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同济大学海洋学院建筑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地现状分析
本项目地块总用地面积为约80亩,基地的西北侧紧邻临港新区内东西走向的景观主轴,北侧景 观事业极佳;东临海洋大道,是该区域内的功能主轴线,交通便利;东南侧不远处就是大海,基地 与海边建有沿海的海堤,比基地的场地标高高出5m左右。
■ 项目理解——规划理念
(1) 具有合理功能布置的高新技术区——打造以海底观测为主的集研发、实验、研究、应用、示 范功能为一体实验基地; 这是个综合的实验基地,同时需要配置实验研究,研发及人才培养,行政办公,后勤保障的功能, 从使用上看,这几大功能区块需要既相互联系又彼此比较独立。于是,如何高效、有序地将众多功 能整合成一个结构较为清晰的高校实验基地,成为设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交通系统分析图
■ 交通组织
1)车行交通、停车及消防环道设计:
车行流线: 基地东至海洋大道(规划HY-5路),西至 D0101地块边界,南至沿海的规划HY-11 路,北至规划HY-12路,其中海洋大道(规 划HY-5路)、规划HY-11路为城市主干道, 规划HY-12路为城市次干道。
基地在北侧规划HY-12路上分别设置基地的 机动车主要出入口和次要出入口,在南侧 规划HY-11路上设置基地的机动车次要出 入口。出入口距道路交叉口距离均大于50 米,且避开已批控详图则所禁止机动车开 口的路段。
中央绿带 三个院子的中央地带被营造成一个积极的绿色空间,同时成为三个独立院子的联系节点。绿坡的最 高处达到6.6m,形成远眺大海的平台,并形成整个区域的生态、活力中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舒 缓、放松、交流、了解的户外场地。
■ 立体交通
立体的绿化景观配合着立体的交通布局构 思也应运而生。通过绿坡底层的景观节点及与绿坡 衔接的天桥步行系统,三个独立的区域在地面和空 中通过中央绿坡形成有机的步行联系。局部的车行 道从绿坡底下穿过,立体的交叉使得人行巧妙地避 开了车行交通,形成舒适的步行系统。
(2) 塑造具有城市形象魅力的建筑群体——对海边的城市景观营造的探索; 基地的周围几乎没有太多的人造景观,如何在这片临海的空旷场地上塑造属于这个场所的高 校建筑组群,并反映各不同功能建筑各自的建筑属性,营造具有城市建筑尺度的集群,成为 设计的另一个基本出发点。
(3) 蕴含无限活力的生态园区空间——营造适宜的人文生态环境; 通常,一个以实验研究性的建筑在人们的脑海中多半是以机器美学为主要美学特征的,在更强调建筑功能 性与复杂的内部使用性的要求下很难避免牺牲建筑本身的美学诉求,流露出冷酷的形态特征。因此,如何 创造一个既满足实验研究本身功能要求又体现当代高校集群建筑人文关怀,并且生态有机的环境,成为设 计需要思考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基地内部的车行交通为沿着基地的外围形 成基地主要的环形车道,其次,在实验区 中再加入一个内环,通过硬地广场及道路 使两个环路联通。 实验研究区域的东侧,每个建筑的出入口 处均设置了16MX16M的回车场地。
地面停车: 地面沿基地内部行政办公区域西侧的道 路,实验区南侧的道路,后勤保障区专家 楼的南侧,分别设置一定数量的地面临时 停车场,解决各区域的临时停车需要。自 行车停车场地布置在紧邻公寓的南侧草坡 底下,方便公寓居住人群的使用。
■ 总体规划布局
三个院子 本项目的建筑,从功能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实验建筑,办公教育建筑和公寓建筑,且均为 建筑高度不大于15m的多层建筑。从性质上说,三者之间相对较为独立,不可相互干扰,但也需要 拥有便捷的联系。于是,我们首先将各类海洋实验用房整合,成为一个相对集中的实验区;科学研 究与行政办公及海洋地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图书馆则出于相似的功能性质及联系的密切度考量而 被整合成行政办公与研发区;公寓及食堂则自成后勤生活设施区。出于塑造生态有机的园区意向考 虑,三个区域以有机的曲线,按照各自的建筑规模要求而围和出大小不同的三个独立院子,以求自 然地融入周围基地现状中由湿地、防风林带形成的“生态风格”的环境中。 有机的曲线形成了三个院子的清晰界面,那么如此独立的三个院子如何形成有机联系?三个院子之 间的看似剩余的负空间如何变成积极的正空间?一个中央的绿带随之浮出水面。
■ 规划背景——区位分析
同济大学海洋科技中心暨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底观测基地位于上海临港海 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内,此基地集聚了众多相关的产业,因而本项目有着良好的产 业链依托。其次,目前基地周围的交通、电力、生活用水等市政基础设施也已基本完 成,为本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建造背景。
本项目位于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定区一期中,试孵化区D0202地 块,东、北至D0103地块规划景观绿地边界,南至D0104地块防护绿地边界,西至D0101 地块边界。用地性质为教育科研设施。
目录 1.效果篇 2.规划篇 3.建筑设计篇 4.结构及机电说明篇 5.图纸篇 6.勘察设计篇
效果篇
总平面图
东南向鸟瞰图
主入口日景人视图
行政办公区黄昏人视图
南向日景人视图
实验区日景人视图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生活区人视图
规划篇
■ 规划设计依据
1.招标单位提供的沪临港管委计(2008)14号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济大学“海洋科技中心暨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底观测基地”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沪临港管委会(2008)229号《关于核发同济大学“海洋科技中心暨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底观测基地”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通知》。 3.招标单位提供的地形图; 4.招标单位提供的《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定区一期控规》; 5.招标单位提供的《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定区规划及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93》 6.《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1.《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50096-1999) 1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