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教育《§3.1核武器及其防护》教案
第三章 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 (核武器)教学内容
8. 对核爆炸袭击的防护
(1)核袭击前的防护——A、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 识,学会防核武器袭击的方法。B、准备好简易的防 护用品和生活用品及使用方法。C、熟悉周围环境及 紧急疏散路线。
(2)核武器袭击时的防护——可分为:
B、蔬菜、水果——要反复用清水冲洗或削皮。
C、饮用水——可用土壤净化、吸附凝沉、过滤等方法。
D、误食后的处理——采用催吐、洗胃、多喝水。有条
件的可按医生要求进行药物治疗。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杀伤破坏作用也越大。
当量表示能量相当,不表
4.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示杀伤力也相当。
核武器的方式有——空中爆、地面(水面)爆和地
下(水下)爆等三种。其外观景象各不相同。
从很远的地方看核爆炸时,先看到闪光、火球,再
听到巨响,还看到又不断升起的蘑菇状烟云,最后烟
云随风飘散。 空爆——可看到完整的火球; 地爆——看不到完整的火球。 地下爆炸——看不到
闪光和火球,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
详见课本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页图
1964年10月16日 15时,中国在西部 地区爆炸了一颗原 子弹,成功地实现 了第一次核实验。
1967年6月17日, 在我国西部地区成功 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5.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哪些?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 辐射、核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等五种。其中:前四 种是在核爆炸几十秒内起作用的,统称为瞬时杀伤破 坏因素。
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课本15页核武器袭击时的防护内容
核武器及其防护
核武器及其防护核武器及其防护教学⽬的:1、知识⽬标:使学⽣掌握核武器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法2、能⼒⽬标:培养学⽣对核袭击的⾃我防护能⼒和⾃救互救的能⼒3、德育⽬标:培养学⽣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针对核武器的杀伤因素,熟悉正确的防护⽅法。
教学难点:核袭击时的防护⾏动。
教学⽅法与⼿段:直观、形象教学,利⽤电脑多媒体辅助。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防毒⾐、防毒⾯具、⼝罩、⽑⼱、防风墨镜、围⼱等。
教学过程:引⼊(观看视频)1945年8⽉6⽇,美国在⽇本的⼴岛上空扔下了⼀种当时⾮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死伤,20万⼈失踪。
这种武器是什么呢?噢!是原⼦弹。
原⼦弹是核武器的⼀种,其威⼒相当⼤,但它也有局限性和可防性。
只要我们熟悉核武器的性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或减少伤亡。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核武器及其防护》。
⼀、核武器简介1、核武器(1)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的武器。
原⼦弹、氢弹、中⼦弹统称核武器。
(2)核武器的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时间长2、核武器的威⼒核武器的威⼒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
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1当量= 1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核武器按当量⼤⼩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万吨级、百万吨级、千万吨级等。
3、核武器的爆炸⽅式和外观景象核武器的爆炸⽅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爆炸;地下(⽔下)爆炸。
空中爆炸:闪光→⽕球→颜⾊逐渐变暗,从地⾯吸起⼀股尘柱,尘柱越升越⾼,和烟云结合在⼀起,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爆炸:闪光→半球形⽕球→颜⾊逐渐变暗,烟云和尘柱⼀起由地⾯升到空中,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下爆炸:看不到闪光和⽕球,尘柱呈粗⼤发散状,并有很深的弹坑,在⼀定的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
3.第三章 防核武器袭击
初二年级 人防知识教案备课时间:2015年 9月18日 第1 课时 授课时间 :第5-6周 总课时 3 课 题第三章 核武器及其防护学 习 目 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核事故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 点 难 点 1、核武器概述2、对核武器的防护3、对核事故的防护 课 型 新授课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教具 准备 电脑、投影仪、防毒衣、防毒面具、口罩、毛巾、围巾、防风墨镜、三角巾等。
步骤内容意图 观看录像并讲解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上空扔下了一种当时非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人死伤,20万人失踪。
广岛人为此修了纪念碑,并在每年的8月6日举行悼念活动。
这种武器是什么呢?噢!是原子弹。
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讲《防核武器袭击》。
