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论文学史观批判(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论文学史观批判(一)

【内容提要】

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为代表的主体论文学史观,是20世纪80年代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阐释范畴。主体论文学史观强调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将“文学史从社会政治史的简单比附中独立出来”,主体论文学史观的这一诉求是针对革命文学史观而提出的,它是主体论文艺学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的具体化,也是新启蒙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进化论的历史观,以及隐含于这一范畴中的意识形态属性,导致主体论文学史现在90年代后走向衰落。【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革命文学史观;主体论文学史观;主体论文艺学

本文所谓的主体论文学史观,是一种有特定历史内涵的文学史解释“范畴”。它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开始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是作为对工具论文学史观的反动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文学史解释范畴,其特点是淡化文学史研究中的政治性和工具性,转而强调文学发展本身的自足性、完整性,强调文学研究中的“文学意识”和“整体意识”的一种观念。主体论文学史观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逐渐衰落。

一、主体论文学史观的提出

主体论文学史观是针对“旧的”工具论文学史观而提出的。此种旧文学史观,在主体论文学史观的倡导者看来,就是将文学史研究政治意识形

态化,从而成为论证、宣传“革命”之合法性基础的革命文学史观。

革命文学史观的最大特征,是将“阶级冲突”作为理解、阐释文学活动和文学史的“元语言”,从而使文学话语成为政治话语的附庸。将文学话语政治化并不开始于革命文学史观,但只是在列宁提出“文学的党性原则”的要求后,从阶级的、党派的角度理解和规范文学活动才成为共产党执政国家(地区)关于文学性质理解的“基本原理”。虽然,在革命文学史观指导下的文学创作和批评活动也取得过巨大的成就,甚至出现过一些相当经典的文本,但是,因为忽略了文学“本身的属性”,即文学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的特殊性,所以,在产生它的历史语境逐渐消失之后,从它的批评者的角度看来,这一文学史观的产生就犯下了“历史性的错误”。

20世纪80年代对革命文学史观的逐步解构表现为三个前后相随的“重新认识”:首先是重新认识文学和阶级斗争的关系。从1979年4月《上海文学》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到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第四次“文代会”上发表《祝词》,再到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社论提出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代替“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经过一系列缜密的理论准备,革命文学史观的核心理念,即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思想至少已经在政治上被否定。其次是重新认识文学和人道主义的关系。将人性、人道主义问题阶级化、政治化是革命文学史观的另一个理论基础。从1980年始,围绕着“人的异化”问题所展开的广泛讨论,最终从理论

上“澄清”了将人性同人的阶级性划等号是“狭隘的”。最后,是重新认识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前两个“重新认识”为基础,加上西方20世纪文学思想的迅速引入,关于更新文学研究方法的呼声开始高涨。在此背景下,《文学评论》于1984年第6期开办了“文学研究方法创新笔谈”专栏,连续数期发表了当时一些新锐批评家的见解,直接推动了1985年所谓“方法年”热潮的出现。而当时所谓新的方法,实际就是以形式主义批评或韦勒克所称的“内部研究”代替对文学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性的过度强调。

主体论文学史观就是上述三个“重新认识”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的具体表现。其形成的标志,是1985年由黄子平、钱理群、陈平原所提出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最大的特点,是其明显区分于以往文学史研究的方法和视野。作者明确指出,他们提出这个概念,“并不单是为了把目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也不只是研究领域的扩大,而是要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把握”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文学史从社会政治史的简单比附中独立出来,意味着把文学自身发生发展的阶段完整性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2]。这个“整体”,就是把百年中国文学史放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和“本世纪的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中3],作为一个没有被政治变化所打断、有内在连续性和统一性的“进程”,即一个主要依据于自身发展规律的“自律”的文学史来

看待;并且惟其如此,文学史研究才能是真正的文学史研究。对研究对象的重新设定意味着那些支配具体文学史叙述的基本问题——即革命化文学史的理论前提——需要被重新审视和质疑:“历史分期从来都是历史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文学史的分期也同样涉及文学史理论的根本问题。”4]“描述就是一种选择、取舍、删削、整理、组合、归纳和总结。任何历史的描述都依据一定的历史哲学,依据一定的参照系统和一定的价值标准,采取一定的方法。文学史的描述也是如此。”5]可以说,当作者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来看待文学史研究时,革命文学史观作为一种而且仅仅是一种“描述”方法的狭隘性就已经被揭示出来了,因为所谓“‘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正是革命文学史观在文学史研究中发挥规范和指导作用的基本体现。

由陈思和提出的“新文学整体观”也是属于主体论文学史观的有影响的观点。“新文学整体观”将中国新文学按1917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始、1942年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开始形成、1978年思想解放运动开始形成三个关键的“历史点”,将近百年中国文学发展分为下限不确定的三个阶段,其实质同样是把文学史研究从对政治史的依附、图解中解放出来,恢复文学活动的“自律性”。

二、主体论文艺学和主体论文学史观

主体论文学史观的形成,和主体论文艺学的形成紧密相关。也可以说,它就是主体论文艺学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的具体化。因此,要彻底理解这一文学史观,就不能不谈到它和主体论文艺学的关系。

提倡主体论文艺学的代表是刘再复。早在1985年的《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一文中,他就提出“我们过去的文学研究,主要侧重于外部规律,即文学与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中其它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文学研究的重心已转移到内部规律,即研究文学本身的审美的特点,文学内部各要素的互相关系,文学各种门类

自身的结构方式和运动规律等等,总之,是回复到自身”的观点6],并就此指出可以构筑一个以人为思维中心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系统。同年7月8日,他在《文汇报》发表了《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指出当前的文学研究正在出现转机,转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观念代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给人以主体性的地位”,“一是以科学的方法论代替独断论与机械决定论”。7]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即要在文学描写中尊重对象即人物的主体性,不能把人物作为图解政策的工具和阶级斗争的机械符号。此后,他在1985年第6期和1986年第1期的《文学评论》上发表了《论文学的主体性》,纲要性地阐述了“文学中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学活动中不能仅仅把人(包括作家、描写对象和读者)看做客体,而更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力量,在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从这个原则出发,他批评那些“漠视人在历史运动中的轴心地位”、“漠视人的价值”、“忽视人的精神主体的价值”的思想和做法是神本主义或物本主义,总之,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