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01a5402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c.png)
国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国际风格。
2.任何设计都是社会整体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与其他部分相互关
联、相互影响,因此,风格流派样式的形成和发展,就必然地受到所处
时代科技水平和学术思想的影响。
代表作:
格罗皮乌斯设计 法格斯制鞋厂(1910-1911)
杰德·A·米勒 (Gerd A. Müller)作品:LAMY 2000 型 钢笔
L·密斯·凡·德·罗作品: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1956)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1956-1958,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
“巴塞罗那”椅 1929 “先生”椅 1927
马谢·布鲁尔设计 休闲椅(1928-1929) 瓦西里扶手椅 1925
包豪斯的三个阶段
•
第 术他的
一 的广 新
新格招 型阶 统罗贤 教段 一皮能育( 1”,制乌9 1的聘度斯9崇任。(- - 高1艺W9a理术2l t5想家e年r,与)G肩手魏r o负工玛p起匠时i u训师期s , 练1授8二课8 3十,- 1世形9纪成6 9设艺) 任计术校家教长和育,建与提筑手出师工“的制艺神作术圣相与使结技命合
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超出个人意志的珍贵
片刻,上苍的恩赐使他的作品变成为艺术的花朵。然而,工艺技术的熟练
对于每一个艺术家采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真正创造想象力的根源即建立在
这个基础上面。……
•
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设计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没有那种足
以使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立起自大障壁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让我
•
•
•
•
•
•
•
•
20
理
工的诞中现校一
建筑规划知识:“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学术成就
![建筑规划知识:“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学术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bd979fca8bd63186bcebbc67.png)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魏玛时期;第二阶段(1925-1932):德绍时期;第三阶段(1932-1933):柏林时期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间搭建桥梁的历程。
成就有:1)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是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2)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只是出正确的方向。
构成主义理念。
认为造型的三个基本单位是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
倡导外形坚决表追的机械美学原则。
3)提倡功能主义原则,为“功能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广州陶粒厂广东陶粒厂 编辑:ejdnchh。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3e185e918e9951e79a892757.png)
“包豪斯”。在两德统一后位
于魏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
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
Universität Weimar)。
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
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
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
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
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
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
包 豪 斯 作 品 ( ) :
椅子很好看,但是会 不会做上去不舒服 呢??
7
2
包豪斯作品(3)
Kandem牌灯具是由包 豪斯主要设计
2021/6/16
非洲椅 Marcel Breuer与一个织工 Gunta Stoelzl共同作 品
Laszlo Moholy Nagy作品
8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
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
词倒置而成。
2
包豪斯的创始人: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 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 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 (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1883年 5月18日生于柏林,1969年7月5日卒 于美国波士顿。
家约翰尼·伊顿创立“基础课”,在此以前是没有所谓基础课之说。同时创造了结
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有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
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
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2021/6/16
包豪斯名词解释
![包豪斯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a582bf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d.png)
包豪斯名词解释包豪斯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HANNS MEYER)继任。
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 ROHE)继任。
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它的两大特点至今不能被人忘记:一是决心改革艺术教育,想要创造一种新型的社会团体;二是为了这个理想,不惜做出巨大的牺牲。
包豪斯的创办者兼校长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亲自制定了《包豪斯宣言》和《魏玛包豪斯教学大纲》,明确了学校目标:一要挽救所有那些遗世独立、孤芳自赏的艺术门类,训练未来的工匠、画家和雕塑家,让他们联合起来进行创造,他们的一切技艺将会在新作品的创造过程中结合在一起;二要提高工艺的地位,让它能与“美术”平起平坐。
包豪斯
![包豪斯](https://img.taocdn.com/s3/m/3ccf9136f111f18583d05a72.png)
包豪斯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年)迪索时期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迈耶(HannesMeyer,1889-1954)继任。
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米斯·凡·德洛(Mies Van de Rohe,1886-1969)继任。