导入新课板书引导学 生看书 找出概念一、 核武器概念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种类: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讲授新课 引入下文课件1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利用壮观景象留下的强烈印象,适时地讨论、小结,已达成教学目标讨论1、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哪些?2、 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是怎样的?3、 不同的爆炸方式外观景象上有什么不同?杀伤破坏作用又有什么不同?小结1、核爆炸方式 空中爆炸(火球不触地)课件2地面爆炸(火球触地)地下(或水下)爆炸2、低空爆炸外观景象闪光……火球……尘柱……蘑菇状烟云3、参见教材33页表3——1讲授二、核武器的威力 1、TNT当量2、核武器威力明确:和战争是破坏性最大、最残酷的战争。
阅读讨论第二节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课本P32—35)1、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哪些?通过阅读完成图表,了解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及其破坏作用,已达到教学目标。
第三章 核武器及其防护
第二节 核武器及其威力与发展
二、原子核的基础知识 1. 原子核构成和性质 1)构成 电子 原子 原子核 2) 大小 原子核 半径 10-14~10-15米 原子 半径 10-10米
13
中子(n)---不带电
质子(p)---带正电荷
核子
第二节 核武器及其威力与发展
3)质量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于核,通常原子核的质量可以看作原 子的质量。 质量数A ,原子数Z ,通常原子表示为 ZA X ,一般写为AX
10
第一节 核武器的现状与发展
6. 中国核武器研制历史 1964.10.16 第一次核试验成功 1967.6.17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1966.10.27 成功进行了导弹核试验 八十年代后,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核力量变得更加强 大 1996.7.29,中国宣布不再进行核试验
11
第二节 核武器及其威力与发展
一、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系指利用原子核进行的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瞬间 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 武器的总称。 在通常情况下,核武器还指由核弹头及其投掷、运载、
发射系统组成的武器系统。
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 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统称为核武器 核武器还分:核炸弹、核导弹、核炮弹和核地雷等
同位素:氢 1H, 氘2H,氚3H。H质量 1.007825amu
相对分子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2 1amu=931.502MeV
14
第二节 核武器及其威力与发展
4)结合能 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有能量放出,此能量称为原子核 的结合能。 E=mc2 ΔE=Δmc2
可以计算出亏损的质量变成能量的多少,这种能量就
9
第一节 核武器的现状与发展
防护 教案
批准人:年月日核武器及其防护作业提要课目:核武器及其防护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大家了解什么是核武器,掌握对核武器的防护方法和动作要领。
内容:一、核武器的简介二、核武器的防护方法:理论讲述、研究讨论、归纳总结时间:50分钟地点:多媒体教室要求:1、认真听讲,注重思考;2、踊跃发言,互动教学。
器材保障:微机、投影仪及相关设备。
作业进程作业准备――――――――――――――――――――――――5分钟1、请点人数,整理着装、装具,组织验枪;2、宣布作业提要。
作业实施――――――――――――――――――――――――45分钟同志们,上节课我们观看了防护电教片,掌握了有关理论知识,对具体动作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这节课我们将结合课件进行学习,掌握什么是核武器及防护的方法和动作要领,以提高战场上的生存、防护能力。
在上课前,我先提问一个问题请大家回答一下:核武器的杀伤破坏途径有那几种?好,回答正确,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一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核武器的简介(一)概述:核武器是指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
(二)、分类:按结构原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特殊效能原子弹:爆炸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TNT当量,主要由核装料(铀-235、钚-239)、起爆装置、炸药和中子源等组成。
氢弹:亦称聚变弹或热核弹。
最大可达数千万吨TNT当量,杀伤因素与原子弹基本相同,多作为战略的核弹头,主要由热核装料,氘化锂和引爆装置小型原子弹等组成。
中子弹:亦称增强辐射弹。
爆炸时释放的能量不大,但核辐射能力很强,主要用于杀伤大规模集结的军队,特别是装甲车辆内的人员,是一种理想的战术核武器。
特殊效能:通过设计调整核战斗部性能,以增强或削弱某些杀伤破坏因素的。
包括增强x射线弹、冲击波弹、核电磁脉冲弹、感生放射性弹等。
按作战范围可分为:战略和战术。
战略:为了达到战略目的而使用的射程远、威力大的核武器,用于攻击敌方战略目标和己方战略防御的。
核武器及其防护课件
核武器及其防护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现代军事科技》教材第四章“核武器及其防护”部分,详细内容涉及核武器的原理、种类、杀伤力以及防护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核武器的起源、发展及其杀伤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核防护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国防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核武器的杀伤原理及防护措施。
重点:核武器的种类、杀伤力以及实际防护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核武器模型、防护服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核武器历史和发展的短片,引发学生对核武器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核武器的定义、原理及种类,引导学生了解核武器的杀伤力。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核武器爆炸时的场景,让学生感受核武器的威力。
