Paroxetine ;Agomelatonin ;Sleep quality ;Adverse reactionsDOI:10.12083/SYSJ.2021.02.010·论著临床诊治·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失眠的疗效对比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823004103)作者简介:马敬,Email :在很多精神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中,生物节律紊乱是主要危险因素,会引发肌肉骨骼疼痛、日间疲乏,同时造成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引发抑郁心境,大多数患者发病后有失眠现象,主要诱发因素为昼夜节律紊乱[1]。

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效果比较

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效果比较

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效果比较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性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发生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抑郁症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老年性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持续的抑郁情绪、失眠、食欲减退、社交退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

目前,文拉法辛和舍曲林是常用于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药物。

文拉法辛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能够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舍曲林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通过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抑郁症状。

本研究旨在比较文拉法辛与舍曲林在治疗老年性抑郁症中的效果,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观察和数据分析,探讨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副作用、适应症和疗效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完善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旨在比较文拉法辛和舍曲林两种药物在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方面的效果,探讨它们的优劣势、副作用、适应症以及疗效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这两种药物的比较研究,我们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药物选择,以提高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希望借此研究,能为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更加客观和全面的参考依据,推动临床实践的进步,为老年患者的健康和幸福作出贡献。

1.3 研究对象老年性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往往面临着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双重压力,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成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研究旨在比较文拉法辛与舍曲林在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方面的效果,研究对象为60岁以上被诊断患有老年性抑郁症的患者。

这些患者在入组前需要符合DSM-5的老年性抑郁症诊断标准,并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确认。

对比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1. 引言1.1 背景介绍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抑郁症表现为悲观、消极情绪、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抑郁症的治疗显得格外重要。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是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通过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水平来缓解抑郁症症状。

盐酸帕罗西汀也属于SSRI类药物,具有类似的作用机制。

两种药物都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其疗效和副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通过对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医生和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两种药物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优势和劣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研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抑郁症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作为抗抑郁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两者在治疗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着不同的表现。

对这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康复时间。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两种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以提供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的参考依据。

近年来,抑郁症患者数量逐渐增加,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作为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

米氮平与多虑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米氮平与多虑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米氮平与多虑平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目的米氮平作为新型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疗效肯定,比多虑平副反应低,更为安全可靠。

方法对80例住院和门诊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相关量表测定,主要采用HAMD、TESS 等量表,并对照分析,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疗效比较:米氮平组显效率为95%,多虑平组为92.5%,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米氮平组不良反应9例(22.5%),多虑平组不良反应26例(65%),有显著性差异(P <0.01)。

结论米氮平与多虑平对抑郁症均有显著确切疗效,并且疗效相当,但在不良反应方面,多虑平副作用明显突出,而米氮平副反应则更轻,用药依从性更好,更适合抑郁症治疗。

标签:米氮平;多虑平;抑郁症;临床疗效;对比抑郁症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1],同时,抑郁障碍也是导致非自然死亡和持续性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2]。

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给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不良后果,并且在个别地区,患者求治率低,如有的地区仅有 5.9%求助过医疗机构,2.2%求助过精神心理专业机构[3]。

目前抗抑郁药物中三环类抗抑郁剂仍占有相当比例,但其不良反应如抗胆碱能、抗α1肾上腺素、抗组胺作用突出,有的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低,而在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物的起效速度、抗抑郁和抑郁伴随症状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是临床医师最关注的3个问题[4],在过去10余年里,双相障碍的治疗取得一些积极进展,但总的状况依然不尽如人意[5],米氮平作为第一个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特异性5-羟色胺能的新型抗抑郁剂,具有起效快、抗抑郁作用强、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临床特点[6]。

它不抑制NE的再摄取,而是拮抗中枢突触前α2肾上腺素能自身受体或异体受体,这两种受体被激活后,分别抑制NE和5-HT的释放,终作用是增强NE能和5-HT能神经传递,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比较分析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疗效

