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源于吸收,发展源于想象。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来说,创新则源于对语言文字的再加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再领悟和升华,使语言文字图示化。如果学生就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有独特的体验,特别是想象,则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就发挥出来了。怎样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图像,激发学生的独特想象呢?
一、抓住语文教材的空白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纵观小语教材,有许多课文存在着内容上的空白,这些空白正是引导学生提出疑问的切入点,也是迸发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如,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册《二泉映月》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写道:“阿炳因患眼疾而双目失眠。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贫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我让学生读读这几句话,想想有什么想问的。学生很快就提出:“阿炳经历了哪些折磨?他又是怎样面对这些折磨的?”然后让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联系自己平时从电视上所看到的有关内容展开想象,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学生的视野变宽了,对阿炳生活的旧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认识到这些经历是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思想基础。又如,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大禹治水》文中写道:“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走过了千山万水。”我抓住这句话质疑:“你
读了这句话想知道什么?”学生有的说:“我想知道,大禹吃了哪些苦?”有的说:“大禹是怎样走过千山万水的?”自己提出的问题应该自己解决。我让他们组成小组结合平时听过的红军故事展开想象,进行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象最丰富。
二、利用课文意境的深远处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拥有相当数量的古代诗文,如苏轼所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图画是展示形象的手段,课文用语言描写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具体。如,苏教版第十册《游园不值》,学完古诗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听古诗,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好像看到了什么?平时看过花吗?能把“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话通过图画画出来吗?不一会儿“一枝枝红杏”从“一所所茅屋墙上”伸出来。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图意。通过画图描述意境,看来学生已经完全理解这句诗了。小语教材除了古诗,还有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散文,如,苏教版第四册《月亮湾》,可以说是文字生动,充满了诗情画意。学完了课文后,我让学生当了一回小画家,把月亮湾的花、桥、水画出来。尽管低年级学生的绘画能力低,可他们的想象力确实让我吃惊,当学生涂上色彩后,一座座美丽的村子立即呈现在我们眼前:小桥、流水、人家……在此基础上,趁机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月亮湾,学生读文作画描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还原”的过程,再造了事物的形象和课文的意境。
三、展开课文情节的未尽处
小语教材丰富多彩,有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文,有曲折、感人的故事,更有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寓言。这些短小的故事虽然结束了,可言犹未尽,可根据教学过程的顺水推舟进行小练笔,为学生习作训练提供了现成的“下锅之米”,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有情节可演。如,苏教版第三册《狼和小羊》,课文最后写道:“狼不想争辩了,就往小羊身上扑去。”那狼到底吃没吃掉小羊呢?小羊会甘愿让狼吃吗?它会想些什么办法?我让学生围绕这
些问题小组展开讨论、想象、交流。当学生编好了故事,我说:“你们想演一演吗?学生兴趣盎然。然后我把狼和小羊等小动物的头饰发给他们,让他们演一演,学生把狼的凶恶、小羊的聪明演得惟妙惟肖。这个教例生动地说明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的意犹未尽处拓展延伸,既深入文本,扩大了学习的外延,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走进课文角色转换处
如,人教版第十册《再见了,亲人》文中写了中国志愿军向朝鲜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告别,可只字未提朝鲜人民是怎样向志愿军告别的。我让学生从小金花、大嫂、大娘中选一个角色设想:假如你是小金花(大嫂或大娘),联系平时看到的分别场面,你会对志愿军叔叔说什么呢?你会怎样向志愿军叔叔告别?这样把学生
领入教材,走进角色,一下子缩短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学生感觉到既新奇又兴奋。一名学生写道:“假如我是小金花,我会这样说:
志愿军叔叔,请你们不要走,你们为了我们的安宁幸福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你们饱受了战争的残酷,你们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你们的恩情我们怎能忘记?让我再看你们一眼,让我再拥抱一下亲人,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