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江-枞阳矿集区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床地质
安徽庐江-枞阳矿集区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潜力陆三明1,李建设1,周宇章1,楼金伟1,王书远2
(1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安徽合肥230001;2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合肥230001)
庐江-枞阳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重要的成矿区之一,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各类矿产资源丰富(常印佛等, 1991;唐永成等,1998)。已经查明有煤、铁、锰、铜、金、明矾石、重晶石、铅、锌、硫、石膏、萤石、石灰岩等15个矿种,主要矿种铁铜矿床点目前已发现189个,其中铁已查明的达到普查及以上工作程度的大型矿床3个,中型矿床4个;铜矿床已查明的达到普查及上工作程度的大型1个,中型1个。
1 区域矿床类型及矿床系列
1.1 区域矿床类型
庐江-枞阳地区与铜、铁、硫、金矿化有关的矿床类型概括有8种。而且矿床类型在时空演化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斑岩铜(金)矿分布于火山岩盆地外围的构造-岩浆带中。斑岩型铅锌银矿则主要分布于火山岩盆地的边缘,产于次火山岩与中下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
火山热液型铁矿,火山热泉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硫(铁、铜)矿床则主要分布在火山岩盆地内,产于砖桥旋回下段火山岩中,并与区内的潜山岩相火山岩密切相关。
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硫、铜等多金属矿床则主要分布于火山岩盆地的边缘(吴明安等,1996),产于基底地层中。基底地层可能为侏罗系罗岭组。
较晚期形成的脉状铜矿、铜金矿点多位于火山岩盆地中心,有经济意义的脉状铜(金)几乎全部产于双庙旋回与砖桥旋回的火山岩中(任启江等, 1991)。
1.2 矿床系列
本次工作依据矿化与岩浆岩的关系划分出4个矿床系列。分别为:与高钾钙碱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金成矿系列;与中酸性火山-潜火山岩有关的气-热液铁、铜、金、硫、石膏、明矾石成矿系列;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沉积-叠加改造铁铜成矿系列;与富碱侵入岩有关的铁、铜、铀成矿系列。一是与高钾钙碱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金成矿系列,主要的代表性矿床为沙溪铜金矿床,与矿化有关的岩体主要为中酸性钙碱性系列的侵入岩及次火山岩,侵入于中生代地层中,矿化蚀变特征较明显,矿化富集地段主要在石英闪长斑岩内部的钾质蚀变带、钾质蚀变与青盘岩化叠加带及其附近,成矿年龄可能在126.8 Ma。二是与中酸性火山-潜火山岩有关的气-热液铁、铜、金、硫、石膏、明矾石成矿系列。区内主要代表性的矿床为罗河铁矿,何家大小岭铁、硫铁矿床,脉状铜金矿床等。主要有3种矿床类型:火山热液型、火山气液型、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型。罗河铁矿床是砖桥旋回末期与火山热液有关有大型铁矿床,何家大小岭铁、硫铁矿床则可能是与砖桥旋回末期潜火山岩有关的气液矿床。区内与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的脉状铜金矿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基底较浅部位,庐江-枞阳盆地北部脉状铜矿较少,中部脉状铜矿较多,南部脉状铜矿分布也较多,且伴生金。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砖桥旋回末期和浮山旋回中期。三是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沉积-叠加改造铁铜成矿系列。区内代表性矿床为龙桥铁矿、吴桥铁矿、大刨山铜矿床等。主要的赋矿层位为罗岭组上部的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等,在后期岩浆作用的影响下含铁热液在适当的成矿部位沉淀,从而形成矿床。四是与富碱侵入岩有关的铁、铜、铀成矿系列。该系列铜矿床以城山、巴坛、龙王尖等铜矿床(点)为代表,与成矿有关的岩体是以石英正长岩、二长花岗岩等碱性花岗岩,分布于庐江-枞阳盆地南部的城山、龙王尖一带。该系列铀矿床以枞阳黄梅尖、城山等铀矿床(点)为代表,与成矿有关的岩体是以碱性正长岩为主的岩石,分布于庐江-枞阳盆地南部的城山、周潭一带。该系列矿床成岩年龄为125.4~126.8 Ma之间,成矿年代可能与此同期(周涛发等,2008)。
