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初中地理易错题汇编-地球和地图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对如图所示地理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处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①

B. C处陡崖的垂直高度至少达100米

C. 若村庄甲到水电站图上距离2厘米,则两地实距8千米

D. 图示区域栽种柑橘树较为适合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从图中可知,①②③处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②(②是山脊);C处陡崖的垂直高度至少达100米;若村庄甲到水电站图上距离2厘米,则两地实距800米;从纬度位置可知,图示区域是北方地区,栽种苹果树较为适合。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下图a为我国海南岛,自然环境呈环带状分布,河流上游流域为主要水源林区。图中b 为世界某岛屿,四周的珊瑚礁在海啸肆虐时保护岛屿安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一架飞机从a岛飞往b岛,是从()

A. 大西洋飞往北冰洋

B. 印度洋飞往太平洋

C. 北半球飞往南半球

D. 东半球飞往西半球

(2)海南岛()

A. 位于中纬度、热带

B.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C. ①区域为该岛主要工业区

D. ③区域为主要水源林保护区

(3)据图文资料推断()

A. a、b两岛时间相差12小时

B. a、b两岛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C. 若相同速度环岛骑行一周,则a岛比b岛用时更多

D. 若相同强度的海浪对海岸破坏a 岛小于b岛

【答案】(1)C

(2)B

(3)C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材料分析可知,a为海南岛,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濒临太平洋;b为毛里求斯岛,位于东半球、南半球、濒临印度洋。由此可判定,飞机从a 岛飞往b岛,是从北半球飞往南半球、从太平洋飞往印度洋。故C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

A.海南岛位于低纬度,地处热带,A不符合题意;

B.海南岛地势四周低平,中间高耸,B符合题意;

C.③区域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为该岛主要工业区,C不符合题意;

D.①区域为山地,为主要水源林保护区,D不符合题意;

(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为海南岛,b为毛里求斯岛。

A.a、b两岛相差(110°﹣58°)÷15°≈4个时区,时间相差4小时,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纬度可判定,a、b两岛均位于热带,无极昼极夜现象,B不符合题意;

C.ab图幅相同,a图比例尺小于b图,则a图范围大;由此可判定,若相同速度环岛骑行一周,则a岛比b岛用时更多,C符合题意;

D.因为b岛四周的珊瑚礁在海啸肆虐时保护岛屿安全,因此,若相同强度的海浪对海岸破坏a岛大于b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3)C。

【点评】(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之间。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

(2)人们规定,高纬度是60°—90°之间的地区;中纬度是30°—60°之间的地区;低纬度是0°—30°之间的地区。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

(3)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往东每跨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往西每跨一个时区减一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东加西减。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中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水:河流)。因此,以太阳光照产生的明、暗(阳、阴)为地名来命名的城市很多,且沿用至今。例如江苏省的江阴市位于长江南岸、陕西省的华阴市位于华山北麓。下图为山、河的南北两侧太阳光照差异与城市名称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古代,绵阳因靠近绵山得名,资阳因临近资水(沱江)得名。甲、乙、丙、丁四城市能代表绵阳、资阳位置的是()

A. A——绵阳、丙——资阳

B. 乙——绵阳、丁——资阳

C. 乙——绵阳、丙——资阳

D. 甲——绵阳、丁——资阳

(2)“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是因为我国大多数地区位于()

A. 秦岭以北

B. 赤道以北

C. 长江以北

D. 北回归线以北(3)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分析,夏至日正午北坡为阳的是()

A. 海南五指山(190N)

B. 陕西华山(340N)

C. 湖南衡山(270N)

D. 山东泰山(360N)

【答案】(1)C

(2)D

(3)A

【解析】【分析】(1)由题干信息“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和“绵阳因靠近绵山得名,资阳因临近资水(沱江)得名”可知,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乙位于山南,应为绵阳;丙位于水北,应为资阳。故C符合题意。

(2)“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是因为我国大多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始终在太阳直射点以北。故D符合题意。

(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5°N纬线。根据四个选项中的纬度可知,只有海南五指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此时正北向阳,是阳坡。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D;(3)A。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理解解答即可。

(2)(3)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