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亭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鹤亭记》教学设计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袁盛湘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文章内容。

2、学生从了解苏轼生平入手,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

本册书《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为选修,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来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进而读懂文章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这种复杂的思想源自于其坎坷的经历;文章写酒、状鹤、作歌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深入探究本文的思想内涵就是学生们在学习中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运用多媒体

五、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课前积累,调动气氛

导入:关于鹤有“丹鹤鸣,白鹤飞,长风万里招鹤回,关山八万里,君当今日归”的壮丽;又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华美。(看一段鹤舞的视频)学生介绍与鹤有关的三个成语:(例如下)

鹤鸣九皋: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虽然隐居,其名声却传播在外。

梅妻鹤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

焚琴煮鹤: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设计意图:每堂课前有成语及其他语文积累。学生每次都认真准备,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语文学习的情景。本课前请学生准备了三个与鹤相关的成语。学生很有创意,并图文并茂的展现出来。)

环节二自主学习,弄清文意

多媒检测文言学习情况,教师出示投影,提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春,水落,迂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答案:C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答案:D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译文: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检测学生自主学习并落实文言知识的重要环节。《放鹤亭记》的学案在课前已经发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学,标出不能解决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和交流,解决各自的难点。本节课教师出示投影,提问,学生回答以检测他们掌握文言知识的情况。

环节三读出心得,评价思想

(一)谈鹤

1、师引入并提问:东坡与鹤有缘,在《后赤壁赋》中有对鹤的如下描述: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在课文《放鹤亭记》是如何描述鹤?(请用原文作答)

生: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生:高翔而下览”“翻然敛翼”“矫然而复击”

小结:寥寥文字,勾勒出仙鹤的清新俊美,飘逸脱俗。或停或飞,各有千秋,停则亭亭玉立,俊逸迷人;飞则高蹈尘外,超然物外。文章说,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

2、鹤的意象含义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鹤的意象含义是: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带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也是清闲洒脱,自由自在的隐士形象。作者借鹤写人,描绘了一种如鹤独立,如鹤高飞的自由人格。

作用是:就鹤说史:卫懿公爱鹤失众。(东坡文章从来不是为记而记,总是由此及彼,此景此情,他联想典故借题发挥。)

卫懿公是卫惠公的儿子,名赤,世称公子赤。他爱好养鹤,如痴如迷,不恤国政。卫懿公把鹤编队起名,由专人训练它们鸣叫,训练和乐舞蹈。他还把鹤封有品位,供给俸禄,上等的供给与大夫一样的俸粮,养鹤训鹤的人也均加官进爵。每逢出游,其鹤也分班随从,前呼后拥,有的鹤还乘有豪华的轿车。周惠王十七年(前660)冬,北狄(今大同一带)人聚两万骑兵向南进犯,直逼朝歌。懿公亲自披挂带领将士北上迎战,到了荧泽(朝歌北)又中了北狄的埋伏,很快就全军覆没,卫懿公被砍成肉泥。

小结:古人言:“玩物丧志”,过于沉迷所玩赏的事物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壮志。春秋时期卫懿公好鹤而亡国,可说是玩物丧志的典型。

(二)谈酒

1、酒能荒惑败乱:

《酒诰》现为《尚书》中的一篇,它本是周公为其弟康叔而作。西周初年,周公平定殷乱,封其弟康叔于卫。周公初封康叔时,担心康叔年龄较小,于是告诫他商纣之所以亡国,其原因在于“淫于酒”,商纣之乱始于“酒之失”。

卫武公作《抑》:据考证,《抑》是卫武公献给周平王的诫勉诗。告诫周平王潜心修德以治国,勿颠覆败德而乱政;告诫周平王敬慎威仪以显德,勿僭贼威仪以败德;告诫周平王听受善言是敬慎威仪的直接体现。

2、酒能守真养性: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世说新语刘伶戒酒》

《晋书·阮籍传》记载:“文帝(司马昭)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为了避免与司马家结亲,阮籍竟连续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天天喝得烂醉如泥,让对方连提亲的机会都没有,只好不了了之。

小结:竹林七贤:刘伶、阮籍肆意酣畅,亦此全其真而名后世。风流名士,狂歌纵饮,逃避现实而全身远祸。

补充材料:东坡与酒。东坡在徐州有95篇文章,35篇文章都含有酒。如: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在《后赤壁赋》中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妻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醉人的文字)

小结:作者以酒衬鹤。把酒临风,举杯痛饮,有刘伶、阮籍为师,游目骋怀,临风放鹤,有张君山人相伴。这是多么逍遥自在,如闲云野鹤一般,令人心醉。

(三)谈隐者

请同学们速读文章,分析苏轼对隐者以及隐者生活所持的态度。

提示:原文有“饮酒于斯亭而乐之”“隐居之乐,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从这两句话不难看出,苏轼对隐者的态度——欣羡。

小结:苏轼在文章中表明:同样是鹤,隐者爱鹤,有益无害,其乐无穷,而卫懿公爱好养鹤,竟然因此而亡国;同样是酒,刘伶、阮籍之类的隐者,赖酒以保全自己并留名后世,而君王好酒,却要遭到告诫。同是好酒好鹤,因人不同,“其为乐不可同日而语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深入探究本文的思想内涵。文章写酒、状鹤、作歌表达作者什么思想,这是学生们在学习中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环节四知人论世,拓展延伸

1、多媒体展示苏东坡的生平:

1037年出生

1056年19岁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

1061年24岁通过制科考试,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5年28岁还朝判登闻鼓院

1069年32岁任监官告院,两次上书否定变法

1071年34岁出任杭州通判

1074年37岁改任密州通判

1077年40岁改任徐州通判,期间作《放鹤亭记》

1079年42岁改知湖州,同年“乌台诗案”发,年底贬黄州团练副使

1084年47岁改贬汝州

1086年49岁回朝,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又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