4. 例题讲解:讲解核武器杀伤原理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核武器的杀伤机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核武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加强我国的核武器防护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核武器的定义、原理、种类2. 核武器的杀伤力及防护措施3. 我国核武器防护的现状与展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的区别,谈谈核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答案: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具有更强的杀伤力、破坏力和威慑力。
在现代战争中,核武器是国家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作业题目:简述核武器防护的基本原则。
答案:核武器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远离核武器爆炸中心,利用地形地貌进行遮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辐射损伤,及时进行洗消和医疗救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核武器及其防护知识,使学生了解了核武器的杀伤力和防护措施。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安全,了解我国核武器防护的最新动态,提高国防观念。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一. 教材分析《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核武器防护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核武器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防护措施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核武器的危害,学会在核武器袭击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对核武器的认识相对较为模糊。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关于核武器的零散信息,但对核武器的系统认识尚属空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核武器的直观印象。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在面对核武器这样的重大安全问题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核武器防护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核武器危害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核武器防护的基本技能。
2.难点:如何在核武器袭击时进行正确的自我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核武器的危害,提高学生的防护意识。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的应对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核武器图片、防护用品实物等。
2.场地:教室、户外演练场地。
3.材料:防护手册、防护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核武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核武器对我们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核武器的基本知识,包括核武器的定义、种类、危害等。
核武器及其防护课件
核武器及其防护
2
核武器及其防护
3
一、核武器袭击前的准备
1.了解武器基本知识学会防
核武器袭击的方法。 2.准备好简易的防护用品 (如口罩 雨衣、被单等),以及生活 用品 ,掌握防护 器材的使用方法。 熟悉附近的人防隐蔽工事的 位置,入口标志和紧急疏散 路线。
核武器及其防护
4
二、核武器袭击时的防护
二、核核武武器及器其防护袭击时的防护
8
(二)在建筑物内就地防护
1.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的人员应利用地形、 地物就近隐蔽防护。 在室内:利用拐角或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 尽量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
二、核核武武器及器其防护袭击时的防护
9
(三)在开阔地上进行防护:
在空旷地:利用土堆、丛林、桥洞等地形 卧倒。 卧倒的基本方法是:背向爆心卧倒,双手交 叉胸下,头夹于两臂之间,两腿并拢夹紧, 双肘前伸支起,闭眼闭嘴憋气,胸部离开 地面,重保护头部。
二、核核武武器及器其防护袭击时的防护
10
三、核武器袭击后的行动
(一)撤离时的防护 (二)人员、服装消除行动 (三)个人武器装备的洗消
核武器及其防护
11
(一)撤离时的防护
冲击波过后,应立即站 起迅速抖落身上的灰尘, 迅速撤离沾染区域。
1、撤离沾染区时,应穿 戴好防护服。没有防毒器 材也可用就便器材防护: 如雨衣、塑料布等掩盖住 暴露的皮肤,用耳塞塞住 耳朵,戴口罩活用毛巾无 助口鼻。
(一)利用地下工事防护 (二)在建筑物内就地防护 (三)在开阔地上进行防护
核武器及其防护
5
(一)利用地下工事防护
