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2)-11井田(矿田)划分与矿井(露天)布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井田(矿田)划分与矿井(露天)布局
一、井田(矿田)划分
矿区内井田划分是确定矿区开发规模与矿井布局的基础,也是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几十年来,我国在矿区井田划分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实例。

一)井田划分随着开采技术和装备的提高趋向合理
随着开采技术装备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矿区井田划分与矿井布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50年代初期矿区开发主要是浅部煤层,当时推广长壁式采煤炮采工艺,由于受设备能力和管理水平限制,采煤工作面长度、进度、单产均不高,1953年工作面平均产量4053t/月,工作面平均长44m。

提升设备国内主要生产直径2.5m以下的绞车,直径3m绞车产量很少,直径4.0m以上绞车需从国外引进。

根据当时开采技术条件、技术装备以及国家资金紧缺和大量需煤的情况,除重点建设鹤岗兴安台、新一(东山)、阜新海州、五龙(平安)、辽源中央立井等大型骨干矿井(露天)外,一般井田划分尺寸均较小,建井密度较大。

以片盘斜井开拓浅部煤层为代表的各矿区,其井田尺寸都比较小。

如鸡西矿区东西长120km,南北宽25~45km,面积3078km2,为一轴向近似东西的向斜构造。

含煤地层主要是侏罗纪城子河组、穆棱组、第三纪永庆组及平阳组。

其中城子河组全区发育,是矿区主要开采对象。

第三纪永庆组及平阳组尚未开发。

根据矿区煤层露头发育、倾角缓,第四系地层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特点,50、60年代除在小恒山深部、二道河子、张新建设3对立井外,在煤田南北浅部煤层均以片盘斜井进行开发。

如恒山矿开采缓斜近距离煤层群,矿田走向长7km,倾斜宽2.5km,布置5对片盘斜井,每个井田走向长0.8~1.8km,倾斜宽1.0~2.1km,布局密集。

鸡西矿区用片盘斜井开
发浅部煤层是合理的,投资省、出煤快。

以立井开发的鹤壁矿区是第一、二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起来的,现已年产500万t左右,是中原动力煤生产基地。

矿区走向长34km,倾斜宽3~6km,规划13对矿井,现有生产矿井8对(张庄斜井已报废),全局设计能力为435万t/a,参看表6—2—l及附图6—2—1。

矿区井田划分主要以断层作为自然境界,在34km的矿区走向范围内,浅部共划分9对矿井,除六、八矿及未开发的冷泉井田走向长度达5~6km外,其它矿井仅为2~4km。

由于井田布置过密,没有给以后扩大井田增加储量留有余地,各矿井只能向深部延深,造成水平延深频繁及多水平同时生产,系统复杂,环节多。

另外,矿区主要断层与煤层斜交,一水平两翼储量尚可均衡,深部水平的一翼被斜交断层切割,以至形成了单翼生产的局面,从而带来了矿井开拓布置复杂,开拓效益较差的结果。

井田尺寸小,矿井布局密尤其是沿走向布局过密是50年代矿区井田划分的一个特点。

6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生产制造多绳绞车、钢丝绳强力胶带输送机、大型风机、高扬程水泵等大型矿山设备,为开发深部煤层建设大中型矿井提供了条件。

在认真总结50年代建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随着矿区开发煤层深度的增加,在井田划分上新井井田尺寸大幅度增加,老矿井则通过技术改造对井田境界普遍进行了调整或井田合并,加大了井田尺寸。

随着可弯曲刮板运输机、浅截深采煤机等采运技术装备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采煤工作面长度、单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979年工作面长度由1953年的44m增加到95m,单产由4253t/月提高到11220t/月。

特别是70年代引进综采设备后,工作面单产大幅度地提高,促使矿井生产能力不断加大,矿井生产日趋集中化。

为适应井型不断加大的需要,在矿区井田划分和矿井布局上,不仅井田尺寸加大,对井型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使矿井数量大为减少,矿井布局更
加合理。

如鸡西矿区浅部片盘斜井,随着采深的增加,提升段数增多,生产环节复杂,生产能力下降,矿井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恶化。