比较分析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疗效

比较分析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疗效耿英华(辽宁省阜新市精神病防治院,辽宁阜新123000)摘要:目的比较并分析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4例。

A组患者给予度洛西汀治疗,B组患者给予文拉法辛治疗,C组患者给予阿米替林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CDSS评分、BP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HAMD、CDSS、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患者HAMD、CDSS、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HAMD评分、CDSS评分、BPRS评分改善越明显(P<0.05)。

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效果相当,但阿米替林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多。

关键词:度洛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精神情况;不良反应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较常见,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精神分裂症属于重性精神疾病中的一种,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病情会得到明显的好转,但仍有部分患者生活受到影响,从而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抑郁。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抑郁的原因较复杂,如药物的不良反应,抑郁、自知能力恢复后对病情失望等。

近年来,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治疗引起了临床的重视。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主如度洛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等。

本研究选取102例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及阿米替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瑞波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

瑞波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
帕罗西汀通过调节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 平衡,改善抑郁症状。
帕罗西汀的药代动力学
吸收
口服帕罗西汀后,其在胃肠道 的吸收良好,且与食物一起服
用时会影响其吸收速度。
分布
帕罗西汀在体内的分布广泛, 并能够到达脑部和其他组织。
代谢
帕罗西汀主要通过肝脏代谢, 并由尿液排出。
排泄
帕罗西汀的排泄半衰期约为21 小时,通常在给药后3-4天达到
MADRS评分
02
采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估疗效,关注患者的情感、动力和认
知症状。
项症状量表评估疗效,涵盖睡眠障碍、食欲
、性欲等方面。
疗效比较结果
瑞波西汀组
HAMD评分下降50%以上的患者比 例为70%,MADRS评分的下降50% 以上的患者比例为65%,QIDSSR16评分下降50%以上的患者比例 为75%。
瑞波西汀组不良反应 程度较轻,且发生率 较低。
08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瑞波西汀与帕罗西汀对于治疗抑郁症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但瑞波西汀在改善抑郁症状方面 略优于帕罗西汀。
瑞波西汀的起效时间较帕罗西汀更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抑郁症,如心境恶劣或焦虑症共病,瑞波西汀的治疗效果可能更佳。
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思考困难、睡眠障碍、食欲改 变等。
患者常常感到疲惫无力,对未来失去信心,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自杀念 头。
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诊断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03
瑞波西汀介绍
瑞波西汀的作用机制
增强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能作用
02
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耐 受性和不良反应。

26498549_对比分析阿戈美拉汀片与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伴失眠症状的效果

26498549_对比分析阿戈美拉汀片与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伴失眠症状的效果

2092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21年12月第8卷第12期December.2021,Vol.8,No.12对比分析阿戈美拉汀片与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伴失眠症状的效果王敏 房贤锐(山东省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烟台,265200)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阿戈美拉汀片与帕罗西汀片分别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山东省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收治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戈美拉汀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2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 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采用阿戈美拉汀片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眠及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抑郁症;失眠;阿戈美拉汀;帕罗西汀;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oComparetheEffectofAgomelatineTabletsandParoxetineTabletsintheTreatmentofDepressionwithInsomniaSymptomsWANGMin,FANGXianrui(YantaiPsychologicalRehabilitationHospital,Yantai2652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comparetheefficacyofagomelatineandparoxetineinthetreatmentofdepressionpatientswithinsomnia Methods:Atotalof96patientswithdepressionandinsomniaadmittedtoYantaiPsychologicalRehabilitationHospitalfromAugust2018toAugust2019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 Accordingtothenumbertablemethod,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with48patient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paroxetine,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agomelatine 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wasusedtoevaluatethechangesofsleepqualitybeforeandafternursingbetween2groups,andHam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HAMD)wasusedtoevaluatetheim provementofdepressionbetween2groups,andthetreatmentefficiencybetween2groupswerecompared Results:Aftertreatment,thesleepqualityoftheobservationgroupwas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Theimprovementeffectofdepressionintheobservationgroupwasbett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 encebetween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Theeffectiverateofobservationgroupwas95 83%,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68 75%),andthedifferencebetween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Conclusion:Agomelatinetabletsforthetreatmentofdepressionpatientswithinsomnia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ymptomsofinsomniaanddepression,which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Keywords Depression;Insomnia;Agomelatine;Paroxetine;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scale;HamiltonDepressionScale中图分类号:R338 63;R749 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1.12.016 精神疾病的发生与生物节律紊乱密切相关,患者常出现日间疲乏、心境抑郁、肌肉骨骼疼痛、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1 2]。