1.听到核武器袭击的警报,家庭人员应 迅速拉断电闸、关闭煤气或熄灭炉火、关 闭门窗,带好个人防护用品和生活服务器, 按预定方案,迅速有秩序地进入指定的人 防隐蔽工事,并按指定位置坐好。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核武器的防护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核武器危害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学会简单的防护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安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核武器的基本知识2. 核武器的危害3. 核武器的防护措施4. 国家安全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核武器的防护措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核武器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核武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核武器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3. 课堂讲解讲解核武器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核武器的危险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核武器的危害,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7.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六、板书设计核武器的防护1. 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2. 掌握核武器的防护措施3. 关注国家安全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2. 写一篇关于核武器防护的小文章3. 家长签字确认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核武器的防护措施。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核武器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教育。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组讨论”环节。
核弹爆炸防护知识教案
核弹爆炸防护知识教案标题:核弹爆炸防护知识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传授核弹爆炸防护知识,帮助他们了解核弹爆炸的危害性,并提供一些应对核弹爆炸的基本防护措施。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学会在核弹爆炸事件中保护自己和他人。
教学目标:1. 了解核弹爆炸的危害性和影响;2. 掌握核弹爆炸事件中的基本防护措施;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教学内容:1. 核弹爆炸的危害性和影响;2. 核弹爆炸事件中的基本防护措施;3. 应对核弹爆炸的应急反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例引发学生对核弹爆炸的关注和兴趣;2. 提问学生对核弹爆炸的了解程度,并激发他们对核弹爆炸防护的思考。
知识讲解:1. 介绍核弹爆炸的危害性和影响,包括爆炸冲击波、热辐射、核辐射和电磁脉冲等;2. 详细讲解核弹爆炸事件中的基本防护措施,如寻找掩蔽物、避免直视爆炸光、保护呼吸道等;3. 强调核弹爆炸事件中的应急反应,包括选择逃生路线、保持冷静、协助他人等。
示范演练:1. 进行模拟核弹爆炸事件的演练,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如何正确应对;2. 指导学生进行防护措施的实际操作,如正确佩戴防护面具、遮盖身体等。
讨论与总结: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核弹爆炸防护的理解和经验;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核弹爆炸防护知识,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核弹爆炸防护的小论文,包括核弹爆炸的危害性、基本防护措施和个人的应对策略;2.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讨论核弹爆炸防护知识,并制定家庭应急计划。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掌握核弹爆炸防护措施的能力;2. 评估学生小论文的内容和表达能力;3. 考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核弹爆炸防护知识的理解程度。
拓展活动:1. 邀请相关专家或教育工作者进行核弹爆炸防护知识的讲座或培训;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应急设施,如防空洞或紧急避难所。
第三章 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 (核武器)
A、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 B、扎好“三口”(领口、袖口、裤口)。 C、用雨衣、塑料布、床单遮盖暴露皮肤。 D、关门窗、贴封条、堵孔口,密封食品饮水。 E、服用碘化钾等药物。 F、减少或不接触外物,缩短停留时间。 G、拍打身上灰尘,并进行洗消。
11.清除放射线沾染的方法
(2)冲击波——是核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火球猛烈 向外膨胀,压缩周围空气形成的高压气浪。以超音速 向四周传播,随距离的增加,传播速度逐渐减慢,压 力逐渐减小,最后变成声波。
(3)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头几十秒内所放 出的具有恒强穿透能力放射出来的中子流和γ射线。
(4)放射性沾染——在核爆炸的蘑菇状烟云中,有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它和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 对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 沾染。作用时间长,可达几小时,甚至几个月。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武器爆炸时释放出的总能
量,通常用“梯恩梯”当量(TNT当量)来表示。
“TNT”当量——是指核爆炸时放出的总能量相当于
多少吨TNT炸药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核当量越大,
杀伤破坏作用也越大。
当量表示能量相当,不表
4.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示杀伤力也相当。
核武器的方式有——空中爆、地面(水面)爆和地
暴露人员的防护动作要领是:背向爆心卧倒,双手交 叉胸下,头夹双臂之间,双腿并拢夹紧,双肘前伸支 起,闭眼闭嘴憋气、胸部离开地面,重点保护头部。
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课本15页核武器袭击时的防护内容