随着装备的发展,有计划的将52对片盘斜井进行了合并改造,1979年合并为30对矿井,矿区开发规模903万t/a,1979年与1974年相比,矿井数减少42%,矿区产量提高33.5%,矿井能力提高93%。

80年代后矿井进一步进行了集中,并新建了杏花竖井。

1994年合并为21对矿井,年设计能力为1428万t/a,每个矿井平均能力68.0万t/a,生产原煤1040万t,已成为我国以大中型矿井为主体的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80年代随着现代化矿井的建设和现代化矿区的建成,矿井布局进一步优化合理。

在众多矿区中晋城尤为典型。

晋城矿区是1958年开始开发的。

现有古书院、王台铺和凤凰山三个生产矿井,分别于60年代和70年代初投产,投产初期三个矿设计总能力为285万t/a,其中古书院矿设计能力90万t/a;王台铺矿设计能力45万t/a;凤凰山矿设计能力150万t/9。

为适应发展综合机械化的需要,对矿井进行技术改造,矿区总设计能力为540万t/a,其中古书院矿180万t/a,王台铺矿210万t/a,凤凰山矿150万t/a。

1988年三个矿井又进行了改扩建,凤凰山矿设计能力由150万t/a增至400万t/a;王台铺矿由90万t/a增至210万t/a,改后产量300万t /a;古书院进行二次扩建,设计能力由180万t/a增至300万t/a。

3个矿井1994年实产量际达到876.5万t,达到了集中生产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一时期国有重点煤矿井型也不断加大,“六五”期间国有重点煤矿投产42处,总能力为3482万t/a,平均井型82.9万t/a;“七五”期间国有重点煤矿投产65处,总能力为6230万t/a,平均井型95.8万t/a;"八五”期间1991~1994年国有重点煤矿投产21处,总能力为2627万t/a,平均井型125.1万t/a。

进入90年代,综采生产水平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日趋集中化,井型日趋大型化,有的大型、特大型矿井实现了一井一面的高产量、高效率和高效益。

随着采掘运技术装备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将出现更多高产高效矿井。

近年在煤层赋存条件好,储量丰富的煤田,开始了大型现代化矿区的规划与建设。

如神府东胜矿区南北长80km,东西宽35~55kin,是目前煤炭赋存和开发技术条件较好的矿区,具备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条件。

矿区内划分14个井田,井田走向一般在l0km左右,井型为240—600万t/a,矿区总规模6440万t/a(其中:国有重点煤矿规模5240万t/a)。

建国40余年的实践表明,矿区井田划分与矿井布局要随着技术装备的进步而发展,不断地调整井田境界,以促进矿井布局不断地趋向合理优化。

二)煤层赋存条件是井田划分的重要影响因素
煤层赋有条件、地质构造形态、煤质分布、开采技术条件及地形地物是井田划分主要条件之一,只有认真研究煤层赋存状态、地质构造与开采条件,才能合理划分井田,保证矿井长期正常生产稳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兖州矿区南北长26km,东西宽16km,面积约375km3,区内地形平坦。