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迪索后,被迫关闭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米斯·凡·德洛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柏林时期仅有6个月的时间。
“包豪斯”是德文DAS STAATLICHES BAUHAUS的译称。
英文译名应为State Building lnstitute。
“Bauhaus”是格罗皮乌斯专门生造的一个新字。
”bau”在德语中是“建造”的意思,”haus”在德语中是“房子”的意思。
因此"Bauhaus”就是“造房子”。
从这个新造字的字面就能看出,格罗皮乌斯是试图将建筑艺术与建造技术这个已被长期分隔的领域重新结合起来。
包豪斯的知识点
![包豪斯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cea6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e.png)
包豪斯的知识点包豪斯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它在20世纪初的德国崛起并逐渐影响了全球的设计和建筑领域。
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体系,包豪斯注重简洁、功能性和工业化生产,对当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包豪斯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设计学派。
1.起源与发展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由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创办,最初是位于德国魏玛的一个学院。
它的宗旨是将艺术与工艺结合,追求功能性和实用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包豪斯逐渐发展壮大,并在柏林和德累斯顿设立了分校。
2.设计原则包豪斯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形式追随功能:包豪斯强调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使用需求,形式应该服从于功能。
•简洁性:设计要尽量精简,去除多余的装饰,追求简洁和纯粹。
•工业化生产:包豪斯鼓励使用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和材料,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实验性:包豪斯鼓励设计师进行实验和创新,推动设计领域的发展。
3.建筑与家具设计包豪斯的设计范围广泛,涵盖建筑、家具、室内设计等。
在建筑方面,包豪斯的建筑师提倡简洁的几何形式、平面设计和流线型外观。
家具设计方面,包豪斯的家具追求简约、功能性和舒适性,采用了许多创新的材料和构造方式。
4.教育体系包豪斯的教育体系是该学派的核心之一。
包豪斯提倡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和实际经验积累。
学生会接受绘画、雕塑、设计和建筑等多方面的综合培训,以培养其多元化的设计能力。
5.影响与传承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强调的简洁、功能性和工业化生产的思想,成为后来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基石。
包豪斯的设计师及其学生们在世界各地传播并发展了这一设计思想,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设计师和学者。
6.包豪斯的代表人物包豪斯的代表人物有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约瑟夫·阿尔伯斯等。
他们以其创新的设计和理念,塑造了包豪斯的形象,并为现代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包豪斯
![包豪斯](https://img.taocdn.com/s3/m/54eda1175f0e7cd1842536f8.png)
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斯·迈耶继任。
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密斯·凡·德·罗继任。
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虽然包豪斯名为建筑学校,但直到1927年之前并无建筑专业,只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因此,包豪斯主要是一所设计学校。
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
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见搭建桥梁的历程。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d0a67bf524ccbff02184a3.png)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对现代设计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
格罗佩斯是创始人。
1919年-1925年,在魏玛时期,格罗佩斯是起领导人、校长。
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学校一反传统的老师学生的称呼,而代之以手工艺行会性质的师傅和徒弟,1925年-1932年,包豪斯迁至德绍。
建筑师汉斯迈耶接任校长,他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他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的各大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委托。
1932年-1933年,包豪斯在政治压力下又一次迁至柏林,密斯凡德罗接任第三任校长,他是一位实用主义者,格罗佩斯的理想主义,汉斯迈耶的共产主义,密斯凡德罗的实用主义,把三个阶段贯穿起来,包豪斯因而建有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浪漫和乌托邦精神。
共产主义政治目标、建筑设计的实用主义方向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特征,也造成了包豪斯的精神内容的多样,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设计学院都没有、也不可能具有的高度文化特征。
一:包豪斯的教育体系1:主要特征是: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集合起来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相结合2: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3:包豪斯学校的两个目标:打破艺术界限,提高手工艺人的地位,使其与艺术家平起平坐二: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的无比的贡献,1: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后的教育观念,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念。
2: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和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3:接受机械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方法4: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造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为现代设计教育建立了良好的规范。
5:发展了现代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方向。
6:坚决反对把风格变成僵死的教条,只承认设计必须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包豪斯
![包豪斯](https://img.taocdn.com/s3/m/85ca7d6748d7c1c708a145b5.png)
• 5、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不能以单纯的奇、新、 怪为设计的目的和标准,而是要“通过精心考虑限定某几种基 本形式重复使用,而造成一种有变化的简洁效果。”呈现多样 与单纯的统一,产品要有简洁性和标准化。 • 6、设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成为时代的必然品。