常用新型抗抑郁药的特点比较课件

常用新型抗抑郁药的特点比较课件
总结词
SSRIs是新型抗抑郁药的代表,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等优点。
详细描述
SSRIs通过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的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常见的SSRIs药物 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SSRIs对大多数患者有效,且副作用相对较少,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性 功能障碍等。
04
新型抗抑郁药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恶心与呕吐
头痛与失眠
服用新型抗抑郁药后,一些患者可能会出 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处理方法包括调整 药物剂量或服用止吐药。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和失眠的情况。处 理方法包括减少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性功能障碍
体重增加
一些抗抑郁药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如性 欲减退、勃起困难等。处理方法包括调整 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总结词
MAOIs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减少神经递质的降解, 发挥抗抑郁作用。
详细描述
MAOIs是较早出现的抗抑郁药,常见的药物包括苯乙肼、反 苯环丙胺等。MAOIs对某些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能有效,但 副作用较多,包括高血压危象、肝毒性等,使用时需谨慎。
03
新型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估
应及时就医。
自杀风险
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应 警惕自杀风险,如有异 常情绪波动,应及时就
医。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药物过敏
对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应禁用 该药物。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抗 抑郁药。
心血管疾病
某些抗抑郁药可能对心血管系 统产生影响,如有心血管疾病 的患者应慎用。
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

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

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抑郁症最主要的方式,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被誉为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

患抑郁症是需要治疗的,因为不治疗有生命危险。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抑郁症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比较便捷易行的方式。

20世纪80年代,国外开发出一类新型抗抑郁药物,即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这类新型抗抑郁药正逐渐取代三环类抗抑郁药,成为了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目前常用的有5种: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被誉为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不但有抗抑郁作用,可以治疗抑郁症,而且副作用少而轻,对心脏没有毒性作用,也没有镇静作用,药物过量也没有什么危险,安全性高。

这类药物的适应证还包括强迫症、惊恐症和贪食症等。

半衰期长,多数只需每日给药1次,疗效在停药较长时间后才逐渐消失,心血管和抗胆碱副作用轻微,过量时较安全,前列腺肥大和青光眼患者可用;副作用主要包括恶心、腹泻、失眠、不安和性功能障碍,多数副作用持续时间短、一过性、可产生耐受;与其他抗抑郁药合并使用常常增强疗效,但应避免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等)合用,否则易致5-羟色胺过多的综合征。

1.氟西汀(百优解、优克、奥麦伦)适应证:抑郁症、强迫症、贪食症、惊恐发作,其他还有社交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通常需要3~4周起效。