泅水河、白马河穿越矿区。

煤系属石炭系太原群和二叠系山西组。

含可采煤层7层,其中3号层属特厚煤层,平均厚度8m,其余为薄到中厚煤层,一般累计可采厚度为12—14m。

煤种为气煤。

煤田属向北倾伏的磁阳向斜构造,倾角平缓,一般为3°~10°。

断层比较发育。

煤田东部、东北部为区域性大断层切割,西部、南部为煤层露头,区内第四系冲积层普遍发育,厚20~220m,含水性强。

矿区储量丰富,总工业储量达330996万t,全部适合机械化开采。

根据上述情况,将煤田分为南部、西部、北部三大区域。

1.南部区
东以峄山断层为界,北以皇甫断层为界,西以马家楼断层为界,南以煤层露头为界。

本区第四系冲积层最薄(22、80m),是矿区最先开发的区域。

该区以较大断层为界,划分南屯、北宿、唐村、落陵4个井田。

70年代建成了北宿、唐村、落陵3个中小型矿井和南屯1个年产150万t(原规划为210万t)的左型矿井。

矿井布局比较合理。

2.西部区
东以马家楼断层为界,南、西、北均以17煤层露头为界。

由于马家楼断层落差大,且具有导水性,自然形成了本区井田的深部境界。

鉴于本区走向长达17.5km,中部又被皇甫断层切割,不仅断层导水性强,且断层带宽达50m,因此,划分成两个井田。

即皇甫断层西北部为辛集井田,东南部为里彦井田。

根据煤层赋存及储量分布,建设两对年产60万t中型矿井。

3.北部区
北东以磁阳断层、峄山断层为界,南以马家楼断层、皇甫断层为界,西以煤层露头为界。

平均倾斜宽10.5km,走向长7~17.5km,形似扇形。

本区第四系冲积层厚80~227m,直接覆盖于煤层露头之上。

地面有泅水河通过煤层浅部,津浦铁路穿过东北部,村庄较多。

根据该区地质条件及煤层赋存特点,划分为东滩、兴隆庄、鲍店、田庄、杨村、兖州6个井田,其主要理由是:
(1)划分井田时,曾考虑将津浦铁路以东,一500m以上部分单独划为一个井田。

但井田走向短(去掉工业场地及风井煤柱,走向长不足4km),减少了铁路以西井田走向长度和储量,以及由于第四系冲积层厚,存在一水平井深等问题,未予采纳;
(2)鲍店井田浅部小槽煤一250m水平以上单独建井,虽基建投资增加,但生产费用低,对生产、管理都比较有利;
(3)兴隆庄井田浅部小槽煤一250m水平以上,铺子断层以西部
分,划给杨村集中开采,节省井巷工程费,生产费用也较低;
(4)小槽煤区域走向长15.4km,主要可采煤层仅两个薄煤层,南部构造复杂区划给田庄地方煤矿,北部划给兖州地方煤矿,尚余井田走向长度9kin左右,用一对矿井开拓,生产能力确定为60万t/a,生产管理较为方便;
(5)兴隆庄深部井田,曾考虑以3煤层一500m水平垂直划分,即一450一一500m水平的储量由兴隆庄开采比东滩开采能节省生产经营费用。

但考虑东滩井田位置已定,不宜再作改动,故仍以一450m 水平垂直划界;
(6)兴隆庄与鲍店的境界,曾提出以铺子断层为界的方案。

铺子断层落差较大,导水性强,小槽煤与奥陶系灰岩相接B6,膨响开采安全。

以铺子断层为界,可避免两个井田互相穿越断层开采的问题,缺点是3煤层部分井下运输、井巷维护和通风距离增长,生产费用高。

故3煤层仍以C—1孔与35号孔连线为界,小槽煤以铺子断层为界;
(7)田庄、杨村的深部境界,曾考虑过一300m、一400m水平两个方案。

通过比较,鲍店浅部定在一400m水平,比一300m水平既节省井巷工程量又节省生产费用;兴隆庄生产费用虽多花一些,但可节省较多井巷工程费,结合兴隆庄第一水平开采小槽煤不过铺子断层的优点,田庄、杨村深部境界确定为17煤层一400m水平。

根据以上因素确定井田境界,全矿区划分为十一个井田。

该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稳定、构造简单、产状平缓、储量丰富,地处华东经济发达区,根据煤层发育情况,将厚而稳定的3煤层分布的地区划分为4对大型或特大型矿井,仅有薄、中厚煤层小槽煤分布地区划为7对中、小型矿井。

井田划分充分利用断层,结合煤层分布、煤层赋存深度确定井田境界。

设计确定的井田划分、矿区规模、矿井开拓方式及建设顺序均较合理。

三)煤层埋藏深、冲积层厚的矿区井田划分
我国开滦、淮南、淮北的新区以及济宁等矿区,煤层埋藏深,煤层层数多,煤质好,储量奉富,煤层倾角平缓,第四系冲积层厚度大,含水丰富,凿井困难,且地处经济发达的东部区,既适合建大型井,也需要建大型井。