包豪斯的教育方法
• 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 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 2、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早成的漫不经心的自 由化和非标准化。 • 3、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 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 • 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 “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 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 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 5、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 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 等。 • 6、创造了“基础课”,在此以前是没有所谓基础课之 设的。1920年由包豪斯重要教员、色彩专家约翰尼。伊 顿创立。
设计界奇琶
包 豪 斯
包豪斯三个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 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创造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 结合的新型教育形式; 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 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 异成果。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 斯· 梅耶(HANNS MEYER)继任。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 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 压力。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密斯· 德· 凡· 罗 (MIES VAN DE ROHE)继任。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 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 被迫关闭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密斯· 德· 凡· 罗将学校迁至柏 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 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 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 年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d0a67bf524ccbff02184a3.png)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对现代设计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
格罗佩斯是创始人。
1919年-1925年,在魏玛时期,格罗佩斯是起领导人、校长。
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学校一反传统的老师学生的称呼,而代之以手工艺行会性质的师傅和徒弟,1925年-1932年,包豪斯迁至德绍。
建筑师汉斯迈耶接任校长,他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他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的各大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委托。
1932年-1933年,包豪斯在政治压力下又一次迁至柏林,密斯凡德罗接任第三任校长,他是一位实用主义者,格罗佩斯的理想主义,汉斯迈耶的共产主义,密斯凡德罗的实用主义,把三个阶段贯穿起来,包豪斯因而建有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浪漫和乌托邦精神。
共产主义政治目标、建筑设计的实用主义方向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特征,也造成了包豪斯的精神内容的多样,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设计学院都没有、也不可能具有的高度文化特征。
一:包豪斯的教育体系1:主要特征是: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集合起来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相结合2: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3:包豪斯学校的两个目标:打破艺术界限,提高手工艺人的地位,使其与艺术家平起平坐二: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的无比的贡献,1: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后的教育观念,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念。
2: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和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3:接受机械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方法4: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造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为现代设计教育建立了良好的规范。
5:发展了现代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方向。
6:坚决反对把风格变成僵死的教条,只承认设计必须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6b0d250416fc700abb68fc3b.png)
包豪斯办学宗旨: 包豪斯办学宗旨:
BauHaus”这个词是由德语动 词”bauen”建筑和名词“haus” 组合而成,粗略地理解为“为 建筑而设的学校”反映了其创 建者心中的理念: 1、 确立建筑在设计论坛上 的主导地位, 2、把工艺技术提高到与视 觉艺术平等的位置,从而削弱 传统的等级划分, 3、响应了1907年建于慕尼 黑的“德国工业同盟的信条, 即”通过艺术家、工业家和手 工业者的合作而改进工业制品
包豪斯思想: 包豪斯思想:
包豪斯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可以从包豪斯宣言中得到体现。 “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 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并和所有工艺技师共同奋斗, 才能得以自救。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幢建筑是各种美感共 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可能灌注入建筑的精神,以免迷失流落 为‘沙龙艺术’…… 建筑家、雕刻家和画家们,我们都应该转向应用艺术…… 艺术不是一种专门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在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艺 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超出个人意志的珍贵片刻, 上苍的恩赐使他的作品变成为艺术的花朵。然而,工艺技术的熟练对于每一个 艺术家采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真正创造想象力的根源即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面。…… 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设计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没有那种足以使 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立起自大障壁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创造出 一幢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并用干百万艺术工 作者的双手相之矗立在云霄高处,变成为一种新信念的鲜明标志。” 宣言由36岁的格罗佩斯执笔,扉页上是表现主义版画家费宁格所作的星光 照耀下的大教堂,宣言中可见到威廉·莫里斯和凡·德·维尔德的思想影响。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课件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43bcb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c.png)
理念与目 标
理念
目标
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形式分析、色彩与材料研 究)、工艺基础课程(木工、陶瓷、 金工)、专业设计课程(建筑设计、 平面设计、纺织品设计等)。
CATALOGUE
包豪斯的成熟阶段
艺术与工艺的结合
包豪斯的局限与争 议
过于强调功能主义
01
对传统艺术的否定
02
政治与意识形态色彩
03
THANKS
感谢观看
这一阶段,包豪斯的设计师们开 始探索建筑设计的新形式和新方
法,注重功能性和空间利用。
这一阶段的建筑设计作品,如格 罗皮乌斯的住宅和米斯·范德罗的 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都成为
了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教学方法的完善
在成熟阶段,包豪斯完善了其 独特的教学方法,包括基础课 程、工艺课程和工作室课程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和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将 艺术和工艺结合在一起。
包豪斯开始强调艺术与工艺的结合, 试图打破纯艺术和应用艺术之间的界 限。
这一理念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为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这一阶段,包豪斯开始重视手工艺和 艺术创作的结合,提倡艺术家和工匠 的合作,以创造出既具有审美价值又 实用的产品。
建筑设计的发展
在成熟阶段,包豪斯开始将建筑 设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 阶段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包豪斯的初创阶段 • 包豪斯的成熟阶段 • 包豪斯的扩展阶段 • 包豪斯的影响与评价
CATALOGUE
包豪斯的初创阶段
包豪斯
![包豪斯](https://img.taocdn.com/s3/m/91be9a097cd184254b3535b4.png)
一、概述:包豪斯是一所综合性的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其设计课程包括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览设计、舞台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
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继任。
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L·密斯·凡·德·罗继任。
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L·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1932年10月纳粹党控制了德绍,并关闭了包豪斯。
米斯和师生只好将学校迁至柏林以图再起,后由于希特勒的国家社会党上台,盖世太保占领学校,包豪斯终于在1933年7月宣告正式解散,从而结束了14年的办学历程。
在这期间共有1250名学生和35名全日制教师在包豪斯学习和工作过。
学校解散后,包豪斯的成员将包豪斯的思想带到了其它国家,特别是美国。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00b883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c.png)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包豪斯是20世纪初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及设计学派之一,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19年的德国魏玛。
包豪斯的成立可以归功于哲学家、设计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建筑师爱德华·米斯·凡·德·罗赫。
他们共同致力于推动艺术、工艺和设计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包豪斯最初设立了一个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旨在整合各个艺术和工艺领域,并将其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
学校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同时,包豪斯也鼓励学生在设计领域进行实践,以促使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在包豪斯的领导下,许多新颖而具有永久影响力的设计理念被提出并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包豪斯宣称“形式遵循功能”,强调设计应追求实用性和简洁性。
他们还提倡将艺术与工程结合,使设计成为一种根植于技术和现实需求的实用艺术形式。
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和作品有别于传统的装饰主义和过度复杂的设计风格。
他们采用简洁的几何形状、平滑的表面和现代材料,以增强设计的实用性和美学价值。
包豪斯的设计师还致力于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功能性产品,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城市生活的需求。
然而,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并不一帆风顺。
1925年,包豪斯的领导层因与保守的魏玛政府发生冲突而辞职。
随后,学校迁至德国德塞尔多夫,并在那里继续推动创新设计的实践。
然而,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包豪斯在德国被迫关闭,许多学校的成员被迫流亡到其他国家。
然而,尽管包豪斯的历史并不长久,但它对现代建筑和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包豪斯的设计原则和理念在后来的建筑和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功能主义设计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
同时,包豪斯通过其教育体系和学术方法,培养出了许多在设计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学生和教师,他们的影响力延续至今。
德国包豪斯 发展历史
![德国包豪斯 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431760ea102de2bd9605882d.png)
德国包豪斯发展历史包豪斯简介: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包豪斯风格:包豪斯艺术风格,源自于上世纪初的德国魏玛时代。
包豪斯风格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在其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德意志制造同盟。