用法用量:剂量少至5~10毫克/天,最佳20~40毫克/天,推荐剂量为10~20毫克/天。

如能耐受,20毫克/天应维持3周,然后逐渐加量,多数抑郁病人每日不超过40毫克,有些病人<10毫克或更少。

可将20毫克胶囊溶于水或饮料中分次服,溶液应置冰箱内保存。

强迫症:60毫克/天改善最明显,但副作用也最大。

推荐起始量20毫克,如能耐受,3周可加至40毫克/天,1个月后酌情加至60毫克/天。

常见不良反应:有失眠、恶心、易激动、头痛、运动性焦虑、精神紧张、震颤等,多发生于用药初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 效 排 名
可接受度排名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
23
总 结
艾司西酞普兰临床研究阳性率高,无未发表的阴性结果 在常用的抗抑郁药当中,艾司西酞普兰疗效和可接受度均 最佳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
有效性(有效率)OR (95%区间)
0.93(0.77-1.11) 0.91(0.76-1.08) 1.01(0.81-1.27) 0.76(0.65-0.89) 1.02(0.81-1.30)
药品名称
可接受度(脱落率)OR (95%区间)
1.12(0.92-1.36) 1.11(0.91-1.37) 0.84(0.64-1.10) 1.19(0.99-1.44) 0.82(0.62-1.07)
发表,与FDA结果不一致 未发表
FDA判定的研究结果 阳性 结果为阴性或 争议的,50% 未发表
有争议
阴性
•或者改成阳性结果而发表(11项 研究)
NEJM Volume 358:252-260 January 17, 2008 Number 3
8
FDA注册资料库各抗抑郁剂临床研究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临床研究无阴性结果
数据来源
样本量
12564例患者/74篇研究 25928例患者/117篇研究 阳性:药物在预先设定的主要终点结果与安慰剂有 显著性差异。 有争议:在复合终点研究中,主要终点与安慰剂无 有效:治疗第八周时,HADM或MADRS减分 显著性发现,但在一些次要终点有显著性差异。 ≥50%,或CGI明显改善或极显著改善。 主要评价指标 阴性:药物在预先设定的主要终点结果与安慰剂无 显著性差异。 效应值扩大量:各药物发表文献中的效应值较FDA 可接受性:定义为前八周因任何原因提前终 登记效应值扩大的比例。 止研究的例数。
21
可接受性的进一步排序分析结果
• 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安非他酮 和西酞普兰是可接受性最佳的药物
累积概率
• 度洛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和 瑞波西汀是可接受性最差的药物
累积概率是指:在排名前四这一区间内被选择的可能性。
22
22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
18
12种抗抑郁药的比较结果
可接受度比较(退出率)
疗 效 比 较
•疗效优势比>1,表示前种药物的疗效优于后种药物 •可接受度优势比<1,表示前种药物的可接受度优于后种药物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
19
以氟西汀作为参照的疗效和可接受度
NEJM Volume 358:252-260 January 17, 2008 Number 3
6
研究结果的定义(FDA)
阳性 阴性 有争议
• 药物在预先设定的主要终点结果与安慰剂有 显著性差异 • 药物在预先设定的主要终点结果与安慰剂无 显著性差异 • 在复合终点研究中,主要终点与安慰剂无 显著性差异,但在一些次要终点有显著性 差异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
1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大量随机研究的结果 比较12种新型抗抑郁剂急性期治疗8周的疗效 及可接受度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
12
研究筛选
24
检索“Cochrance合作组织抑郁、焦虑和神经症对照试验
注册(CCDANCTR)”研究和参考文献(1991-2007年11月30 日)
提供医药公司、经销商、研究调查者所有可用的研究信息
纳入12种新型抗抑郁剂单药治疗成人单相抑郁障碍急性期 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 筛选所获得的研究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
20
有效性进一步排序分析结果
• 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 和舍曲林是有效性最佳的药物
累积概率
• 氟伏沙明、帕罗西汀、氟西汀和瑞 波西汀是有效性最差的药物
累积概率是指:在排名前四这一区间内被选择的可能性。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
NEJM Volume 358:252-260 January 17, 2008 Number 3