因此,在这几个矿区都以大型、特大型矿井为主进行井田划分。

淮南矿区位于安徽淮北平原南部,淮河中游两岸。

矿区东起固镇长丰断层,西至口孜集断层,南起李一矿南缘,北至明龙山断层。

东西长约l00km,南北宽25~45km,面积约2700km3。

矿区属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淮河、西淝河穿越矿区。

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共含煤40层,其中可采13一18层,主要可采煤层为中厚到厚煤层,总厚度25~33m,主要煤种为1/3焦煤及气煤。

淮河以北为潘谢区,该区四周以向斜轴、断层为界。

属东西向向背斜构造,煤层倾角缓,断层比较发育,矿区储量丰富,总工业储量925023万t。

区内第四系松散层厚度。

一800m,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增厚,含流砂或砂砾2~3层,需采用特殊凿井法凿井。

该矿区主要可采煤层稳定,煤层倾角缓,储量丰富,地区需煤量大,适合建设大型、特大型矿井。

根据该区煤层赋存条件、构造形态、开采技术条件等特点划分9个大型、特大型井田。

该矿区根据第四系松散层分布情况充分利用了断层、向、背斜等地质构造,结合煤层分布、煤层赋存深度确定的井田划分、开发方式都是合适的。

又如位于兖州矿区西部的济宁矿区,北起16煤露头线,南至荷泽断层,东西分别以孙氏店断层和嘉祥断层为界,南北长50km,东西宽16~22km,面积900km3。

区内地势平坦。

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

含煤23层,局部可采,可采8层,厚度10.94m,主要可采煤层为中厚至厚煤层。

主要煤种为气煤、气
肥煤。

第四系厚度121~338m,平均209m。

矿区以宽缓褶曲为主要构造形态,伴有为数不多的断层,矿区储量丰富,1987年末保有储量284992.8万t。

根据该区煤层赋存条件、构造形态及开采技术条件等特点,划为6个大中型或特大型井田。

该区主要可采煤层倾角平缓,储量丰富,地质构造简单,地区需煤量大,结合煤层分布确定的井田划分是合适的。

与之相似的开滦等矿区都具有煤层层数多,煤质好,储量丰富,煤层倾角缓,第四系冲积厚度大,含水丰富,建井困难等条件,加上地区缺煤,划分大型和特大型井田也是合适的。

四)地形地貌复杂的矿区井田划分
我国古交、阳泉、韩城、松藻等一些地形、地貌复杂的矿区,根据矿区煤层赋存条件、构造形态、煤质分布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井田划分时,一般在符合井田开拓、铁路运输和地面布置要求的前提下,沿河流、沟谷两岸选择矿井工业场地,并使每个矿井井田都有比较合适的井筒(平硐)位置及工业场地。

这是井田划分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

古交矿区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又有河谷纵横,地形非常复杂。

山高者东有石千峰,南有马鞍山,汾河东西横贯,南北两岸有大川河、原平河、屯兰河、天池川、师子河等汇入。

最高山顶与河床高差800余米,地面黄土覆盖,冲沟无数,不断被雨水河流冲刷剥蚀,时有滑坡塌方现象发生。

全区土地总面积1478.8km3(221.8万亩),其中耕地28.8万亩,在耕地中山地21万亩,平地5.28万亩。

其中:水浇地8000亩,平地与水浇地均分布于各河流沿岸。

该区煤田属太原西山煤田一部分,东南与西山矿务局的西铭、杜儿坪矿井相邻,西北及东北端为煤田的边缘,有煤层露头出现,南部尚未勘察。

已勘探面积330km3,东西长约20km,南北宽约16.5km,区内最老地层为太古界寒武系。

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和二叠系
下统,主要可采煤层有6层;石炭系的8、9、10三层煤厚度分别为L 9、3.49及0.78m,称为下煤组。