他区别于同代人的是,以极其认真的态度致力于美术和工业化社会之间的调和。
只有最卓越的想法才能证明工业的倍增是正当的。
换句话说,包豪斯风格所追求的恰恰是:技术与实用、艺术欣赏与舒适享受的完美结合。
包豪斯成立宗旨“BauHaus”这个词是由德语动词”bauen”建筑和名词“haus”组合而成,粗略地理解为“为建筑而设的学校”反映了其创建者心中的理念:1、确立建筑在设计论坛上的主导地位,2、把工艺技术提高到与视觉艺术平等的位置,从而削弱传统的等级划分,3、响应了1907年建于慕尼黑的“德国工业同盟的信条,即”通过艺术家、工业家和手工业者的合作而改进工业制品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1.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2.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3.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4.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5.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6.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
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年)迪索时期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迈耶(HannesMeyer,1889-1954)继任。
包豪斯
![包豪斯](https://img.taocdn.com/s3/m/feb64919866fb84ae45c8dd7.png)
包豪斯一、简介:包豪斯(Bauhaus,1919—1933),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创始人:格罗皮乌斯主要院系:建筑、媒体、造型、土木二、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包豪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骚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德骚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HANNS MEYER)继任。
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L·密斯·凡·德·罗(L MIES VAN DE ROHE)继任。
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L·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三、成立宗旨:1.确立建筑在设计论坛上的主导地位。
包豪斯的起源发展及影响
![包豪斯的起源发展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bed611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2.png)
包豪斯的起源发展及影响包豪斯的起源发展及影响“包豪斯”是德文DAS STAATLICHES BAUHAUS的译称。
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英文译名应为State Building lnstitute。
“Bauhaus”是格罗皮乌斯专门生造的一个新字。
”bau”在德语中是“建造”的意思,”haus”在德语中是“房子”的意思。
因此“Bauhaus”就是“造房子”。
从这个新造字的字面就能看出,格罗皮乌斯是试图将建筑艺术与建造技术这个已被长期分隔的领域重新结合起来。
更广泛地说,艺术与工艺应该合而为一。
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现代设计。
1918年11月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废墟上的整个德国都被战败的阴影笼罩着。
这时,在德国中部的小城魏玛,一位名叫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设计师却与所有沮丧的德国人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
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而目前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
所以,虽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
1919年3月16日,魏玛内务大臣弗列希委派格罗皮乌斯担任“市立美术院”与“市立艺术工艺校长职务。
3月20日,格罗皮乌斯建议并获准将原萨克逊大公美术学院和国家工艺美术学院合并,因此,在现代设计史上,在公元1919年成了一个重要的起点,在这一年的4月1日“国立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36岁的格罗皮乌斯成为该院的首任院长。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为工业时代的设计教育开创了新纪元。
包豪斯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
对现代设计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
格罗佩斯是创始人。
1919年-1925年,在魏玛时期,格罗佩斯是起领导人、校长。
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学校一反传统的老师学生的称呼,而代之以手工艺行会性质的师傅和徒弟,
1925年-1932年,包豪斯迁至德绍。
建筑师汉斯迈耶接任校长,他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他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的各大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委托。
1932年-1933年,包豪斯在政治压力下又一次迁至柏林,密斯凡德罗接任第三任校长,他是一位实用主义者,
格罗佩斯的理想主义,汉斯迈耶的共产主义,密斯凡德罗的实用主义,把三个阶段贯穿起来,包豪斯因而建有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浪漫和乌托邦精神。
共产主义政治目标、建筑设计的实用主义方向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特征,也造成了包豪斯的精神内容的多样,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设计学院都没有、也不可能具有的高度文化特征。
一:包豪斯的教育体系
1:主要特征是: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
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集合起来
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相结合
2: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3:包豪斯学校的两个目标:打破艺术界限,
提高手工艺人的地位,使其与艺术家平起平坐
二: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的无比的贡献,
1: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后的教育观念,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念。
2: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和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3:接受机械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方法
4: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造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为现代设计教育建立了良好的规范。
5:发展了现代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方向。
6:坚决反对把风格变成僵死的教条,只承认设计必须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