9
小 结
艾司西酞普兰临床研究阳性率高,无未发表的 阴性结果
NEJM Volume 358:252-260 January 17, 2008 Number 3
10
12种新型抗抑郁剂的 疗效和可接受度的对比
2
抗抑郁药临床试验论文的 选择性发表,及其对疗效判断的明显影响
3
背景
FDA注册制度
美国药物生产厂商在计划某一药物上市之前,所有的 临床试验都须在FDA注册。 公众能够通过公共媒介方便地了解临床试验的研究目 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结果、研究发现
NEJM Volume 358:252-260 January 17, 2008 Number 3
4
背景
循证医学的价值在于临床证据的完整性和不带偏见。选择 性公布的临床试验会对药物有效性的判断,因而显著改变药 物的风险/受益比。
FDA的药物研究试验注册信息,为揭开可能的选择性偏倚
,反映药物真实的临床试验表现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Erick Turner博士 本文主要作者。在决定开展这项关于药物试验调查 的研究后,从1998年到2001年期间,他在美国食 品药品管理局(FDA)以文献评论者的身份工作了 3年
0.97(0.77-1.21) 0.91(0.79-1.05) 0.70(0.53-0.92) 1.14(0.96-1.36) 0.94(0.81-1.09)
疗效上: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和舍曲林优于氟西汀 可接受度上: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安非他酮、西酞普兰优于氟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 西汀
• 因任何原因中途退出的患 者数量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
17
入组患者
研究入组患者平均基线分:
HAMD17为23.47 ± 4.27 HAMD21为25.72 ± 4.62 MADRS为30.09 ± 4.64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
117项合格的随机对照研究(多种治疗的meta分析)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
14
研究对象-12种抗抑郁剂
研究数量
最早 安非他酮 西酞普兰 14 16 1991 1993
发表年份
中期 2003 2002 最新 2007 2007
度洛西汀
舍曲林
文拉法辛
27
28
1993
1994
2000
2002
2007
2007
15
Cipriani A et al. Lancet. 2009;373(9665):746-58多治疗Meta分 Nhomakorabea对比网络图
舍曲林 米那普仑 瑞波西汀
帕罗西汀
米氮平
线的粗细程度与两种药 物对比研究的数量成正 比;
点的大小与随机研究纳
NEJM Volume 358:252-260 January 17, 2008 Number 3
7
结果
发表,与FDA结果一致
•在FDA注册的74个抗抑郁药的 临床试验中,有23个(31%)没有 发表
•37项有阳性结果的研究得以发表 •仅1个为阳性结果的试验没有发表 •经FDA审阅为阴性或不确定结果 的研究,除了3项外,均未发表( 22项研究)
常用抗抑郁药物疗效比较
lancet and New England
周东丰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1
文献概况
杂志 新英格兰医学 柳叶刀
影响因子 (2009年) 文章题目 发表时间 研究药物
50.02
28.41
抗抑郁药临床试验论文的选择性发表,及其对疗效 12种新型抗抑郁剂的疗效和可接受度的对比 判断的明显影响 2008;358:252-60. 临床常用12种抗抑郁药物 FDA注册资料库 抗抑郁药VS安慰剂 2009 DOI:10.1016/S0140-6736(09)60046-5 临床常用12种抗抑郁药物 公开发表以及厂家提供的临床研究 抗抑郁药之间的对比
13
筛选流程
345项通过检索获取的可能相关研究
筛选题目和摘要后排除98项研究 274个经过全文或详细分析的可能合格研究
27项附加参考文献
详细筛查后排除172项研究: 68项重复研究 11项会议摘要 39项非随机设计 4项无活性对照药 5项无法获得全文 18项无法选取数据 27项综述或汇总分析
15项未发表的研究(取自制药公司)
NEJM Volume 358:252-260 January 17, 2008 Number 3
5
方法
从美国FDA 的注册资料库中获得12种抗抑郁药品,涉 及12564位病人的研究资料和报告 1987-2004年间 2期和3期临床研究 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找出公开发表的临床试验论文。 比较公开发表的抗抑郁药数据结果与FDA的原始数据结 果。 比较发表的临床试验的效应值(Effect size)与FDA数据 库内记载的临床试验效应值的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