10. 对放射线沾染的防护
(1)利用人防工事或密闭建筑物防护。 要求:遵守工程使用规则,听从管理人员指挥,还 可利用地下室、地窖、山洞等密闭建筑物防护。
核武器(又称原子武器)——是利用核反应 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 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 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
国防教育教案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国防教育教案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第一篇:国防教育教案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对核武器的防护方法和措施2.使学生了解发生火灾时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针对核武器的杀伤因素,熟悉正确的防护方法三、教学难点:核袭击时的防护行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直观讲解,电脑多媒体辅助五、教学过程:引言:核爆炸后,虽然有较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它也有局限性和可防性只要我们熟悉核武器的性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或减少伤亡一、核袭击前的防护行动当有敌核袭击的迹象时,人防指挥部门就要发出预备警报听到预备警报后,要沉着镇静要做到:1.立即切断电源2.关上煤气或熄灭炉火3.关闭门窗和放下窗帘4.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生活必需品(如衣物、食物、水、手电等打好包,并写好姓名、单位、住址)5.听从指挥,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疏散地掩蔽二、核袭击时的防护见到核爆炸闪光而来不及进入人防室外人员的防护方法:1.地物较大时,地物在人和爆心之间,可横向爆心卧倒防护2.地物较小时,应使头、地物、爆心在一直线上卧倒掩蔽,重点是保护头部(1和2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易燃、易爆的物品)3.在开阔地面的人员,应迅速背向爆心卧倒卧倒姿势:双手交叉手心向下垫于胸前,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闭眼、闭口、收腹,两腿伸直,脚尖向下着地,暂停呼吸巨大响声过去后,应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或口罩,掸掉身上的尘土,进行必要的皮肤防护,就近寻找人防工程掩蔽或迅速远离爆心室内人员的防护方法:室内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靠墙根、屋角或床下、桌下卧倒或蹲下蹲于桌下、墙角时,要两手十指交叉,手心向内,把手放于后脑,头部夹于两臂之间,身体尽量蜷缩,暂停呼吸应避开玻璃门窗或高大柜架,以免玻璃碎片或重物倒下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当有地震突然发生时,也可以按室内防护的方法去做,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到卫生间躲避,那里管道多,支撑力强,这样也能减少伤亡三、核袭击后的行动核袭击后,放射性灰尘、火灾、建筑物倒塌等都会对人员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救结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对放射性灰尘的防护1.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道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扎好三口(裤口、袖口、领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皮肤遮盖起来在室内的人员,应立即关闭门窗,贴上封条,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2.撤离沾染区的行动接到人防指挥部门的命令撤离沾染区时,人员应迅速穿戴好防护器材,扎紧“三口”,携带好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沿指定路线撤离沾染区行进中,人员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防止扬起灰尘沾染后面的人员;要尽量避开草丛、瓦砾层厚和积尘多的墙根、洼沟;沾染区内坚决不许:(1吃食物(2喝水和饮料(3吸烟(4不要坐、卧和脱下防护器材乘车撤离沾染区时,除作好个人防护外,要关闭车窗,盖严蓬布,加大车距前进车上人员不要随便下车,如需要上下车时,尽量不接触车轮和挡泥板3.消除放射性沾染的方法放射性灰尘对人员危害较大,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受染的人员和人员接触的物品消除沾染,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消除服装上的放射性灰尘通常采用拍打、扫除、抖拂、洗涤等方法人员始终要站在上风处,以免被扬起的灰尘再次沾染人员身体受到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进行擦洗,还要清洗鼻腔,漱口,擦洗耳窝条件允许时,严重沾染的人员,应利用肥皂、洗涤剂等进行全身淋浴无水时,可用干净毛巾、纱布等干擦,从上到下,顺一个方向进行擦拭一次将毛巾、纱布翻一次,防止已消除部位被重新沾染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的消除方法是: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消除包装表面的沾染物;对未包装好的粮食,可把沾染层铲掉;对谷类、豆类等,可用扬筛和水洗的方法进行消除;对被沾染的蔬菜、水果类的消除应采取清水冲洗和剥皮的方法;对饮水沾染的消除,可以采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经过处理的粮食、蔬菜、饮水等,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检验符合食用标准方可食用误食了受沾染的食物和水时,可遵医嘱尽快采取催吐、洗胃、利尿等消除方法对被沾染道路、地面的消除可视具体情况,采用铲除、铺盖或用水冲洗等办法实施二、人员受伤后的救护方法人员受伤后,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救护,以减轻伤员的痛苦,保障其生命安全1.手压止血、止血带止血:2.毛巾包扎;(1)头部包扎法(2)下颌包扎法(3)单肩包扎法(4)肘(膝)关节包扎法3.