22 矿床地质2012年2 找矿潜力分析
根据区域成矿规律分析,结合矿床资源深部推测及潜力评价成果(董树文等,2009),对找矿远景区进行了总结:沙溪“斑岩型”铜矿主要集中在查区北部的沙溪-东顾山北东向成矿远景区;罗河“玢岩型”铁矿主要集中在查区西部的缺口—罗河北东向成矿远景区;龙桥“层控叠改型”铁矿主要集中在勘查区北部清水塘-矾山-黄屯近东西向成矿远景区和南部的枞阳花山-石矶近东西向成矿远景区。铁矿在已知矿床深边部、新地区、新类型寻找上仍有较大潜力。铁矿找矿工作,除继续加大罗河、泥河、何家大小岭铁矿深边部的找矿工作外,应重视盆地边部低缓复杂的磁异常验证工作。近期省地勘基金对盆地西部缺口-罗河-义津桥地区部分低缓复杂磁异常进行了验证,在小包庄、牛头山、李家楼地区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是小包庄地区铁矿床预期可能达中型及以上规模,但这一成矿区带上仍有部分异常验证不彻底或部分异常仍未验证。对上述低缓复杂磁异常区段进一步投入工作后,将可取得较大的资源潜力。盆地东部与铜陵矿集区过渡带存在一条南北向磁异常带,含多个局部异常,地表矿化和地层较为有利,是开辟新区的新方向。盆地南部因石矶地区于正长岩与东马鞍山组接触带发现磁铁矿体而给我们较大的探索空间,且区内存在规模较大的罗岭-大缸窑、花山-石矶的两条北东向航磁异常带,带内异常验证较浅或未验证,因此上述地区是寻找“龙桥式铁矿”较大潜力区。铁矿还应注重新类型的寻找,庐枞地区在马口、杨山等大量正长岩类侵入体的含矿性值得探索。罗河西侧钱桥地区虽然地表出露为红层,但根据罗河铁矿床勘探资料推测红层之下仍为火山岩盆地的一部分,只是由于受罗河-缺口断裂的切割,断层上盘下陷,火山岩盆变深了。其深部仍具有罗河铁矿床特征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
铜矿找矿方向为:庐江县沙溪-东顾山地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其次为庐枞盆地内部的寨基山-井边地区。沙溪-东顾山地区沙溪铜矿深部仍要探索。在沙溪铜矿主矿带的西侧还存在打银山铅锌矿化点,目前该矿点在开采过程中,还发现有金矿化,表明沙溪铜矿区西侧覆盖区,还可能存在矿化分带现象,进一步表明沙溪深部及外围找矿具有较大的前景。在沙溪铜矿北东方向,仍有陶冲、东顾山磁异常、照壁山、孟家山激电异常以及东顾山铜铅锌银钼综合异常区,工作程度较低,且区内发育碎屑岩建造、碳酸盐建造,具有形成“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的可能。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对盆地内及周边地区铜、铅锌等多金属矿的找矿已经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和重要成果,盆地内部和边部具有寻找斑岩型铜矿、斑岩型铅锌多金属矿的潜力。通过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与分析在庐枞火山盆地内矾山明矾石矿深部、寨基山-井边、黄公山-天头山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具有寻找铜、铅锌多金属矿新类型的找矿远景。
参考文献
常印佛,刘湘培,吴言昌. 1991. 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71 -76.
唐永成,吴言昌,储国正,邢凤鸣,王永敏,曹奋扬,常印佛. 1998. 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26页.
吴明安,张千明,汪祥云,高昌生,尚世贵,王明华. 1996. 安徽庐江龙桥铁矿[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72页.
任启江,刘孝善,徐兆文,邱德同,胡文瑄,方长泉,阮惠础,董火根,李兆麟,吴启志. 1991.安徽庐枞中生代火山构造洼地及其成矿作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6页.
周涛发,范裕,袁峰,陆三明,尚世贵, David C, Sebastien M, 赵国春. 2008. 安徽庐枞(庐江–枞阳)盆地火山岩的年代学及其意义[J]. 中国科学(D辑), 38 (11) :1342-1353.
董树文,高锐,吕庆田,张季生,张荣华,薛怀民,吴才来,卢占武,马立成. 2009. 庐江—枞阳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成矿[J]. 地球学报, 30 (3) : 27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