二叠系的15、16、17三层煤厚度分别为1.66、2.9和0.7m,称为上煤组。

两组煤间距45.9m,共有地质储量36亿t,煤质优良,煤种较多,炼焦用煤占88%,其中:主焦煤39%,肥煤32%,瘦煤17%,其余为贫煤。

原煤灰分平均20%左右,洗后可达10%上下。

上组煤含硫较低0.5%左右,下组煤9号层稍高,洗后平均在1.5%以下。

区内北部地层走向为东西方向,向南倾斜。

南部有马兰向斜构造,轴向大致南北,两翼不对称,西翼走向大致北东,向东南倾斜;东翼走向大致为北西,向西南倾斜。

倾角4°~12°,仅在煤田西部边缘部分变陡,一般为20°左右,局部最大倾角达62°。

煤田地质构造简单,东部褶曲变化较小,东部及西部断层较多,全区初步查明落差l0m以上的断层有78条,其中以隋老母、李家社、头南、古交和红岩子等断层较大。

沿煤层露头地带古窑较多,现在仍有小窑开采。

根据矿区地质条件,井田划分时考虑以下原则:
(1)矿区储量非常丰富,地形极复杂,少数良田分布于河流两岸,矿井场地亦应倚山临河,多开矿井就得多花投资,多占良田,因此,确定少开井开大井的方针,共划分5个大型、特大型井田;
(2)矿区内河流多,断层多,在划分井田境界时,一方面应尽量利用这些自然境界,以减少生产管理上的困难,一方面应充分研究这些自然因素的性质,以规定更有利于生产的井田境界;
(3)矿区赋存煤层较多,倾角极缓,厚度稳定,在开采程序上上组压下组,上层压下层,储量虽多,只能一层一层开采,加之河流、断层较多,必须留煤柱,过断层,给生产管理带来一定困难,针对这个特点和矿区外运条件,在考虑矿区生产规模时生产能力不宜过大,这样虽服务年限偏长,但后期生产潜力较大;
(4)地面建筑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利用地形,缩小建设面积,这不仅可以节约投资,而且可以少占农田。

矿区规模为年产1650万t,划分5个井田。

沿汾河两个井田,汾河以北为西曲,以平硐及斜井综合开拓,年产300万t;汾河以南、屯兰北东为镇城底井田,用斜井开拓,年产150万t。

沿屯兰河划两个井田,一为屯兰井田,用立井开拓,年产400万t,一为马兰井田,用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年产400万t。

在长峪沟附近为东曲井田,以平硐及斜井综合开拓,年产400万t。

古交矿区根据区内地形复杂及水系较多,井硐位置直接影响井田划分的特点,充分利用汾河、大川河作为井田境界,将井硐口设在河岸台阶地。

同时根据煤种优良、构造较简单、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确定建设大型、特大型矿井的开发原则,都是合理的。

松藻等矿区地形地貌情况与古交矿区基本相似,也是利用河流及褶曲轴作为井田境界,划分5个井田,井田走向长一般为7~12km,井田面积12~28km3(逢春井田5.5 km3),井田划分是合理的。

在山区,尤其是地形复杂的高山区井硐和工业场地位置选择会成为井田划分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会成为划分井田的决定性因素。

地形、地貌复杂的矿区,尽量使每个井田都有比较合适的井筒(平硐)和工业场地位置,不要因井田划分不合理而给井筒(平硐)和工业场地位置选择带来困难。

井田划分还应适当加大井田尺寸、减少井田数目,以少占耕地和良田。

五)用经济合理剥采比划分露天矿田
用露天开发矿区或矿田,建设工期与达产时间短,增产快,生产安全,效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因此,煤田赋存浅的矿区或煤田浅部有条件用露天开采的矿田应优先用露天开发,这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针。

我国用露天开发的矿区有平朔、霍林河、伊敏河、小龙潭等矿区。

决定矿区是否用露天开采的关键是经济合理剥采比。

《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定:露天开采的,经济合理剥采比一般不超过5~10k m3/t,初期生产剥采比,对褐煤、烟煤、炼焦煤一般分别不大于4、6、8k m3/t。