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2)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四、对核泄漏和自然灾害的防护(一)对核泄漏的防护:主要是防核沾染,防放射性尘降,撤离沾染区(二)火灾发生后的自救、互救发生火灾时,首先要沉着冷静,迅速拨打火警119电话,报告失火的位置,以使消防队及时灭火,减少损失快速判断火源位置,火势较小时,先关闭电源后用水(或沙)灭火火和烟较大时,可用湿毛巾、湿口罩等堵住口、鼻,用湿被子或湿床单包裹身体,采用匍匐低姿撤离楼道有明火且烟特别浓时,不要打开房间门,用湿布把门缝堵住,往门上泼水降低温度,打开窗子或阳台呼救、自救或等待救援楼层低的,可用绳或床单撕条连接成绳,从窗口或阳台撤出当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乱跑,应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的火苗一定不要惊慌,多动脑,就能找出恰当的自救、互救方法第二篇:核武器及其防护教学设计核武器及其防护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和核爆炸的方式、外观景象。
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学习教案
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军事科技与国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核化生武器的基本概念、特点、种类及其防护方法。
重点介绍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原理、杀伤力和防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核化生武器的基本概念、特点、种类。
2. 掌握核化生武器的防护方法,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核化生武器的杀伤原理和防护方法。
教学重点:核化生武器的基本概念、特点、种类及其防护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资料、实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核化生武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核武器:介绍核武器的定义、分类、杀伤力及防护方法。
(2)化学武器:介绍化学武器的定义、分类、杀伤力及防护方法。
(3)生物武器:介绍生物武器的定义、分类、杀伤力及防护方法。
3. 例题讲解:针对每种武器类型,讲解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其防护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教材中的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核化生武器基本概念、特点、种类。
2. 核化生武器防护方法。
3. 重点知识框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基本概念。
(2)列举三种核化生武器的防护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安全,了解我国在核化生防护领域的最新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国防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核化生武器的杀伤原理和防护方法。
2.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核化生武器的杀伤原理和防护方法1. 核武器的杀伤原理:核武器主要通过核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光辐射、冲击波、早期辐射和放射性尘埃等对目标造成杀伤。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一、教学目标1.了解核武器的危害。
2.掌握核武器防护的知识和技能。
3.能够正确、迅速地反应核武器爆炸应对方法。
二、教学内容1.核武器的种类和对人类的危害。
2.核武器爆炸后的应对方法。
3.核武器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对核武器的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核武器爆炸应对方法的正确、迅速反应。
2.难点:核武器爆炸后的应对方法的掌握,以及核武器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的学习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听说读写整合教学法3.教学演示法五、教学过程1. 预习:阅读相关资料通过阅读《探索·发现》杂志上的相关文章,了解核武器的种类和对人类的危害,了解核武器防护的知识和技能。
2. 导入:核武器的影响1.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核武器爆炸后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核武器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3. 学习:核武器防护的知识和技能1.知识学习a.了解核武器的种类:核弹、氢弹和中子弹。
b.了解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危害。
c.掌握核武器防护的方法:建筑物的选择和防护设备的利用。
2.技能训练a.灰度图像分析b.核爆炸后的安全措施:采用躲避、掩蔽和防护的方法。
4. 演示:核武器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1.核武器预警信号a.灯光闪烁和门铃响b.听取广播和收看电视c.打收音机2.应对措施a.迅速抵达防护区b.找到沟壑、地窖、楼栋下面、桥梁和地下室等地方躲避c.躲在门窗、门洞或墙壁里,用任何可以找到的物品或建筑物掩蔽头部,包括垫子、桌子、椅子等。
5. 练习:独立思考应对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核武器爆炸后的应对方法,并进行讲解和点评。
6. 综合实践:课堂模拟演练在课堂上进行核武器爆炸模拟演练,让学生根据预警信号迅速找到避难所,并正确使用防护设备进行应对。
六、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反应速度和防护动作是否正确。
2.批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核武器及其防护教学设计