每个露天煤矿的经济合理剥采比都是根据地质条件(岩石性质、煤质及煤的牌号、水文地质条件等),生产工艺和国家技术政策,通过调查、试验、研究和比较综合确定的。

我国国有重点煤矿中开采无烟煤的宁夏石炭井大峰露天矿,平均剥采比为3.36ma/t,初期生产剥采比为2 m3/t;开采气、肥、焦煤的平朔安太堡、鹤岗北大岭、海勃湾公乌素3个露天,境界剥采比为6~8 m3/t,平均剥采比为5.1~5.89m3/t,初期生产剥采比为4.02~5.4 m3/t;开采长焰煤的阜新海州等8个露天,境界剥采比为6~l0 m3/t,平均剥采比2.01~6.52 m3/t,初期生产剥采比为2.69—8.9 m3/t;开采褐煤的露天有小龙潭、霍林河等6个露天,除平庄西露天剥采比大外,其余的境界剥采比为3~5 m3/t,平均剥采比为0,84~5.1l m3/t,初期生产剥采比为0.80~3.3 m3/t。

露天境界剥采比确定后,露天开采境界即可划定。

露天境界有地面境界和底部境界两种,露天矿有时需根据地面条件确定境界,有时需要根据地下条件确定境界,如霍林河矿区含煤地层为中生界侏罗系霍林河组。

煤田为一宽缓向斜构造,向斜轴与煤田的展伸方向一致,含煤地层主要发育在向斜东翼,其地层走向为北20~东,倾角一般为5°~15°,本区共有24个煤层,煤层结构复杂,煤质屑老年期褐煤。

含煤地层的岩石以泥岩和泥质胶结的砂岩为主,含水较大,强度较低。

该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大,赋存浅,结合地形地貌条件,大部分适合于露天开采。

为减少外排量,提前实现内排,降低露天生产成本,初期采用3ma八境界剥采比,当坑内能容纳全部剥离物时,采用5ma
八境界剥采比。

根据边坡稳定,运输条件要求,边坡确定按23‘圈定境界。

按上述要素圈定的露天开采范围,长10.5 km,宽2—3.6km,地质储量135341万t,可采储量117183.5万t,;
勘探区东部、南部、西部尚有剩余地质储量约123329.7万t,可采储量92497.2万t。

根据该地区煤层赋存状态及开采技术条件,结合地形、地物划分为3个井田,用斜井开拓。

根据国家对通辽、科右、长白等电厂的建设计划,确定霍林河矿区年产商品煤1000万t。

霍林河现已建成年产1000万t的大型露天矿区。

但由于电厂建设不同步,矿区产量尚未达到设计规模。

从这个矿区的煤种、煤质实际出发,确定的剥采比和圈定的境界是合理的。

我国用井工和露天联合开发的矿区较多,如抚顺、阜新、平庄等矿区。

这些矿区对煤田内煤层赋存浅或比较浅的厚煤层,按经济合理剥采比圈定露天开采范围,即确定露天开采与井工开采范围,联合进行开发。

阜新是以井工为主露天为辅的联合开发矿区,现有7个井工矿、2个露天矿。

两个煤层厚、赋存浅的井田用露天开采。

如海州露天东起高德2号断层,西至太西1号断层,北起太平下层底板,南至孙家湾背斜,走向长3800m,倾斜宽1800m。

露天境界内有5个缓斜煤层,即太平下层、太平中层、太平上层、中间层和孙家湾层,可采层总厚度82m。

煤层在走向方向被落差50—60m断层切割,构造复杂。

所有煤层露头都被矿井开采过,太平上层及下层斜长达350—550m。

采出煤炭占总储量4%左右。

根据海州露天剥离运输条件,境界剥采比随开采深度增加而变化为7.1~4.1m3/t,当开采深度确定为350m 时,平均剥采比为4.4m3/t,初期生产剥采比为3.7m3/t。

可采储量13500万t,设计能力300万t/a,服务年限为51a。

该露天开采的煤炭,属低灰、低硫、中高发热量优质动力煤。

1953年1月1日投产至今已开采40多年,一直大幅度超设计能力进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