核武器及其防护教学设计核武器及其防护知识与能⼒⽬标: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和核爆炸的⽅式、外观景象。
2.掌握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过程与⽅法⽬标:使学⽣学会正确的对核武器的防护⽅法和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培养学⽣的爱国热情和增强国防意识教学重点:1.核武器的杀伤破坏作⽤。
2.针对核武器的杀伤作⽤,熟悉正确的防护⽅法。
教学难点:核袭击时的防护措施、⾏动。
教学⽅法与⼿段:直观、形象教学和活动教学,利⽤电脑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导⼊:同学们,你能描述⼀下你⼼中⼩男孩的形象吗?(抽⼀个同学描述:可爱、乖巧等)同学们,我也给你描述⼀下我⼼中的“⼩男孩”的形象,我⼼中的这个⼩男孩1945年⽣于美国,体重4082公⽄,⾝⾼3.05⽶,腰围0.711⽶,脾⽓1.25万吨TNT。
(视屏播放)。
问:这是⼩男孩吗?⽣齐明确:不是。
问:这是什么呢?(是原⼦弹,是核武器。
)问:对,同学们想深⼊了解这种武器吗?(想)⼀、读书识核那好,请同学们阅读16⾄18页的第⼀⾄三⼩节,请回明确下⾯的问题。
(时间5分钟,学⽣读书讨论,教师个别指导,抽⼀名同学回明确。
)温馨提⽰:不动笔墨不读书,请⽤笔在书上圈、点、勾、画。
1.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核武器?明确:利⽤核反应瞬间放出巨⼤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的武器。
核武器包括:原⼦弹、氢弹、中⼦弹等。
2. 核武器的威⼒⽤什么表⽰?其威⼒有多⼤?明确:通常⽤“梯恩梯当量”(TNT)来表⽰。
回明确完毕,观看讲解视屏“核武器”。
核事故事例:1945年8⽉6⽇,美国在⽇本的⼴岛上空扔下的⼩男孩,⼴岛市⼏乎被夷为平地,使成千上万⼈双⽬失明;造成24.5万⼈死伤,20万⼈失踪。
1945年8⽉9⽇,在⽇本长崎爆炸的胖⼦,⼤约5千多间房屋被毁坏,造成14万⼈死亡。
3.核武爆炸后产⽣的破坏因素有哪些?会对⼈体产⽣怎样的伤害?明确: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回明确完毕,观看讲解视屏“核武爆炸后产⽣的破坏因素”)2.想⼀想,说⼀说:(1)当⾯临核袭击时怎样就近防护?(抽⼀名学⽣)看看核防护专家是怎样强调的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核武器及其防护
嘉善县泗洲中学吴佳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核武器简介
2.对核武器的防护
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具准备:PPT、毛巾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视频:日本广岛、长崎核爆炸——最早使用的核武器
【进行新课】
一、核武器及其爆炸方式
1.核武器
(1)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
(2)核武器的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
(3)核武器的分类:主要有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
(图片)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是指弹头部分,而运载工具是用来发射或投射核弹头的工具,有导弹、火箭、飞机、火炮、潜艇、鱼雷等。
(图片)
2.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TNT当量”来表示。
当量是指爆炸时放出的总能量相当于多少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3.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地面(下)爆炸、水面(下)爆炸等。
4.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图片)
核武器爆炸景象的共同点:依次出现闪光、火球、尘柱、蘑菇状烟云,并在不同距离上先后听到核爆炸的巨大响声。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1.光辐射
2.冲击波
3.早期核辐射
4.放射性沾染
5.核电磁脉冲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三、对核武器袭击的防护
1.核袭击前的防护
对核袭击的最好防护措施是进入人防工程(图片),但必须在听到空袭警报时完成,否则,就只能视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行动。
2.核袭击时的防护(图片)
听到预备警报后,要沉着镇静。
要做到:(1)立即切断电源。
(2)关上煤气或熄灭炉火。
(3)关闭门窗和放下窗帘。
(4)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生活必需品(如衣物、食物、水、手电等打好包,并写好姓名、单位、住址)。
(5)听从指挥,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疏散地掩蔽。
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的人员应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防护。
室内、街上、空旷地防护方法(图片)。
3.核袭击后的处理措施
(1)对放射性灰尘的防护
a.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
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在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口鼻。
b.“扎三口”
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简称“扎三口”或用雨衣、塑料布、床罩等身边容易得到的器材把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或直接躲进可掩蔽的装备或建筑物内,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活动。
c.关门、堵孔
立即关好门窗,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
(2)放射性沾染的消除方法
a.人员的洗消(全身和局部)。
b.消除衣服上的放射性灰尘。
c.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的消除。
d.对误食受沾染食物和水的处理。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